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三學習方法>高三歷史>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

時間: 贊銳0 分享

大部分人很平凡,所以要作永遠的進步者,用行動證明一切,平凡人也能征服高考,前往心中的大學殿堂。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歷史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1

一、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和鞏固,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領土的完整。

(2)在統(tǒng)一的社會環(huán)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極影響

(1)經(jīng)濟上,束縛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特別是阻礙了商品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2)政治上,專制統(tǒng)治的空前強化進一步剝奪了人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動受到壓制和打擊。

(3)思想文化上,專制統(tǒng)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際,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和文化的進步。

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1.源遠流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在人神關系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于君權。在君臣關系上,宣揚君令臣從,下級依附上級,全國依附君主。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全國的一切大權,國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設置,無一不是為了確保這種權力的集中,確保君主意旨的暢通無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實質(zhì)是權治、官治,是獨裁統(tǒng)治。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置是相當完備的,從君主到臣僚,從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tǒng)治網(wǎng)絡嚴密周全。

5.宗法關系的殘余嚴重影響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發(fā)展過程中,儒家經(jīng)典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jù)。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2

1.新中國初期的對外關系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和政策;新中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

(1)外交方針與政策: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含義、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內(nèi)涵、意義。(2)重大外交活動:中蘇建交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意義)、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nèi)瓦會議、參加亞非會議。

(1)新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建國之初,中國面對當時陣壘分明、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決定在執(zhí)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個基本方針:“另起爐灶”,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決裂:“一邊倒”,即倒向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即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清掃干凈后再與它建立外交關系。為此,中國首先同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時積極爭取同周邊民族獨立國家建立和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并參加了的亞非會議。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提出并確立了處理國與國關系和國際事務的基本準則,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五個方面是完整的辯證的統(tǒng)一,其實質(zhì)是反對侵略和擴張,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的權利,促進人類的和平與進步。它成為中國對外關系取得不斷發(fā)展的主要保證。因此,考綱以“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作為引子,其立意則在于通過了解這些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代背景及其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2)這一考點復習的重點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亞非會議上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2.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就

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椭腥战ń?中美、中日關系的改善對國際關系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

1)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時間、標志、原因、意義。(2)中美關系正?;罕尘啊⒔?jīng)過、影響。(3)中日建交:背景、經(jīng)過、意義。(4)中美、中日關系的改善對國際關系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

(1)這一考點是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命題的重點地區(qū),因此復習既要注意細節(jié)。又要關注宏觀。20世紀70年代是中國外交進行重大調(diào)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時期。這突出表現(xiàn)在:1971年,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之間的堅冰開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關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是中國對外關系中的三件大事,對中國之后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作用奠定了基礎,也為國際格局的變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了解這些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原因及其過程,從歷史的角度探討其對中外關系發(fā)展變化的意義,自然就成為這一考點復習的重要內(nèi)容和要求。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重要外交活動

中國積極參加聯(lián)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的活動;中國在地區(qū)性國際組織中的重大外交活動。

新時期外交政策的凋整(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認識、獨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現(xiàn)為不結盟)、中國對聯(lián)合國事務的全面參與、積極參與亞太經(jīng)合組織活動、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及其意義。

本考點兩種教材有差異。相同的內(nèi)容有:新時期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認識、獨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現(xiàn)為不結盟;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因此復習的重點要放在這些相同知識的理解、認識上。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3

1、背景

(1)《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2)清朝統(tǒng)治危機嚴重(“新政”和“預備立憲”)

(3)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和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力量壯大(根本原因)

(4)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和三民主義提出(思想準備)

(5)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成立(組織準備)

(6)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發(fā)動的武裝起義(軍事準備)

(7)四川保路運動使武漢兵力空虛,為武昌起義創(chuàng)造時機(直)

2、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武昌起義(1911.10.10)——湖北軍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獨立3、辛亥革命的成果(1)《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1)背景:武昌起義成功,籌建南京臨時政府

2)時間:1911年12月2日

3)內(nèi)容:規(guī)定了政府的組織構成和職權劃分原則

4)意義:①中國歷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廢除封建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②是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據(jù)

5)缺陷:沒有規(guī)定人民的基本權利,沒有充分體現(xiàn)“三權分立”原則,對司法權的規(guī)定極為單薄

(2)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時間:1912年1月1日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

1)目的:將民主理念轉變?yōu)榉尚晕墨I;(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凱,以維護革命成果

2)《臨時約法》對《組織大綱》進行的修訂

①政府組織形式:改總統(tǒng)制為責任內(nèi)閣制

②權力關系:擴大參議院權力與總統(tǒng)抗衡

③制憲:規(guī)定嚴格的修改憲法程序以防約法被破壞

3)《臨時約法》的主要內(nèi)容

①關于國家制度和主權(性質(zhì)):“主權在民”原則;表

達了維護領土完整的國家意志“第三條中華民國領土

為二十二行省,內(nèi)外蒙古、西藏和青海?!?/p>

②關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原則:“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③關于國家的政治體制:

a.立法權:由參議院行使

b.行政權: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國務員行使

c.司法權:法院行使

4)關于《臨時約法》的性質(zhì):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

5)歷史地位①第一次以憲法的形式規(guī)定“主權在民”的基本原則,并用法律方式賦予了國民民主權利,徹底否定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②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成果,代表了當時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進步方向

③促進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人民民主意識的覺醒

④促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憲政運動及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6)歷史局限性

①對實現(xiàn)人民的基本權利以及維護責任內(nèi)閣制缺乏相應的制度措施進行確實的保障,以致約法成為一紙空文。

②現(xiàn)實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義色彩,損害了立憲的嚴肅性

4、辛亥革命的結局和意義

(1)性質(zhì):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2)歷史意義:它是中國近代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_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3)失敗原因:

①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

②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

③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④不能充分發(fā)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⑤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5、教訓:辛亥革命失敗表明,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出路6、為什么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作為對象?

因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以他們?yōu)閷ο螅?/p>

①反對帝國主義,打破外國資本的控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實現(xiàn)的首要任務。

②反對封建主義,進行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

③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重要任務。

7、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成功因素)

①帝國主義的支持,對南京臨時政府采取軍事威脅、外交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jīng)濟封鎖;

②國內(nèi)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的進攻

③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軟弱妥協(xié)

④袁世凱個人的權術和陰謀如指使段祺瑞等采取逼宮、宣布共和等行為。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相關文章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知識總結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要點歸納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有關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的梳理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

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

大部分人很平凡,所以要作永遠的進步者,用行動證明一切,平凡人也能征服高考,前往心中的大學殿堂。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歷史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高三歷史復習必背知識點概括1一、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0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