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
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
無論低潮失落,還是成功喜悅,過去的已成為歷史,站在新學年的開學典禮上,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我們將獲得新的成功。那么你對大學開學老師發(fā)言有興趣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向你推薦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希望你滿意。
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XX級新同學:
大家好!
我是思政部教師張**,感謝大會給我這樣一個發(fā)言的機會。首先,我代表全校的教師歡迎XX級新同學來到大學繼續(xù)深造!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正式開啟了人生新的旅程。經歷了高考的考驗,無論你是帶著喜悅,還是遺憾走進大學,可能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有的同學認為大學的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四年”,甚至有的同學把大學當成了度假村。
很多人說,現(xiàn)在大學生已經越來越成為時尚群體的代名詞。最新的iphone手機,最潮的非主流服飾,最個性的無厘頭言語,最酷的新新人類生活方式等等都表明你們的與眾不同與時尚。這樣的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充滿朝氣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大學生活是快樂的,但卻不是完滿的。在繁華的背后我們看到了當今大學生的空虛與偏離。大學生活的快樂是短暫的,畢業(yè)后面對社會的挑戰(zhàn)是長久的。
有的同學高考沒有考上北大、清華,來到這里就自暴自棄。失去了繼續(xù)奮斗的勇氣,每日只能以玩樂與發(fā)呆來逃避。其實,無論在哪里讀大學,大家都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上,只要你肯努力,你絲毫不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如果你不努力,在哪里都是虛度年華。
在大學工作的幾年里,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身邊學生的成長與困惑。有的學生成功地考到了中科院繼續(xù)攻讀碩士研究生,有的因為畢業(yè)后沒有找到工作而苦惱自責。這一切的差距讓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大學四年經歷讓學生們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要正視我們的大學生活,就要從熱愛我們的學校做起。因為,學校的發(fā)展歷史就是我們人生努力的榜樣。六年前,懷著大學老師的期待、同學的祝福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走上了大學講臺。面對眾多渴求知識的目光,我深深的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更愛上了我們的學校。
學校從當時簡陋的校舍到如今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校園內歐陸風情與韓日風格相結合的現(xiàn)代建筑,配套齊全的教學及生活設施,還有一流的學術名師,眾多科技成果。這一切不知揮灑了多少創(chuàng)業(yè)者的汗水。學校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的人生階梯也同樣不是一天能攀登的。所以,請不要放棄,從現(xiàn)在開始與學校一起成長,一起努力,打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讓大學以你為驕傲。
那么在大學,我們要做好哪些事才能不荒廢時光呢?總的來說有兩個宗旨:一是始終以主角的激情和擔當參與身邊的事情;二是不斷釋放自己最富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造力。我將大學要做的事歸納為六點,今天與大家一同分享,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些指導和參考。
一、學習是最重要的
學習是上大學的第一要務,學習不好會錯失很多機會。比如保送研究生的條件首要的就是四年的總成績要排在專業(yè)前幾名,外語要過四、六級;拿獎學金的條件是單科最低分不低于一定分數(shù),總成績排在前面;評三好學生也不能有掛科等等。
大學的學習不同于以往的學習。我們可以做個比較,在學習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小學生誰更厲害?中學生呢?大學生呢?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遙遙領先,而到了大學卻被美國反超了呢?
一方面是由于學生進入大學后的懈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的應試教育讓我們只會聽從與模仿,而不會思考與創(chuàng)新。所以在大學的學習不應死記硬背,而要不斷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如何適應大學的學習呢? 首先是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在刻苦學習之前,先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到底為什么而學習。
北大之父蔡元培先生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而不是人們升官發(fā)財?shù)碾A梯。”有的同學是為了學精專業(yè)知識為畢業(yè)后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同學是為了畢業(yè)后能考上理想的碩士研究生繼續(xù)深造;有的同學是為了出國。那么你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一定要想清楚。正所謂: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有了目標,最主要的就是具體的行動。要學習,就要講求方法。大學的學習與中小學的學習區(qū)別在于,大學沒有人監(jiān)督你的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完全在于自己。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適應這個新特點,在課堂上多聽多問多與老師交流;課下常去自習室、圖書館、實驗室。不要太迷戀寢室,寢室確實是最舒服的地方,但卻不是適合學習的地方。
在圖書館要多讀書。讀書不是讀虛幻與泡沫的文字,而是誦讀經典。當我們翻開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琢磨哈維的《心血管運動論》,困惑于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感嘆著摩爾根的《基因論》時,我們內心多少有了些大學生的底氣,我們對問題的研究多少有了專業(yè)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才是大學生應有的感覺。當我們沉醉其中,我們面對不朽的理性群碑,也就面對了永恒的科學靈魂。此時,才能真正激發(fā)出大學生對知識與科學的渴求,才能體會到顛覆思想的心智波濤與萬世不竭的精神甘泉。
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一名大一新生帶著600雙襪子上學。主要是他從來沒洗過襪子,正好他父親是開襪子廠的,所以一天穿一雙扔一雙。這件事雖然是一個特例,卻也引發(fā)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如今中國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有父母的照料,缺少應有的生活磨練。到了大學以后,突然離開了家,確實很難適應。但這里正是大家快速成長的好地方。怎樣才能學會獨立和堅強呢?
關于獨立:從上大學的第一天起,每一位新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再指望父母天天細心的照顧,要慢慢學會獨立。比如收拾寢室衛(wèi)生、整理床與寫字臺、洗衣服洗襪子、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運動與飲食等等。這對于一些依賴性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的,經常會顧此失彼,不要著急,慢慢來,告訴家長自己也可以。
關于堅強:人的一生并不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時時相隨。大學生生活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煩心事。比如學習成績不理想、生活中的坎坷、情感上的失意等等。對于大一新生,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往往會令其苦惱不已。其實,放眼整個人生,這些問題都是小問題。在大學里學會堅強,告訴自己,沒有什么困難能壓倒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絕對主力。
三、積極參加社團與社會實踐
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合理充實的業(yè)余生活對學習也是有益的調節(jié)。這樣可以做到既學好,又玩好。在國外的很多大學都有著悠久的社團文化歷史。如哈佛大學,目前有600多個學生社團,其中建立了自己網(wǎng)站的有546個,社團的門類也是五花八門。有信仰型社團、學術型社團、藝術類社團、服務型社團等。在這里,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社團。
比如參加油菜話劇團,盡情演繹多彩的角色;或是參加個辯論協(xié)會,既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又有機會參加全國大專辯論賽,鍛煉自己;或者參加投資興趣小組,進行模擬炒股,培養(yǎng)自己的經濟頭腦;還可以參加書畫社團、街舞社團或是跆拳道社團等等。豐富自己的生活,又展現(xiàn)了自己的才華。
除此以外,大家最為關心的就是就業(yè)問題。中國有句話叫“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特別是在就業(yè)壓力很大的當前社會,更要積極地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社會化能力。但要注意處理好與學習的關系。
四、常與身邊的老師溝通
“師者,所以授業(yè)、傳道、解惑者也”。作為學校之主體的師生應該建立一種互敬互愛、互相勸勉的關系。大學的教師,無論從青年教師到學者教授,都是同學們的寶貴資源。有一個站得高望得遠的老師與你談論人生與生活,你會少走不少彎路,收益匪淺,而且更容易激發(fā)你發(fā)奮圖強的信心和勇氣。作為教師,我們也愿意多了解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幫助同學們走出成長的煩惱。
五、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
人是社會人,人總要生活在群體中,脫離了群體會感到孤獨。有的學生也不是不愿意處理好同學關系,是因為別人都不愿靠近他。其實沒有人會拒絕你的友善,你要學會如何融入群體,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自然不會受到排擠。
同時,大學生不應該把自己整日關在象牙塔里,周末的時候去看看電影、逛逛景區(qū)、或者與班級同學一起去郊外燒烤,不僅加深了情感,也放松了心情。
六、定期給父母打個電話
爸媽始終是最關心你的人。經常關心他們,他們會很欣慰,會感受到你的成長。遇到困惑的時候也可以向他們求助,畢竟他們的人生經歷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的建議,你的生活也會充實而快樂。畢業(yè)的時候即使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也會甜美地回憶大學生活。
由此可見,大學并非人生的終點,而是人生新的轉折和起點。就此啟航,有的人到達了成功的彼岸,有的人虛度了青春年華。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講,大學是一個大熔爐,它能把襁褓中的孩子鑄造成鋼鐵俠,也能把鋼鐵俠化為一堆廢鐵。這里沒有了父母的嘮叨,沒有了班主任的批評,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因為,你已經是頂天立地的成人了。是否要對自己負責,一切在于你的選擇。
我相信,只要你們愿意揮灑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在大學的校園里,澆灌出美麗的花朵。
最后,祝愿大家學習進步,生活愉快!度過快樂的大學生活!
謝謝大家!
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 篇【2】
我曾千百次的回眸,凝望校園的青蔥歲月,
我曾默默含淚揮手,作別逝去的花樣年華。
11年前,我曾站在一個美麗的大學校園,參加讓我一生難忘的開學典禮,從那里,我開始憧憬未來。但我沒有想到的是,在我走出大學校園7年之后,還會以一種新的身份站在這里,歡迎作為大學新生的你們。
現(xiàn)在的你們,與11年前的我何其相似——青春洋溢、充滿激情,仿佛世界就等著我們去改革、去創(chuàng)造。懷揣著同樣的感受,我走過了4年的大學時光,走過了一段社會經歷,最終來到了這里,從此我的生命中每年多了一個節(jié)日,就是教師節(jié)。職業(yè)賦予的光榮讓我享受這份榮耀,因為你們,讓我享受做教師的快樂。
有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處”。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讓我越來越信奉這句話。很多成大事者的人生履歷告訴我們,無論是直線攀登,或是迂回上升,只要能最終登頂,都是得其所愿,重要的是過程。我們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跟同齡人是沒有區(qū)別的,是什么讓我們在3年后發(fā)生了很大的區(qū)別?
是度過這3年時光的過程。學校里專業(yè)的設置與其說是給你們專業(yè)知識,不如說是讓你們習慣用專業(yè)的思維方式去觀察這個世界。未來成功與否,不在乎你的畢業(yè)證書是否閃亮,而在于你的思維方式、你的行為能力是否能夠領先于他人,領先了他人,就領先了社會,那么你離成功,也就是咫尺之遙。
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在于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步入大學校園便意味著人已成年,行為處事不能無拘無束,不然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對自己都不尊重,又何談尊師重教?何談對得起這3年校園時光?酣暢的人生無非就是活的精彩,活的精彩的基礎是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各位同學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大學生,大學生是什么,是很多政府高官、商業(yè)巨頭、民間學者、職場精英擁有最初夢想時的身份,所以,同學們,放大你們青春里的所有美好因素,包括激情、包括純真、包括善良、包括奮進,從這里起航,只要你們愿意付出汗水,那收獲的一定會是碩果累累。
同時,大學校園是豐富多彩的,如果你只是出了課堂就步入寢室,或者是只要周末就投入父母懷抱,而沒有參加一些校園活動和社會體驗,那注定是遺憾的。多年后當你回首這段青蔥歲月的時候,一定會為這份遺失的收獲而悔恨??傊?,所有的精彩都來自于付出,如果沒有付出,那大學生活必定是索然無味的。校園的美妙不會揣到你的兜里,只會放在你的面前,如果想要,你得伸手擁抱。
我不得不說我羨慕你們,真的很羨慕你們。你們站在我夢開始的地方,懷揣著可以高飛的夢想,自由地飛翔,無論是想在哪個行業(yè)成就一番宏圖,都可以在這里起航。 而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帶領你們去撐起未來的天空。就像我們校園PPT大賽的口號一樣:
是你們,活力奔放!
是你們,才情蕩漾!
是你們,融聚希望!
是你們,飛揚榮光!
最后,祝愿各位同學擁有一個金色的校園時代,用心去營造絢麗多彩的花樣年華。
2017大學教授開學老師演講詞稿 篇【3】
首先歡迎同學們加入我們學院大家庭。每次開學我都不禁想,如果我坐在臺下,還是一個大一的新生多好,能讓我的大學四年重新來過,我能更正我的太多錯誤選擇,抓住不少本來不該丟失的機會,我可能能變成一個比現(xiàn)在好的多的我,至少讓我對自己比現(xiàn)在更滿意。如果可以重來,我都要做哪些修正呢?
首先是消除心理陰影。有的同學說我身心健康,沒有什么陰影,其實不然,你的好惡其實就是心理陰影在作祟而你自己不知道呢。不瞞大家說,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很討厭音樂的,一說聽音樂或者唱歌我就害怕,細細地回憶,我想起來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年年有"紅五月"歌詠比賽,每個班都要出一個合唱節(jié)目,每天放學以后,老師都不準我們回家,大家把凳子桌子擺成階梯,然后站在上面練歌,一站就是兩個小時不許下來。身體的疲憊不說,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刺激,好幾次我們剛一唱,我們教數(shù)學的班主任就說:"停,唱齊一點!"我們剛一唱,她就說"停,聲音大一點!""停,高興一點,那個同學,你怎么不笑啊?!"怎么不笑?我想哭的心都有,從此一說到音樂,我就反感,一說的音樂,我就覺得沒意思。但是,這不是音樂的錯哦,后來接觸了流行音樂我才覺得,啊,音樂不是這樣古板啊!你厭惡的一種東西,一種風格,甚至一種人,可能不是他們的錯哦,可能是你因為一些事情關閉了一扇門,一扇窗,讓你可能甚至永遠都不會再打開,你將會錯過多少窗外的風景啊。所以如果重來一次,我希望我能消除心中的陰影,在大學的四年中,不要設定太多的喜歡和不喜歡,把自己的窗戶打開。
第二是學會說話。誰不會說話?我們天天在說話,但是,可能說話的質量并不太高。我認識一位英國動畫藝術家,她曾經在臺南藝術大學任教。她跟我說她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臺灣動畫學生的敘事能力很薄弱,換句話說就是不會講故事,要么是講不清楚,要么是講不精彩。我說,我們大陸的學生也一樣啊!包括我自己在內,敘事能力都很差。要么為什么總有人說:"中國動畫不行的原因是沒有好的劇本"呢?這其實跟咱們中國文化有關系,中國人喜歡講含混的話,模棱兩可的話,這樣可以躲避風險,逃避責任,中國人喜歡雙關語,多義詞,喜歡對語焉不詳?shù)奈谋咀龆嘀亟庾x,反正這一切,都大大地不利于把事情說得簡單清楚,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好好訓練自己的敘事能力,不光是編劇講故事,需要擺事實的時候就體會出它的重要性了。
另外,說話還包括和人的溝通還有討論。中國人其實很不善于討論,就事論事很容易馬上變成就事論人,一言不合就會惡言相向。我給大家摘錄梁歡的一段文章《如何開啟一段良性討論》:
當我準備與人對某件事進行"討論",我愿意在討論中遵從下面的標準,以讓討論變成雙方都能有所得、不生氣的"良性討論":
1、不罵任何形式的臟話。
2、最初發(fā)表觀點時可以吐槽、諷刺、搞笑,但進行討論時不諷刺、不吐槽、不搞笑。
3、不做"動機揣測"。
以下皆為動機揣測:
"你想紅想瘋了。"
"你是在炒作。"
"你這么說不就是因為XXX嗎?"
4、不使用"資格論"。
以下皆為資格論:
"你是誰?有什么資格這么說?"
"你行你上啊!"
"有本事你也XXX啊!"
"等你能XXX再來說吧。"
5、不"混淆概念"。
以下皆為混淆概念:
"XX唱功不好?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
"XX不夠努力?你知道他的才華嗎?"
"XX沒有才華?你知道他活得多辛苦嗎?"
6、不進行"身份定義"。
以下皆為身份定義:
"你不愛國!"
"你是五毛吧!"
"你就是一個不懂裝懂的門外漢。"
7、盡可能少的使用反問句,多使用陳述句。
8、寧可直接且優(yōu)雅的退出討論,也不使用"既然你都XXXX了,我跟你也沒什么可說的了"這個句式。
比如:
"既然你認為阿信唱功好,我跟你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既然你覺得Beyond是搖滾之神,我跟你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既然你都罵臟話了,我跟你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9、最重要的,誠懇承認自己的錯誤,并為自己的錯誤言論負責。
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不良討論的場景,我覺得應該掌握這樣最基本的討論原則,不光是為了建立良好的學術方法,也是和別人交流的生活技能。
第三是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經歷了太久的灌輸式的教育和應試教育,太習慣所謂的標準答案和唯一答案了,久而久之,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F(xiàn)在想來,實在應該像沈從文先生說的那樣:"對于一切成例都十分懷疑",應該從多方面獲取信息,聽取正反兩方面的意見,作出獨立自主的判斷。誠然,自由的另一面是責任,獨立思考的另一面是無知者無畏,所以獨立思考需要"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從而可以慢慢得獲得自信,這不是盲目的自信,慢慢地不再容易被欺騙。
我想,我如果能做到上面這幾件事,我一定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青春,但是,這只是幻想而已,我怎么可能還有機會重新來過呢?我不禁越想越傷心。
自從我有了學生,我就開始把自己大學的經驗教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們,希望他們能夠少費一些力氣,少走一些彎路,能迅速成熟,早日進步。但是我想錯了,對于人生,對于人性,我想得太簡單了。有一句名言說的好,人類歷史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從歷史吸取教訓。我引以為受益終生的經驗還有慘痛的教訓,我的學生們從來都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人不會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他人的感受沒辦法感同身受。直到有一天自己體驗了挫折,才會回想起前輩的教誨,只有自己付出了代價,才能真正深切領會別人的經驗。
那么,這些彎路能夠避免嗎?這些代價能夠節(jié)省嗎?大家把這種成長的代價稱作"交學費",大概表示,這些付出是必然的,沒法替代的,因為人生的經驗是不可以復制的,每個人的大學生活是不可復制的,所以,"任憑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飲之",祝愿大家能夠過好自己獨一無二的大學生活。
那么你有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