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個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教師的教學事半功倍,學生學的簡單,教師也教的輕松。在授課時,我們可以適當采取下面的一些教學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1、 大腦風暴教學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fā)表意見,并對其意見的正確 性或準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它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的工作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企業(yè)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職業(y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也稱為建議集合),通過集體討論得出結論。
2、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 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每個人都需要貢獻自己的智慧,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 動,在職業(yè)教育中,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yè)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在許多情況下,參加項目教學工作小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yè)和工種,不同的職業(yè)專業(yè)領域,目的是訓練他們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與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部門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對參與的整個項目完成的能力。
4、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獨立的獲取知識,培養(yǎng)自 我學習能力的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指導學生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以及閱讀相應的課外書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需要他們自己的閱讀和領會,因此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是十分必要的,讀書指導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認真讀書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可以彌補教師講授的不足;也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實習作業(yè)法:實習作業(yè)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進行 實際操作,把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方法。該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書本知識、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現勞動技術教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6、發(fā)現法:發(fā)現法也稱解決問題法,該法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心理特點出發(fā),以發(fā) 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溝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觀、回答和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者,充分發(fā)揮認識能動性,發(fā)展對掌握知識的探究和創(chuàng)造精神。運用發(fā)現法的一般程序是:
(1)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提出并探究問題的要求;
(2)學生利用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對課題進行分析、思考,提出解答的假設;
(3)引導學生展開爭論,驗證假設;
(4)對爭論做出總結;得到原理或概念并檢驗核實。該方法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靖神,使學生學到科學認識的方法。但也有不利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的弱點。
讓學生感受教學的存在
一、巧用多媒體,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產生事半功倍的前提條件。識字與寫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枯燥的、乏味的,特別是識字單元的教學,學生學的痛苦,教師教的無奈。多媒體的介入,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會為教學帶來一定的變化。比如在教學《日月明》一課時,我首先對學生說“同學們,大家知道為什么爸爸媽媽給我們起這樣的名字嗎?因為名字的漢字中寄托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望。在漢字王國里,漢字大王也不是隨便給他的漢字子民們起名字的,他們的名字既有道理,又有趣。”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在形象地了解文字由來的同時,受到祖國漢字文化的熏陶,從而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講究教學策略,提高識字能力
“少教多學”理念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自主選擇、自主思考、自主提問、自主領悟。如果經過學生個體思考可以習得、領悟的學習內容,應該依靠其個人能力獨立完成”。在識字教學中,我們也應該多思考,在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比如在教學“鴉、鷗、鵑、雕、雀、雁”時,可以利用圖片、小故事和說特點等方法拓寬教學的深度,還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把“鴉、鷗、鵑”同一偏旁的字放在一起,可以采用歸納識字的方法,先讓學生們明白鳥字旁的漢字與鳥有關。可以把“雕、雀、雁”這幾個字放在一起,采用演繹識字的方法教學。讓學生發(fā)現三個字都有“隹”,引導學生利用字典查出“隹”的讀音、意思,再進行這三個字的教學,效果非常好。在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中學習了“弓長張、立早章、草頭黃……”之后,我引導學生也用同樣的方法把班里其他姓氏也編到這首“姓氏歌”里,學生興趣高漲,積極思考,紛紛舉手發(fā)言,最終給原來的“姓氏歌”增添了這樣的內容“人可何、文刀劉、草辦蘇、人午仵、絲己紀、木焦樵”。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既有了主動識字的愿望,又掌握了識記漢字的方法,形成了獨立的識字能力,識字的效率也就逐漸提高了。
三、加強寫字教學,注重寫字效果
當前的寫字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大量的重復機械抄寫的現象,不但沒有提高教學的效率,反而造成了“低效率”,以至于有的學生開始抄寫是正確的,后來就寫錯了。如何提高書寫效率就尤為重要。在寫字教學時,我們可以這樣做:首先,避免放任自流。寫字練習盡量在課堂上進行,使學生重視寫字,便與教師及時發(fā)現問題進行指導。其次,循序漸進。提出合理要求,要求學生在寫“對”的基礎上寫“好”,在寫“好”的基礎上寫“快”。
“人生聰明識字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以學生快樂而有效的學習作為目標,尋找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識字寫字教學過程,增強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益,使識字教學充滿趣味,讓學生盡快進入早期閱讀,開辟更加廣闊的學習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