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
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
學生在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會有好多模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需要學生重點關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猩镆谆熘R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一)
1.脂質與油脂
脂質是脂類物質的統(tǒng)稱,包括油脂(C、H、O)、磷脂(C、H、O、N、P)、膽固醇(C、H、O)、植物蠟(C、H、O)等。
2.鮮重與干重
鮮重:細胞正?;钚誀顟B(tài)下的重量。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元素是O;
干重:細胞除去自由水后的重量,烘干后保持恒重后測定的重量。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3.類囊體膜與葉綠體內膜
類囊體在葉綠體基質中,是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小囊,也稱為囊狀結構薄膜。沿葉綠體的長軸平行排列,含有光合色素和電子傳遞鏈組分,“光能向活躍的化學能的轉化”在此上進行,因此類囊體膜亦稱光合膜。類囊體可增大葉綠體的膜面積,增大光合作用率。與葉綠體內膜的區(qū)別見右圖。
4.分裂與增殖
(1)細胞增殖是側重結果,細胞分裂側重過程。
(2)對于真核生物而言,絕大多數(shù)體細胞靠有絲分裂來增殖;少數(shù)的體細胞(如蛙的紅細胞)是靠無絲分裂來增殖;精子和卵細胞是靠減數(shù)分裂來增殖的。
例如2002年上海高考題:精原細胞增殖的方式為:A 有絲分裂 B 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答案:A)
解析:精原細胞的增殖方式只能是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增殖的是精子。
5.細胞液與細胞內液
細胞液特指植物細胞液泡內的液體;細胞內液是細胞內所有液體成分的總括,包括細胞質基質,核基質,葉綠體等細胞器的基質以及液泡內的細胞液。
6.原生質體與原生質層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可看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這層膜將細胞液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原生質層為成熟的高等植物細胞及成熟的酵母菌等所具有。
原生質體:通常是指具細胞壁的細胞用酶解法除去壁后獲得的結構。原生質體主要用于細胞工程的體細胞雜交研究。如:植物細胞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可獲得原生質體,細菌用溶菌酶處理可獲得原生質體。需要指出的是:在用酶解法獲取原生質體時,必須將細胞置于等滲溶液中操作,以防細胞失水皺縮或過分吸水脹破。
7.載體蛋白與通道蛋白
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屬于膜轉運蛋白,對被運輸?shù)奈镔|都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或選擇性。通道蛋白只參與被動轉運,在運輸過程中不與被運輸?shù)奈镔|結合,也不移動,如離子通道、水通道;載體蛋白參與的有主動轉運和易化擴散,在運輸過程中與相應的物質特異性結合(具有類似于酶和底物結合的飽和效應),自身的構型會發(fā)生變化,并會移動。通道蛋白轉運速率與物質濃度成比例,且比載體蛋白介導的轉運速度更快(1000倍以上)。通道蛋白其結構和功能狀態(tài)在細胞內外理化因子作用下,能在數(shù)毫秒至數(shù)十毫秒的時間內迅速激活開放,隨后迅速失活或關閉,載體蛋白無此特性。
8.粘連蛋白和糖蛋白
糖蛋白由寡糖鏈與肽鏈中的一定氨基酸殘基以糖苷鍵共價連接而成,普遍存在于動物、植物及微生物中,種類繁多,功能廣泛。按存在方式分為三類:
?、倏扇苄蕴堑鞍祝捍嬖谟诩毎麅纫?、各種體液及腔道腺體分泌的粘液中。血漿蛋白除白蛋白外皆為糖蛋白??扇苄蕴堑鞍装?如核酸酶類、蛋白酶類、糖苷酶類)、肽類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激素、促甲狀腺素、促紅細胞生成素)以及某些生長因子、、抑素、凝集素及毒素等。
?、谀そY合糖蛋白:其肽鏈由疏水肽段及親水肽段組成。疏水肽段可為一至數(shù)個,并通過疏水相互作用嵌入膜脂雙層中。親水肽段暴露于膜外。糖鏈連接在親水肽段并有嚴格的方向性。在質膜表面糖鏈一律朝外;在細胞內膜一般朝腔面。膜結合糖蛋白包括酶、受體、凝集素及運載蛋白等。此類糖蛋白常參與細胞識別,并可作為特定細胞或細胞在特定階段的表面標志或表面抗原。
③結構糖蛋白:為細胞外基質中的不溶性大分子糖蛋白,如膠原及各種非膠原糖蛋白(纖粘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它們的功能不僅僅是作為細胞外基質的結構成分起支持、連接及緩沖作用,更重要的是參與細胞的識別、粘著及遷移,并調控細胞的增殖及分化。
可見,粘連蛋白屬于糖蛋白,細胞癌化時,細胞表面的粘連蛋白減少或消失。
9.基因與基因型
基因(遺傳因子)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遺傳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組合類型,比如豌豆的紫花(顯性)由A基因決定,白花(隱性)由a基因,則豌豆有關花色的基因型有: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三種。在高中生物里,既可研究細胞的基因型,也可研究個體的基因型,比如白花豌豆植株的一般體細胞基因型為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而其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基因型則為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其配子的基因型則為a。
10.性狀與表現(xiàn)型
性狀是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有的是形態(tài)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相對性狀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如豌豆的黃色子葉和綠色子葉,圓粒和皺粒。
表現(xiàn)型是某基因型的個體,在一定環(huán)境條件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比如豌豆種子的形態(tài)是豌豆的性狀之一,而具體到某一株豌豆的種子是圓粒還是皺粒,則是該株豌豆的表現(xiàn)型。
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二)
1.自交與自由交配
自交指來自同一個體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個體間的交配。例如植物,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授粉或雌雄異花的同株授粉均為自交;動物多為雌雄異體,所以基因型相同的個體間交配即為自交,其含意較植物要廣泛些。
自由交配是指群體中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在進行子代遺傳比率的計算中一般要用親代的基因頻率進行計算。對植物而言,自由交配往往也描述為均勻混合種植,但要注意豌豆(自花傳粉、閉花授粉)均勻混合種植仍為自交。
2.DNA與脫氧核苷酸鏈
脫氧核苷酸鏈是脫氧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而成的長鏈;每個DNA分子一般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通過氫鍵相連形成的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組與染色體組型
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該物種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對于二倍體生物而言,配子中所含的染色體即為一個染色體組。比如人為二倍體,人體細胞有2個染色體組、23對染色體,即每個染色體組有23條染色體。
染色體組型:又稱染色體核型,指將某種生物體細胞內全部染色體,按大小形態(tài)進行配對、分組和排列所構成的圖像。這種組型技術可用來判斷生物的親緣關系或遺傳病的診斷。
4.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畸變
基因突變是由于基因內部核酸分子上特定核苷酸序列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或過程,如堿基對的缺失、增添或替換?;蛲蛔兏淖兞嗽虻慕Y構,往往產生其等位基因,不改變基因的數(shù)目和位置。
染色體畸變指染色體數(shù)目或結構發(fā)生的變化。數(shù)目變化包括整倍體變異和非整倍體變異;結構變化包括染色體片段的缺失、重復、倒位和易位。由于基因在染色體上線性排列,染色體畸變往往伴隨著若干基因發(fā)生數(shù)量或位置上的改變。
基因突變屬于分子水平的改變,而染色體畸變屬于細胞水平的改變,可以通過鏡檢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來進行鑒別。
5.易位與交叉互換
染色體片段位置的改變稱為易位,它伴有基因位置的改變。易位可分為轉位和相互易位。前者指一條染色體的某一片段轉移到了另一條染色體上即單向易位,而后者則指兩條染色體間相互交換了片段,較為常見。
交叉互換∶四分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fā)生纏繞,并對應地交換一部分片段,可能導致等位基因位置互換,從而影響配子的類型。
易位屬于染色體畸變,可通過鏡檢觀察;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無法鏡檢觀察。
6.伴性遺傳與從性遺傳
伴性遺傳: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狀的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如人類的紅綠色盲(伴X)、外耳道多毛癥(伴Y)等。
從性遺傳又稱性控遺傳。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現(xiàn)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xiàn)象。如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為顯性,無角基因h為隱性,在雜合體(Hh)中,公羊表現(xiàn)為有角,母羊則無角,這說明在雜合體中,有角基因H的表現(xiàn)是受性別影響的。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題目未作相應提示或說明,一般不考慮從性遺傳現(xiàn)象。
7.基因文庫與基因庫
基因文庫:一個生物體的基因組DNA用限制性內切酶部分酶切后,將酶切片段插入到載體DNA分子中,所有這些插入了基因組DNA片段的載體分子的集合體,將包含這個生物體的整個基因組,也就是構成了這個生物體的基因文庫?;蚬こ讨校谖粗康幕蛐蛄袝r,可建立基因文庫并從中獲取目的基因。
基因庫:一個生物種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總和稱為基因庫。
8.生長素與生長激素
生長素:即吲哚乙酸,植物幼嫩部位產生的可促進植物細胞生長的一種植物激素,是在細胞內由色氨酸合成的小分子有機物。
生長激素:由動物腺垂體細胞分泌的一種具有刺激蛋白質合成和組織生長等功能的肽類激素。
由于激素與其靶細胞上的受體之間具有高度的特異聯(lián)系,因此生長素和生長激素不可互相替代發(fā)揮作用。
9.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人們常常把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類似化學物質合稱為植物生長物質或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主要有:一是植物激素類似物,例如與生長素有類似生理效能的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與細胞分裂素有類似生理效能的激動素和6-芐基氨基嘌呤等;二是生長延緩劑,有延緩生長作用,降低莖的伸長而不完全停止莖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側芽的生長,其作用能被赤霉素恢復,例如矮壯素、丁酰肼、調節(jié)安等。三是生長抑制劑,也有延緩生長的效果,但與生長延緩劑不同,它們主要干擾頂端的細胞分裂,使莖伸長停頓和破壞頂端優(yōu)勢,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恢復,例如青鮮素等。另外,由于除草劑大都是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jié)劑,因此,有人把除草劑也作為一大類生長調節(jié)劑。
10.催乳素與催產素
催乳素由腺垂體分泌,可促進乳腺生長和乳汁形成,為分娩后授乳作準備;催產素由神經垂體分泌,能刺激子宮平滑肌和乳腺的肌上皮樣細胞收縮,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收縮,分娩后參與哺乳,促進乳汁的排斥。
兩者都是多肽類激素,催產素是九肽,而催乳素由199個氨基酸殘基和兩個二硫鍵構成。
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三)
1.甲狀腺素與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的統(tǒng)稱,包括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兩者都含碘,前者比后者多一個碘原子。
2.呆小癥和侏儒癥
呆小癥又叫克汀病,是一種先天甲狀腺發(fā)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兒發(fā)育障礙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發(fā)育過程明顯受到阻滯,特別是骨骼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通常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侏儒癥有許多類型,高中生物中涉及的多為垂體性侏儒癥,由于先天的或后天的原因,腺垂體功能減退,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阻礙身體生長與發(fā)育,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除此之外,還有:體質性侏儒(本癥患者骨化中心出現(xiàn)和骨骺聯(lián)合年齡皆比正常者遲數(shù)年,身材矮小,性腺發(fā)育及第二性征成熟也較正常期為晚。生長激素水平正常,病兒無任何垂體疾病表現(xiàn)及其它內分泌功能異常)、遺傳性或種族性侏儒(某些地區(qū)或某種民族(如非洲某種黑人)體格特點為矮人,不存在垂體疾患,對外源性生長激素也無反應,屬正常矮人)、原基侏儒(宮內侏儒)(從胚胎開始發(fā)育遲緩,出生時體格即甚小,身長只有30~35cm,體重低于2400g,伴有軀體各種先天性畸形,特別是大腦發(fā)育落后,此種侏儒對外源性生長激素治療無效)等類型。
3.甲亢和大脖子病
甲亢,也叫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是人體碘儲器官。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引起的自體免疫性內分泌疾病,在遺傳基因的前提下,由于精神壓力和外界刺激所致。當人體內的a和β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時,它就可以增加甲狀腺碘的儲存量,而人的正常機體無法消除過多的碘,這時就引起甲亢。癥狀:眼睛外鼓,身體消瘦,無力,缺鈣,心跳加速,暴飲暴食。
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病,通常是因為缺碘所致,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出現(xiàn)障礙。人體內的a和β腎上腺素分泌過少,甲狀腺的碘儲存過少,不夠機體的正?;顒?,而引起甲狀腺代償性增生腫大,可以服用碘片補碘治療。
4.向光性和趨光性
向光性:植物生長器官受單側光照射而引起向光彎曲生長的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單側光引起激素分布不均勻所致。對高等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莖葉的正向光性。以前認為根沒有向光性反應,然而近年來以擬南芥為研究材料,發(fā)現(xiàn)根有負向光性。
趨光性:趨光性就是生物對光刺激的趨向性,趨向光源的為正趨光性,背離光源的為負趨光性。如動物界中,某些昆蟲或魚類對光刺激產生定向運動的行為習性;植物界中,具有葉綠體的游走性植物中常可發(fā)現(xiàn),如游走性綠藻、各種藻類的游走子,鞭毛藻、雙鞭藻和紅色細菌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5.神經元和神經纖維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具有感受刺激、傳導沖動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神經系統(tǒng)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神經纖維是由運動神經的軸突或感覺神經元的長樹突與包在它外表的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中肉眼可見的神經實際上是神經束(功能相同、起止點基本相同的神經纖維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狀結構,又稱纖維束或傳導束)。
6.神經中樞和中樞神經
中樞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分類中的概念,神經系統(tǒng)分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大部分,中樞神經包括腦和脊髓。
神經中樞是一個功能概念,神經中樞又稱反射中樞,在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jié)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些調節(jié)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就叫做神經中樞。
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即便是簡單如膝反射(二元反射弧),也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7.突觸小體和突觸小泡
突觸小體是指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體。這些突觸小體可以與多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形成突觸。突觸小體內靠近前膜處含有大量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如乙酸膽堿、去甲腎上腺激素等)。
8.血液、血漿和血清
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
血漿是血液經抗凝處理后,通過離心沉淀,所獲得的不含細胞成分的液體。其中含有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原能轉換成纖維蛋白,具有凝血作用),向血漿中加入鈣離子,血漿會發(fā)生再凝固,因此血漿中不含游離的鈣離子。
血清是離體的血液凝固之后,經血凝塊聚縮釋出的液體,其中已無纖維蛋白原,但含有游離的鈣離子,若向其中再加入鈣離子,血清也不會再凝固。血清比血漿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多了很多的凝血產物。
9.造血干細胞和淋巴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可以分化成髓性造血干細胞和淋巴性造血干細胞(即淋巴干細胞)。髓性造血干細胞分化出造血祖細胞,再分化出各種血細胞(如: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淋巴性造血干細胞分化出淋巴細胞系,再分化出T細胞和B細胞。
10.淋巴細胞和白細胞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常被稱為免疫細胞,包括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無粒細胞(單核細胞:可分化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和T細胞類群)。
看了<高中生物易混知識點>的人還看了:
3.生物易混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