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
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放風箏,踏青,植樹插柳,祭祖掃墓。正是因為此時節(jié),萬物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時節(jié),故也叫“踏青節(jié)”。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_寫清明節(jié)所見所聞的日記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1
清明小長假,爸爸開車帶我去旅行,上演了一個現(xiàn)實版的"爸爸去哪兒"。一路上我都很興奮,很快天就黑了,到達目的地——古城西安已經(jīng)凌晨兩點過了。爸爸好辛苦啊!
第二天一早,爸爸帶我游玩了大雁塔。大雁塔可雄偉了,高高的塔有九層,里面珍藏著唐僧取回的經(jīng)書。噢,原來《西游記》里面的唐僧是真有其人呀!這時,我又想起了機靈的猴哥和貪吃的豬八戒一路上保護師傅西天取經(jīng)的情景……
爸爸還帶我去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博物館"。我走進大門一看,哇!這里有武士俑,將軍俑......他們身材高大,身披鎧甲,昂首挺胸,形態(tài)名異:有的拿弓,有的拿劍,有的拿盾……還有好多好多,真是千姿百態(tài)!
后來爸爸帶我品嘗了好多好吃的小吃,我肚子都漲得圓圓的了。
西安真美!兵馬俑真壯觀!爸爸真愛我!
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2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jié)的這一天,爸爸就領著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著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上墳呢?”于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卑职诸D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jié)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p>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著、看著,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很累。不過,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說說吧!
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痹谛踊ǖ年囮嚪枷阒?,春風迎來了清明節(jié)。天公不作美,嘩嘩啦啦的下起了大雨,風在樹枝上打滾,輕拂著人的臉龐。
車站里,人潮擁擠,爭著車位,大雨擋不住人們掃墓的腳步,車子在雨中緩緩前行。
我和爸爸也踏上了歸途。中午時分便到達了目的地。雨還是霹靂啪啦的下著,我們在被水覆蓋的水泥路上行走,撐著雨傘,任憑風吹雨打。
過河——
煙雨濛濛之中,我們搭上了船。雨水滴滴嗒嗒的落在河上,泛起陣陣波浪。我和爸爸手中提著鞭炮,黃花,紙錢以及其余的祭奠物品,東西全都被雨水所打濕,沾著水花,搖搖擺擺的。
船悠悠的向對岸駛去,泊在河邊。爸爸遞給拉船的師傅一支煙,而我看著那些幫老師傅拉船的年青小伙子們卻笑了。師傅開心的笑著說:“掃墓去?”
“嗯,掃墓!清明嘛,風雨無阻!”我和爸爸說著就上了岸。鄉(xiāng)間的小路全是泥巴,和雨水夾在一起,讓人看了就恐懼而不敢走。坑坑洼洼一大推,稍不留意,便會陷入泥潭。我們打著雨傘,艱難的行走著,鄉(xiāng)下的路真糟糕!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在路上做了手腳,用磚頭鋪成了小道,但仍是一團糟!
“這就是踏青!”爸爸對我說。
帶著渾身的泥巴,帶著渾身的雨水,帶著渾身的野花香,提著東西來到爺爺?shù)哪骨啊N覟榘职謸纹鹩陚?,爸爸在雨中點燃一絲火花,燒著了稻草。于是一點一點投入火堆之中,在墓旁掛上幾束鮮花。煙霧熏得夠嗆,彌漫了空氣,悠悠濃煙飄向青天?;鸹〞r起時滅,與雨水跳著圓舞曲。
放完了奠祭物品,在火苗中又點燃了一束香,散放在爺爺?shù)膲炃?,霧煙飄散——
爸爸點燃了鞭炮,霹靂啪啦,響遍云霄,夾和著雨水,點響了對死者的回憶······
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4
今天是星期五,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在家長的指導下登入“未成年人——__網(wǎng)”,在網(wǎng)上進行祭拜英烈,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英烈的感恩和敬仰,并且寫下自己的感悟。我一回家,便告訴爸爸媽媽今天的作業(yè),讓他們在旁邊指導幫助我寫下感悟。我在下面的發(fā)言框里看到,別的哥哥姐姐們寫的感言體會真的是太棒了。我也忍不住要在發(fā)言框里寫下我的感言體會。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之所以要祭拜英烈,一是因為初夏草木茂盛,雜草容易長在先祖的墳墓上,人們覺得這樣是對先祖的不敬。二是清明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于是人們紛紛在清明這天祭拜先祖。
清明節(jié)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掃墓節(jié)、掃墳節(jié)、植樹節(jié)、鬼節(jié)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jié)、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并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jié)”。公歷四月五日前后為清明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jù)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是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清明節(jié)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清明節(jié)是楊柳發(fā)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
關于清明詩詞眾多,如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清明》 (唐)杜牧 等,說明古時候的清明頗有名氣。
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我們一起祭拜英烈們,是你們用你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將來回報祖國,讓你們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激勵著我們!您們人雖然犧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們心中,我向您們致敬。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
小學生清明節(jié)見聞日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