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教育心得 >

教育心得:淺析初中生記敘文的四種情況

時間: 家志1175 分享

  學習啦:不少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寫出來的作文會寫得很假,令人沒有讀下去的欲望,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淺析初中生記敘文的四種情況》。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可以歸納成以下四種情況:即1、假的寫得很假,2、真的寫得很假,3、假的寫得很真,4、真的寫得很真。前兩種屬于敗筆,后兩種屬于妙筆,下面我就依次分析一下成因,同時妙筆的成因也就自然成了敗筆的對策。

  第一種情況:“假的寫得很假”

  比如:寫《童年趣事》,把貓胡子剪了(小貓不撓他嗎?)、把土豆放洗衣機里洗(一看就是抄很低質(zhì)、老套的作文書的)等,還比如寫“傷心的事”,非要讓家人“非死即殘”;寫老師就是帶病上課,同學就是利用課余時間給“病號”補課等等。這種破綻非常明顯的作文的成因首先是學生誤會了老師,誤會了作文,更誤會了語文和考試。

  作文不是“奴才迎合主子”,當然更討厭“拍馬屁拍到馬腿上”那種拙劣的阿諛奉承。作文也不是胡編亂造,口是心非。如果那樣語文不就成了教人“作假撒謊”、“為人與為學”相矛盾的反動學科了嗎?考試不也就成了培養(yǎng)“假惡丑”的手段了嗎?所以,杜絕了思想中的“奴性”“懶惰”“耍小聰明”的思想,才是寫好作文的前提。

  其次,這種情況還與一些孩子不好意思寫真實生活有關(guān)。人的成長一定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所以有的學生在成長中回望自己走過的腳印時,不自然的覺得過去有“可笑”“愚蠢”“頑劣”“懵懂”之感,更有甚者會沖動地想“燒掉日記”“抹平過去”“擦去所有不美好地記憶”之感。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同學大可不必,因為其實一個60歲人回望自己的59歲時的所說所做可能還會有“不妥遺憾”之處,何況我們是“未成年”人呢!反而,這些生活素材處理好了,恰恰是作文中動人心弦的內(nèi)容。

  再次就是一些學生成熟晚、立事晚,特別是男孩,對生活不在意,天天傻淘傻玩,自然無話可說,只好胡謅一氣,應(yīng)付了事后又過起“不長心”的生活。此刻老師只能拿出《笑林廣記》中那則“比生孩子還費勁”的經(jīng)典故事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了!

  第二種情況:“真的寫得很假”

  比如:你生病媽媽也陪伴過,你早起時也有升騰著熱氣的牛奶放在你身邊,但是因為這樣的情節(jié)過于“老套”,具體的描寫過于“矯情”或沒有一點細心觀察后的“個性化描寫”,讓人感覺“生搬硬套”“味同嚼蠟”。

  究其原因,主要是關(guān)注了“真事”,卻不知如何篩選內(nèi)容,選擇恰當角度切入,并且寫了也不知“加工升華”,最終造成寫得如流水賬、白菜湯、豆腐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種病的病根在不知作文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選擇一個突破口,“小中見大”。

  當然,也有因為“想到而沒寫到”而寫得不完整、有所保留,而讓讀者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的,或囿于表達能力沒寫請、沒寫明的,這也都是常見的情況。

  第三種情況:“假的寫得很真”

  這類作文主要指有些同學能像小說一樣能夠比較真實的虛構(gòu)情節(jié),或者在還原歷史人物或某些場景的時候能夠栩栩如生。如:寫一個比較好的寓言童話;學生犯錯誤,老師明明當時是大聲批評了,但你寫的時候卻說老師用一句幽默的話或一個表情,達到了批評學生和活躍課堂的效果;根據(jù)陶淵明人生和詩歌,能從人物描寫、場景再現(xiàn)等多個角度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等等。這些“勝者王侯”,其中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玄機”,下面我們就來說說。

  無論何時何地,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有真情實感。你讓讀者感覺到了這種真情你就成功了,反之失敗。這種最終效果的良好呈現(xiàn),背后是一個耳濡目染的、不斷積累、用心體會、辛苦歷練的過程。這里的“假能亂真”首先一定需要一個勤于思考的小腦瓜,這個小腦瓜可能天生就是一個編劇的料,也可能后天愛“做夢”,愛看“影視劇”“報刊新聞”,留心了“街談巷議”、親友鄰里的“聊天趣事”,這樣才能寫出符合一般人認知、邏輯與審美的文章。

  這種類型的“根”還是作者知道只有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才能讓人“信以為真”,也就是知道怎樣寫是“真實的情感”,這終究還是需要生活和閱歷的,哪怕這種經(jīng)驗是在整合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經(jīng)歷等基礎(chǔ)上得來的。

  第四種情況:“真的寫得很真”

  我們知道,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很多文章就是寫生活瑣事、也是寫父母、師長、童年這些老話題的,但為什么你沒有感覺到“胡編亂造”、“千人一面”呢?原因無外乎:留心了、琢磨了、用心了、真寫了、反復推敲斟酌思考了,可能更是情動于中、不吐不快了。

  一定有孩子說:我生活中也沒啥大事呀?也沒什么特別能激起情感波瀾的遭遇啊!這是國民心中一種求大、求全,好像寫了就得求最佳的“完美心理”,寫就要驚天動地、讓人贊不絕口的“過于理想”的想法在作怪。我們不否認許多巨著出現(xiàn)在社會巨大變革的時期,但是,只要是“人”,就有喜怒哀樂愛惡懼的“七情六欲”,我們不是沒有情感或事情的波瀾,是因為我們沒留意,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女生”要比“男生”在寫作文上有先天優(yōu)勢的地方,也是為什么多數(shù)好作品都出現(xiàn)在作者“困厄”的時期,也是為什么曹雪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原因所在吧!

  作為這四種情況中境界最高的一種狀態(tài),在妙筆生花的人手下,真的可以“寫作就是生活”,我們雖不一定達到,但“給生活加點料”還是“抬抬腳,夠得到”的。首先,我們要努力做個有故事的人,能把平平淡淡是我們生活常態(tài)寫出滋味。其次,能抓住觀眾的心理,吸引人且撥動心弦的去表達。這其中可能有看得見的修辭、描寫、寫法等,也可能把所有的技巧“化于無形”的字里行間之中,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去打動讀者的,不管是哪種,評判好作文的是一種感覺,不用非要老師評判,任何人都可以給你意見,因為人們對美的評價絕大部分是一致的,無論是讀,還是品鑒——要有一氣呵成的“順”,更要有觸動心扉的“情”。

  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能用理科思維去判斷文學的是非,這里說的“真”并不是非要真有其事,絲毫不差。絲毫不差事的可以去拍紀錄片、去寫紀實報告,但那的確是語文領(lǐng)域很小的一部分。作文里更多的是以一個故事、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去反映一個人的一段生活,或一個領(lǐng)域的生活,或許多人共同的經(jīng)歷和感受,是一種“以點帶面”的藝術(shù)呈現(xiàn)。我們要老老實實的寫作態(tài)度,但不是要“呈堂證供”,我們要的是透過文字,看到生命的活力、鮮血的熱度和人生的感悟和態(tài)度。

  以上是我對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四種情況的一點看法,“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如何寫好作文一個人一種理念、一套方法,見仁見智。只希望我的拙見能給困境中的初中生們一點啟發(fā),謝謝!

  公眾號:吉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


395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