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

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

  莊子的人生觀是以其天道觀為基礎的,他認為人應該順天命而行,因為人無力勝天,只有順應自然,所以莊子講人們要“安之若命”“與天為一”“樂天知命”。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篇一

  莊子的人生哲學淺析

  【摘要】莊子的人生觀是以其天道觀為基礎的,他認為人應該順天命而行,因為人無力勝天,只有順應自然,所以莊子講人們要“安之若命”“與天為一”“樂天知命”。本文就其對絕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要從人生困境中解脫出來爭取自由的觀點加以分析。

  【關鍵詞】 與天為一;絕對精神;命

  一、天人關系

  所謂人生哲學肯定就離不開何謂人?人從何處來?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如何?等哲學所研究的問題。在莊子那里,他認為人是屬于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一種存在形式。同老子一樣,莊子也認為道是世界的本原,本根,道生天地,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源于道,一切事物都是道所產生的,道是萬物的根源,是一切變化的根據(jù),人既然屬于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也就受道支配著。“道與之貌,天與之形”就是說道決定了人的相貌,天決定了人的形體,同此,在《莊子•知北游》中有這樣一段話: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人的形體,生命,性命,就連子子孫孫都并非自己所擁有的,而是由天地所委付的,可見而知,人所有的一切也都是由天地所產生的,都是源于天地,是天地造化的結果。

  《莊子•知北游》中還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也是說,人的生命始于天地間陰陽二氣的聚合,終結于陰陽二氣的分散 ,人的生死也是天地所賦予的,是自然的過程。

  在天人關系方面,莊子和老子有著一定的分歧。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老子雖主張自然無為,但是他也強調人的地位,只是講不要過度的人為,莊子卻摒棄了人的作用,認為天性圓滿自足,無須人為,反對以人助天,他不是不要過度人為,而是不要人為,他把人等同于萬物,是大千世界,萬事萬物中小小的一分子,根本不具有什么重要地位,“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是自然的存在形式之一,所以人也應該像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一樣遵守自然法則,做到無為而治。

  “與天為一”就是莊子對于天與人關系的態(tài)度,他認為天與人是合一的,天與人合一,就是與天同類,認為天與人不合一,就是與人同類,他主張?zhí)炫c人要一致和諧,不過天能影響人,但是人卻不能影響天,人只能順從地適應自然的變化,而卻不可以人為地改變自然。在這點上,莊子雖然像老子一樣,肯定了自然的變化法則,肯定了事物的自然狀態(tài),但是他抹殺了人的作用,只是片面地強調了天,自然,用現(xiàn)在的觀點看,就是沒有意識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否定了人的實踐的重要性。

  二、“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

  命,在莊子看來是事物先天具有的屬性,認為在萬物未形成之前“命”就已經存在了,它具有絕對的性質,絕對的必然性,所以對于人來說也是不可抗拒的,對于人生的一切變化,人都要安之若命,隨遇而安。

  “受命于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莊子•德充符》)

  莊子認為,對于大自然中的一切,人都是無可奈何的,人不能認識和改變“命”,所以對于人生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不要過于計較,而要平靜地面對和接受,在莊子看來,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都是天所賦予的 ,是合情合理的,圓滿自足的,人為地改變只能破壞合理的自然狀態(tài),換來的就是不合天理的,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人對待上天的安排,對待命運,最好的辦法就是要順天安命。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或是令人欣喜的,或是令人沮喪的 ,就拿生老病死來說,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按照莊子的思想,這是非常普通的自然而然的自然現(xiàn)象,無須過度悲哀,一個人的生是由于偶然的機會,一個人的死也是順自然的規(guī)律,生死存亡等都是事物的變化,命的運行,人們是無法掌控事態(tài)產生、變化和發(fā)展的,在自然面前只能順應,這樣就不會有心情上的大起大落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不會逃避自然規(guī)律,就不會對死亡產生恐懼和悲痛,就可以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人在命運在自然面前,是無辦法可言的,是無能為力的,他主張的就是聽命如此順其自然,喜怒哀樂皆不露于表,亦不進入到心里,這樣就得到了自由和自在,這一點,在養(yǎng)生方面,依我看來無疑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

  三、逍遙游

  莊子的人生哲學最具特色的就是追求絕對精神自由的理想,試圖從人生所存在的困境中解脫出來,爭取自由的實現(xiàn)。他并不是企求生命的永存,而是要人們對于自己所處的自然、社會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

  莊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的宇宙本體。道自然無為,作為道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人性也是自然無為的,人應該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不要人為地去追求一些名利,那樣只會破壞自然本性,使心靈得不到安定,也就無法得到解脫,相反,只會越陷越深,自然天放的人性理論是莊子人生理想追求的目的,也是對于人性異化進行批判的根據(jù)。莊子認為,世俗之人終生為之操勞,為之奮斗的功名利都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境界的障礙,對名利的追求就是禍害的源泉!所以要得到解脫,達到真正的自由境界,就要舍棄對名利的追求,那就需要保持心靈的虛靜,做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精神的絕對自由在莊子那里就是逍遙游,就是指無拘無束,自由的境界。莊子指出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都沒有獨立的不受限制的自由,都是“有待的自由”,這就不算是完全的自由。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如果我也隨其變化而變化,物來順應,不肆意妄行,這樣與天為一,與道為一,自然無處不自得,無時不自在,自己也能適應一切的變化,就這能達到純粹的自由了。就像《莊子•天下篇》評論莊子那樣: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結者為友。”

  莊子的這種對絕對自由的追求雖說是很灑脫很自在,給人們的精神除去了一道枷鎖,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不現(xiàn)實性,有一種逃脫現(xiàn)實生活和真實人生的韻味。

  四、對莊子人生觀的想法

  雖然莊子的這種順自然,依天命,求自由的人生觀以及他對天對自然的態(tài)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對后世是有一定影響的,他教人們開始走向灑脫,學會自我精神解放,使人學著逐漸從悲觀的極端釋放出來,減輕人的精神壓力和痛苦,并用文字為人們開創(chuàng)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在中國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莊子•知北游》

  [2]《老子•二十五章》

  [3]《莊子•德充符》

  [4]《莊子•天下篇》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關于人生哲學的大學論文

244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