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優(yōu)秀作文 >

我家的家訓作文:咬定青山不放松

時間: 曉瓊996 分享

  編者按:《我家的家訓》寫的是小作者家里的家訓,不斷督促她前進,不斷激勵著她,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張宣紙平鋪在桌上,鎮(zhèn)尺壓住紙的邊角,硯里濃墨飄來一陣陣芳香,一支毛筆靜靜地侍候在一旁……這一切讓人想起——書法。

  從六歲起,我就開始學習書法,與這門古老的藝術(shù)結(jié)了緣。

  還清楚的記得2014年暑假,我準備參加北京全國現(xiàn)場比賽。在酷熱難耐的7月,我需要每天練習五六個小時。左手是帖,右手是筆,在運筆揮毫中,我反復臨習《望天門山》這首古詩。別看這幾個字筆畫不多,但是它們把顏體字的難點都包容進去了。我執(zhí)起筆,吸足墨汁,快速下筆,中速行筆,用力回筆,一個飽滿的短橫在宣紙上出現(xiàn)了!我屏住呼吸,一鼓作氣地寫好了“天”字的二、三筆。該寫最后一畫了。我修好筆鋒,從撇畫的中上部起筆,向紙的右下方斜拉過來,頓筆出鋒。我右手輕捻筆桿,讓它旋轉(zhuǎn)橫拉出一個“燕尾”,像剪刀一樣。終于一個完美的“天”字躍然紙上。我高興極了。

  習字的過程并不是那么順利,我寫“門”字時就遇到了麻煩。望著紙上那一個個不盡如人意的字,我真不想寫了。

  抬頭,就看到了家中的那幅翠竹,傲然挺立在中堂墻上。這幅畫,我從兒時就常常端詳,一直懸掛在醒目的位置,幾次搬家都不曾丟棄。今日,我又細細看起來。

  但凡畫過中國畫的都知道畫竹之難,它看似結(jié)構(gòu)簡單,但是這一根直線形的模樣就足以讓人撓頭。上筆須遒勁的狼毫,蘸墨不可過飽,運筆不能過急,需一節(jié)一節(jié)斷開來畫,克服少水帶來的極大摩擦。行筆之艱,猶如竹拔節(jié)之痛,往往這樣作成的畫,方能詮釋竹之勁拔。畢竟竹子的生長環(huán)境多是一方斷壁或一處懸崖。它將根深扎石縫,頑強地生長,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可能撼動它。正因如此,竹才能穿透千年的風塵仍魅力不減。竹之節(jié),竹之骨,竹之神,竹之韻,是多少藝術(shù)家不舍的追尋,蘇軾甚至發(fā)出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慨嘆。

  看著,看著,那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如風呼嘯在耳邊。是啊,小時候背的很多詩,都像涂抹在沙灘上的記號,在時光潮水的沖刷下,漸漸失去了痕跡,而鄭板橋的這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卻一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因為,這是我家的家訓啊——時刻提醒我凡事認準目標,就要堅持不懈。

  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

  拿起字帖,我認真地揣摩。等我覺得成竹在胸時,便拿起筆在報紙上認真練習,我站在桌前,左手按住紙,右臂懸空,右手懸腕,握著粗大的狠毫筆在紙上馳騁。不多時,我的右臂又酸又痛,手腕也似乎轉(zhuǎn)不動了,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宣紙上。我想起了米芾、王羲之、王獻之刻苦練字的故事,又抬頭望了望那一幅翠竹,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又有了動力。我擦干了汗水,直寫到滿意為止??粗埳夏瞧恋淖?,我心里甜甜的。

  當我拿到現(xiàn)場比賽“特等獎”證書時,當我拿到一塊塊獎牌時,當我?guī)е鴷ㄗ髌愤h赴韓國時,我深深感悟到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會有收獲。

  鄭板橋的《竹石》縈繞于耳畔,竹的堅韌催我抗爭,竹的向上促我奮進,家訓永駐我心中......

  作者| 李雨璇

  公眾號:濟南匯才語文組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389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