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茶文化有關(guān)的名人

時間: 思行858 分享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chǎn)國,關(guān)于中國的茶人故事還是挺多的,茶文化的名人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文化有關(guān)的名人,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茶神陸羽的故事

  陸羽字鴻漸,唐玄宗竟陵(湖北天門)人。不知所生,有寺僧收育之。既長,以易自筮,得漸卦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及長聰俊多能,學(xué)贍辭逸,詼諧縱辯。詔拜太子文學(xué)不就職,隱苕溪,自稱桑苧翁,羽嗜茶,始創(chuàng)煎茶法,著經(jīng)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時鬻茶者,陶為其像,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民間尊之為茶圣。

  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是復(fù)州竟陵人(在今日的湖北天門縣)生於唐玄宗至唐德宗年間(公元733~804年),得年七十來歲,在古時候是很長壽,但是他的一生卻很坎坷,剛出生時,便被父母遺棄河邊,被龍蓋寺的智積禪師收養(yǎng),在寺中,他不但學(xué)得了識字,也學(xué)會了烹茶事物。陸羽雖然容貌不佳,說話有點口吃,但是聰穎好學(xué),幽默機智,若東方曼倩之儔。因為是孤兒,無姓無名,有一次,他拿《易經(jīng)》卜卦,得到一卦辭:鴻漸于陸,其羽可為用儀,意思是說:水鳥到了高平地,它的羽毛可以編成文舞的道具。陸羽看這是一吉卦且和自己的身世相合,很高興,便以陸為姓,羽為名,以鴻漸為字。

  陸羽在寺中受了不少苦,後來不堪忍受,便逃離而去。曾經(jīng)當(dāng)過戲子,多扮丑角,顯示了他幽默機智的才能。十三歲的時候,得到竟陵太守李齊物的賞識,不但贈他詩書,還推薦他到火門山的鄒夫子那里學(xué)習(xí)。十九歲時學(xué)成下山,常與好友—詩人崔國輔一起出游,品茶鑒水,談詩論文。陸羽有很高的文學(xué)造詣和顏真卿、張志和等一批名士相交甚篤。

  朝廷聽說陸羽很有學(xué)問,就拜他為太子文學(xué),不久又叫他做太常寺太祝但是陸羽不愛做官,根本不去。他曾作詩云:“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壘,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是陸羽悼念師父智積禪師的詩,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自況.陸羽對當(dāng)官毫無興趣,唯獨嗜茶如命,二十一歲時,他為了研究茶的品種和特性,離開竟陵,游歷天下,遍嚐各地的名水和名茶,常親身攀葛附藤,深入產(chǎn)地,采茶制茶,一心撲在研究茶上.上元初,更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吳興),專心著作。他積多年經(jīng)驗,終於寫出了中國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研究茶的專著《茶經(jīng)》。全書三卷十篇:(一)茶之源—記茶的生產(chǎn)和特性;(二)茶之具—記采茶的工具;(三)茶之造—記采茶的季節(jié),時刻,晴雨等;(四)茶之器—記茶的加工及其用具;(五)茶之煮—記煮茶的方法;(六)茶之飲—記飲茶的方法;(七)茶之事—記歷史方面嗜茶的人事;(八)茶之出—記茶的出產(chǎn)地區(qū);(九)茶之略—略述從造具始到飲茶止;(十)茶之圖。記述詳備,將茶的性狀,品質(zhì),產(chǎn)地,種植,采制,加工,烹飲方法及用具等,皆盡論及。此書成了開茶書先河,以後的百馀種茶書皆源於此。陸羽的《茶經(jīng)》,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guān)茶葉科學(xué)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的系統(tǒng)總結(jié)?!恫杞?jīng)》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贊他為茶葉的開創(chuàng)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jīng)》作序說:“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

  陸羽亦曾隱居在今日的江西上饒市廣教寺多年,在他的隱居處筑有山舍—陸鴻漸宅。宅外有茶園數(shù)畝,并鑿有一泉,水清味甘,被論為“天下第十四泉”—陸羽泉,泉邊石圈上“源清流潔”四個篆字是清末知府段大誠所題,至今仍保持完好。陸羽在此以自鑿泉井,烹自種之茶而自得其樂。唐代詩人孟郊在《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一詩中,盛贊陸羽的清雅高潔。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人們的飲食生活做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死後不久,便被人們奉為茶圣,茶神。在湖北天門縣城北門外,有一處著名的井泉人稱“文學(xué)泉”,泉後有一碑亭,內(nèi)立石碑,正面題“文學(xué)泉”背後題“品茶真跡”。碑亭後面有座小廟,是“茶圣”陸羽廟,石壁嵌線刻有陸羽小像,正在端坐品茗,極有風(fēng)致。在當(dāng)時,陸羽像大多為陶瓷制品,為茶商和茶肆老板所供奉。

  《因話錄》載:陸羽性嗜茶,始創(chuàng)煎茶法,至今鬻之家,陶其像置於煬器之間,云宜茶足利。

  《唐國史補》載: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shù)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敬不利,輒灌注之。

  《唐書》載: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

  《大唐傳載》載:陸鴻漸嗜茶撰《茶經(jīng)》三卷行於代,常見鬻茶邸,燒瓦瓷為其形貌,置於灶釜上左右為茶神,有交易則茶祭之,無則以釜湯沃之。

  王蒙與“水厄”

  王蒙是晉代人,官至司徒長史,他特別喜歡茶,不僅自己一日數(shù)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來,便一定要客同飲。當(dāng)時,士大夫中還多不習(xí)慣于飲茶。因此,去王蒙家時,大家總有些害怕,每次臨行前,就戲稱“今日有水厄”。

  事見《世說新語》:“王蒙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王肅與“酪奴”

  北魏·楊之《洛陽伽藍記》卷三載:

  “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肅一飲一斗,號為漏,經(jīng)數(shù)年已后,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chǎn)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并各稱珍。以味言之,是有優(yōu)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惟茗不中與酪作奴”。

  肅,即王肅,字恭懿,瑯邪(今山東臨沂)人。曾在南朝齊任秘書丞。因父親王奐被齊國所殺,便從建康(今江蘇南京)投奔魏國(今山西大同,是其國都)。魏孝帝隨即授他為大將軍長史,后來,王肅為魏立下戰(zhàn)功,得“鎮(zhèn)南將軍”之號。魏宣武帝時,官居宰輔,累封昌國縣侯,官終揚州刺史。

  王肅在南朝時,喜歡飲茶,到了北魏后,雖然沒有改變原來的嗜好,但同時也很會吃羊肉奶酪之類的北方食品。當(dāng)人問“茗飲何如酪漿?”時,他則認為茶是不能給酪漿做奴隸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來人們卻把茶茗稱作“酪奴”,將王肅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看了“茶文化有關(guān)的名人”的人還看了:

1.中國名人與茶的故事

2.中國茶文化中包含了哪些人生價值觀

3.茶文化的精髓

4.安徽的茶文化是怎樣的

5.中國未來茶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6.茶書法圖片賞析

132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