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
關于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有哪些呢?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影響創(chuàng)業(yè)的根本力量和動因。而地域文化是影響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篇一:棄外企高薪,10萬創(chuàng)業(yè)咖啡館
放棄年薪30萬的外企工作,走下巔峰,重新開始,尋找另一個山頭的風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阿南做了。這次阿南選擇了開咖啡館。
如今坐在阿南咖啡館,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你可以肆無忌憚地發(fā)呆。此時走進來一對情侶,要求自制咖啡。女孩攪動咖啡機的聲音,像極拉動窗簾時齒輪滾動的快樂。男孩在一旁“咯咯”地笑著。
《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在這個130平方米的藍色空間里流淌,落地窗外的陽光柔和而溫暖,咖啡的香氣在鼻尖彌散。
“你好,我是阿南。”眼前的咖啡館老板內斂沉穩(wěn),戴著伍迪艾倫式的黑框眼睛,白色襯衫,打扮文藝。
棄外企高薪,10萬創(chuàng)業(yè)咖啡館
“人生有時候懂得放棄一些東西也是蠻好的,我做了十年的IT行業(yè),經歷了從下到上。另一個十年我想換個方式生活,人這輩子,如果你只做一件事情,收獲不大,如果你換一種生活再走十年,應該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意義是更重要的。”
2006年,阿南選擇從北京回成都,經營起了四季情懷咖啡館,“4萬拿下鋪面,裝修和咖啡機這些設備一共是6萬”,阿南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他用10萬元開起了自己心愛的咖啡館。而此時的他頭頂亦多了一個光環(huán)--中國第一個獲得歐洲咖啡協(xié)會認證的咖啡師。
可能是經歷了太多世事,阿南對人生、對咖啡亦有了不同以往的體會和見解。在阿南看來,“咖啡就只是一種飲品,一種感受生活細致的方式。”
所以他把“四季情懷”定位在咖啡文化上:“你花了錢,就有權喝到一杯好咖啡。”
專業(yè)的咖啡文化定位使阿南的咖啡館顯得與眾不同,阿南說:“我們經常鼓勵客人買咖啡豆回家自己做,我們也舉辦各種咖啡沙龍教你怎樣做咖啡,讓每個喜歡咖啡的人都喝到一杯新鮮的咖啡。”
“把咖啡賣到咖啡館外面去”
“單靠100多平米的店是賺不到錢的,10張桌子,即便可以達到80%的上座率,也只能持平”,阿南說,他的咖啡店由于只做咖啡,沒有做其它的出品,所以在最初兩年,四季情懷咖啡館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1個月大概是1.5萬的營業(yè)額。”
“首選是選址有問題,我當時選口岸的時候,只關注到離商業(yè)中心春熙路近,但是沒有好好考察周邊的業(yè)態(tài)”,阿南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四季情懷咖啡館的樓下和隔壁都是火鍋店,而且物業(yè)管理很混亂,對于要做“精致小眾咖啡”的他來說很不利。
更多的利潤來源于場外,“咖啡館則是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阿南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外場收入可以達到四五萬每月,而這部分基本是零投入。“我把咖啡文化對外打包賣給銀行、地產公司、4S店等高端客戶”,進入商業(yè)咖啡文化服務領域后,阿南稱“開辟出一條獨特的商業(yè)咖啡經營路線,咖啡咨詢也是我們的業(yè)務之一。”
“把咖啡賣到咖啡館外面去”,阿南舉例說,四季情懷咖啡為成都萬科地產所有樓盤舉辦了多達15期的咖啡文化沙龍,“每場收入是5000元”.自此,四季情懷咖啡已經形成以咖啡館、現烘焙咖啡豆、咖啡外場咖啡文化沙龍服務為三條主線的發(fā)展模式。
120萬投資新館,月營業(yè)額20萬
2007年成都地產的噴發(fā)給阿南的咖啡館事業(yè)帶來了第二次發(fā)展的機遇。成都的郊區(qū)華陽,高檔樓盤在這一年密集進駐。阿南在這里的戛納印象找到了咖啡館的心儀之地:“我一直覺得老店的選址并不符合區(qū)域的消費習慣。”
戛納印象又稱海韻公園,是華陽的現代化主題公園。阿南的新咖啡館臨府南河,坐在二樓的露天咖啡館品飲一杯現場調制的卡布奇諾,河景一覽無遺。
“這個小區(qū)的物業(yè)管理非常好,周圍街上的停車80%以上是30萬以上的車,消費力有保證。”阿南說,新的咖啡館面積800平方米,獨棟2層樓,而其中第二層樓是阿南花十來萬自己搭建的,“免租,相當于我只需要支付單層的房租”,阿南告訴記者,整個新店總投入是120萬。新店叫愛度咖啡,每個月營業(yè)額已經達到20萬。
而在咖啡館的出品上,阿南也調整了思路,原有的現場咖啡烘焙和專業(yè)咖啡供應依然保留,在他的“產品金字塔”中,最底層的是大眾化口味的中國茶、奶茶等,中間層是精致的西式茶點、水果茶,“保持了少量產品屬于同行業(yè)的基本消費”.
在金字塔頂端,則是力求獨特的核心咖啡,“這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完全依賴我的個人技術”,阿南說,咖啡館最貴的一款咖啡是現場演示咖啡制作技巧及品嘗,雙人198元。“都是進口的豆子,哥倫比亞、巴西、印尼和非洲的居多”,阿南說。而咖啡豆的口味,則是客人隨著他走,“我的客人都足夠相信我的專業(yè)性,主要還是選址正確,這個環(huán)境有這樣的消費能力”.
挖第一桶金適合創(chuàng)業(yè)咖啡館嗎?阿南不敢茍同:“商業(yè)是否成功與自己的商業(yè)經驗關系很大,這個行業(yè)的優(yōu)勢是原料成本不高,但是許多人開咖啡廳是因為喜歡而開,多數是跨越了行業(yè),所以失敗的幾率高。”
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篇二:子承父業(yè),全家一起賣煎餅
在南京河海大學旁有一家煎餅店,每天前來購買煎餅的人特別多,特別是早晨門前總是排起長隊。
經營這家小店的是一位來自徐州的機械制造專業(yè)畢業(yè)小伙子。現在他和同樣是大學畢業(yè)的姐姐,在南京開起煎餅連鎖店。雖然人苦些,但生意很是紅火。
煎餅鋪每天排長隊
昨天,記者是被這家店門前一排長隊吸引住,隨后開始采訪的。記者走近看到,一個年輕小伙正坐在爐子前忙活,爐子上放著一塊光滑的圓形鐵板,小伙從左邊的塑料桶里舀出一勺面糊,放到鐵板上,緊接著迅速地用小鐵鏟將面糊均勻地攤開,形成面餅;然后在上面打個雞蛋,拿個木條將其搗碎,再放上醬、海帶、辣椒、榨菜、蔥蒜和香菜,用木條將這些在面餅上勻攤開來;最后用鐵鏟將面餅鏟起,放上油條或脆餅,卷起來,再用鐵鏟從中切斷,即可放進袋中供顧客食用了。
記者看到,這家的店面只有四平米左右,門上掛著的招牌寫著徐州寇記雜糧煎餅,店鋪里除了爐子和一些存放做餅原料的貨架以外,就只剩下一個讓人轉身的空地了。
店鋪雖小,但前來買餅的顧客絡繹不絕,記者在旁邊站了三十分鐘,小伙一直重復著前面的動作,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而他的父親則站在他身旁,幫他裝餅和收錢。
小伙的父親老寇就是這家餅店的原來主人,十幾年前為了供孩子讀書,便以自己的姓氏為名開了餅店。據老寇介紹,這個店每天都要賣出三四百個煎餅,本來還想兼營賣包子,稀飯等業(yè)務,后來因為煎餅賣的太好了,人手不夠,其他的副業(yè)就忙不過來了,只能專心賣煎餅了。
餅好吃主要有三個訣竅
究竟是什么,讓老寇家的煎餅這么受歡迎、顧客盈門呢?據老寇介紹,他們家的餅之所以這么受歡迎,主要是一直沿襲老徐州的手藝,在選料和制作方面都很重視,味道自然純正誘人,這里主要有三個訣竅。
訣竅一,煎餅的主要部分是包著各種配料的面餅,而面餅的原料是由小麥、玉米、高粱、黃豆等七種雜糧組成的。雜糧是粗纖維,不僅味道好,而且吃些粗糧可以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欲更強。小寇告訴記者,他們家都是先買來小麥高粱等,然后自己親自去面粉廠打的,所以原料的質量非常有保障。
訣竅二,配料誘人。首先是醬,說起為什么雜糧煎餅能夠十年不衰,老寇神秘地說道,“那個醬里有講究啊!”據老寇介紹,他們家的醬是把買回來的豆瓣醬,利用徐州的手藝,配上粉重新加工而成的,味道特別鮮美。其次是脆餅,脆餅也是自家用面粉高粱粉等用油炸的。小寇說,他們都是用新鮮的油自己炸的脆餅。
訣竅三,手藝要好。煎餅不是誰都能做好的,沒有好手藝是做不出好吃的煎餅的。老寇傳給子女的,也就是這個手藝。手藝主要表現在對火候和面餅厚度的掌握。鐵板的溫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溫度太低了,攤出來的面餅不夠脆,溫度高了,面餅就很容易糊,所以掌好火候很重要。另外,在攤餅的時候,面餅的厚度也要注意。面餅攤的過厚,則煎出來的餅不夠輕不夠脆,還會造成浪費,如果面餅太薄,則又會容易破,會包什么漏什么,那就麻煩大了。
正是這三個訣竅讓來買餅的人對它贊不絕口,“我家住在江蘇路,但為了能吃到好吃的餅,每天早晨都會趕過來排隊買的。”一位東南大學的員工向記者說道。“這餅營養(yǎng)高,味道又好,這樣的健康食品要多吃啊!”一位顧客剛買了一個,吃后覺得好吃又折回來排隊想再買一個。
子承父業(yè),全家一起賣煎餅
據老寇介紹,在他們徐州老家,祖祖輩輩一日三餐都是吃雜糧餅的,只不過那時的餅沒有現在的內容這么豐富,那時根本沒有條件吃雞蛋,也沒有醬和海帶,就是面餅包點大蔥。
剛到南京時,老寇是騎著自行車在街上流動賣餅的,后來餅越賣越好,就租了間店鋪,正式開店經營了。后來女兒和兒子都考上大學,餅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女兒大學畢業(yè)后,曾經在一家工廠找了一份工作,但由于餅店缺人手,便辭職回來幫父親一起賣餅。
去年六月份,老寇的兒子也大學畢業(yè)了。小寇之前在蘇州一家電子廠找到一份工作,每天大部分時間是坐在辦公室里,還算輕松。
但每月一千四五百元的工資,讓小寇覺得還不如回家跟父親賣餅劃得來。于是,干了幾個月之后,小寇便辭去蘇州的工作,來到南京賣起了煎餅。
現在老寇家已經開了兩家店,除了這里一個店外,在寧海路和漢口西路交叉口那里還有一間店。那間店是老寇最早開的店,現在交給女兒來打點,每天24小時營業(yè)。
兩間店里除了自家人在忙活外,老家的親戚也都來幫忙了。據老寇透露,他們一家等天涼了再找點人手,租個店面,準備開第三家店
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篇三: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開汽車美容裝飾店
一群在校大學生湊錢開了一家汽車美容裝飾店,不僅生意越做越興隆,而且已經準備創(chuàng)立自己的洗車品牌。這家汽車美容裝飾店位于雙橋子蜀都花園后門的街邊,盡管這條街的人流車流并不大,但他們靠周到熱情的服務吸引了不少回頭客,有時店里還要加班到晚上12點以后。
這家店的主要股東是三個大學生:陳小華、唐博、周賢兵,而店員則是在校大學生。
“領頭羊”陳小華
開洗車店的發(fā)起人是電子科大大四學生陳小華,從提出開店思路,到讓洗車店盈利,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誰能想到,陳小華曾去應聘成都一家知名汽車美容連鎖店的洗車工,人家一看他是眼鏡就將其拒之門外!
“我還記得他拿了厚厚幾十頁可行性分析報告來跟我交流他的想法。”陳小華所在的電子科大軟件學院輔導員肖嚴說,陳小華從大三下期開始發(fā)起創(chuàng)業(yè),做調研—確定項目—開店,都時常跟他溝通。“他是個踏實、積極的小伙子,不僅學習成績不錯,而且肯干肯下功夫,創(chuàng)業(yè)意識非常強。”肖老師說。
在確定洗車項目后,為了“偷師學藝”,去年暑假,陳小華等人應聘到金沙車站附近一洗車場。
“一天要干12個半小時”、“一個月掙400塊錢”、“手和腳都洗爛了”……辛苦的經歷讓他們不僅很快熟悉了洗車業(yè)務,而且迅速獲得了加盟資質。
開汽車美容裝飾店需要十幾萬元的費用,唐博和周賢兵向家里要錢湊了股,陳小華則出了2/3。除了跟父母親戚借錢外,陳靠炒股和打工掙得的六七萬元也都投了進去。
選擇洗車業(yè)的原因
電子科大不乏有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先例和典范,但大多以從事科技、網絡等與專業(yè)相關的事業(yè),是什么讓學軟件的陳小華選擇了汽車服務業(yè)呢?
一切源于新浪網上一條關于創(chuàng)業(yè)的消息,消息里分析了目前國內的十大創(chuàng)業(yè)項目,汽車美容排在了第二。陳小華為之一動,他與唐博、周賢兵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發(fā)現目前盡管成都有500多家汽車美容企業(yè),但排隊洗車的現象仍大量存在,于是他們得出汽車服務市場大有可為的結論,認為汽車服務值得投入。
“洗車業(yè)門檻低,技術要求也不高,對我們初期創(chuàng)業(yè)來說,很容易介入。”陳小華說,目前洗車店文化層次、管理水平都不高,這些都成為他們首次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首選。而后洗車店順利營業(yè)的事實證明,這群大學生的選擇是正確的。
創(chuàng)業(yè)之初有過不順
這群大學生出來創(chuàng)業(yè),當初幾乎都遭到家人的反對。父母都認為他們應該安心讀書,以后找個穩(wěn)定一點的工作,自己做生意風險太大,賠了錢不劃算。
去年10月份左右,陳小華他們把蜀都花園后門旁連著的三家店面租了下來,由于準備不充分,隨后近兩個月的時間洗車店甚至連基本的裝修都沒有完成,租金、工資……每個月就得白白花掉兩萬多元。
“開店遙遙無期,每天花錢卻如流水。”一下子就給這群熱情高漲的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們潑了盆冷水,唐博、周賢兵都想放棄了,陳小華不愿意。他馬不停蹄地到處跑,完備手續(xù),處理問題,洗車店終于在去年12月份開始營業(yè)。
他們從大學招來洗車工,也算是給這些大學生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經過半年的運營,如今月盈利數萬元,“總算穩(wěn)住了”。
“我們現在抗風險能力還很弱。”陳小華并不認為現在他們的洗車店算成功了。他告訴記者,即使這次投入的十幾萬元全賠進去了,他們也獲得了豐富的社會經驗、人脈資源,這才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真正資本。
年底前開第二家店
通過開第一家店積累的經驗,這群大學生計劃著創(chuàng)立自己的洗車品牌,開始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我們正在選網點,爭取在年底前,把我們的第二家店,也是我們自己品牌的樣板店建起來。”陳小華說,他們要把汽車美容、養(yǎng)護、貼膜、加氟、保險、二手車等服務陸續(xù)開展起來。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大學生們一直忙忙碌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他們眼里,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光芒也才剛剛顯現。
看過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故事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