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教學方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
好的教師都有一套好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教會學生知識,還引導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跟小編一起看看教學方法都有哪些吧。
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tǒng)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中。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guī)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并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fā)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fā)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并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準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其它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后,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范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范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范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yǎng)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并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后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yè)。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yǎng)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于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實習作業(yè)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獨創(chuàng)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飼養(yǎng)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于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chuàng)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等優(yōu)良品質。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的形式,圍繞某一中心議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們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增長新知識,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民主協(xié)商的人際關系技能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研究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獨立地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獲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方法。使用研究法時,教師要為學生獨立思考提供必要的條件,選擇正確的研究課題,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與探索問題。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掌握一個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是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
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習的時間,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具體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件》,安裝軟件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倍左右,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閱讀、學習效率和興趣。
2、學習要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培養(yǎng)自學興趣 。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學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學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維得到調整
3、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并進行不斷的調整、完善。采用激勵、獎勵等各種方法,實施和完成計劃,養(yǎng)成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過程也是自學的過程,主動地學習,從學習中找到快樂,這樣學習興趣就會慢慢地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