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體育運動 > 武術 > 太極拳 > 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

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

  太極拳是集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醫(yī)經(jīng)絡學、養(yǎng)生學、運動學等于一體的全優(yōu)拳種,她的運動細致微妙,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研究太極拳川字步中的“腰胯”。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歡迎閱讀!

  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

  人體分上中下三路,腰胯屬人體的中路,連接上下兩路,非常關鍵,中路斷,上下各分,必散??枘芘?、引、吞、拿、滾碾,再結合腰椎的開合,上下才能運轉自如。

  川字步前行時,要滾碾勁前進,如有人張開雙手虎口叉按在你的雙胯根部,雙胯要能凹里,管拿住對方叉按的雙手,在腰椎開合相配的同時,胯碾滾勁前進,這時對方有力也會使不上。比如兩根軸平行相合,用手推按兩軸相中間合處,兩軸就會同時向里滾碾吞掉你的手。

  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練習方法:

  川字步前進步練習:

  兩人相互叉按對方雙胯根部,叉按的一放退步,被叉按的一方前進步,雙手輕扶叉按方的雙肩部前行。要注意的是,在前進起腿時,腳跟逐漸抬起以數(shù)字化至腳尖抬起10、9、8、……1,這時腰胯要有個換勁(胯有如兩軸同時向里滾碾,腰椎有如弓背拉開,骶骨下沉兜裹),在落步時腳跟先落,然后也是以數(shù)字化1、2、3、……10到腳尖,可參考《川字步中的腳跟腳尖落地、旋轉如何換勁》一文,在腳跟落地時腰胯里還要有個換勁,同腳跟提起一樣。

  馬步練習:

  一方馬步站好,另一方雙手張開,以雙虎口叉按站馬步方,這時被叉按方先用胯根部棚接叉按手的虎口部,然后下沉引吞對方,若對方在加勁,我方就骶骨下沉兜裹,用胯根部內凹拿起雙手,對方必受制。

  在走川字步旋轉時,實退以腳跟為軸,提頂、長腰、坐胯,腳跟就會很輕靈旋轉了。這時兩胯有如平放在同一平面上相咬合的兩齒輪,實腿右轉,左胯右轉,右胯就與左胯咬合左轉,這時與腰椎的開合相結合。旋轉好角度后,再松腰落胯滾碾勁前進,具體請參看《再談川字步》一文。腰胯的運動用一組和幾組齒輪咬合來比喻是遠遠不夠的,腰胯的運動是棚、引、吞、拿、滾碾等勁的綜合運用,承上啟下,隨時隨機變化無常。

  腰椎的開合與骶骨的下沉兜裹勁練習方法:兩大腿夾裹一圓皮球,皮球的大小適度即可,要感覺自己能坐到自己夾裹的皮球上,可以原地旋轉練習。切記;不可當兒戲,要認真,用心去體會去練習。

  我們要把這樣的全優(yōu)拳種繼承、發(fā)揚、拓展……在行拳走架時一定要知道、做到腰胯的運轉,把身體上下的行走勁路連接調換得更加和諧順暢,使周身真正成為一家。

  川字步中的腳跟腳尖落地、旋轉如何換勁

  為什么練太極拳好多年,還是感覺沒有太極拳的功夫呢?至于內勁就更不懂了,也沒有感受到太極拳的輕靈,問題出在哪呢?細想一下就知道了:雙重之病,習練太極拳不懂得陰陽的互換,在步法上就會散亂,就不會練好太極拳。

  川字步中,腳跟旋轉、出腿、收腿、腳跟落地、腳尖點地看似簡單,做對不易。先說腳跟與腳尖落地的轉換,一般在打拳時,邁步腳跟輕輕落地,收腿時腳尖輕輕點地,看外型好像是對了,輕靈了,但其內涵和轉換的勁路過程遠遠沒有做到位。

  前進上步時腳跟輕落,腳掌上抬,想象踩到一個螞蚱身上,既踩不死又跑不了,然后以數(shù)字化疊加:1、2、3……10 滿腳踩平,然后再上第二步,上步腿同樣要想象:后腳跟也踩一個螞蚱,也是踩不死跑不了,然后腳跟抬起至腳尖,也要數(shù)字化遞減10、9、8、……1,反復輪回。后座步收腿時,腳尖上翹有鉤掛之意,然后腳掌下落,用腳掌碾地收回,逐漸用腳尖點地(也踩一個螞蚱也是踩不死跑不了),腳掌碾地時要想象地面上有一蚯蚓,用腳掌碾回時,蚯蚓不能受傷。

  旋轉時要以承重腿腳跟為軸,另一只腳的勁逐漸纏到承重腿的腰間蓄好勁(逐漸纏到腳尖),做到提頂、長腰、坐胯。兩胯、兩膝、兩踝相合,螺旋向下旋轉。

  出腿、收腿要有收有放,有開有合,有輕靈有生死,有了這樣的意識就會精神高度集中才會理解到收放、開合、輕靈、生死。無論是出腿,還是收腿要能收放自如。外型縮小而筋骨不癟不屈,在縮小中放大、伸長、內力無阻地發(fā)放到發(fā)力點上。放大,“放”的時候容易做到放大,而收(縮小)的時候就不容易,變成抽和縮了,要注意飽滿,筋骨同時放開伸長。

  “川字步”的訓練是基礎功的重點,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可以參考《再談川字步》一文。也可單腳練習,方法如下:如抬起左腳成右腳獨立式,由腳跟到腳尖中心以數(shù)字化1、2、3……10前進,然后再10、9、8……1后移。左右交替練習即可。這樣堅持練才能筋骨放大、伸長、“勁”循環(huán)不斷,轉換才能輕靈,才能虛實分明,知道陰陽互換。

  太極拳:上——轉臂、旋腕、指不閑。下——擰腰、翻胯、膝踝滾。中——脊椎懸浮、貫串、首尾相應。

  在武術的拳法中,樁功和步法是非常重要的,“川字步”是傳統(tǒng)楊氏太極拳的基本步,也是功夫步。它能使筋骨發(fā)力順暢、體態(tài)中正,得機得勢。

  那么何為川字步?簡單說,就是走個川字型:左腳踩在川字的撇上,右腳踩在右豎線上,人的中線落在川字的中豎線上,兩腳平行,間距30厘米(因人而異)。

  川字步的走法:無極式起,虎口領勁,手起身子落,沉肩墜肘,手回腳起,弧線出腿,兩腳平行,坐住,提頂長腰坐胯,然后手指領勁往外放,發(fā)力到小魚際,再走下一步,沉肩墜肘……

  在走“川字步”時要抬腿輕靈,落步無聲,如履薄冰,提頂、長腰、坐胯,進退當中有松沉,松沉當中有進退。如:上左腿時,應提左腎,吸左胯,同時落右腎,降右胯,重心移向右腿身體下沉,勁蓄在右腰間,這時身體略斜向右,出左腿時要以腳尖領勁,貼右腳踝弧線領出,腳跟落地要輕腳尖向上,這時雙手在胸前如抱球狀,要做到雙手護胸,肘護兩肋(這時身體縮小內要膨脹)。雙掌向前按出,要以手領身,后以小魚際放力,同時左腳尖下落,雙胯滾纏向前變?yōu)樽蠊剑@時身體由斜變正,兩胯裹住坐穩(wěn),眼神鎖住對準發(fā)力的方向,合住,兩手下面投影中間是腳(這時身體放大張骨松筋內勁外放)。

  在變換方向時,要以實腿腳跟為軸,身體斜正交替變化,同時身形還要有大小的變化,兩腳重心互換時要數(shù)字化疊加遞減,后腳換前腳時,后腳數(shù)字1、2、3……10,向前腳加一個數(shù)同時后腳就減一個數(shù),身體協(xié)調后,再走出五弓合一。

  旋轉:推到位以后,環(huán)抱,以實腳為軸,提頂長腰坐胯,實腿提腳尖,旋腳跟,后虛腿提腳跟,旋腳尖,朝向所轉方向弧線出腿坐住,放……不靠腳蹬力,要靠身體下落的勁,自然旋轉,一蹬胯就死了。

  在旋轉時要以實腿的腳跟為軸,用腰椎帶動全身,想轉就轉無需用力,身體才會輕靈,不要為了轉身強行摳腳,這樣就會勁憋在腳踝;還有的人用腿使勁,這樣勁就會憋在胯上,所以在旋轉時是意識指揮,如覺得不得勁就提頂、長腰、坐胯,身體自然輕靈。

  川字步要練好就要掌握要領,懂得對錯的區(qū)別:在雙手回收時,要沉肩墜肘,手腕手指要放松,不是抽回來,而是雙臂卷曲滾纏回來,肘尖向下不是向后。肘尖向后就是拽勁,就會造成后背憋,勁夾死前胸外凸其上浮到胸。雙手前按發(fā)力時要以指尖領勁,雙臂和各關節(jié)放松,掌骨也要放開。要以腰的命門處為中心:向上的勁發(fā)放到雙掌,由雙掌而出(掌骨放大),向下的勁到雙腳由雙腳而出(腳面骨放大),腿是自然彎曲而不是繃直的,這時周身的筋骨百骸要放大到極致,瞬間又松柔回收,往返如此。要用意識指揮不要用力,松腰落胯,不要用腿蹬地,上步時不要拖著腿,拖著腿就會折胯、半個身體發(fā)滯。

  功夫是老祖宗通過實踐的檢驗得出的,想練好就得按照規(guī)矩去練, “川字步”也是一樣,掌握不好就是功夫沒到,要找自身的原因,這樣人才能進步。

  知道了方法就要自己去練功夫,掌握了要領就不會出偏,就會得勁,用身心去感應自己練的功夫,找自己不得勁的地方逐漸校正,就會走好“川字步” 。長時間練習就能體會內動及內勁運轉,為以后繼續(xù)學習拳架推手等打下堅實基礎。

看了“川字步中的腰胯運換”文章的人還看了:

1.楊式太極拳115式大架的肩、腰、胯練習要點(2)

2.楊氏太極拳115式慢架的中下盤練習要點

55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