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二學習方法>高二數學>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時間: 淑娟0 分享

數學依舊是高考中重難點科目,要學好數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常得多學多練才行。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一)

【一】

一、集合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集合與元素的關系用符號=表示。

(3)常用數集的符號表示:自然數集;正整數集;整數集;有理數集、實數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舉法,描述法,韋恩圖。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函數

一、映射與函數:

(1)映射的概念:(2)一一映射:(3)函數的概念:

二、函數的三要素:

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①對應法則;②定義域(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1)函數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義法(拼湊):②換元法:③待定系數法:④賦值法:

(2)函數定義域的求法:

①含參問題的定義域要分類討論;

②對于實際問題,在求出函數解析式后;必須求出其定義域,此時的定義域要根據實際意義來確定。

(3)函數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轉化為二次函數,利用二次函數的特征來求值;常轉化為型如:的形式;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過反解,用來表示,再由的取值范圍,通過解不等式,得出的取值范圍;常用來解,型如:;

④換元法:通過變量代換轉化為能求值域的函數,化歸思想;

⑤三角有界法:轉化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數,運用三角函數有界性來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轉化成型如:,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來求值域;

⑦單調性法:函數為單調函數,可根據函數的單調性求值域。

⑧數形結合:根據函數的幾何圖形,利用數型結合的方法來求值域。

【二】

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

單調性:定義:注意定義是相對與某個具體的區(qū)間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義法(作差比較和作商比較)

導數法(適用于多項式函數)

復合函數法和圖像法。

應用:比較大小,證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定義:注意區(qū)間是否關于原點對稱,比較f(x)與f(-x)的關系。f(x)-f(-x)=0f(x)=f(-x)f(x)為偶函數;

f(x)+f(-x)=0f(x)=-f(-x)f(x)為奇函數。

判別方法:定義法,圖像法,復合函數法

應用:把函數值進行轉化求解。

周期性:定義:若函數f(x)對定義域內的任意x滿足:f(x+T)=f(x),則T為函數f(x)的周期。

其他:若函數f(x)對定義域內的任意x滿足:f(x+a)=f(x-a),則2a為函數f(x)的周期.

應用:求函數值和某個區(qū)間上的函數解析式。

四、圖形變換:函數圖像變換:(重點)要求掌握常見基本函數的圖像,掌握函數圖像變換的一般規(guī)律。

常見圖像變化規(guī)律:(注意平移變化能夠用向量的語言解釋,和按向量平移聯系起來思考)

平移變換y=f(x)→y=f(x+a),y=f(x)+b

注意:(ⅰ)有系數,要先提取系數。如:把函數y=f(2x)經過平移得到函數y=f(2x+4)的圖象。

(ⅱ)會結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m,n)平移的意義。

對稱變換y=f(x)→y=f(-x),關于y軸對稱

y=f(x)→y=-f(x),關于x軸對稱

y=f(x)→y=f|x|,把x軸上方的圖象保留,x軸下方的圖象關于x軸對稱

y=f(x)→y=|f(x)|把y軸右邊的圖象保留,然后將y軸右邊部分關于y軸對稱。(注意:它是一個偶函數)

伸縮變換:y=f(x)→y=f(ωx),

y=f(x)→y=Af(ωx+φ)具體參照三角函數的圖象變換。

一個重要結論:若f(a-x)=f(a+x),則函數y=f(x)的圖像關于直線x=a對稱;

【三】

(1)定義:

(2)函數存在反函數的條件:

(3)互為反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的關系:

(4)求反函數的步驟:①將看成關于的方程,解出,若有兩解,要注意解的選擇;②將互換,得;③寫出反函數的定義域(即的值域)。

(5)互為反函數的圖象間的關系:

(6)原函數與反函數具有相同的單調性;

(7)原函數為奇函數,則其反函數仍為奇函數;原函數為偶函數,它一定不存在反函數。

七、常用的初等函數:

(1)一元一次函數:

(2)一元二次函數:

一般式

兩點式

頂點式

二次函數求最值問題:首先要采用配方法,化為一般式,

有三個類型題型:

(1)頂點固定,區(qū)間也固定。如:

(2)頂點含參數(即頂點變動),區(qū)間固定,這時要討論頂點橫坐標何時在區(qū)間之內,何時在區(qū)間之外。

(3)頂點固定,區(qū)間變動,這時要討論區(qū)間中的參數.

等價命題在區(qū)間上有兩根在區(qū)間上有兩根在區(qū)間或上有一根

注意:若在閉區(qū)間討論方程有實數解的情況,可先利用在開區(qū)間上實根分布的情況,得出結果,在令和檢查端點的情況。

(3)反比例函數:

(4)指數函數:

指數函數:y=(a>o,a≠1),圖象恒過點(0,1),單調性與a的值有關,在解題中,往往要對a分a>1和0

(5)對數函數:

對數函數:y=(a>o,a≠1)圖象恒過點(1,0),單調性與a的值有關,在解題中,往往要對a分a>1和0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二)

【一】

(1)算法概念:在數學上,現代意義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計算機來解決的某一類問題是程序或步驟,這些程序或步驟必須是明確和有效的,而且能夠在有限步之內完成.

(2)算法的特點:

①有限性:一個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②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并且能有效地執(zhí)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棱兩可.

③順序性與正確性: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后繼步驟,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執(zhí)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④不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的,對于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二】

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的范圍是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一條與軸相交的直線,如果把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與軸重合或平行時,規(guī)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且α≠90°,則斜率k=tanα.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斜率為,則直線方程為,

⑵斜截式:直線在軸上的截距為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1)平行A1/A2=B1/B2注意檢驗(2)垂直A1A2+B1B2=0

5、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兩條平行線與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么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系,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相離②相切③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系問題時,要充分發(fā)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a2=b2+c2;

2、雙曲線: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實軸長為2a,虛軸長為2b,焦距為2c;漸進線或c2=a2+b2

3、拋物線:①方程y2=2px注意還有三個,能區(qū)別開口方向;②定義:|PF|=d焦點F(,0),準線x=-;③焦半徑;焦點弦=x1+x2+p;

4、直線被圓錐曲線截得的弦長公式:

5、注意解析幾何與向量結合問題:1、,.(1);(2).

2、數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為θ,則數量|a||b|cosθ叫做a與b的數量積,記作a·b,即

3、模的計算:|a|=.算??梢韵人阆蛄康钠椒?/p>

4、向量的運算過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樣適用:

三、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1、學會三視圖的分析:

2、斜二測畫法應注意的地方:

(1)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軸Ox、Oy。畫直觀圖時,把它畫成對應軸o'x'、o'y'、使∠x'o'y'=45°(或135°);(2)平行于x軸的線段長不變,平行于y軸的線段長減半.(3)直觀圖中的45度原圖中就是90度,直觀圖中的90度原圖一定不是90度.

3、表(側)面積與體積公式:

⑴柱體:①表面積:S=S側+2S底;②側面積:S側=;③體積:V=S底h

⑵錐體:①表面積:S=S側+S底;②側面積:S側=;③體積:V=S底h:

⑶臺體①表面積:S=S側+S上底S下底②側面積:S側=

⑷球體:①表面積:S=;②體積:V=

4、位置關系的證明(主要方法):注意立體幾何證明的書寫

(1)直線與平面平行:①線線平行線面平行;②面面平行線面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①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問題:線線垂直線面垂直面面垂直。核心是線面垂直:垂直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5、求角:(步驟-------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平移法:平移直線,構造三角形;

⑵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直線與射影所成的角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三)

數列定義: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為:an=a1+(n-1)d(1)

前n項和公式為: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以上n均屬于正整數。

解釋說明:

從(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數(d≠0)或常數函數(d=0),(n,an)排在一條直線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數(d≠0)或一次函數(d=0,a1≠0),且常數項為0。

在等差數列中,等差中項:一般設為Ar,Am+An=2Ar,所以Ar為Am,An的等差中項,且為數列的平均數。

且任意兩項am,an的關系為: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數列廣義的通項公式。

推論公式:

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還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數列,等等。

基本公式:

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首項=2和÷項數-末項

末項=2和÷項數-首項

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四)

【一】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征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后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后,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后用系統(tǒng)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3.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量或相關的變量作為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qū)分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占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采用該方法,主要是便于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二】

(1)定義:

對于函數y=f(x)(x∈D),把使f(x)=0成立的實數x叫做函數y=f(x)(x∈D)的零點。

(2)函數的零點與相應方程的根、函數的圖象與x軸交點間的關系:

方程f(x)=0有實數根?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有交點?函數y=f(x)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判定(零點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數y=f(x)在區(qū)間[a,b]上的圖象是連續(xù)不斷的一條曲線,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數y=f(x)在區(qū)間(a,b)內有零點,即存在c∈(a,b),使得f(c)=0,這個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二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系

三二分法

對于在區(qū)間[a,b]上連續(xù)不斷且f(a)·f(b)<0的函數y=f(x),通過不斷地把函數f(x)的零點所在的區(qū)間一分為二,使區(qū)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數的零點不是點:

函數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所以函數的零點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點.在寫函數零點時,所寫的一定是一個數字,而不是一個坐標。

2、對函數零點存在的判斷中,必須強調:

(1)、f(x)在[a,b]上連續(xù);

(2)、f(a)·f(b)<0;

(3)、在(a,b)內存在零點。

這是零點存在的一個充分條件,但不必要。

3、對于定義域內連續(xù)不斷的函數,其相鄰兩個零點之間的所有函數值保持同號。

利用函數零點的存在性定理判斷零點所在的區(qū)間時,首先看函數y=f(x)在區(qū)間[a,b]上的圖象是否連續(xù)不斷,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則函數y=f(x)在區(qū)間(a,b)內必有零點。

四判斷函數零點個數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則有幾個解就有幾個零點。

2、零點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僅要判斷函數在區(qū)間[a,b]上是連續(xù)不斷的曲線,且f(a)·f(b)<0,還必須結合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對稱性)才能確定函數有多少個零點。

3、數形結合法:

轉化為兩個函數的圖象的交點個數問題.先畫出兩個函數的圖象,看其交點的個數,其中交點的個數,就是函數零點的個數。

已知函數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參數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題設條件構建關于參數的不等式,再通過解不等式確定參數范圍。

2、分離參數法:

先將參數分離,轉化成求函數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的圖象,然后數形結合求解。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五)

上學期數學

一、不等式的性質

1.兩個實數a與b之間的大小關系

2.不等式的性質

(4)(乘法單調性)

3.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2)如果a>0,那么

(3)|a?b|=|a|?|b|.

(5)|a|-|b|≤|a±b|≤|a|+|b|.

(6)|a1+a2+……+an|≤|a1|+|a2|+……+|an|.

二、不等式的證明

1.不等式證明的依據

(2)不等式的性質(略)

(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號)

2.不等式的證明方法

(1)比較法:要證明a>b(a0(a-b<0),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較法.

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作差——變形——判斷符號.

(2)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fā),依據不等式的性質和已證明過的不等式,推導出所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綜合法.

(3)分析法:從欲證的不等式出發(fā),逐步分析使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所需條件已判斷為正確時,從而斷定原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外,還有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三、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問題的分類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無理不等式;

④解指數不等式;

⑤解對數不等式;

⑥解帶絕對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組.

2.解不等式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

(1)正確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正確應用冪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增、減性.

(3)注意代數式中未知數的取值范圍.

3.不等式的同解性

(5)|f(x)|<g(x)與-g(x)<f(x)0)

(6)|f(x)|>g(x)①與f(x)>g(x)或f(x)<-g(x)(其中g(x)≥0)同解;②與g(x)<0同解.

(9)當a>1時,af(x)>ag(x)與f(x)>g(x)同解,當0<aag(x)與f(x)<g(x)同< p="">

四、《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徑,利用函數的性質。對指無理不等式,化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著低次代,步步轉化要等價。數形之間互轉化,幫助解答作用大。

證不等式的方法,實數性質威力大。求差與0比大小,作商和1爭高下。

直接困難分析好,思路清晰綜合法。非負常用基本式,正面難則反證法。

還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數學歸納法。圖形函數來幫助,畫圖建模構造法。

五、《立體幾何》

點線面三位一體,柱錐臺球為代表。距離都從點出發(fā),角度皆為線線成。

垂直平行是重點,證明須弄清概念。線線線面和面面、三對之間循環(huán)現。

方程思想整體求,化歸意識動割補。計算之前須證明,畫好移出的圖形。

立體幾何輔助線,常用垂線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對于解題最關鍵。

異面直線二面角,體積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質三垂線,解決問題一大片。

六、《平面解析幾何》

有向線段直線圓,橢圓雙曲拋物線,參數方程極坐標,數形結合稱典范。

笛卡爾的觀點對,點和有序實數對,兩者—一來對應,開創(chuàng)幾何新途徑。

兩種思想相輝映,化歸思想打前陣;都說待定系數法,實為方程組思想。

三種類型集大成,畫出曲線求方程,給了方程作曲線,曲線位置關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寶,坐標思想參數好;平面幾何不能丟,旋轉變換復數求。

解析幾何是幾何,得意忘形學不活。圖形直觀數入微,數學本是數形學

七、《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加法乘法兩原理,貫穿始終的法則。與序無關是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兩個公式兩性質,兩種思想和方法。歸納出排列組合,應用問題須轉化。

排列組合在一起,先選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慮。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綁插空是技巧。排列組合恒等式,定義證明建模試。

關于二項式定理,中國楊輝三角形。兩條性質兩公式,函數賦值變換式。

八、《復數》

虛數單位i一出,數集擴大到復數。一個復數一對數,橫縱坐標實虛部。

對應復平面上點,原點與它連成箭。箭桿與X軸正向,所成便是輻角度。

箭桿的長即是模,常將數形來結合。代數幾何三角式,相互轉化試一試。

代數運算的實質,有i多項式運算。i的正整數次慕,四個數值周期現。

一些重要的結論,熟記巧用得結果。虛實互化本領大,復數相等來轉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體代換術。幾何運算圖上看,加法平行四邊形,

減法三角法則判;乘法除法的運算,逆向順向做旋轉,伸縮全年模長短。

三角形式的運算,須將輻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開方極方便。

輻角運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積商得。四條性質離不得,相等和模與共軛,

兩個不會為實數,比較大小要不得。復數實數很密切,須注意本質區(qū)別。

平方關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積的關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數關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關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對邊比斜邊,

余弦等于角A的鄰邊比斜邊

正切等于對邊比鄰邊,

·[1]三角函數恒等變形公式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數: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輔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

tan(3α)=tana·tan(π/3+a)·tan(π/3-a)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冪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萬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積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積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推導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二數學推理知識點大總結

高二數學考點知識點總結復習大綱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與復習方法

2018高二數學會考知識點總結

高二數學常考知識點總結

高二數學知識點小結

職業(yè)高中高二數學知識點

高二文科數學知識點匯總

高二數學上下學期知識點復習提綱

47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