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動物知識 > 食蚊魚怎么養(yǎng)

食蚊魚怎么養(yǎng)

時間: 顯鈐829 分享

食蚊魚怎么養(yǎng)

  食蚊魚,頭寬短,前部平扁。吻短。眼大,眼間隔寬平。口小,上位,口裂橫直。齒細小。頭和身體均被圓鱗。無側線。那么,食蚊魚怎么養(yǎng)呢?下面來看看吧。

  一、食蚊魚的形態(tài)特征

  這種魚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魚類,一般發(fā)生在湖泊、港灣、航道和濕地。它們對生態(tài)的危害也正源于其高效的掠奪性捕食方式。因被誤認為嗜食孑孓,可防瘧疾而被廣泛引進到世界各地。1927年從菲律賓引入我國。

  食蚊魚,形似柳條,故又稱柳條魚。

  雄魚臀鰭演化成交尾器。 雄魚體形比雌魚小,色澤較美。它尾柄寬長,頭寬,吻尖,眼大,牙細小,無須。本魚體長形,略側扁,體色為金中帶綠色,腹部明顯鼓脹,雄魚有長長的生殖孔,而雌魚臀鰭為扇形,長15.5至37.5毫米,體長最大50mm。齒細小,吻尖,眼大,無側線,屬于卵胎生魚類。背鰭軟條7至9枚;臀鰭軟條9至10枚。雄性魚色澤鮮艷。是鳉形目鳉亞目胎鳉科食蚊魚屬的一種。雄魚稍細長;雌魚腹緣圓凸。頭寬短,前部平扁。吻短。眼大,眼間隔寬平。口小,上位,口裂橫直。齒細小。頭和身體均被圓鱗。無側線。雄魚臀鰭第三~五鰭條延長,變形為輸精器。尾鰭圓形。原產(chǎn)美國東南部、墨西哥及古巴,因對消滅瘧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蟲有一定作用,而被一些國家移殖。

  二、食蚊魚怎么養(yǎng)

  在香港,有關部門繼續(xù)野放食蚊魚作控制瘧疾的生物防治工具。事實上已有很多實驗證明食蚊魚并不特別喜歡食孑孓,捕食孑孓的能力也并不比食性相近的當?shù)佤~類強。食蚊魚適應環(huán)境能力強,能生活于咸淡水及不同環(huán)境的水體中,雜食性,生長快,繁殖力強,卵胎生,耐溫差、低氧及污染環(huán)境,在華南的低地水體中形成了優(yōu)勢種。由于可生活于咸淡水,食蚊魚更可沿海岸線擴散到沿海江河中。由于競爭力強,對生態(tài)位相似的當?shù)佤~類造成相當壓力,更會襲擊體形比自己大一倍的魚類。在華南人類活動區(qū),食蚊魚已取代了本地的青鳉(Oryzias latipes)和弓背青鳉(O. curvinotus),成為低地水體的優(yōu)勢種,危害到這些青鳉的生存。甚至影響當?shù)赝茴?、蠑螈等兩棲動物的生存?/p>

  三、食蚊魚繁殖方法

  食蚊魚的生長比黃魚快,性成熟個體的體長約為500毫米,懷卵量70~200萬粒。不同 地區(qū)的食蚊魚具有不同的繁殖期,在長江口外的食蚊魚為7~8月,在舟山群島的食蚊魚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的食蚊魚為4~5月。產(chǎn)卵后魚群重新游向攝食區(qū),一部分游向較深的海區(qū)。

  食蚊魚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體形小,繁殖能力強,周期短,產(chǎn)仔量大。精子由雄魚交配器送入雌魚生殖孔,在體內受精、孵化。初生的幼魚在水溫適宜的條件下,經(jīng)1個多月達到性成熟,即可開始繁衍后代。繁殖季節(jié)為4~10月,最適宜季節(jié)為5~9月,每隔30~40天即產(chǎn)仔1次,每次胎產(chǎn)30~50尾,每尾雌魚每年能產(chǎn)200~300尾。

  當水溫下降、天氣寒冷時,食蚊魚往往潛居在深水處或雜草叢生的水域,甚至鉆進污泥里越冬,即使水體氧氣不足也能存活。春末夏初氣溫開始升高,沼澤、池塘蚊子幼蟲孽生,為食蚊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溫度亦適宜,是繁殖的最佳季節(jié),雄魚和雌魚追逐交尾,每條雌魚1次產(chǎn)仔數(shù)條至數(shù)十條,5—9月可產(chǎn)仔3次左右。剛產(chǎn)出的仔魚不能捕食孑孓,只能吃“泅水”(草履蟲等活餌料)。隨著成長,可食魚蟲,以后逐漸吞食孑孓。食蚊魚很容易飼養(yǎng)繁殖,作為一種活魚餌飼養(yǎng)。

10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