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語文 > 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_最經(jīng)典高考語文考前指導

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_最經(jīng)典高考語文考前指導

時間: 淑航658 分享

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_最經(jīng)典高考語文考前指導

  在高考來臨之前,要怎樣做好考前的復習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一)

  一、字音辨析題

  字音辨析要落實三個內容:形近字讀音、多音字讀音、容易誤讀字的讀音。從近兩年的高考試卷分析來看,該考點往往不考生僻字,因此復習時要密切關注所有學過的字詞的讀音。

  二、字形辨析題

  字形辨析不僅在前面的選擇題中占分,還涉及到書面表達,高考作文評分每三個錯別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時應注意規(guī)范用字。備考也不必糾纏生僻字。

  三、詞語辨析題

  魏老師強調,此題主要是近義實、虛詞的分辨,實詞占主要地位。通常是用幾組近義詞進行辨別,平時就要注重積累一些典型的近義詞的辨析方法及不同的使用范圍。

  四、成語復習

  成語復習要正確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同時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及感情色彩使用等。該知識點的復習無捷徑可言,平時對成語多加積累了,考試就容易過關。

  五、病句的復習

  病句復習一定要按照《考綱》上規(guī)定的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六種類型來進行。第一輪復習要求對六種病句類型有一個全面的清楚的認識,最好各記一兩個例句。當對各種錯誤類型有了熟練掌握之后,再看到具體的語言材料,就會有一定的敏感度。

  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二)

  (一)語境推斷

  文言文實詞含義豐富,大多都存在一詞多義現(xiàn)象,要想對其進行準確的界定、理解,需要我們借助上下文的語境進行推斷。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陽”一句中“迫”字的含義。審視該句語境“今河內帶河為國,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可以看出,“南迫洛陽”一句是交代“河內”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釋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據(jù)此可以推斷,該題A項的解釋是不合語境的,因為“逼迫”的對象應為“人”,而該句中“迫”的對象是“物”(洛陽)。

  又如2005年重慶高考(課程)試題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人田券至萬畝”中“質”字的含義,從這一段的上下文來看是說那些富人不擁有“田籍”卻要向百姓收稅,由此看來“質”與質問之間顯然沒有什么關系,而應理解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國漢字中多為會意字和形聲字,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漢字的形旁來忖度實詞的含義。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眾之才”中“牧”的含義。該句中的“牧”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會意字,左為“牛(泛指牲畜”,右為“人手中拿著一條鞭子”,把兩者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對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統(tǒng)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該項的解釋是正確的。

  又如2004年全國高考試題甲卷要求解釋“郡不產(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這其中涉及對一個“糴”字的考查,而這個字對于大多數(shù)的考生而言都比較陌生。如果觀察這個字的字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由“入”字和“米”字組成的會意字,故其本意應為“買進糧食”,與“糶”相對。

  此外古漢語中的通假字絕大多數(shù)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通假字: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娶)(《孔雀東南飛》)

  屈平既絀(黜)(《屈原列傳》)

  召有司案圖。(按)(《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遷移聯(lián)想

  近幾年的高考文言文趨于淺近,且貼近生活,貼近課本。因此,在揣測實詞含義時可以遷移聯(lián)想,從而對這些實詞作出正確的援引解釋。

  如2006年四川高考試題考查“環(huán)堵之中”的“堵”的含義,聯(lián)想到高中語文課文《促織》中有“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fā)穴”的句子,這里的“堵”,就是“墻”的意思。推斷出所給選項“院子”的說法顯然有誤。

看了“2017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的人還看了:

1.2017高考化學考前指導方法

2.2016高考語文考前指導方法

3.高考化學考前指導

4.2017高考政治考前指導

5.高中語文考前指導

6.高考語文考前2天必看溫馨提醒

48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