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手腕力量發(fā)力要領有哪些(2)
羽毛球運動的主要特點
全身運動項目
無論是進行有規(guī)則的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活動,都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了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放松肩部,對頸部好。羽毛球運動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可以放松一下,調整心態(tài)。
據統(tǒng)計,大強度羽毛球運動者的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60-180次,中強度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40-150次,低強度運動心率也可達到每分鐘100-130次。長期進行羽毛球鍛煉,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
此外,羽毛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對瞬息萬變的球路作出判斷,果斷地進行反擊,因此,它能提高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 既是技巧性很強的運動,也是一種普及性很好的運動,老少皆宜。
可調節(jié)運動量
羽毛球運動適合于男女老幼,運動量可根據個人年齡、體質、運動水平和場地環(huán)境的特點而定。青少年可作為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身體機能的有效手段進行鍛煉,運動量宜為中強度,活動時間以40-50分鐘為宜。適量的羽毛球運動能促進青少年增長身高,能培養(yǎng)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
老年人和體弱者可作為保健康復的方法進行鍛煉,運動量宜較小,活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達到出出汗、彎彎腰、舒展關節(jié)的目的,從而增強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預防和治療老年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兒童可作為活動性游戲方法來進行鍛煉,讓他們在陽光下奔跑跳躍,并要求他們能擊到球,培養(yǎng)他們不畏困難、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質。
羽毛球新手的技巧
1、力爭在身體前上方擊球,千萬不要讓球落至頸部以下高度,否則回擊的球就沒有攻擊力。
2、握拍手盡可能保持放松,以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手腕的力量。
3、在單打時,每次擊球后應立即回到中心位置。在雙打防守時則應回到與同伴平行的位置,而在雙打進攻時則應與同伴保持前后的位置,在雙打發(fā)球時,發(fā)一短球后應立即向前封網以防對手打短球回擊。
4、在單打時,除非扣球,千萬不要把球打在對方的中場,盡可能打兩角。
5、在進行有力的正手或反手擊球時,身體應向擊球一側轉動以便站穩(wěn)雙腳。
6、單打發(fā)球要盡量高而遠,雙打發(fā)球要短,球的飛行路線要貼近球網的上緣,發(fā)球要多變。
7、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多用假動作迷惑對方,但事先不要流露自己的意圖。
8、打高遠球時,要準確地判斷球的飛行方向,球要盡可能打得高而且接近對方底線。
9、吊網前球時,球的路線要短,并盡可能靠近球網,打對角。
10、扣球的應盡可能遠離對手或直接命中對方的握拍手或肩。
11、當你一時不知所措或需要短暫的喘息機會,可打一高遠球,然后回到本場中心位置。
12、對于初學者來說,反手端線通常是其薄弱區(qū)域,應注意打其弱點。
13、在前場回擊高球時,應盡量采用扣球,扣球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但不要在底線處擊出高而短的球,這通常是給對手殺球機會的。
14、許多運動員有自己的特有打法,因此要善于判斷球的落點,及時進入適宜的位置,但千萬不要過早暴露自己的動向。
15、在雙打接發(fā)球時,要舉起球拍迫使對方發(fā)低球,如果對方的發(fā)球過高,立即上前撲殺。
16、如果你正在得分,不要改變打法,如果正在失利,則應立即調整文質彬彬的打法,如果你的連續(xù)進攻沒有奏效,可打一高遠球,然后尋找戰(zhàn)機重新發(fā)起進攻。
17、握拍時,應盡量靠近拍柄末端,優(yōu)點是:借助慣性更有力的揮拍。
18、發(fā)球時,左腳在前:接球時,右腳在前,這樣更有利于前后場的移動。
羽毛球運動的主要設施
場地
羽毛球場呈長方形,各條線寬均為4厘米,場地上空12米以內和四周4米以內不應有障礙物。球場中央網高1.524
米,雙打邊線處網高1.55米。
羽毛球場地標準 羽毛球場為一長方形場地,長度為13.40米,雙打場地寬為6.10米,單打場地寬為5.18米。球場上各條線寬均為4厘米,丈量時要從線的外沿算起。球場界限最好用白色、黃色或其它易于識別的顏色畫出。
按國際比賽規(guī)定,整個球場上空空間最低為9米,在這個高度以內,不得有任何橫梁或其它障礙物,球場四周2米以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任何并列的兩個球場之間,最少應有2米的距離。
球場四周的墻壁最好為深色,不能有風。
器材
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軟木托上,球高68-78mm,直徑58-68mm,分為1-10號。球拍框總長度不超過68厘米,寬不超過23厘米,拍弦面長不超過28厘米,寬不超過22厘米。
羽毛球運動的防傷技巧
關于髕骨軟化
由于羽毛球運動急轉急停較多,膝關節(jié)反復屈伸、扭轉,使關節(jié)面不斷相互撞擊、摩擦,時間長了就引起了磨損性損傷。髕骨軟化癥患者自覺膝痛或膝疲軟無力,以上下樓梯最為明顯,尤以下樓最困難。休息后癥狀消失,活動則加重。運動員于半蹲位起跳過猛時有膝痛或膝軟。判斷方法:坐在床上,雙腿伸直并放松,用大拇指按壓膝蓋骨下側軟骨位置,如有疼痛感即為髕骨軟化。2、初期治療方法也既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加強膝蓋周圍肌肉也即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方法:我嘗試過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鍛煉方法就是靜蹲,也就是蹲馬步。兩腿分開,兩腳之間的距離比肩膀稍寬,身體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傾,此時雙膝開始彎曲下蹲。下蹲時要避開膝蓋疼痛的角度,開始如果感覺很費力的話,可以背靠在墻上,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體挺直,也可以減少腿部受力。蹲到不能堅持為止,休息一分鐘然后繼續(xù),每次堅持半小時,每天一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