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通用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

怎么才能讓孩子學好初中歷史

時間: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歷史,是中學生開始了解我國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長河中一系列事件和任務的一門基礎課程。很多上初中的孩子學不好歷史怎么辦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1、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預習,自己可以先對課本內容有個大概了解,能夠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甚或能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才可以明白老師在講什么,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有針對性地重點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2、課上做好筆記。

  做好筆記,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師各種話語、文字。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老師補充的延伸的知識以及課文的總體框架等,填補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為進一步宏觀把握歷史事件框架、歷程等提供指導。

  3、課后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

  課文中的歷史知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fā)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guī)律的,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4、獨立及時完成作業(yè)。

  歷史作業(yè),是對聽課效果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鞏固知識點的一種方式。所以,課后要獨立、及時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達到及時鞏固學習成果的目的。

  5、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系、大意等基礎上,要理解知識點從而去記住這些知識,即盡量在把握知識點意思的基礎上,可以將知識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經常性地復習。

  可以安排一周復習幾次,長期性地對歷史知識進行多看,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不至于每當考試前瘋狂地學習,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夠;而是容易記錯知識。

  學好初中歷史的建議

  首先,學歷史的人,必須明白為什么要學,學來有什么用。

  第二,就具體到學習技巧來說,總的要求是:能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來認識歷史問題。什么是唯物主義呢?簡單而言,就是要認識到生產力這個革命因素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最根本動力,學習歷史要實事求是,可以去猜想和聯想,但不要任意妄想,甚至毫無根據的亂加猜測。要做到這點,就要求同學們知識要扎實,條理要清楚,邏輯要連貫。要有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除了認真聽講以外,還是要花一定的時間去背誦,背和誦要結合起來,要先誦后背。誦即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來讀歷史課文,以求熟能生巧。對難記,難背誦和重點的地方可以動手默寫。在背誦的同時注意不同內容之間是否有內在聯系,不同課文之間有什么承上啟下的地方也要搞清楚,回顧老師課堂是怎么把他們串聯起來的。對課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先自己思考,實在搞不清楚就準備一個歷史問題本寫下來,明天問老師。什么是辯證法呢?其實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看待事物的方法,它對看清事物的本質特別有效,它認為事物存在對立面,有著兩面性,甚至還可以相互轉換。七年級半期試卷中不是就考到了“焚書坑儒“的全面理解嗎?這一措施一方面既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鞏固政權,但另一方面卻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給后世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因此,只要你會用辯證法的方法去認識歷史問題,解決問題就不難了。

  第三,在歷史課堂上,同學們要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勇敢的提出問題,大膽的進行辯論。改變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第四,多看課外書籍和歷史影視劇,同時可以對某些影視劇出現的與歷史不相符合的錯誤大膽提出,發(fā)表文章。

  學好初中歷史的技巧

  一、要學會使用好課本

  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歷史新教材,課本知識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課本有些內容是用小字印刷的,這部分內容不是課本的主要內容,編排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同學們的知識面,不一定要記的,但是同學們可以閱讀,最好結合課本的大字不分來看。

  二、要學會“閱讀”

  要學好歷史,就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才能取得課堂的主動權。做到這一點,同學們就能學得輕松自如,并逐漸掌握閱讀技巧。上課時,老師帶領大家讀書學習,通常老師已經有層次性、針對性地設計了問題來啟發(fā)我們大家什么內容須詳讀精思,什么內容要略看了解,什么問題要邊讀邊想,什么問題要讀后再想。因此同學們要跟著老師給你啟示,尋找知識的縱橫聯系、前因后果等,同時大家也要養(yǎng)成圈點批注,做簡要讀書筆記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課文中絕大部分針對歷史名詞、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資料補充,部分不帶星號的引言或插圖等,只要快速掃描略看即可,而諸如歷史事件的起因、進程、影響,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人物,重要的歷史資料、歷史插圖等重難點知識,就要求大家詳細閱讀、認真思考。

  三、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善思”和“樂思”

  《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要我們在學習中做到學思結合。愛思考、會思考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同學們要在課堂上利用老師給的思考的機會,培養(yǎng)多種思維能力。

  層次一:要會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逐層深入,學會順著歷史線索尋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訓練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在學“美國的冷戰(zhàn)決策”時,可以將其設計成如下幾個問題:什么是美國的“冷戰(zhàn)”政策?(2)美國為什么要(1)實行“冷戰(zhàn)”政策?為什么能夠實行“冷戰(zhàn)”政策?(3)“冷戰(zhàn)”政策的實質是什么?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徹悟,更是思維的啟迪。長期如此的訓練,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層次二。要鼓勵自己標新立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訓練我們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靈魂,外國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有利于形成學生對學習的內部誘因。”因為發(fā)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體現。老師在教學中會鼓勵大家質疑,要求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評價、定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學生從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討論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有同學就提出“如果當時有其他的辦法能緩解當時美國的狀況,林肯會怎么做?那么美國的今天又會是什么樣子?”

猜你喜歡:

1.中學歷史學習及解題技巧

2.七年級歷史學習方法

3.快速學習中國歷史的方法有哪些

4.高中生如何學習歷史

5.怎樣學好歷史的方法

38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