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的來歷傳說故事
毛筆的來歷傳說故事
關(guān)于毛筆的起源,歷史上有不同的傳說,來一起看看吧。
毛筆的來歷故事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領(lǐng)兵馬在中山地區(qū)與楚國交戰(zhàn),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zhàn)爭拖了很長時間。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zhàn)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zhàn)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然后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的,書寫速度很慢。蒙恬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說的那種筆寫戰(zhàn)況報告,常影響他的思緒。那種筆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寫不了幾個字就得停下來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會把非常貴重的絹給弄臟了。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筆的念頭,這次要寫大量的戰(zhàn)況報告,這個愿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zhàn)爭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子回軍營。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筆來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xù)續(xù)的,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給浪費了。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敗,仍然抽時間琢磨其他別的改進方式。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走過山石坑時,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兔毛,發(fā)現(xiàn)兔毛濕源源的,毛色變得更白更柔軟了。蒙恬大受啟發(fā),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奥犜挕?,吸足了墨汁,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原來,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質(zhì),經(jīng)堿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由于這支筆是由竹管和兔毛組成的,蒙恬就在當時流行的筆名“聿”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筆”(今日簡寫作“筆”)。
毛筆的發(fā)展歷史
最初的毛筆是用來涂描甲骨文的筆畫的 ,而真正用毛筆寫字,可能開始于簡牘和錦帛上文字的書寫。
據(jù)歷史文物查證,在新石器時代就在一些彩陶上發(fā)現(xiàn)有用毛筆描繪的花紋。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有殘留的朱書或墨書而未經(jīng)契刻的文字??此墓P畫圓潤爽利,都是用毛筆書寫的。甲骨文有"聿"字(筆字的古體),字的形狀象一只手握筆的樣子,由此可知約在3千年前就有毛筆了。
到了秦代,筆的做法有所改進。它將筆桿的一端鑿成小窩,把筆頭放在窩里粘住。套筆也用竹管裝入,又在兩側(cè)各鑿一小孔,以便取筆。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