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教育心得 >

數學老師的培訓心得:讓教師生命力呈現最美姿態(tài)

時間: 曉晴1082 分享

  編者按:作者在國培上獲得了優(yōu)秀學員,還得到不少收獲,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培訓心得吧!

  彈指間,我的教學生涯已悄然走過了十年,從南陽師院畢業(yè)的優(yōu)等生到偏遠鄉(xiāng)村的普通教師,成長的是心路歷程的豐盈;從“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頒獎臺到十年如一日平凡崗位的堅守,丈量的是愛與責任的距離。十年來,雖然我沒有撼動人心的故事,但每每回想起自己與教育的點點滴滴,與學生的分分秒秒,心里總是那么的舒坦踏實,因為教學的每一天,我都在用追夢的腳步默默踐行著心中不變的誓言——不忘教育初心,做一名有良知的老師,把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作為永恒的追求!

  十年的常規(guī)教學,讓我在領導的信任,同伴的攙扶,教學的磨礪中,逐漸走向成熟。我深知自己的愚鈍,唯有勤奮努力才能補拙。剛入職時,曾擔任兩班的數學課兼全校的英語課,工作量繁重,鮮有培訓機會,平時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擠時間聽課,學習他人授課技巧外,讀書讀報也悄然走近了日常生活。

  作為數學教師,我覺得不僅要讀自己喜歡的書,更要讀與學科相關的教育類書籍,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許是自己的能量場不夠大,一時之間竟然找不出有關小學數學的專業(yè)書籍,于是便開始看與年級匹配的《教師教學用書》,里面的教學建議和設計意圖能指導我的教學;后來,聽宋校長推薦,我有幸借閱董文華老師的《讓小學生戀上數學》,讓我感知精彩的數學課堂也會能將教材解析,課堂實例,課后連接以及數學日記有效整合在數學的四大領域之中,而她不僅尊重學生思考,而且鼓勵學生堅持寫數學日記,將抽象的數學與有趣的生活密切聯系;后來,又讀《小學數學教師專業(yè)能力必修》,體味到知識儲備和技能修煉是教師專業(yè)成長必不可少的內容;讀王躍老師的《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jié)》,深切感受到課堂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有機體,教師只有結合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有效預設課堂、反思教學,才是教師進行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從郭思樂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到的“拋秧”讓我頓悟:教學如同插秧絕非教師包辦越多越好,教師在教學中是學習的組織、合作者和引導者,通過“先做后學,先學后教,教少學多,以學定教”,提升學生們的發(fā)展空間,有效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我管理、學會思考和學習,于是我在本班將嘗試展開小組合作,把學生作為教育的資源,發(fā)動“兵教兵”的學生資源,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也使得我的教學成績逐步提升。

  雖然很早就參加了教育教學工作,但真正進行教師專業(yè)性成長是從2013年參加“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專業(yè)信息技術人員培訓”,在這里不僅聽到許多著名講師的專業(yè)課程,還可以通過發(fā)帖,寫隨筆等多種活動和坊主及專家進行互動,尤其是在名師授課中,我第一次在屏幕上觀看全國著名講師吳正憲老師執(zhí)教的《估算》一課,在情不自禁地連看了三遍后,深深被老師睿智的授課流程、風趣的教學語言以及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所吸引:原來平淡無奇的數學課也可以像吳老師那樣上得異彩紛呈?!第一次“站在巨人的肩上”審視課堂,開始對課堂細節(jié)進行揣摩,與文本對話,與學生對話,更與自己對話,并嘗試尋找課堂背后的理論支撐,獲得數學靈感和數學教育的力量。

  國培培訓結束了,我還得到了一份值得留念的禮物“優(yōu)秀學員”,帶著這份小小的驚喜我渴望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在進修學校組織的送課下鄉(xiāng)活動中,由鄧老師的引薦,我有幸和向陽小學的朱玉霞老師同臺授課,通過授課,讓我體會到了走出去交流也是提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從此,我比以前更加認真地備課并對每節(jié)課進行課后反思,2015年有幸以骨干教師的身份參加了縣培訓股和進修學校主辦的寒假磨課培訓班,進行一課三磨,磨出精品課的培訓活動,并做懇切的評課,同年又以“磨課組長”的身份參加縣組織的磨課輻射班,并帶領組員就同一課題各抒己見,進行同課異構,通過研討記錄和組內磨課形成共案,我們每天都忙碌于自我提升,合作探究,歸納提升之中,針對教學細節(jié),大到教學提綱的編排,小到單個詞語的斟酌,都要精心拿捏、把握分寸,有時為了一處輕微的改動,成員間便展開激烈的爭論,讓我深切體驗到了被打磨的滋味,也是我明白了一個人的教學水平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研修的團體,教學才更高效,既提升了駕駛專業(yè)成長的職業(yè)幸福指數,又讓教師生命力呈現更美的姿態(tài)!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道路上,我要更好地定位自己,努力跟隨智者的腳步,幸福地走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讓教師生命力呈現最美姿態(tài)!

  作者|李丹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389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