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種植>

金針菇怎樣栽培才能高產(chǎn)

時間: 思行858 分享

  金針菇高產(chǎn)能增加種植戶的收入,有什么好的栽培技術方法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金針菇高產(chǎn)栽培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針菇高產(chǎn)栽培技術

  方法一、改寬袋栽培,為窄袋栽培。寬袋易感染雜菌,且菇蕾少時,子實體易彎曲,影響質量,達不到蓋小柄長、色淺、肥嫩的優(yōu)質要求。所以,還是以17厘×33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為好。

  方法二、滅菌方法從常壓改為高壓滅菌。在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的培養(yǎng)料上,生長迅速,粉孢子數(shù)量較少。但維生素B1不耐熱,在120攝氏度以上時容易迅速分解,所以培養(yǎng)料以常壓滅菌為好。但為確保純菌率,可將滅菌時間由10-12小時延長到13-18小時。

  方法三、將改傳統(tǒng)立式出菇改為臥式兩頭出菇,在裝料時 兩頭接種并各留15厘米左右的筒膜,輕裝均壓,扎緊袋口。臥式擺放4層左右發(fā)菌。此法既可保證出菇質量,又可節(jié)省菇房面積,能使每平方米的菇房產(chǎn)量增加30%以上。

  方法四、為控制解袋 兩頭扎口封閉式發(fā)菌培養(yǎng),由于袋內氧氣濃度低,若按常規(guī)方法等到菌絲吐出黃珠時再解袋,勢必影響其生長。因此,要隨時注意袋內菌絲生長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袋內菌絲生長緩慢,就要及時解袋。但此時切勿全部撐開,直到菇柄長到8厘米左右時再一次性拉直筒袋,以保證出菇過程中適宜的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在這一過程中,應防止菇體被迫彎曲生長。

  方法五、 金針菇體有很強的趨光性,因此發(fā)好菌上架以后,可以在兩排墻正中上方,每隔4米左右吊裝一個15瓦的紅色燈泡,產(chǎn)生垂直光,可誘導其成束地向著光源方向橫生,促使菇體延伸。但此時應對門窗進行遮光處理,以防菇體亂長、倒伏和彎曲。

  方法六、 許多菇農(nóng)都懂得出菇期添加生長調節(jié)劑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可促進金針菇生長,但往往因不得法而效果不明顯,甚至抑制生長。實踐證明,出菇期噴施濃度為0.5%的三十烷醇和每千克水加10毫升的赤霉素混合液,增產(chǎn)率可達17%以上,但應特別注意使用濃度。

  金針菇種植方法

  栽培季節(jié):

  利用自然溫度栽培金針菇,選擇適宜的生產(chǎn)季節(jié)是獲得優(yōu)質高產(chǎn)的重要一環(huán)。

  金針菇屬于低溫型的菌類,菌絲生長范圍7~30℃,最佳23℃;子實體分化發(fā)育適應范圍3~18℃,以12~13℃生長最好。溫度低于3℃菌蓋會變成麥芽糖色,并出現(xiàn)畸形菇。

  人工栽培應以當?shù)刈匀粴鉁剡x擇。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節(jié)接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溫度,發(fā)菌培養(yǎng)菌絲體。待菌絲生理成熟后,天氣漸冷,氣溫下降,正適合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低溫氣候。

  栽培場所:

  金針菇栽培分為發(fā)菌、出菇兩大步。發(fā)菌階段要求場所保溫、通風、干凈。出菇階段最好選擇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墻,上蓋塑料膜及草簾。

  原料配比:

 ?、倜拮褮?00公斤、麥麩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白糖1公斤。

 ?、谟衩仔?粉碎)75公斤、麥麩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黃豆面1.5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殼、鋸末、花生殼、豆稈、玉米稈、油菜稈等大多數(shù)農(nóng)作物秸稈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無論選用何種原料,都要求新鮮、干凈、無霉變。按比例稱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應拌均勻。加水充分攪拌并使含水量達到65%左右,再悶2~4小時,即可裝袋。

  裝袋滅菌:

  選用寬15~17厘米、長33厘米的塑料袋一頭出菇,或15~17厘米寬、55厘米長的塑料袋兩頭出菇。裝袋時邊裝料邊壓實,裝好后兩端用細繩扎成活結。按常規(guī)方法高壓或常壓滅菌。

  接種培菌:

  滅菌好的塑料袋,冷卻至室溫后即可進行接種。接種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5克進行滅菌30分鐘。接種時嚴格操作規(guī)程,兩端接種,一般每瓶種(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種后及時將袋移入培養(yǎng)室,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約24小時菌絲開始萌發(fā),在20~25℃室溫下生長約40~50天即可滿袋。9月中旬接種,大部分10月底發(fā)透菌絲,叫全期發(fā)菌。以后接種由于溫度低,發(fā)菌半袋后便邊爬料邊出菇,叫做半期發(fā)菌出菇。

  出菇管理:

  袋栽金針菇的栽培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五種:

  ①滿袋裝料,套袋出菇。

 ?、跐M袋裝料,套袋倒臥出菇。

  ③半袋裝料,蓋紙站立出菇。

  ④半袋裝料,披膜倒臥出菇。

  ⑤中間裝料,倒臥兩頭披膜出菇。

  全期發(fā)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為解開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風保濕催蕾→掀膜通風1天→披膜促柄伸長→采收→搔菌灌水→保溫保濕催蕾。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獲4茬菇。半期發(fā)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內,菌絲發(fā)滿半袋后,兩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時應及時按全期發(fā)菌的管理方法將菌袋移入栽培場。

 ?、俣汛?。堆袋披膜是近年來在生產(chǎn)中探索出的新技術,采用這項技術可提高場地利用率,提高產(chǎn)量,提高金針菇質量。具體方法是將兩端袋口解開,將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筛鶕?jù)袋的長短決定一端解口或兩端解口,一端解口擺放方法是將兩個袋底部相對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為宜,長度不限。在出菇場內地面及四周噴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蓋菌袋。此法保溫保濕良好,后期又可積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長。

 ?、诒裢L催蕾。披膜后保持膜內小氣候,空氣相對濕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風30分鐘,約7~10天可相繼出菇,出菇后可適當加大通風,保證濕度,但不可把水灑到菇體上。

 ?、巯颇ねL抑制。當柄長到3~5厘米時要進行降濕降溫抑制。具體措施為停止向地面灑水,掀去塑料膜,通風換氣,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長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優(yōu)質菇。抑制完成后,進入柄伸長階段,要培養(yǎng)柄長、色白、蓋小的優(yōu)質金針菇,必須控制好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這四因素之間的關系。

  A. 溫度:控制在6~8℃。

  B. 濕度:空氣相對濕度85%~90%。

  C. 光照:極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變,否則子實體散亂。

  D. 二氧化碳:濃度達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長,超過1%抑制菌蓋發(fā)育,達到3%抑制菌蓋生長而不抑制菌柄生長, 達到5%就不會形成子實體。通過控制通風量維持高二氧化碳濃度。一般溫度在10~15℃條件下,進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從3厘米長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長到15~20厘米,這時可根據(jù)加工鮮銷標準適時采收。

 ?、萆嗨?。第一茬菇采收后,要進行搔菌,即用鐵絲鉤將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約0.5厘米左右,并將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應往袋內灌水,可將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時后將水倒出,然后再進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況下,金針菇種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轉化率可達80%~120%。

  金針菇生長對濕度的要求

  金針菇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在60%~68%,實踐證明,根據(jù)培養(yǎng)料質地不同,適當增加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能起到一定的增產(chǎn)作用。培養(yǎng)料水分如低于50%,菌絲生長稀疏,結構性不好;水分高于75%,則通氣不良,菌絲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

  子實體形成培養(yǎng)料最適含水量為65%,低于50%子實體不會形成。原基分化時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子實體發(fā)育階段,要求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除依靠本身的水分來滿足菇體生長發(fā)育外,空氣相對濕度應提高到85%~95%。

  白色金針菇催菇方法

  當菌棒(菌袋)菌絲長滿后約一周可進入出菇管理階段。首先拉動袋口,使袋膜離開料面,以利增氧催蕾。同時在袋的兩端接種處,將明顯較大的菌種塊去掉,在菌種塊上先生長出來少量而大的幼菇也應及時拔掉。否則,一方面使多數(shù)小菇得不到營養(yǎng),另一方面影響菇蕾的全面發(fā)生。

  在此階段最重要的是濕度,應采取一切措施增加濕度到90~98%。因為該階段原基形成的數(shù)量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產(chǎn)量,而濕度越大原基就形成越多。

  當通風和濕度發(fā)生矛盾時,應把濕度放在第一位。如果發(fā)菌和出菇在同一場地,應在催菇之前連續(xù)通風2~3天,以完全排除發(fā)菌期間產(chǎn)生的廢氣。一旦拉動袋口,就應少通風,大濕度。此外在本階段,溫度應調控在8~13℃。保持適當?shù)纳⑸涔?刺激原基的形成。

  子實體生長:

  當料面出現(xiàn)大量魚籽般菇蕾時,應及時撐開整個袋口,溫度控制在8~10℃。當小菇長到3cm以上時,可適當降低濕度及光照度,促使菌柄生長。根據(jù)菇的形態(tài)進行通風換氣,二氧化碳濃度應保持在0.1~0.15%。如果菇棚過于不透氣,易形成針尖菇,影響產(chǎn)量及品質。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發(fā)慌,馬上進行通風換氣,增加光照,幾天就能改變過來。

  本階段的管理重點是控制溫度,溫度應控制在10℃以下,因為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chǎn)品的質量及貨架壽命。如果溫度超過13℃,鮮白金針菇保鮮期短,易腐爛變質,這一點務請大家注意。此外,該階段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高溫燒菌”。因為,在白色金針菇子實體生長階段會產(chǎn)生大量的生物熱,使棚內溫度達到13℃以上,造成不應有的經(jīng)濟損失。特別是北方地區(qū),因采用立體栽培,單位面積所放出菇袋較多,更易產(chǎn)生高溫,這一點也請大家注意。


猜你感興趣:

1.金針菇的兩種種植方式

2.怎么種植食用菌

3.白金針菇如何栽培

4.金針菇種植和管理技術

5.如何給食用菌添加微生物菌劑

金針菇怎樣栽培才能高產(chǎn)

金針菇高產(chǎn)能增加種植戶的收入,有什么好的栽培技術方法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金針菇高產(chǎn)栽培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針菇高產(chǎn)栽培技術 方法一、改寬袋栽培,為窄袋栽培。寬袋易感染雜菌,且菇蕾少時,子實體易彎曲,影響質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48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