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語文重點積累知識點
2023高考語文重點積累知識點總結
語文學科需要考生們平時的積累,才能提高高考成績,學生們重點需要學習的高考語文知識是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高考語文重點積累知識點,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積累
1、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中國四大發(fā)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3、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
4、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6、四大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
9、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10、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1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huán)(羞花)
1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1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17、歷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岳麓衡陽石鼓
18、商丘應天府
19、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20、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
23、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后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是:
2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0、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31、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33、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詩作書法
34、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35、我國當代文學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6、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臺夏洛克潑留希金
38、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饑荒》
39、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40、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diào)叫四聲指:平上去入現(xiàn)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1、元末明初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42、元雜劇的四大愛情?。骸肚G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高考語文文言文考點知識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shù)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zhuǎn)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后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于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
高考語文重點的知識點
代詞
1、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當句中的賓語。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譯作“這樣做”,分別充當“欲”和“為”的賓語)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國也》之:提到動詞“有”之前的賓語,指代前面所說的情況。)
(3)野語有之曰。(《莊子秋水》之:指代“野語”的內(nèi)容,可譯為“這樣的話”,充當“有”的賓語。)
(4)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之:指代馮諼,充當“見”的賓語)
(5)公賜之食,食舍肉。(《鄭伯克段于鄢》之:指代潁考叔,充當“賜”的近賓語。)
2、用于賓語前置的結構中,復指提到動詞之前的賓語。此時原有的代詞詞匯意義消隱,只起提賓的語法作用。例如:
(1)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我之謂:謂我。)
(2)《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鄭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3)其李將軍之謂乎?(《李將軍列傳》其李將軍之謂乎:也許說的就是李將軍這類人吧。)
(4)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陳言之務去:務去陳言。)
連詞(結構助詞)
1、置于名詞性偏正結構(定中結構)的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多種修飾關系,通??勺g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為?(《季氏將伐顓臾》)
(2)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國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諫逐客書》)
2、置于主謂短句的主語后、謂語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獨立性,使之變成名詞性偏正結構,在更復雜的句式中充當主語、賓語、狀語、定語等。此時根據(jù)上下文,通??勺g作“的”、“……的時候”、“……的樣子”、“……的情況(條件)下”等,也可不譯出。例如:
(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國也》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對于國家的治理。充當全句的主語。)
(2)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馬伶?zhèn)鳌防盍嬷疄閲老鄧豪盍姘缪莸膰老鄧?。充當句中主語。)
(3)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莊子秋水》爾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為河水滿溢而自我炫耀的樣子。充當“似”的賓語。)
(4)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前赤壁賦》東方之既白:東方已亮。充當“知”的賓語。)
(5)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李將軍列傳》廣之將兵:李廣帶兵的時候。充當狀語。)
(6)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張中丞傳后敘》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在全句中充當狀語。)
(7)此吾之所為師也。(《馬伶?zhèn)鳌肺嶂鶠椋何規(guī)煆牡?,充當“師”的定語。)
動詞
1、表示“去”、“往”、“到……去”、“到達”等意思。如:
(1)驅(qū)而之薛,使吏民如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卷。(《馮諼客孟嘗君》之薛:到達薛地)
(2)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李將軍列傳》所之:去的地方、去處)
介詞
1、作為介詞,“以”的用法較多且意義復雜,但基本內(nèi)容是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jù)或憑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視為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變化。分別說明如下:
表示憑借,基本用法和意義是表示動作行為以某人、某物為依據(jù)或憑借,可譯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陳情表》)
(2)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五代史伶官傳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馬伶?zhèn)鳌?
2、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種技能為依據(jù)或憑借,意義有所虛化,除可譯為“用”“拿”外,還可譯為“憑借”、“依照”、“根據(jù)”等。例如:
(1)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寡人之於國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於國也》)
(3)皆以用戰(zhàn)為名。(《李將軍列傳》)
(4)彼以堅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論毅力》)
(5)梨園以技鳴者,無慮數(shù)十輩。(《馬伶?zhèn)鳌?
3、有的表示憑借某種身份、資格或地位從事某事,意義更為抽象。例如:
(1)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陳情表》)
(2)其后四歲,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李將軍列傳》)
4、表示原因
原因是導致某種結果的邏輯根據(jù),因此此種用法可視為表示憑借用法向更為抽象的事理邏輯方面的延伸和發(fā)展,可譯為“因”、“因為”、“由于”等,有時也可直接翻譯為“憑著”、“憑借”。例如:
(1)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馮諼客孟嘗君》)
(2)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陳情表》)
(3)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陳情表》)
(4)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情表》)
(5)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答李翊書》)
(6)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張中丞傳后敘》)
5、表示帶領
可以帶領、帶領的其實也一定是可以依賴、可為憑借的,因此也與表示憑借的用法有一定的關系,有時甚至也可直接翻譯為“憑”、“靠”。例如:
(1)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jīng)氓》)
(2)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張中丞傳后敘》)
6、表示時間
(1)“以”的此種用法相當于“在”、“于”,有時可據(jù)需要譯為“按照”。例如:
(2)以元朔五年為輕車將軍。(《李將軍列傳》)
(3)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寡人之於國也》)
(4)表示關涉或處置對象
7、“以”的此種用法相當于“把”、“讓”等。例如:
(1)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卷。(《馮諼客孟嘗君》)
(2)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馮諼客孟嘗君》)
(3)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馮諼客孟嘗君》)
(4)必以其言為信。(《張中丞傳后敘》)
副詞
1、作為副詞,“以”主要表示某種情態(tài)或語氣。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馮諼客孟嘗君》)——以:只有,也就是。
連詞
2、作為連詞,“以”的語法功能與“而”類似,只不過通常只用于表示順承接續(xù)的種。種關系,可譯為“就”、“來”、“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譯出。例如:
(1)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鄭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將軍列傳》)
(3)且碩茂,蚤食以蕃。(《種樹郭橐駝傳》)——蚤食以蕃:果實結得早而且結得多。
(4)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前赤壁賦》)
(5)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前赤壁賦》)
(6)馬伶復為嚴嵩相國以出。(《馬伶?zhèn)鳌?
動詞
1、“以”作為動詞,常見的是“認為”、“以為”的意思。例如:
(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莊子秋水》)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莊子秋水》)
2、“以”字結構用作補語
在古漢語中,由“以”構成的介賓結構,時常用作動詞或動詞性短的補語成分,表示這一動作行為的方式、工具、憑借或關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現(xiàn)代漢語中這種用法基本不再出現(xiàn),相關內(nèi)容通常用狀語或動詞賓語的形式出現(xiàn),這是在閱讀理解時應當注意。例如:
(1)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寡人之於國也》)——樹之以桑:把桑樹種在那里(或:在那里種上桑樹)。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於國也》)——申之以孝悌之義:教給他們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書》)——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識告訴你。
3、省略了的介賓形式
在古漢語中,當介詞“以”后面的賓語是代詞(如“之”、“是”之類),而且所指代的對象已在前文出現(xiàn)時,那么這個代詞賓語時??梢允÷浴i喿x和理解時又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個是代詞賓語所指代的對象出現(xiàn)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較遠,翻譯時就應當把這個代詞賓語補出。例如:
(1)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鄭伯克段于鄢》)——請以遺之:請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給她。
(2)左右以告。(《馮諼客孟嘗君》)——手下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
(3)責畢收,以何市而反?(《馮諼客孟嘗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債的錢買什么回來?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諫逐客書》)——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因為變法而富足,國家因為變法而強大。
(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馀年。(《陳情表》)——無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無以終馀年:不能靠我度過殘年。
(6)欲將以有為也。(《張中丞傳后敘》)——打算留著這條命有所作為。
4、另一個是代詞賓語所指代的對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譯時可直接將它作為“以”的賓語對待。這種情況也可看作是“以”的賓語為了強調(diào)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1)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禮記大同》)
(2)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jīng)氓》)——秋以為期:以秋為期。
(3)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諫逐客書》)——用驅(qū)逐客卿的方式幫助敵國,用減少人才的行為使仇人獲利。
(4)請其矢,盛以錦囊。(《五代史伶官傳序》)——盛以錦囊:用錦囊裝起來。
(5)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傳序》)——系燕父子以組:用繩索把燕王父子捆起來。
(6)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則某知罪矣。(《答司馬諫議書》)——責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時間太長為理由批評我。
(7)而賊語以國亡主滅。(《張中丞傳后敘》)——語以國亡主滅:告訴(他們)國家已亡、君王已死。
(8)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張中丞傳后敘》)——責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為理由指責張巡、許遠。
5、“以為”是古漢語常見的凝固結構,主要有兩種意義:
一個是復合動詞,表示“認為”、“覺得”的意思,這較為常見。例如:
(1)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馮諼客孟嘗君》)
(2)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諫逐客書》)
(3)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答司馬諫議書》)
另一個是省略了代詞賓語的“以”字結構與動詞“為”組合而成,因此是兩個詞。理解和翻譯時必須把“以”的賓語補出,才不致產(chǎn)生誤解。例如:
(1)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以為東蒙主:讓他(指顓臾君)東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2)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辭之以為博。(《莊子秋水》)——以為名:以此博取高潔的美名;以為博:以此換取博學的贊譽。
(3)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馮諼客孟嘗君》)——無以為家:沒有用來養(yǎng)家的資財。
(4)傳其事以為官戒。(《種樹郭橐駝傳》)——寫下他的事跡,以此作為官員的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