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介紹筆記5篇
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介紹筆記5篇
《玉壺清話》在南宋時已有《玉壺野史》的別稱,宋元時均著錄為十卷。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玉壺清話》
宋代歷史瑣聞類筆記,又稱《玉壺野史》,十卷,北宋文瑩撰?!队駢厍逶挕肥俏默撚谏褡谠S元年(1078)作于荊州的又一部野史筆記,內(nèi)容、體例與兩年前所撰《湘山野錄》、《續(xù)錄》相仿。本書前八卷近一百六十條,雜記北宋開國至神宗朝百年間君臣行事、禮樂憲章、詩文逸事、市井見聞等;而第九卷《李先主傳》、第十卷《江南遺事》,則詳細記錄了五代后期南唐政權(quán)“累世之隆替”、“圣賢治亂之跡”,是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談詩論文之語,清曹溶則冠以“玉壺詩話”輯入《學(xué)海類編》,顯現(xiàn)它的詩話價值。
明初編修《永樂大典》后,逐漸散闕,僅得前五卷流傳,天一閣范欽等人抄訪得后五卷,遂合成十卷刊行?!队駢厍逶挕番F(xiàn)通行本有《知不足齋叢書》本、《筆記小說大觀》本、《說郛本》;稱《玉壺野史》則有《四庫全書》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本。
今有:《玉壺清話》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筆記小說大觀”2001年版;《玉壺清話》大象出版社“宋代筆記”第一編,2005年版。
《雞肋篇》
宋代考據(jù)辨證類筆記,三卷。北宋末年莊綽撰。莊綽字季裕,約宋欽宗靖康年(1126)前后在世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人名大詞典·歷史人物卷》說是太原人(歷史上太原也曾有清源之稱),誤。生卒年均不祥,約北宋末前后在世。狀貌清癯,人目為“細腰宮院子?!北彼文┠辏瑲v攝襄陽尉、原州通判等。宋室南渡后,歷任建昌軍通判、江西安撫制置使司參謀官,最高官職是“朝奉大夫知鄂州、筠州”。莊綽學(xué)有淵源,是一個考證學(xué)家、民俗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醫(yī)藥學(xué)家,對針灸尤有研究。著有《本草節(jié)要》、《明堂灸經(jīng)》、《脈法要略》,皆已散佚;今尚存世的有《膏肓腧穴灸法》二卷和《雞肋篇》。
莊綽博物洽聞,又喜游歷,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見聞廣博,《雞肋篇》中記載了大量全國各地民俗、物產(chǎn)、飲食和醫(yī)藥知識,對我們認識宋代社會以及生產(chǎn)生活狀況有一定幫助,如記載“皂莢”的制作過程:“京師取皂莢子仁煮過,以糖水浸食,謂之‘水晶皂兒’”;定州絲綢織花的獨特方法:“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jīng)于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于經(jīng)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當(dāng)時寒食祭祖風(fēng)俗:“寒食上冢亦不設(shè)香火,紙錢掛于塋樹。其去鄉(xiāng)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
今有:《雞肋篇》蕭魯陽校點,唐宋史料筆記叢書,中華書局1983年版;《雞肋篇》上海書店1990年版。
《墨莊漫錄》
記載兩宋典章制度、歷史故實、詩文的筆記,十卷。北宋末張邦基撰。張邦基,字子賢,高郵人。生卒年、生平事跡均不祥,約宋高宗紹興初(1131)前后在世。喜藏書;有《墨莊漫錄》十卷行於世。
《墨莊漫錄》雜錄宋代雜事,間有考證,多有見地。尤留意于詩文詞的評論及記載,較多地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文學(xué)史資料,本書為研究我國古代文學(xué)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其中有詩詞欣賞:著重舉出當(dāng)代人的作品(或完整地舉出,或摘句),并概括評論,評論頗為精當(dāng),如如稱杜甫《丹青引贈曹霸》詩“微意深遠”,王令《假山》詩“筆力豪放”,舒亶“香泛”聯(lián)“刻削”,韓駒“倦鵲”聯(lián)“太工”等。評論也頗具見地,認為作詩、讀詩、概關(guān)于際遇:唐人行役,懷歸感嘆,故詩多“佳作”;蔡絳身“處富貴”,輒不悟杜甫晚居西川之“悶”;有詩詞考釋,如謂杜甫玄都壇歌“王母畫下云旗翻”之“王母”乃蜀鳥,謂李商隱《錦瑟》中間四句乃形容瑟譜四曲,謂蘇軾儋耳山“君看道傍石”之“石”當(dāng)“者”,或出自個人發(fā)明,或祖述他人,往往有獨到之處。關(guān)于文的評論;如謂蘇軾、黃庭堅善題跋,屬散文;謂孫覿(仲益)、汪藻(彥章)工四六,屬韻文,謂張舜民(蕓叟)、秦顴(少游)文法干愈(退之),屬師承淵源。皆可資參考。有文人軼事,如關(guān)于蘇軾者,即達二十則,除個別則外,皆不見他書。以上四個方面加在一起,略及本書一半篇幅略多?!端膸烊珪偰刻嵋吩S為“宋人說部之可觀者”。但論詩重“箴諷”,謂元稹《連昌宮詞》高過白居易《長恨歌》,以前者“微而顯”,后者“終篇無所規(guī)正”,未脫儒家詩教窠臼,失諸片面。
《墨莊漫錄》十卷,宋代書目未見著錄,《四庫全書》收于子部雜家類?!端卧娂o事》稱引其文達三十八條。
今有:《墨莊漫錄過庭錄可書》中華書局,唐宋史料筆記叢刊,1985年版;《東坡志林》(附老學(xué)庵筆記·考古編·演繁錄·墨莊漫錄)京華出版社2000年版;《墨莊漫錄》大象出版社“宋代筆記”第三編,2007年版。
《默記》
主要記載北宋時期朝野遺聞的筆記,南宋王铚撰。王铚,生卒年不詳,字性之,汝陰(今安徽阜陽)人。王铚出生于世代書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學(xué)者王昭素的后裔。父親王萃(字樂道)是歐陽修的學(xué)生。家中藏書甚富,紹興(1131-1162)初,官迪功郎,權(quán)樞密院編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趙構(gòu)的賞識,詔改京官,晚年,遭受秦檜的據(jù)斥,罷為右承事郎、主管臺州崇道觀。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角詠自娛,人稱雪溪先生。王銍少而博學(xué),善持論,強記聞。據(jù)說他讀書能五行俱下,別人才三、四行,他已盡一紙。南宋的大詩人陸游很推崇王铚,在老學(xué)庵筆記中寫道:“王性之記問該洽,尤長于國朝故事,莫不能記,對客指畫育說,動數(shù)百千言。退而質(zhì)之,無一語繆。予自少至老,惟見一人?!蓖蹊湆Ρ彼我淮臍v史有著很深的造詣。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會要》等書的記載,他曾經(jīng)編修過祖宗兵制、七朝國史、哲宗皇帝元祐八年補錄,著有《太玄經(jīng)義解》、《國老談苑》、《默記》《補侍兒小名錄》,《雪溪集》、《四六話》?!端问芬怼返?。可惜的是這些書大都沒有保存下來。
《默記》主要記載了北宋時期的朝野遺聞。由于王铚“尤長於國朝故事”,所以在他的《默記》中保存了很多北宋時期的遺聞軼事,可以補正史之不足,對于研究宋代的歷史有一定的參攷價值。其中如記宋太祖攻取滁州清流關(guān)的經(jīng)過,李煜因思念故國寫《虞美人·春花秋月》而被害經(jīng)過可補史料文學(xué)史之缺。其中記人物又頗幽默風(fēng)趣,如記宋初宰相王溥之父王祚的父道尊嚴以及被瞎子糊弄的經(jīng)過,頗為風(fēng)趣:
王溥,五代狀元,相周高祖、世宗,至本朝以宮師罷相。其父祚,為觀察使致仕,待溥甚嚴,不以其貴少假借。每賓客至,溥猶立侍左右,賓客不自安,引去。
祚居富貴久,奉養(yǎng)奢侈,所不足者未知年壽爾。一日,居洛陽里第,聞有卜者,令人呼之,乃瞽者也。密問老兵云:“何人呼我?”答曰:“王相公父也。貴極富溢,所不知者壽也。今以告汝,俟出,當(dāng)厚以卦錢相酬也?!奔纫姡窳畈钾?,成,又推命,大驚曰:“此命惟有壽也。”祚喜,問曰:“能至七十否?”瞽者笑曰:“更向上?!膘翊笙苍唬骸捌溟g莫有疾病否?”曰:“并無?!惫虇栔?,其人又細數(shù)之曰:“俱無,只是近一百二十歲之年,春夏間微苦臟腑,尋便安愈矣?!膘裣?,回顧子孫在后侍立者曰:“孫兒懣切記之,是年且莫教我吃冷湯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铚熟于掌故,所言可據(jù)者居多。但提要也指出:“惟所記王樸引周世宗夜至五丈河旁見火輪小兒,知宋將代周一事,涉于語怪,頗近小說家言,不可據(jù)為實錄耳?!?/p>
《默記》有涵芬樓宋元人說部本、明嘉靖二十三年雲(yún)山書院刻本、清張載華、瞿巸邦兩抄本汪季青古香樓本。通行本有《稗?!繁?、《津逮秘書》本、《知不足齋》本、《四庫全書》本、《學(xué)津討源》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今有:《默記》商務(wù)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1935年版;《默記·燕翼詒謀錄》朱杰人點校,中華書局“歷代史料筆記叢刊”本,1981年版;《默記》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其中中華書局朱杰人點校本較佳。
《揮麈錄》
宋代歷史軼事筆記,南宋王明清撰。王明清(1127-1202)字仲言,著名學(xué)者王銍次子,汝陰(今安徽阜陽)人。自幼繼承家學(xué),酷愛文史。孝宗即位之初,以父蔭入仕。乾道間奉祠山陰。淳熙十二年(1185)以朝請大夫主管臺州崇道觀。光宗紹熙三年(1192),為雜買務(wù)雜買場提轄官。四年,任寧國軍節(jié)度判官。寧宗慶元元年(1195),添差泰州通判。嘉泰初(1201),為浙西參議官。與尤袤(字遂初)、陸游(字敄觀)、李燾(字仁甫)等有過交往。王明清以博聞洽識著稱于世,其父王銍善治史,著有筆記小說《默記》。明清承修父業(yè),亦以史才冠有宋,史筆精湛,態(tài)度嚴謹,所撰《揮麈錄》為其三十余年心力所灌就,另著有筆記小說《摭青雜說》、《投轄錄》、《玉照新志》等。
《揮麈錄》二十卷。其中前錄四卷,后錄十一卷,三錄三卷,余話二卷。主要記述兩宋典章制度、文人士大夫軼聞,兼及詩文碑銘,內(nèi)容涉及當(dāng)時的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經(jīng)濟等諸多領(lǐng)域等。如談及徽宗朝對布衣薦舉的不重視和民間對薦舉的輕蔑,包括由薦舉獲得高位人品的卑劣:“本朝以來,以遣逸起達者,惟種明逸、常夷甫二人而已?;兆诔?,王易簡、蔡崈、呂注自布衣拜崇政殿說書,然薦紳問多不與之也。王君儀、尹彥明后亦登禁從,距今亦三十年矣。雖屢下求賢之詔,州郡間有不應(yīng)聘者,而羔雁不至于巖穴也。易簡即寓之父,九江人,大觀中家祖守郡,首薦之。其后改節(jié),以媚權(quán)臣,官至資政殿大學(xué)士。寓仕靖康,驟拜二府,被命使虜,托夢寐以辭行,欽宗震怒,竄嶺外?!边@也可能就是北宋滅亡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談及當(dāng)時避諱和世人對此的態(tài)度:“本朝劉溫叟以父名岳,終身不聽樂。至其孫幾,乃自度曲,預(yù)修《樂書》,可笑?!?/p>
作者不僅能夠繼承北宋傳統(tǒng)筆記的編修體例及其記事特色,而且還能憑借博聞強識的自身優(yōu)勢,以高度的歷史責(zé)任感,采取存錄基本文獻史料、注重匯聚當(dāng)時諸多人物及事件的記事方法,主要用來補足處在南北宋之交時的史料史實不足。因內(nèi)含豐富的當(dāng)代文獻史料,多是作者親歷的當(dāng)代史事,其資料來源大多得自當(dāng)時的文獻以及親友的口述,加之作者選擇和筆錄的態(tài)度比較嚴謹,因此它在問世后就得到了一些著名學(xué)者的稱道,被官私歷史著作屢加征引,是宋代史料筆記的上乘之作。
《揮麈錄》有明汲古閣本,《說郛》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知不足齋叢書》、《學(xué)海類編》本等。
今有:《揮麈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揮麈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揮麈錄》上海書店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