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腦力開發(fā)>快速閱讀>全腦速讀>

關于速讀的本質及原理

時間: 家輝661 分享

  受過速讀訓練的人,閱讀速度往往能達到每分鐘數(shù)千字、甚至上萬字,而在閱讀速度提高的同時,對文章的理解率不但沒有下降,甚至很有可能還會上升。

  那么,為什么快速閱讀能夠達到如此快的閱讀速度呢?在快速閱讀的時候,人的大腦是怎樣運作的呢?快速閱讀狀態(tài)與普通閱讀狀態(tài)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全面、深入地來解答這些問題。

  一、圖像是世界的本質,聲音是交流的工具

  世界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么?

  人們經常會這樣說:“我們眼中的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但卻很少會這樣說:“我們耳中的世界……”、“我們所聽到的世界……”。

  事實上,從某個角度可以這樣說:世界是屬于眼睛的,世界只是我們所看到的一組組圖像。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我們的眼睛看不到了,或者假如我們一生下來眼睛就是瞎的,那么,這種沒有圖像的世界對我們來說是怎樣的存在?

  不知道那些生下來就看不到的人是靠著什么來感受這個世界,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發(fā)揮自己內心的想像?如果發(fā)揮想像的話,他們是否能夠在心中看到那些只屬于他們的圖像?

  那些只有幾歲的小孩,他們詞匯掌握得不多、語言并不豐富,他們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主要通過眼睛所看到的圖像,他們的學習與記憶、甚至他們的思考都是以圖像為主。

  然而,隨著小孩逐漸長大,他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詞匯,他們在日常交流中逐漸習慣了用語言(聲音)去學習、記憶、思考,語言逐漸成為了大腦最常使用的工具,這時,大腦的圖像功能就逐漸退化,用圖像進行學習、記憶、思考的情況越來越少、最終甚至不再使用。腦海里只剩下了聲音,圖像完全消失、不再出現(xiàn)了。

  自從人類發(fā)明了文字、把書面語言作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以來,人類就進入了聲音記憶的時代。文字交流的方便與實用讓人們慢慢忘記了這個世界的本質其實是圖像,文字不過是為了方便交流而發(fā)明出來的工具。在這個聲音記憶時代里,每一個人都從熱愛圖像、富于幻想與創(chuàng)造、充滿熱情與激情的孩童被統(tǒng)一塑造成了只會使用聲音的枯燥乏味的工具使用者。

  真實的世界被抽象化了,被慢慢隔離了,人們不得不生活在自己編織的袋子里,沒有辦法觸摸真正的世界。

  在人類遠古,語言并不發(fā)達,文字還沒產生的時候,人們是用圖像來進行思考、進行表達,當他們在想一件事情的時候,腦海中一定會有著非常清晰、非常生動的圖像,不僅僅是想像得到,甚至還應該在腦海中看得到。

  但是,隨著相互交流的迫切,人們需要找到有效的表達工具和交流工具,這樣,語言和文字就產生了。隨著語言和文字使用的越來越多,人們就逐漸失去了清晰生動的想像能力,腦海中再也看不到圖像了,而只剩下聲音在回響。

  人類的思考就這樣從具體走向了抽象。

  小孩剛出生,還不會講話的時候,還是像遠古的人類一樣,腦海中只有圖像而沒有聲音,但隨著逐漸長大,圖像越來越少、越來越淡,聲音則越來越多,直到12歲以后,腦海中就基本看不到圖像了,只剩下純粹的聲音。

  到了成年,大腦的這種想像能力越來越差,再也想像不出清晰動人的畫面,于是也就懶得去想像了。

  二、學習的過程是把詞語圖像化的過程

  當我們還是小孩、還不認識文字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可以說話、思考、想像了。

  還記得我們學說話的過程嗎?在我們還不能說話的時候,大人就指著媽媽不斷地讓我們叫“媽媽”。那個時候,我們只能聽到“媽媽”這個詞語的發(fā)音,根本不知道“媽媽”的含義。但是,我們已經可以把眼前這個最親切的人跟“媽媽”這個無意義的發(fā)音聯(lián)系在一起了,所以,一旦我們能夠開口說話,就能朝著媽媽喊“媽媽”。

  當我們稍微長大,開始上學、開始識字的時候,我們是從最簡單的名詞開始學起的,比如“人”、“太陽”、“月亮”、“車”,等等。當然,這些名詞總是和相應的圖像放在一起,讓我們把這些名詞與相應的圖像對應起來。

  所以,我們看到,最簡單、最基本的學習是非常圖像化的,只有把這些原本毫無意義的詞語和相應的圖像聯(lián)結起來,我們才能賦予這些詞語以意義。

  再復雜一些,當我們學到動詞的時候,例如“跳”、“跑”、“飛”,等等。這些詞語開始變得有些抽象了,但仍然可以通過模仿而把這些動作展現(xiàn)出來,我們也只有真正看到了這些動作,才能把這些動詞的含義搞清楚,也才能真正理解并運用它們。

  當我們再進一步學習,就會接觸到越來越多抽象的詞語,例如“幸福”、“快樂”、“美麗”、“智慧”,等等。即便是這些抽象的詞語,甚至更抽象的詞語,當我們要真正理解它們的含意的時候,都少不了要去建立相應的圖像,例如“幸福”,我們不但要從自己的感受中來理解“幸福”的狀態(tài),更要去捕捉一個人幸福時的表情、神態(tài)、舉止,把這些與幸福這種體驗相關的圖像都組合在一起,我們才會對“幸福”這個詞語有更深的理解。

  同樣,當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抽象詞語的時候,都必須要圍繞著與這個詞語相關的盡可能多的情景,建立起一幅幅、一組組、甚至一堆堆圖像,才能真正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

  因此,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把詞語圖像化的過程,更進一步說,是把文字、把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缺少了這個圖像化的過程,我們就難以學習到知識,也就難以理解、記憶、思考。

  三、理解的本質是建立圖像聯(lián)系(建立圖像聯(lián)系是理解的基礎)

  當我們小時候剛開始學習說話、與人交流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怎樣去把內心的所想用恰當?shù)恼Z言說出來,同時,我們還必須要去理解別人所表達的意思。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來理解別人的話語,怎樣來理解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段話的。

  例如媽媽對我們說:“媽媽要洗衣服”,她可能會指指自己,然后指指衣服,然后再做一個搓洗的動作。根據(jù)媽媽這個人、衣服的形象、以及搓洗的動作,我們就能大致明白媽媽想要表達的意思。

  也就是說,當我們把這些具體、鮮明的圖像聯(lián)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能大致理解媽媽所想要表達的內容。

  而到了上學的時候,老師剛開始教我們認字的時候,都是從最簡單的名詞教起,例如“人”、“山”、“水”等等,而且少不了會在生字的旁邊給出相應的圖畫。

  當我們把這個生字的寫法與相應的圖畫建立起聯(lián)系的時候,我們也就能夠理解這些字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理解的本質就是建立圖像聯(lián)系。

  任何更高級、更復雜的理解,都是以這些基本的、具體的圖像進行相互聯(lián)系開始的。

  當這些圖像聯(lián)系非常熟練之后,我們即使不必刻意地去進行想像,也能很快地明白對方的意思。這個時候,雖然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圖像聯(lián)系的內心過程,但事實上這個過程是存在的,我們的潛意識已經飛快地把這一圖像聯(lián)系過程完成了,因此我們才得以快速地理解對方所說的話。

  而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眼睛看見的是文字,并沒有聽到聲音,但事實上我們是通過默讀來進行閱讀的。我們的嘴巴雖然沒有發(fā)出聲音,但我們通常都要在腦海中進行默讀,才能比較容易地理解文字的意思。

  這種聽不見聲音的默讀,其實就像是我們在腦海中進行看不到圖像的想像一樣。大腦中看不到圖像,但我們仍然可以比較清晰地想像一些圖像,例如踢足球的場面、看表演的場面等等。同理,我們的嘴巴雖然沒有發(fā)出聲音,但腦海中默默的聲音我們還是可以感覺到的。

  事實上,就是我們在思考的時候,部分情況會用到默默的想像,而大部分情況都是在用這種默讀的語言。所以,當我們對兩種以上的語言都比較熟練的時候,例如說粵語的人學會了普通話,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必定是在用其中的一種語言在腦海中“說話”。

  所以,當我們一直在用聲音(說話的聲音、默讀的聲音)這個工具來進行理解、表達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首先是接收到了這些聲音語言,然后潛意識再把這些聲音語言轉化為圖像語言,直到建立起圖像聯(lián)系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的達到理解的狀態(tài)。

  所以,有時候當我們并不理解對方所說的話、并不理解一段文字的意思時,往往是我們沒有能夠快速地在潛意識中建立起具體、生動的圖像聯(lián)系,因此也就會感覺到難以理解。

  四、普通閱讀的大腦作用過程

  當我們在進行普通的閱讀時,我們采用的往往是默讀的方式,也就是看到一段文字,一邊在腦海中把這些文字默讀出來,然后才能理解這段文字的意思。

  這個理解的過程有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是看文字,先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字;

  第二步是默讀,看清楚了文字之后,要在腦海中一個字、一個字地默讀出來,這個過程的速度往往決定了普通閱讀的速度。我們在默讀的時候,基本上每一個字都要讀,而每一個字的默讀都要占用一定的時間。普通人說話的速度比較快的時候是每分鐘500字左右,而默讀的速度比往往比這個速度要慢一些。所以這就決定了普通閱讀的速度往往在每分鐘500字以下。

  第三步是潛意識把腦海中默讀的聲音轉化為一系列的圖像。這個速度決定了理解的速度。有時候我們把一篇文章快速地讀了一遍、甚至幾遍,但還是不能很好地明白它的意思,這就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在把聲音轉化為圖像的時候發(fā)生了障礙,對某些比較難懂的詞語,或者對某段比較復雜的話,我們的潛意識沒有辦法迅速地建立起圖像聯(lián)系,所以也就理解不了。這個時候,只有在這些難以理解的地方停頓下來,慢慢地建立圖像聯(lián)系,才能慢慢地達成理解。

  所以,總結說來,普通閱讀速度之所以快不了,主要是受限于默讀的制約,因為默讀的速度本來就有高不到哪里去,而每一個字都要讀的話,這個速度很難超過每分鐘500字。

  然而,我們長久以來的閱讀習慣是,對于任何一篇文章,我們是每個字都要進行默讀的。所以,在這種習慣之下,閱讀速度是沒有辦法大幅提高的。

  五、快速閱讀的原理

  快速閱讀最重要的步驟是盡量消除“音讀”,也就是在默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做文章。

  快速閱讀,與普通閱讀最重要的區(qū)別,就是它是真正的看文章,而不是讀文章。

  也就是說,在進行快速閱讀的時候,我們取消了在腦海中默讀的這個步驟,看到的文字直接就在潛意識中轉化為圖像,從而能夠飛快地閱讀、快速的理解。

  平常我們在進行普通閱讀的時候,早已習慣了用默讀的方式來進行理解。然而事實上,我們不默讀,也照樣可以理解。

  最簡單的例子,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字,但忘記它是怎樣念了,沒有辦法去發(fā)音,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我們對它的理解,我們不讀,照樣能夠理解它。例如我們看到“人”這個字,即使我們不默讀、不發(fā)音,單從它的筆畫現(xiàn)狀上看,我們也能夠輕松地明白它的含意。

  這種情況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比較明顯了。有些人對音標掌握得不好,也就導致有些單詞根本就不會讀,但卻仍然看一眼就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

  如果說普通閱讀的過程是由“看—讀—理解”這三個步驟組合而成的話,那么,快速閱讀的過程就只由“看—理解”這兩個步驟組合而成。

  對于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來說,直接跳過“讀”這個步驟而去進行理解,是比較困難的,或者說速度是比較慢的,甚至可能會比普通閱讀的速度還要慢得多。

  然而,只要經過簡單、輕松的訓練,我們的大腦就能夠逐漸適應這種閱讀方式,直接由看到的文字而條件反射出理解的圖像,從而大大地加快閱讀的速度。

  事實上,如果說“看—讀—理解”是舊的閱讀條件反射過程的話,那么,“看—理解”就是一個新的條件反射過程。

  快速閱讀的訓練,主要就是訓練我們運用這個新的閱讀條件反射,同時盡量地提高這個新閱讀條件反射的速度,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原來的普通閱讀是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所以速度慢,而快速閱讀則可以幾個字、一句話、甚至幾行文字、一頁文字地看,看一眼就能理解整頁的內容,所以閱讀速度能夠大幅度地提高。

  就像我們在進行撲克記憶訓練的時候,當我們剛開始訓練,整個記憶過程進行得不流暢、記憶速度比較慢的時候,可能需要十多分鐘甚至半個小時才能記住一副撲克牌。但當我們進行一段訓練之后,進行想像的條件反射加快了,記憶的速度加快了,就有可能達到1分鐘甚至更快的記憶速度。這個速度就提高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同理,普通閱讀的速度是每分鐘300字左右,經過快速閱讀的訓練,速度提高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就有可能達到每分鐘數(shù)千字甚至上萬字的速度。

  快速閱讀訓練的關鍵在于消除“音讀”,當然,要完全取消默讀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決定了我們對看到的每一個字都下意識忍不住要去讀一讀。

  消除“音讀”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主動地提高看文字的速度,讓讀的速度跟不上我們看的速度,這樣自然就沒有辦法去默讀了。

  例如,我們以每秒一行的速度去看,也就是每秒要看十多個字甚至二三十個字,在這個速度下,根本沒辦法默讀所有的字,只可能選擇其中一兩個字來默讀,這樣練習得多了,自然就會養(yǎng)成習慣,不再默讀或盡量少地默讀了。

  提高閱讀速度,可以通過訓練眼睛視線的控制,以及借助輔助工具來指引視線等方式,來主動地提高閱讀的速度。

  更好的方法是通過速讀軟件(如飛克視讀等),讓文字在電腦上快速地閃現(xiàn),一行一行、一段一段、甚至一頁一頁地快速閃現(xiàn),在這樣的速度下閱讀,默讀的現(xiàn)象自然就不得不消失了。

  當然,剛開始提高閱讀速度的時候,會出現(xiàn)文字看不清、理解跟不上等情況,這無關緊要,當訓練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的大腦自然就會完全適應這種快速閱讀的狀態(tài),即使文字閃現(xiàn)的速度很快,我們也能看得很清楚、理解得很透徹。因為這時,我們的大腦已經通過反復的訓練而形成了新的閱讀條件反射,完全能夠勝任快速閱讀的任務了。

  六,波動速讀的原理

  七田真等人所提倡的波動速度,與普通快速閱讀的不同之處在于,波動速讀是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把理解的圖像過程激活了,讓我們在腦海中能夠真正看到鮮明的圖像。

  也就是說,在進行普通的快速閱讀時,我們對文字的理解過程是在潛意識中進行,我們能感覺到、想像到,但卻無法真正像看電影那樣看到圖像的聯(lián)系過程,這個理解的過程是無影的,就像我們的默讀其實是無聲的一樣。

  而在波動速讀的狀態(tài)中,大腦的這個圖像化功能卻被激活了,使得我們能夠真正像看電影那樣看到圖像在我們眼前展開。

  在這樣的狀態(tài)之下,大腦的潛能得到更充分的調動,閱讀速度、理解率、記憶力都比普通的速讀有更大的提高,當然閱讀的效率也就比普通速讀要高了,可以達到每分鐘幾萬字甚至十幾萬字,甚至可以過目不忘,一本厚厚幾十萬字的書用不了幾分鐘就能看完,不但能夠毫無困難地理解其中的內容,而且還能夠清晰地記得書上的內容。

  這種狀態(tài)也被稱為照相式記憶。

  然而,由于這種大腦的功能對于成年人來說開發(fā)起來比較困難,所以真正能夠通過訓練而獲得這種照相式記憶力的人是不多的。而未成年的兒童,特別是12歲以下的小孩,這種大腦功能的激活相對比較容易,所以小孩進行這種訓練的成功率就會比較高。

28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