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傒墓游記原創(chuàng)美文:淄河西岸的那座白兔丘
編者按:高傒墓在距離齊國故都二十多里路的淄河西岸,老百姓都叫它白兔丘,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游覽了高傒墓之后所寫的《淄河西岸的那座白兔丘》吧。
距離齊國故都二十多里路的淄河西岸,有一座稍微橢圓形的高大墓冢,老百姓都叫它白兔丘。
麥梢泛黃時節(jié),我在文友包蓓的陪同下,一路打聽著,由臨淄尋來。一踏上叫作高傒路的村道,身子頓時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似敬畏,像崇拜,或者說什么都不是,有點兒誠惶誠恐,凡正自己也說不清楚。
這是我所拜謁過幾十座齊國帝王陵冢之中,除了姜太公衣冠冢,是現(xiàn)在最豪華、最氣派的一座陵冢。不僅僅遍植松柏,還用漢白玉壘起了高臺,圍砌了浮雕欄桿,最叫我有些訝然的是,厚重高大的石碑,一幢連著一幢,有些人名我熟知,像高占祥、宣兆琦等人,都是在國內(nèi)有較大影響的學者、專家。足足可以看出,人們對這座歷經(jīng)兩千五百多年風雨古墓的關(guān)注與厚愛。
墓主人是誰呢?當然無須費口舌去問,箴默不語的大理石碑碣用另一種形式告訴了我:“高傒,謚敬仲,號白兔,春秋齊國上卿。”高傒是周師齊祖姜太公后裔,第十一世孫。齊文公有個兒子叫公子高,他被封為高邑(今山東禹城),公子高的孫子就是高傒,后來高傒用其祖父名字或封地作為“高”之姓氏,成為了后世高氏的始祖。
說起高傒的功績,應該說當首推立姜小白為君。
據(jù)有關(guān)史料顯示,高傒與襄公的弟弟小白交好,襄公無道,言行無常,所以管仲侍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糾赴魯,而鮑叔牙則侍公子小白去了莒國。公元前686年,齊襄公游姑棼,遂行獵沛丘,讓野豬咬傷了腳,被公孫無知殺害,公元前685年,公孫無知到雍林游玩,雍林人偷襲殺了無知,眾臣商議擁君之事,高傒力排眾異暗中將小白召回。魯國聞齊無君,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齊搶位,并命管仲帶領(lǐng)軍隊劫阻莒國通往臨淄的路上。管仲暗射小白一箭,恰射中衣帶鉤,小白假裝死去,以迷惑魯軍。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派人飛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軍隊聽說小白已死,前進的腳步就放慢了,拖拖拉拉地六天后方才到達。而此時的姜小白早已先入齊都,在高子、國子的擁戴下登上君位,是為齊桓公。假若說不是周天子冊命上卿的高子、國子鼎力擁護,不作內(nèi)應同意小白為君,齊桓公是難以繼位的。因為齊襄諸兒是長子,公子糾是次子,小白是三子,按長幼排,理應是二哥繼位,而輪不到小白頭上的。當然,不以長幼為準而以能力大小而論,才輪著他老三了,小白占有優(yōu)勢,之所以他能夠取得君位,這里邊高傒起了重大作用,可謂功不可沒。也可以說,沒有高傒與國子的聯(lián)手救齊,便沒有齊桓公以后的稱霸春秋,一匡天下那就更是八字沒一撇。因此,正如史學家評論的那樣:“德莫厚焉,功莫大焉。”
坐在墓旁粗大的柿子樹下和白兔丘南村的古稀老人崔芳彬交談著。他雖然思維有點兒混亂,我還是從支言片語中梳理了一些有關(guān)高傒的事跡。
胸懷大志的齊桓公要實現(xiàn)富民強國,稱霸諸侯的宏圖大業(yè),雖說任用了管仲為相是關(guān)鍵,此外還任用了一批高素質(zhì)人才,高傒就是其中之一?!妒酚洝⑻兰摇份d:“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修國政,設(shè)輕重漁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可以看得出高傒不僅僅是扶立齊桓公的關(guān)鍵人物,還是輔佐他和管仲進行改革治齊的重要人物之一。
縱觀齊國歷史,管子治理國家的一項重大改革就是“三其國,五其鄙”,即三分國都,五分鄙野。治國以為二十一鄉(xiāng),工商之鄉(xiāng)六,士鄉(xiāng)十五。齊桓公帥五鄉(xiāng),國子帥五鄉(xiāng),高子帥五鄉(xiāng)。由此可窺測出高傒的位高權(quán)重。在此基礎(chǔ)上,作內(nèi)政而寄軍令,組建三軍。齊桓公率中軍,高子、國子各率左右軍,齊國賴此三軍,南征北戰(zhàn),尊王攘夷。高傒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不會忘記,齊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魯國發(fā)生爭君位的內(nèi)戰(zhàn)。莊公庶兄慶父殺魯君公子般,立公子啟為君,是為魯閔公。齊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6年),慶父立自己為君,派大夫殺閔公,魯國大亂。齊國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慰問,齊使報告齊桓公,“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不久魯國要誅殺慶父,慶父逃往莒。慶父誅殺二位國君,罪惡昭彰,魯國要求將其引渡回國,迫使他畏罪自殺,參與叛逆弒君的哀姜逃到邾國,齊國派人取而殺之。齊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59年)派上卿高子與魯國訂盟,高子率南陽兵甲,幫助確立魯僖公的君位,修復了都城從鹿門到爭門的城防。高傒率軍安魯定盟,在歷史上成為美談。魯人“猶望高子”的典故即出于此,表示出了魯國人民對高傒安魯?shù)闹孕母兄x。
我和包蓓一邊圍繞著高大的冢丘,憑吊著這位先賢,任由思緒穿過時空隧道,去追尋天子命官白兔丘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
齊桓公執(zhí)政時期,內(nèi)政改革之后,人才的發(fā)現(xiàn),推薦、選拔、任用成為國家一個重要問題。五大夫每年正月向齊桓公報告屬內(nèi)治績,負責舉薦賢能。官吏均采取選舉制度,推薦賢能人才由鄉(xiāng)長向上進賢,長官進行考評,桓公親自策問,成為“三選”制度。地方官吏如果埋沒壓制人才,就會被治以“蔽賢”、“蔽明”罪,對人才的考察、管理都有明確分工,標準清楚。《管子·大匡》中講:“高子識工賈之有善者。”“令高子進工賈,應于父母、事長養(yǎng)老,承事敬。行此三者為上舉;得二者,次之;得下者,為下。”相國管仲告訴高傒說:“工賈、商人、出入不順于父兄,接受任務不嚴肅對待,而違背老人,行事詭詐,行此三者,有罪無赦。凡是對父兄無錯,州里稱贊的,官吏應該推薦,國君即行任用。做的好也無賞,有過也無罪,但官吏應若不薦,則廢除其職務。對父母雖然無過,但州里無人稱贊的,官吏舉薦,國君也可任用,好的給上賞,不好則官吏受罰。”《國語·齊語》載:“國子、高子退而修鄉(xiāng),鄉(xiāng)退而修里,里退而修武,武退而修家。”這樣一來,由高子、國子總管齊國薦才事宜,其采取了加強治理,層層負責,哪怕一位普通的人做了好事,也可以得到表揚,做了壞事,也要受到處分,所以人們都努力為善,士人不敢圖一時方便,都有一個長遠打算。在桓公稱霸期間,高傒是掌管軍政大權(quán)的上卿,是上層決策人物,無庸置疑,高傒這個受天子之命的監(jiān)國上卿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鮑叔牙曾經(jīng)對齊桓公說過:“君將治齊,即高傒與鮑叔牙足矣。”鮑叔牙賢而有德,公推的謙謙君子,語尤若此,可見高傒的確有治國理政之大才。高傒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經(jīng)濟學家,已經(jīng)被寫進了歷史,成為定論。
在移植的柿子樹下,高傒墓管理員崔芳彬先生一邊“吱溜”著老白干,一邊向我們講述著有關(guān)白兔丘的人和事。
“俺們村原來在高傒墓的北邊,因高傒號白兔,故而他的墓也叫白兔丘,我們的村名就是這樣來的。我小時候,白兔丘頂上有廟,供奉著關(guān)帝爺?shù)壬裣?,抗日?zhàn)爭爆發(fā)后,大廟住進了一支雜牌軍,他們把神像都掀進了淄河,并圍繞著白兔丘挖上了濠溝,修上了吊橋。這股子走了,又來了漢奸隊,來來回回好幾幫。大約在1947年左右,廟里住進的隊伍起了內(nèi)斗,一個副官趁著中秋節(jié)之際,把那些有成見的兵灌醉,鎖上門,倒進兩桶洋油,一把火燒了個凈光,那些人被燒得縮小了不少,大廟也全毀了。后來,善男信女們又在高傒墓的西邊蓋上了一座小土帝廟,家里有生病長災的,就燒香許愿。再后來,莊里人所稱呼的南頭廟也被破壞了,人們就對著白兔丘上貢燒紙,乞求白兔仙消病除災,可別說,還真管用,起碼有百分之七十的靈驗吧。”
老人夾了一口燉豆角填進嘴里,比劃著繼續(xù)對我說:“村里的人都稱白兔仙叫白葛先生,究竟是咋個事,咱也不明白。不過,我還在這周圍碰上過兩回真白兔,一回在大約七、八年前,一回在三、四年前,那白兔既不像家兔,也不似野兔,樣子挺可愛的,走起路來不緊不慢,你卻怎么也攆不上,待快追上時,她就驀的一下不見了,村上的別人也遇上過,人們都說那就是白兔仙。
老人講完了有關(guān)白兔丘的見聞,又和我聊起了家常,聊著聊著,又扯到了村里的事,他說:我們白兔丘村原來在高傒墓北,地勢較高,周圍有大溝環(huán)繞,淄河發(fā)大水時,四面是一片汪洋,而我們村子卻安然無恙。過去,我們村是齊都臨淄的重鎮(zhèn),是護衛(wèi)齊都的北大門,齊燕大道就貫穿我村的南北,村內(nèi)有一條大街,風吹不起塵土,叫青龍街。南北都有門樓子,南邊的叫南閣子,北面的叫北閣子,北閣子上還建有真武廟。盛夏之時,門洞里特別涼快,村民和行人常在里邊歇腳。這些古建筑,包括村里的文昌閣,藥王廟等許多廟宇,都在““””時被當作四舊全毀掉了。老人講到此處,不由地長長嘆了一口氣,從他緊鎖的眉宇間可以看見,他對過去的景物是很有懷舊感的。他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對我講,過去每到淄河發(fā)大水時,大水從高傒墓南的豬草溝繞了個大圈又流入淄河,每到這時,好多人都跑到河邊爭相觀看,成為當?shù)氐囊淮缶坝^。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我們村在1985年,整體搬遷于新規(guī)劃的墓西新村,他說著,往西邊指了指整齊有序的一排磚瓦房。臉上流露出些許自豪感,據(jù)一旁的他老伴介紹,新村的規(guī)劃就是老頭子當干部時找省里的有關(guān)部門規(guī)劃的。
老人健談,不知不覺間兩個多小時一滑而過。想想我們還有近百里路的行程,不得不與這位極其熱情的老人戀戀不舍的分手。老人見我行動不便,執(zhí)意用三輪車把我們送到二里路遠的公交停車處。村碑就矗立在路旁,它又一次告訴了我:白兔丘,周代立村,因高傒號白兔,高子是天子的命卿,在桓公時期,其權(quán)位僅次于國氏,喪葬隆重,駐有大批衛(wèi)士護墓。這些衛(wèi)士帶家屬在墓北定居下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落——白兔丘……
回眸,斜陽中被人奉為神明的高傒墓,顯得更加高大巍峨,氣勢雄偉。顯現(xiàn)出現(xiàn)一種與眾不同的盤旋大氣。過去的歷史且不去追尋它的風光,解放后1958年實行的人民公社制,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敬仲人民公社”,后來又改為敬仲鎮(zhèn),由此可見,當?shù)厝藗儗@位兩千多年前的先賢,是如何的崇敬和仰慕。
(高傒墓: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敬仲鎮(zhèn)白兔丘村)
作者:憨仲
公眾號:東方散文雜志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