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2)
《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
《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篇二
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了解借游記抒發(fā)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xiàn)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學方法:精讀課。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游記。游記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xiàn)山水之美,抒發(fā)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游記,卻不以表現(xiàn)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游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板書)。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禪山,闡發(fā)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知識精粹
1.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xiàn)在江西臨川)人。他“少好讀書”(《宋史•王安石傳》),“自百家諸子之書,至于《難經(jīng)》《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nóng)夫女工,無所不問”(《答曾子鞏書》)。慶歷二年(1042)登進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權,改變積弱貧窮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zhàn)形勢。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于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xiàn)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chuàng)作。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zhí)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謚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風,主張文章“務為有補于世”。他的詩文多為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褒禪山與慧空禪院
褒禪山舊名華山,今稱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內(nèi),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對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頂東面稍高,其余處則平而長?,F(xiàn)在除羅漢洞外皆湮沒無聞,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廟村的一個趙姓社員在清理塔基時,發(fā)現(xiàn)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內(nèi)有不少“開元通寶”銅錢,可見這座塔確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為褒山寺舊址,即王安石所謂“慧空禪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絕。前殿匾額題有“褒山禪寺”四個鎦金大字。當時的褒山禪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愛的游憩處。今天這些碑刻已蕩然無存。
3.華陽山與前洞
從褒山寺向東行三里即達華陽山,舊名蘭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對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緩,兩側(cè)幾乎等高,山頂平而長。華陽山下有一洞,當?shù)厝私腥A陽洞,亦稱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曠”,因而引起一些爭論:有人認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則認為“其下”是指洞下,其實洞口與山腳齊,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曠就是山下平曠。
華陽山下過去亦有一寺,今遺址猶有石礎。寺前道上曾有一碑,《歷陽典錄》載:“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讀,亦未知誰氏書撰。王荊公記所謂其額可識,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據(jù)此推斷華山即花山,認為是“蓋音謬也”,進而發(fā)了一通“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論。據(jù)我們看,這個推斷其實也是不確的,因這塊碑上說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說這山叫花山,況且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華陽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禪寺和華山(褒禪山),更不能從中得出華山(褒禪山)叫花山的結(jié)論。“大唐花寺碑”何時亡佚,今尚不知。《歷陽典錄》成書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時間不會在此之前。洞的東側(cè)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從中汩汩流出,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側(cè)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徑約兩米,洞內(nèi)空闊處高六米、廣約四米,類似一大廳。人在洞內(nèi)說話,嗡然和鳴。洞左側(cè)石壁上的題刻,因年久剝蝕,多不可辨。較清晰的一塊為“熙寧四年,過華陽至淮南,江寧楊口口。”熙寧四年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記的至和元年僅隔十七年,可見此洞在宋代是經(jīng)常有人來探游的。洞內(nèi)的路徑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處為亂石所阻,道遂斷。洞的盡頭處,嗡嗡作響,伏壁細聽,可辨出是右側(cè)的泉流聲。
4.華山與后洞
華陽山上有三個洞,下面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為天洞,左上方為后洞。后洞距前洞約五十米,狀似石罅,淺而窄,人縮身以入,匍伏約二米即達盡頭,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毫無共同之處。景色稍勝的是天洞,洞口為一陡坡,有巨石當洞口,口徑極小,洞內(nèi)高約三米,西上方為一大裂縫,從頂端透進亮光,當?shù)厝朔Q一線天。進洞約五米,又有石壁擋道,中有一孔,徑約一尺許,鉆進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鐘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氣逼人、陰森恐怖?!逗娇h志》可能把此洞當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兩點不好解釋:一是距離不對。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謂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幾米遠。再者文中沒有提及湍溪。據(jù)此我們認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馬山北洞在前洞的東北五里處,與王安石所說的“后洞”距離、方位皆相同;二、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與王安石游后洞而發(fā)的感慨:“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狀、景色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相吻合。確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這洞也非常深邃。現(xiàn)在只能前進到洞內(nèi)的二百多米處。洞內(nèi)石壁有多處石刻,因長年腐蝕,多不可辨。這與王安石所描繪的后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也很相類。所以我們認為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資料
《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后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游記,但卻是借記述游山來說理。王安石游褒禪山和曾鞏游玉山的經(jīng)歷一樣,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窮盡山洞。但這時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鞏大了十幾歲(當時曾鞏只有十八歲),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鞏那樣只是遺憾于“遺泉石之勝”(曾鞏《游倍州玉山小巖記》),而是由此事生發(fā)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yè)的道理,并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系。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xiàn)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后人以有益的啟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的追求與奮斗精神。革命先驅(qū)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這里,閃耀著無產(chǎn)階級思想的光輝,也熔鑄著歷史上優(yōu)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三、學習課文
檢查預習情況:
?、盘釂栕⑨屩性~語(回答時要合上課本)
?、普页鑫闹械脑~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谟腥獋?cè)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蹎柶渖睿瑒t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a--n. 深度。窮:a-- v.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v--n.到達的人。
?、莼鹕凶阋悦饕?。 a--v.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 見:v--n. 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險遠。 a- n.險阻僻遠的地方。
?、嘀嚻鋫鞫苊?。謬:使動,弄錯,使… 錯。傳:v-n,流傳的文字。名:n- 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钦页鑫闹械呐袛嗑洌?/p>
?、俳袼^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谒^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艽擞嘀靡?。
?、荽怂詫W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倨x復詞:廬冢。
?、诠沤癞惲x詞: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詞多義,參見課后練習二、三、另補。
4、疑難句釋
?、偃胫?,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這是一個連鎖復句,用“……愈……,愈……,……愈……”來表示這種關系。第一個分句“入之愈深”是條件,第二個分句“其進愈難”是緊承這個條件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在這里要注意幾個分句的主語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余與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個分句的主語是“其進”,“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第三個分句的主語是“其見”,“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這句可以譯成這樣: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困難,可是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
?、谒^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這是一個“……者,……也”表判斷的句式。謂語部分的“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又是一個判斷句式。“乃”是判斷詞,課本上把“乃”注作“是”這是對的。但又說“乃”在這里有“在”的意思,這似乎缺乏根據(jù)??磥磉@是編者隨文意譯,而這樣的意譯是不妥當?shù)?。因?ldquo;乃”在辭書里,并不作動詞用。“華山之陽”譯作“在華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譯時根據(jù)前后文的意思添加進去的。這句話可以說成“以其乃在華山之陽名之也”,可見有沒有“在”字,“乃”是判斷詞。在這里還要注意:“乃華山之陽”是原因,“名之”是結(jié)果。“名”在這里充當動詞使用,釋為:稱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譯為:所謂華山洞的說法,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這樣稱呼它。
?、廴涣ψ阋灾裂桑谌藶榭勺I,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甚孰能譏之乎?
這句話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但它只問不答,而是把要表達的確定意義包含在問句里。雖是問句,可意思是明確的。這同平鋪直敘的表達比較起來語氣強烈,加重了語言的力量,能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苡嘤谄捅?,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課文上的注釋,還要弄清楚①于:從。“于仆碑”就是從倒下來的石碑上。②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謬其傳”就是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③名:名詞充當意動,后面省略賓語“之”。“莫能名者”就是沒有人能以之為名,可意譯為: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我從倒下來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么說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書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書”是刻寫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滅,磨滅。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滅了。這樣理解就回應開頭的碑文漫滅,造成后人“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從而發(fā)出無限感慨。亦通。
5.語言現(xiàn)象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盘聘⊥阑郯忌嵊谄渲罚荷?,筑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且怨势浜竺话U: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确浅V^常在于險遠:險遠,險處,遠處。形容詞用作名詞
2.掌握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
?、殴湃酥^于天地、山川……(觀察)
而世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大王見臣列觀(建筑物的一種,宮廷中的樓臺、宮殿)
?、拼擞嘀靡?得到)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能夠)
?、且怨势浜竺话U(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仆碑)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C.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名詞,觀察
D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名詞,景象
4. 將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當于結(jié)構助詞“的”:(3)(7)
B 代詞,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賓語:(5)(6)
C 助詞,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1)(2)(4)
6.讀準句讀:
A.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B.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C.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則謂||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四.整體感知
(一)文章的結(jié)構是怎樣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見的景物和經(jīng)過,是記敘部分??梢苑譃閮蓪?。
第一層(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二層(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的經(jīng)過。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寫游山的心得。這是文章的議論部分,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三段),寫游洞華山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第二層(第四段),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記游的結(jié)尾。
(二)1.教師指出: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游洞無關。作者此次游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后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jīng)“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jié):“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夫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xiàn)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隨之”。)
小結(jié):“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品讀課文
1、 研讀第一段。
學生齊讀第一段,然后教師范背第一段,學生如果還有讀不準的字音要記好筆記。同時思考:介紹“褒禪山”的語句有哪些?為什么要特別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確:第一問比較簡單,只是提示學生背誦的層次。第二問要提示學生尋找文中相照應的地方。
原因:為后文的議論埋下伏筆。
引領學生按層次背誦此段。
2、 研讀第二段。
先點名誦讀第而2段(有基礎的學生),然后齊讀,再后教師領背。思考:此段中介紹了前后兩洞,你認為著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么?
討論,明確: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的特點以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因為本段著重寫游洞而不著重寫景,況且只寫了半途退出的經(jīng)過。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記游,而只是借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游只是為后文的議論作準備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學生小聲再誦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3、研讀第三、四段。
(1)齊讀第三段,強調(diào)“而無物以相之”中的“相”讀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什么?
明確:主要寫游山的心得。具體內(nèi)容分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⑤強調(diào)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回答。
明確: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盡興的事件引發(fā)的議論“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嗎?在文段中繼續(xù)尋找答案。(略)
歸納起來,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 “志”、“力”、“物”,強調(diào)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diào)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diào)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yè)之道。從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能不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2)教師背誦第四段,由于句子較長,強調(diào)句讀,便于理解。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xiàn)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說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志上出現(xiàn)的。(略)
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明確:作者從仆碑發(fā)生聯(lián)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采取“深思慎取”的態(tài)度。
3、 4兩段都是由生活中具體的小事闡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
4、教師背、學生讀最后一段,盡量慢一些,強調(diào)“父”字讀作“ fû”學習游記寫法的結(jié)尾,再如《醉翁亭記》的結(jié)尾也是這樣。
5、學生再讀課文,同方交換檢查背誦,并檢查默寫。
五、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和感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結(jié)合課后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
[然]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度)
蓋其又深,則其至義加少矣(到達的人)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的地方)
畫線的詞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認為“其至”“險遠”后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這三個詞在理解上沒有什么困難,只要學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講它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詞用作動詞。)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
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名之曰褒禪(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
而莫能名者(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當作老師,名詞的意動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認為……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認為……有好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是因果關系的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由結(jié)構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相當于現(xiàn)代漢浯的“……的原因”
七、熟讀成誦
這篇游記與我們讀過的其他游記相比,有什么明顯的特點呢?
[明確]在記游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jié)合,前后照應。先敘述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jīng)過,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記游和議論是怎樣結(jié)合,怎樣照應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記游生發(fā)而來,第四段議論由第一段的記游生發(fā)而來。
在大體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還不能熟練背誦的允許朗讀。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jié)構,深入理解
1.記游部分寫了什么內(nèi)容呢?
[明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為下文寫游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仆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回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為后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jié)尾,在內(nèi)容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
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的經(jīng)過。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后洞迥然不同的環(huán)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與游后洞之難,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為后文“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后詳記游后洞的經(jīng)過。“余與四人擁火以人”。點明了與人同游,這才有入洞以后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jīng)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系,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jù)。隨著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本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游洞至此結(jié)束。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jù)。寫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為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游之樂”,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樣生發(fā)議論的呢?
[明確]第三段,寫游洞華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zhuǎn)入議論。作者先借托古人,說古人游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為依據(jù)和標準,經(jīng)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以下以游洞為喻,以“有志”為中心,進行逐層淪述,闡明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夫夷以近,則游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后,緊接著指出“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里以景喻物,用“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diào)“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diào)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乏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diào)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是說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到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盡吾志也而未能至”兩種情況,得出“可譏”“有悔”和“無悔”“無譏”兩種結(jié)果。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突出了“有志”的決定作用,并且提出“盡吾志”,即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的高標準要求,從事物的規(guī)律性歸結(jié)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所議論的道理推進一層。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jié)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獲,回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后呼應。
第四段,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這一段與第一段記仆碑文字和訂正讀音相照應。先由所見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書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訛傳訛。“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zhuǎn)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這段議論一正一反:從反面加以否定,批評“謬其傳而莫能名”;從正面加以肯定,強調(diào)“深思而慎取”。
3.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fā)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仆碑”生發(fā)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lián)系嗎?
[明確]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jié)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極夫游之樂”的教訓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jié)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lián)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作者強調(diào)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shù)?,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lián)系)
4.第五段寫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補敘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這是寫游記常用的格式。
這種格式的好處在于:①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xiàn)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jié)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5.布置作業(yè)
課文說:“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聯(lián)系實際,談談對這幾句話的體會。
第三課時
一、導入
齊背課文。
二、鑒賞
1.因事說理,敘議結(jié)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的內(nèi)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jù);文章以記游的內(nèi)容為喻,生發(fā)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fā),使完美的表現(xiàn)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
文章前面記游山,后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jié)合得緊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應,結(jié)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游內(nèi)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jù);議論是記游內(nèi)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游處處從后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后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游,賦予記游內(nèi)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于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文章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jīng)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游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經(jīng)過從詳。前者又詳記仆碑文字,其余從略;后者又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從略,記游后洞經(jīng)過頗詳。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又前洞略,后洞詳;記游后洞,又寫經(jīng)過略,補敘經(jīng)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敘部分,也有側(cè)重。議游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仆碑抒發(fā)感慨從略。議游華山洞的心得,又議“志”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游部分,除為說理之外,沒有多余的文字;議論部分,說理充分而有節(jié)制,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三、拓展 選一篇在記游的基礎上說理的游記(文言文、現(xiàn)代文都行),進一步領會、學習敘議結(jié)合的手法。
四、作業(yè)
自學蘇軾《石鐘山記》,并與《游褒禪山記》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