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
語數(shù)外,每天把每科所學過的內(nèi)容復習一遍,要求背誦的內(nèi)容必須當天會背誦,并把明天要學的內(nèi)容預習,試著做做明天的題,不會做的題的知識點明天上課時要特別注意聽老師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散文必拿下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1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
2.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
3.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動)
4.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動)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使……破損;用婉言(名作狀)
6.舍相如廣成傳舍。安置(名作動)
7.(相如)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歸璧于趙。穿衣(名作動);藏在懷里(名作動);使……歸還
8.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在朝廷上(名作狀);讓……回去(使動)
9.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殺(名作動)
10.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上朝(名作動)
11.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以……為羞
12.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13.號千有余邸。號稱(名作動)
1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以……為小(形意動)
16.微風鼓浪,水石相搏。振動(名作動)
17.雖大風浪不能鳴也。使……鳴(發(fā)出聲音)
18.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乘船(名作狀)
19.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憑眼,憑耳(名作狀)
20.枹止響騰。敲打(名作動)
21.矢交墜兮士爭先。當先鋒(形作動)
22.霾兩輪兮縶四馬。用繩子系住(名作動)
23.三歲貫女,莫我肯德。施恩德(名作動)
24.且貳于楚也。有貳心(名作動)
25.近世寇來公豪侈冠一時。位居第一(名作動)
26.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使……虧損
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損害(形作動)
28.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取直(形作動);使……彎曲
29.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走得快;游水
30.木受繩則直。用木繩量過(名作動)
31.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稱王(名作動)
32.項伯素善留侯張良。與……友善(形作動)
33.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
34.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名作狀)
35.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接近,據(jù)為己有(形作動);登記,造名冊(名作動)
36.范增數(shù)目項王。使眼色(名作動)
37.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名作狀)
38.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讓……進去
39.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徒步(名作狀);取道(名作動);從小路(名作狀)
40.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形作動)
41.我欲因之夢吳越。夢游(名作動)
42.栗深林兮驚層顛。使……驚怕
43.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樣(名作狀)
44.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使……滅亡;登上(名作動)
4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
46,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像云一樣;像回聲一樣;像影子一樣
4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變小變?nèi)?形作動)
48.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用籠子(名作狀)
49.每責—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使……破產(chǎn)
50.杖至百。(被)打板子(名作動)
51.兒涕而去。流著淚(名作狀)
52.日將暮,取兒藁葬。用草席裹(名作狀)
53.成以其小,劣之。以……為劣
54.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抬高(形作動)
55.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陳述(名作動)
56.益奇之。以……為奇
57.獨是成氏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像蛀蟲一樣(的胥吏侵耗)(名作狀);穿皮衣騎好馬(名作動)
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2
1、文學文化常識
⑴端午節(jié):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jié)日,有吃粽子龍舟競渡等風俗。
⑵關(guān)于《邊城》
《邊城》發(fā)表于1934年。小說描寫的是:在湖南、四川交界處有一座小城茶峒,小城外溪流邊生活著相依為命的祖孫倆:擺渡人和他的外孫女翠翠。翠翠美麗純潔,情竇初開,愛上了船總順順的二兒子儺送。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也愛上了翠翠。兄弟倆相約以唱歌的方式來進行愛情的"決斗"。后來天保知道了儺送和翠翠才是彼此真心相愛的人,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也為了遠離使自己傷心的人和事,外出闖灘而死。儺送心懷內(nèi)疚,離開了家鄉(xiāng)。擺渡人也憂郁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自己的心上人儺送回來。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的贊歌,是一首用小說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繪就的無彩之畫。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xiàn)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被人們譽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園詩的杰作"。表現(xiàn)的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苗族人,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18年小學畢業(yè)后投身行伍,入本鄉(xiāng)土著軍隊當兵,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3年到北京。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積極創(chuàng)辦刊物,并以此為陣地,集合許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其巨著《中國服飾史》為學界所重。文學創(chuàng)作數(shù)量驚人,有小說、散文、文論、自傳、通信等集子70余種。是現(xiàn)代文學最多產(chǎn)的作家之一。1988年病逝于北京。主要文學貢獻:創(chuàng)造了一種采用抒情筆調(diào)描寫的具有特殊民情的鄉(xiāng)土文學,并受發(fā)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以其特異的"生命形式",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景畫和優(yōu)美清新的風情風景畫于一爐,展示其民情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反樸歸真的牧歌情調(diào)。這種鄉(xiāng)土抒情體的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會理想,也對后來作家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主要作品集:《鴨子》《蜜柑》《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湘西散記》《邊城》《長河》等。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
朱光潛說:"據(jù)我所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從文與老舍。"沈從文有"文字魔術(shù)師"之稱,他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張允和說:"赤子其人,星斗其文"。
3、寫作背景
沈從文是帶著年青人的理想和熱情,帶著對新世界的熱望,從荒僻、閉塞、落后的湘西趕到大都市北京。然而,迎接他的卻是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官僚共同統(tǒng)治下的黑暗天地。身處于虛偽、自私、卑鄙、懦弱、冷漠而又冠冕堂皇的都市,沈從文感到,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要脫離眼前的苦難,唯有重造有形的社會和無形的觀念,必須重鑄我們的國魂。于是,他將表現(xiàn)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為自己的藝術(shù)追求。他生在湘西,長期生活在湘西,對故鄉(xiāng)人民懷有著特殊的深厚的感情。于是,他便用自己的筆,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風俗畫,以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來表現(xiàn)自己所崇奉的民族傳統(tǒng)美德。沈從文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chǔ),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jié)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這句話,完全可以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就邊城而言,"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不在領(lǐng)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一個小城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4、人物形象分析
(1)翠翠:
翠翠是一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聰明乖巧的少女。自幼父母雙亡的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guān)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雖然有外公無微不至照顧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為一個青春少女的情懷,內(nèi)心無比孤獨。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但少女的羞澀又使她難以明確表達。面對爺爺?shù)奈褚龑?,旁敲?cè)擊的詢問,雖心知肚明,卻又閃爍其辭地表明態(tài)度。最后天保闖灘而死,儺送離家出走,外公為她的婚事憂愁而亡,她只能凄涼地守著渡船,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沒有人能告訴她要孤獨地等到什么時候。但她仍矢志不渝地等待著心上的人的歸來,表現(xiàn)了她愛的執(zhí)著。總之,翠翠是一個善良聰慧溫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溫婉羞澀與內(nèi)心的熾熱多情融為一體,是一個成功而又獨特的人物形象。
(2)爺爺
爺爺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典范。他善良純樸、熱心好客、甘守清貧、盡職盡責。對孫女無比疼愛。為翠翠的親事操心擔憂,盡力促成翠翠愛情的實現(xiàn)。在生活上,對翠翠也是無比關(guān)懷,不讓翠翠坐熱石頭,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盡力體諒翠翠的心思,翠翠憂傷寂寞時為她講故事、說笑活、唱歌。外公因為女兒和女婿的悲劇,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翠翠害怕地痛哭讓他覺得莫名其妙,他給孫女講母親的故事,更讓孫女感觸不已。對于天保兄弟的選擇,他卻沒有直接告訴翠翠,反而讓孫女"心中不免有點亂"。他對翠翠"溫和悲憫地笑",表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矛盾,既愛孫女,又害怕她再走母親的老路,卻不能直接說出來。節(jié)選部分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死去的。
(3)天保兄弟
天保個性豪爽、慷慨。他是船總的大兒子,卻愛上了貧苦擺渡人的孫女。他喜歡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絕回來,他不知道翠翠喜歡儺送儺送也喜歡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愛情的矛盾中。后來他知道弟弟也愛翠翠,兩人唱歌"決斗",他卻因為自己先提了親,"作哥哥走車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一開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敵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手足之情,后來他外出闖灘,一是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難過,"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難,可以說是為了親情和愛情而死。也正是他孤獨的歸宿。儺送也可以說孤獨地追求愛情,和哥哥的"決斗",夜半唱情歌,卻并不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獨地出走,不知道飄泊到什么地方。
5.文章主旨
邊城描繪了一幅民風淳樸的風情畫,作者深情地歌詠親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的美麗,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與人物的善良心地。無論是植根于當?shù)赜七h歷史土壤里的"爺爺"的那種自甘貧苦而生性達觀、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的善良,還是在古老傳統(tǒng)里出新枝、尚未沾染世俗塵埃的"翠翠""天保""儺送"那種初涉人世而摒棄舊俗、雖歷風雨而其志不渝的聰慧,作者無不憑著自己敏銳的藝術(shù)感受力,捕捉到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坦誠,反映著他對美好人性的贊頌和已被現(xiàn)代文明銹蝕和破壞的傳統(tǒng)美德的呼喚。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表達了想以此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美好愿望。
6、重點透視
⑴作品所描寫的社會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哪些特點?
湘西山城充滿了安靜活潑、生機盎然的風景美:天朗,風輕,水清,是個健康自然,優(yōu)美的世界。它首先具有風俗美: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對歌的方式在月夜下傾吐愛慕之情;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鎖門閉戶到河邊、上吊腳樓觀看龍舟競賽,參加在河中捉鴨子的活動;正月十五,舞龍、耍獅子、放煙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這些山花流水般的風俗畫筆,散發(fā)著泥土的清香,顯示了湘西山城特有地方色彩。
邊城的社會中還洋溢著人性美。民風古樸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儺送,還有士兵、水手、過往的商旅,盡管物質(zhì)條件不相同,但質(zhì)樸、純真、善良的品性卻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種單純善良、原始的可愛,他們表現(xiàn)了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里的一切,沒有受到都市物質(zhì)文明的污染,單純寂寞,如同夢一般寧靜美好。
⑵作者為何要把邊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寫得如此美好?
作者創(chuàng)作的用意在于要把兩種現(xiàn)實進行對照:一種是用邊城人的淳樸善良、正直、熱情跟都市上流社會的虛偽、懦弱、自私、勢利、男盜女娼相對照;即把過去的人情美與今天的惟利的人生觀相對照。在這兩種對照中,使人們能夠從一個鄉(xiāng)下人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一種燃燒的感情,對于人類智慧與美麗的傾心,健康誠實的贊頌,以及對于愚蠢自私極端憎惡的感情。他主張好的作品,除了使人獲得真美感覺外,還有一種引人向善的力量。
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3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徒: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類,屬)
2、出:其出人也遠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詞多義
1、傳: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②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名詞,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
2、師:
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老師)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名作動,從師)
3、從:
①惑而不從師(動詞,跟隨)
②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介詞,自)
4、也: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用于句中,舒緩語氣,可不譯)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句末語氣詞,輕微感嘆,可譯為"啊")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句末語氣詞,"呢")
5、則: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轉(zhuǎn)折連詞,卻)
②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條件連詞,就)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副詞,表判斷,譯為"就是")
6、于:
①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比)
②而恥學于師(介詞,向)
③不拘于時(介詞,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詞,在)
7、乎:
①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介詞,相當于"于",譯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語氣詞,反詰語氣)
8、所以:
①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用來,"以"作"用"講,表憑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表原因)
四、詞類活用
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意動用法,以……為恥)
2、吾從而師之(師:名作動,學習)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名作動,學習)
5、孔子師郯子(師:名作動,拜師學習)
五、古今異義的詞
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古義:所用來……;今義:因此,因果連詞)
3、吾從而師之(古義:跟隨并且,今義:目的連詞)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5.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今義: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六、句式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判斷句)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
3、不拘于時,學于余(被動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賓短語后置)
5、而恥學于師(介賓短語后置)
七、難句翻譯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譯:老師,就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2、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所以無論高貴還是低賤,不分年紀大還是年齡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不知道文章的停頓,有的人就去求師學習,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人卻不求師學習,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賢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象這樣罷了。
高三語文散文必拿下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
上一篇:高三語文必修的總知識點
下一篇:高三語文理科必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