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術論文 > 純理論的學術論文

純理論的學術論文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純理論的學術論文

  理論是在某一活動領域(如醫(yī)學或音樂)中聯(lián)系實際推演出來的概念或原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純理論的學術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純理論的學術論文篇一

  文學理論、理論與后理論

  內(nèi)容提要 20世紀文學理語的發(fā)展過程中,有文學理論、理論和后理論三種不同的形態(tài):文學理論是在現(xiàn)代人文學科構架中形成的,它強調(diào)文學研究的語言學模式和審美特性,因而是現(xiàn)代性學科分化和專業(yè)化的產(chǎn)物;理論則是在人類科學語境中誕生的,它越出了文學研究的邊界,強調(diào)某種“理語的政治”,形成了某種“大理論”,后理論則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的情境,經(jīng)過前兩個階段的發(fā)展,后理論一方面更具反思性,另一方面更具多元化。

  20世紀有許多別稱,這些別稱多少反映出這一時段的某些特征。其中一個說法是20世紀是一個“理論帝國”的時代,我們目擊了林林總總的理論對諸多知識領域的征服。然而有趣的是,盡管文學一詞的現(xiàn)代用法乃是19世紀的發(fā)明,但文學研究卻在“理論帝國”時代扮演了開風氣之先的角色?;蛟S我們有理由認為,文學理論曾作為理論的“帝國統(tǒng)帥”風光一時。它不但開拓了“帝國”內(nèi)部的疆界,而且還對其他學科領域進行“殖民”。但好景不長,風光不再,80年代以來,“理論終結”、“理論之后”和“反理論”的口號不絕于耳,不但理論被宣判為“終結”,甚至文學也被判定為“終結”了。“理論帝國”的衰落耐人尋味。

  人文學科建構的文學理論

  韋勒克和沃倫合著的《文學的理論》仔細地區(qū)分了“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三個范疇,在韋勒克和沃倫的界定中,文學理論是關于文學原理和標準的研究,因此不同于對具體作品的研究(靜態(tài)的研究是文學批評,動態(tài)的或編年的研究是文學史)。值得注意的是,文學理論是可以包括文學批評理論和文學史理論的更高層面上的理論研究。在《批評的諸種概念》一書中,為了對文學理論及其與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做進一步的辨析,韋勒克特別強調(diào)“文學理論”這個概念既比古老的“詩學”概念更可取,因為詩通常是指韻文體,又比德文的“文學科學”(Literaturwissenschaft)概念要準確,因為“科學”概念往往局限于自然科學范圍。在韋勒克心目中,文學理論完全是一個現(xiàn)代概念,因為它比詩學這樣比較含混或容易引起歧義的傳統(tǒng)概念要更加精確,因為文學有自己的邊界,詩歌不過是文學中的一種文類,文學還包括敘述、戲劇等其他文類。所以他一再重申,文學研究的“終極目的,必然是有關文學的系統(tǒng)知識,是文學理論”。換言之,通過文學理論的建構,可以確立一種系統(tǒng)的關于文學的系統(tǒng)科學知識,此乃文學理論。韋勒克堅信,文學研究和歷史研究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兩者的研究對象有所不同。歷史處理的是文獻,而文學理論面對的是“不朽的作品”。正如他特別指出的,文學研究的是“藝術的文學作品”。所以文學理論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價值問題:“文學研究者所面臨的,卻是一個有關價值的特殊問題,他的研究對象――藝術作品――不僅包蘊著價值,而且本身就是價值構成的大廈。”另一方韋勒克之所以不同意德文的“文學科學”概念,因為在他看來,文學理論如果采用“科學”這樣的概念,很容易引起混淆,亦即模糊了文學理論作為人文學科的學科屬性,而簡單地混同于自然科學了。

  我想特別強調(diào)的是,當韋勒克寫《批評的諸種概念》時已是60年代初,他自己親眼目睹了新批評派的衰落,但是,他仍信心十足地宣稱:“我們必須重新回到建立一個文學理論、一個原則體系和一個價值理論的任務上來。”“重新回到”這個說法似乎暗示了一個事實,即已經(jīng)一時或長久地偏離這個任務了,所以才有重新重返正確路徑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在韋勒克的這一訴求中,他認為,建立一個文學理論,也就是建立一個原則體系,也就是建立一個價值理論。注意,這里他強調(diào)的是“一個”,也就是說,在韋勒克內(nèi)心,的確存在著“一個”可以通過努力建立起來的普遍的、本質的關于文學的“原則體系”或“價值體系”。然而3年后,當?shù)吕镞_在霍普金斯大學以題為《人類科學之話語中的結構、符號與游戲》演講時,解構主義幽靈的悄然登場,韋勒克的夢想從此遭遇到了空前的威脅。

  貢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對“文學理論”概念的反思提供了另一種解釋。在其《文學、理論和常識》(1998法文版,2004英文版)一書中,他具體分析了“literary theory”和“theory of literature”這兩個通常都翻譯為“文學理論”的概念上的差異。他注意到韋勒克和沃倫的那本書所用的是“theory of literature”,而非“literary theory”。他認為,韋勒克意義上的,“theory ofliterature”,“通常被理解為總體文學或比較文學的一個分支它旨在反思文學的條件,以及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的條件;它是批評的批評或無批評。”也就是說,韋勒克所強調(diào)的那種文學理論乃是一種總體文學的理論,它研究的是文學的一般性問題,亦即韋勒克所說的文學原理和價值標準問題。在貢巴尼翁看來,“literary theory”則是另一個意思,它自身呈現(xiàn)為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包括對某種“theory ofliterature”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一個人總會有一種理論,因為人們總會依賴于他那個時代的或地區(qū)占主導地位的理論。即是說,“literary theory”是一種局部的、地方性的理論,因而與總體性的“theory of literature”相區(qū)別。具體說來,在當代文學理論中,前者是包羅萬象的理論,與哲學和美學較為接近,后者是以語言學理論模式為基礎的特定現(xiàn)代文學理論。就像貢巴尼翁比較“history of literature”和“literaryhistory”所指出的那樣,前者是綜合性的,后者是分析性的?;蛘哂盟脑拋碚f,這是兩種不同的理論傳統(tǒng),“theory ofliterature是對一般概念、原理和標準的反思;literary theory則是對良好文學感的批評,是指形式主義。”由此來看,至少我們可以區(qū)分出文學理論的兩個不同層面:總體性和局部性,前者是對一般問題的討論,后者是采用某種理論來分析,尤其是形式主義的理論。這個區(qū)分實際上提醒我們,文學理論是存在著不同的層次的。它們的理論抽象程度有所不同。就像韋勒克所具體分析的那樣,亞里士多德是理論家,而圣伯夫則是批評家。

  盡管文學理論的職業(yè)古已有之,但在今天學科分類日益細化和自然科學與工程科學日益強勢的條件下,文學研究作為一門學科和一種職業(yè),其性質和邊界并非自明的,需要文學理論家的不斷闡釋來確立其合法性。人文學科是現(xiàn)代文學理論所以能在大學體制中平安棲居的“保護傘”,在人文學科旗下,文學研究不斷地張揚一種與自然科學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學科特性,就像斯諾“兩種文化”的概念所表述的那樣,文學文化與科學文化形成了二元對立。正是通過這樣一種有別于自然科學的人文學科特性,文學研究才得以在現(xiàn)代知識生產(chǎn)和教育體制內(nèi)占有合法的一席之地。更有趣的一點是,自然科學的強勢和影響,往往造

  成對文學研究的人文學科范式的改造,因此,文學研究要堅持自己的學科特性,就必須刻意強調(diào)其研究對象、方法和理念的特殊性。所以韋勒克在為文學理論正名時,反對使用德語的“文學科學”概念,其主要原因就是怕文學研究混同于自然科學。不難發(fā)現(xiàn),文學研究早已成為人文學科最有影響和最核心的構成要素,它在當代知識生產(chǎn)系統(tǒng)中發(fā)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但問題還有另一面,那就是文學理論作為人文學科的一部分,又如何與人文學科的其他部分相區(qū)別呢?如果沒有這個區(qū)別,文學理論自身的學術上和體制上的合法性仍然是可疑的。如果沿著這個思路繼續(xù),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文學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發(fā)展存在某種主導傾向(thedominant,雅各布森語),那就是較之于偏向于哲學和美學的總體性文學理論,局部的文學理論不斷擴張其勢力范圍。保羅。德曼的說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只有當文學文本的研究方法不再基于那些非語言學考慮,諸如歷史的或美學的考慮后,“literary theory”才出現(xiàn)。他甚至直言:“當代文學理論產(chǎn)生于諸如此類的事件中,如把索緒爾的語言學用于文學文本。”這就意味著一個判斷,只有和語言學結盟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文學理論。在我看來,當代文學理論有一個傾向很明晰,那就是文學理論乃是關于文學的而非其他的特定理論,因此它有必要保持某種的文學的“純粹性”。這種“純粹性”努力最顯著地反映在所謂“文學性”的觀念上,亦即文學的某種語言學特性。這一努力的必然結果就是把一切非文學的,或者更具體地說把一切非語言學模式的理論和方法從文學研究中驅逐出去。從俄國形式主義到布拉格學派,從新批評派到結構主義,都在不同程度上貫穿了這樣的理論純粹性的訴求。這樣,文學理論在驗明自己人文學科的特性時,又可以保持自己不同于哲學、歷史、藝術等其他人文學科的獨立屬性。唯其如此,文學理論在現(xiàn)代大學體制中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建制,它反映出現(xiàn)代知識體系越發(fā)專業(yè)化和細分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新批評還是俄國形式主義,不論其理論有什么不足和局限,但它們對于現(xiàn)代文學理論的學科和職業(yè)的確立是有重要貢獻的。

  人類科學建構的理論

  依照伊格爾頓的說法,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有兩個重要的時間標志,第一個是1917年,那年俄國形式主義者什克洛夫斯基發(fā)表了《藝術即技巧》一文。因為這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已在強調(diào)語言學與文學研究的必然關聯(lián),旨在否定文學研究與歷史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和哲學的關聯(lián)性。另一個重要的時間標志,那就是20世紀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此時,“法國理論”(French Theory)登上了歷史舞臺,后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思潮流行起來,后現(xiàn)代的范式在此刻出現(xiàn)了。伊格爾頓指出,20世紀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是西方社會和文化產(chǎn)生激變的重要時期。這時文學理論顯然已經(jīng)不同于什克洛夫斯基發(fā)表《藝術即技巧》的世紀初。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兩個所謂的重要時期。什克洛夫斯基是從內(nèi)部顛覆了文學理論的傳統(tǒng)范式,亦即保羅・德曼所說的非語言學基礎的諸種方法。60年代后期開始,literary theory范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這一挑戰(zhàn)與其說是文學理論內(nèi)部的轉型,不如說是外部種種社會斗爭壓力所致,特別是伊格爾頓所說的那些背景各異的人進入了現(xiàn)有的學術體制,并產(chǎn)生了激烈的沖突:、于是,社會斗爭從外部徹底改變文學理論原有形態(tài)。在我看來,從文學理論到理論的轉型可作多種解釋:從現(xiàn)代文學理論向后現(xiàn)代理論的轉變;從基于語言學的文學理論模式,轉向多學科或跨學科理論探索;從純粹的文學理論知識向理論政治的轉變,等等。

  從文學理論到理論,用伊格爾頓的話來說,有兩點值得關注。其一,“最成問題的也許是這樣一種假定,即文學體現(xiàn)了普遍的價值觀。這一思想上的危機是與大學本身的社會構成方面的變化密切相關的。”其二,“1970年代(或至少在前半期),是社會希望、政治斗爭和理論高峰的十年。這種關聯(lián)狀況絕非偶然:每當日常社會實踐和思想實踐有所松動,遇到麻煩,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時,大理論(theory of a grand kind)便會異軍突起。……理論出現(xiàn)的契機就是某種實踐開始彎回到自身仔細審視其可能性的條件之時。”前一段話可以說是對理論取代文學理論的社會一文化語境的一個簡明扼要的說明,那就是普遍價值(觀)的衰落;后一個說法則是揭示了這個語境導致了社會希望、政治斗爭和理論演變的必然關系,特別是伊格爾頓強調(diào)的“大理論”的出現(xiàn)。所謂“大理論”顯然不同于保羅・德曼所說的以語言學為模式的現(xiàn)代文學理論,也迥異于韋勒克意義上的theory of literature。它是一種全新的、跨學科的、整合的理論。我以為,60年代后期以來的諸多重要的理論派別,無論是德里達或??碌暮蠼Y構主義,還是杰姆遜的后現(xiàn)代理論,或羅蘭・巴特的符號學研究,或是鮑德里亞媒介技術的社會理論,或是阿爾杜塞或馬歇雷的意識形態(tài)或文學生產(chǎn)理論,比格爾的先鋒派研究等,均越出了文學理論的邊界,顯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大理論”特征。其典型代表就是所謂的“法國理論”。伊格爾頓在《文學理論導論》的后記中分析了理論所以取代文學理論的原因。第一,傳統(tǒng)的知識分類方法已經(jīng)失效,而文學理論可以說正是這一分工或分類的產(chǎn)物。去掉“文學”兩字而成為“理論”,標志著一種新的整合已經(jīng)悄然發(fā)生。第二,學科上的不確定性取代了原有的分工或分類的確定性,預示了文學理論作為其一個分支或部分的人文學科的危機。古老的人文學科所安排的種種研究路徑和方法已經(jīng)不再有效。第三,人文學科的危機其實也就是普遍價值的坍塌,就是精英主義文化觀和虛假平等主義的衰落。換言之,傳統(tǒng)的人文學科正是建立在普遍價值基礎之上的。當普遍價值陷入危機時,人文學科必然陷入危機。

  假如說文學理論的困局暗含了人文學科的危機,追求普遍價值和知識分化的知識遭遇困境的話,那么,理論本身又有何新的拓展呢?“法國理論”超越人文學科(以及古典人文主義)的動向似乎提供了某種說明。1966年德里達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所作的里程碑式的演講,其題目是(人類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游戲)。這里,德里達使用了“人類科學”(human sciences),而不是“人文學科”(humanities)。這一概念使用上的差異值得深思。國內(nèi)通常把這兩個詞都譯成“人文科學”,這是有問題的。

  從學科譜系上說,人文學科是古老的知識系統(tǒng),源于古希臘,最早是關于修辭或語文學教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科意指語法、修辭、歷史、倫理學、古希臘及拉丁文著作的研究。啟蒙運動時期的哲學家認為這一知識已徹底僵化,而19世紀人文學科重新登場,是與自然科學相對的一個獨特領域。今天,人文學科特指大學教育體制中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那些學科門類,諸如語言、文學、歷史、 哲學、藝術等學科。人文學科的核心內(nèi)容是關于人性或人的價值的研究…。然而,由于大學體制化和學科分化的緣故,人文學科越來越局限于某種專業(yè)的、技術性的知識系統(tǒng),如伊格爾頓所說,人文學科自身的精英主義文化觀的局限性,尤其是它對普遍價值強調(diào),已使文學研究不可能沿著老路發(fā)展了。

  “人類科學”據(jù)說最早出自狄爾泰的《精神科學引論》。在狄爾泰那里,“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baften)亦即“人類科學”,與自然科學相對的學科。狄爾泰具體規(guī)定了這一學科的特性:關于人類科學、關于歷史的科學以及關于社會的科學所表示的東西,構成了一個由各種精神事實組成的領域。其研究方法與科學的實證主義截然不同。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社會科學、社會學、道德科學、歷史科學或文化科學,因為這些學科所涉獵的范圍過于狹隘,而精神科學(人類科學)這個概念的優(yōu)點就在于“它能夠適當?shù)乇憩F(xiàn)由事實構成的核心領域”。在狄爾泰的表述中,精神科學已經(jīng)不再有人文學科古典知識的意義,毋寧說它是一個現(xiàn)代的知識系統(tǒng)。

  假如說狄爾泰的界定還比較接近通常所說的人文學科的話,那么,20世紀60年代興起“法國理論”極大地拓展了這一概念。以福柯為例,他在《詞與物:人類科學考古學》中對這―概念做了獨到的解析。在他看來,“人類科學”是對表象或再現(xiàn)(或表征,representation)的研究,因為“表象是這個知識形式的一般基礎,這個知識形式正是在表象的基礎上才成為可能的”。這與他在《知識考古學》中對話語的分析是一致的。換言之,表征與話語最終都集中到所謂的認知型(或知識型)問題上來,此乃福柯理論的核心。除此之外,福柯還談到了“人類科學”的一些重要特點,比如從其他學科中汲取資源,具有某種不穩(wěn)定性,其邊界模糊不清,它不停地反思和批判自身等等。由此來看,“人類科學”超越了人文學科界限,具有某種跨學科甚至反學科的特征,它關心的不是具體的業(yè)已形成專業(yè)性話題,而是作為知識系統(tǒng)根據(jù)的表象和話語,是隱含在一切表象和話語后面的某種認知型,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權力與知識的共生狀態(tài)。在??碌挠梅ㄖ形覀冏⒁獾剑?ldquo;人類科學”被賦予了更加廣闊和復雜的意義,它與那種日益體制化、學院化的人文學科概念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差異。我想,這些差異正是我們思考從文學理論轉向理論的征候所在。

  首先,從文學理論轉向理論,其知識范式不再囿于俄國形式主義以來的語言學根據(jù),而是越出文學理論邊界,從許多其他學科甚至難以歸類新理論中尋找資源。依照杰姆遜的看法,60年代后期以來,以巴特、拉康、阿爾杜塞、德里達、???、鮑德里亞等人為代表的“法國理論”,從哲學、社會理論、歷史、政治理論等多種路徑進入文學研究,深刻地改變了文學研究的原有格局。他注意到,一代人以前強調(diào)的是各專業(yè)領域迥然不同的技術性話語,比如哲學不同于社會學;而今天卻出現(xiàn)了一種單一的話語,它涵蓋了以往分離的各門學科。這就是“理論”的核心所在。正像??聦υ捳Z和表征的權力/知識共生現(xiàn)象的分析一樣,它可以滲透到幾乎一切文化領域,從醫(yī)院診所到大學體制,從歷史考察到文化研究。唯其如此,理論向其他領域滲透的“殖民化”才有可能。伊格爾頓發(fā)現(xiàn),理論創(chuàng)新的最佳位置就是“既在其內(nèi)又在其外,在邊界上質疑地徘徊的同時占領這個領域”。也就是不同領域、文化或知識體系之間的碰撞、滲透和交融所產(chǎn)生的“視界融合”。其實,“法國理論”并非孤家寡人,與此同行的還有“英國理論”和“德國理論”,前者以英國文化研究為代表,后者以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為標志。這三股潮流合力形成的沖擊波,深刻地改變了晚近文學研究的格局,促成了從文學理論轉向理論的大勢。

  其次,從文學理論轉向理論,雖說擺脫了形式主義和語言學模式的研究路徑,但卻進一步強化了“語言學轉向”的語境作用。就像杰姆遜所指出的,結構主義的影響乃是雅各布森和索緒爾的語言學模式,被廣泛地運用到社會(人類學)、心理(心理分析)、歷史(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等不同領域,形成了更加綜合性的研究視野。換言之,語言學模式在人類科學架構中生發(fā)出更加整合性、總體性的大理論視野。恰如??略谟懻撊祟惪茖W的研究特點時所概括的那樣:“人類科學是這樣一種分析,即它在人的實證性所是(活著的、勞動著的和講著話的存在)與使得這同一個存在能知道(或沒法知道)生命的所是、勞動本質及其法則所在和他能以何種方式講話這一切之間延伸。”這顯然越出了什克洛夫斯基以來形式主義文學理論關于修辭、手法或風格等傳統(tǒng)范疇的分析,它是在一個更大的視角上對文學的透視。我們也許可以模仿馬克思的話來說,理論的“幽靈”不僅僅在文學研究中徘徊,而且在各門學科的領地中徘徊。學科間壁壘森嚴的界限打破了,甚至文學研究的理路也滲入其他學科,有人把這種狀況概括為故事講述重新回到歷史研究的中心位置。這方面最重要的發(fā)展就是文化研究的崛起。

  第三,從文學理論轉向理論,也是純學術向“學術政治”的轉變。一切均是政治,文學實踐如此,文學研究亦復如此。只要對當代文學研究的熱門話題稍加審視,便不難發(fā)現(xiàn),研究的關鍵詞總離不開“階級”、“種族”、“族裔”、“性別”、“權力/知識”“霸權”、“身份”、“差異”、“意識形態(tài)”、“后殖民”等等。理論取代文學理論的沖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或政治的干預。就像巴特勒等人所指出的那樣:“當理論通過文學解讀而干預社會世界和政治世界時,它就變得不純粹了。”所以我們看到,客觀主義、實證主義和價值中立等科學研究的觀念已被徹底摧毀了,意識形態(tài)、文化領導權、群體利益、價值立場從一開始就左右著理論研究的路向和結果。

  在我看來,理論的一個基本設定是“去……化”。被文學理論所認為理所當然的許多假設,在理論的審視中變得可疑了。最典型的策略就是德里達和??碌难芯?。前者通過對西方哲學中形而上學在場的批判,揭示了在一系列看似自然的二元結構(諸如自我與非我,真與偽,意義與無意義,理性與瘋狂,中心與邊緣,表層與深層,男性與女性等)中,一方是如何依賴于被其排斥的另一方的,進而暴露出邏各斯中心主義和本質主義的不可能性。后者則通過對話語及其認知型的解析,揭露了話語是如何通過各種方法而被規(guī)訓為真理與知識的,進而實現(xiàn)了權力與知識的共謀。用伊格爾頓話來說,德里達的解構實踐乃是一種政治實踐,它試圖摧毀特定思想體系及其背后的那一整個由種種政治結構和社會制度形成的系統(tǒng)借以維持自己實力的邏輯。而巴特勒則把這種理論稱之為“強化理論的不純粹性并加強它的政治特色”。

  假如說文學理論假定了人性和價值的普遍性的話,那么,理論則從根本上顛覆了這些范疇的普遍存在,充其量不過是語言的社會建構產(chǎn)物而已;如果說文學理論強調(diào)審美和藝術的超然價值的話,那么理論則徹底揭穿了所謂審美和藝術價值乃是特定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如果說文學理論相信自身 是一種客觀公正的對文學的探究的話,那么,理論則把任何文學研究都看作是“理論政治”的表征。所以,“課堂即戰(zhàn)場”,文化的戰(zhàn)爭硝煙四起?,F(xiàn)實的政治斗爭轉入了校園和講堂,知識被當作是解放的重要路徑(伊格爾頓語)。文化研究、女性主義、后殖民研究、性別研究、怪異理論、環(huán)境批評等理論風起云涌,形成了一種激進的理論思潮。

  “理論之后”或“后理論”

  杰姆遜最早發(fā)出理論終結的“訃告”,他在90年代初就不無惋惜地慨嘆:“今天在理論上有所發(fā)現(xiàn)的英雄時代似乎已經(jīng)結束了,其標志是下述事件:巴特、拉康和雅各布森的死,馬爾庫塞的去世;阿爾杜塞的沉默,尼柯、布朗特日和貝歇的自殺為標志的‘第一代’法蘭克福學派的終結;甚至還有更老一代的學者如薩特的謝世等。所有這些事件都從不同角度表明,結構主義的有所發(fā)明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不能指望能夠在語言的領域里找到堪與60年代地震圖式轉義或結構主義誕生的震動相比擬的任何新發(fā)現(xiàn)。”10多年之后,伊格爾頓的“悼詞”更加悲觀:“文化理論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拉康、列維・斯特勞斯、阿爾杜塞、巴特、??麻_創(chuàng)性的著作距今已有數(shù)十年之久了。威廉斯、伊麗格瑞、布爾迪厄、克里斯蒂娃、德里達、西蘇、哈貝馬斯、杰姆遜和薩義德等人早先開拓性的著述也有數(shù)十年了。這以后并沒有很多可與這些奠基者的雄心和獨創(chuàng)性相媲美的著作問世。他們中的一些人此后遭遇了不測。命運使巴特在巴黎的一輛洗衣行的車下命喪黃泉,福柯因愛滋病而備受痛苦,送走了拉康、威廉斯和布爾迪厄,阿爾杜塞因弒妻被罰而關進了精神病院??磥恚系鄄⒉皇且粋€結構主義者。”

  90年代以來,“理論終結”的幽靈始終在學界徘徊著,“好時光不再”卻是一種普遍的氛圍。那么,理論之后的理論(或后理論)該做些什么呢?總體上說,我以為后理論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征。

  首先,盡管后現(xiàn)代理論指出了現(xiàn)代性的宏大敘事的衰落,但后現(xiàn)代理論范式本身卻帶有某種大理論的特征。某種程度上說,“理論之后”也就是后現(xiàn)代理論范式之后的理論,照杰姆遜的看法,“我們應該去做些別的事了。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還是以不提偉大的‘突破’之類的虛幻口號為好。”而卡勒直接指出:“‘后理論’就是所說‘大理論’(the grand theory)死亡之后的理論。”看來,后理論的特征之一就是告別“大理論”,不再雄心勃勃地創(chuàng)造某種解釋一切的大敘事,轉而進入了各種可能的“小理論”探索。這種后理論更強調(diào)多元性和具體性,既不同于現(xiàn)代文學理論的單一語言學模式,也有別于后現(xiàn)代理論的超學科范式,而是吸取兩種范式所長的新建構。這是因為經(jīng)由后結構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差異合法化的觀念的熏陶,本質主義和普遍主義的觀念被更加審慎地加以考量。從這個角度來看,后理論告別統(tǒng)攝一切大理論之后,就更加注重自身的反思性。作為一種知識的系統(tǒng)生產(chǎn),“大理論”的知識構成往往具有一種“學科帝國主義”的局限性,其知識系統(tǒng)在急劇膨脹的同時,擴大了這一知識視域中的某些問題,而遮蔽了另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科帝國主義”缺乏自身的反思批判性,因此需要調(diào)整知識生產(chǎn)的策略和視域并形成另類視域,而小理論則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對后理論的討論常引用德里達的一段妙語:“如同有了新的視覺裝置的輔助,人們最終可以看見視線,不僅看見自然風景、城市、橋梁和深淵,而且可以看見看本身。”德里達的說法頗為有趣,看本來是看對象的,或城市或鄉(xiāng)野,但卻看不見看自身。通過某種視覺裝置,看便可以看見看自身了,這里強調(diào)的是一種自身的反思性。轉移到文學研究上來,研究文學不僅研究文學,也需要研究文學研究自身。這種“新的視覺裝置”就是差異性的后理論。麥奎連等人就指出,后理論是一種思維狀態(tài),亦即發(fā)現(xiàn)自身處于一個不斷地被延宕的狀態(tài),處在一種反思位置上的思想體驗。

  其次,后理論在告別大理論的同時,也警惕另一種傾向,那就是把文學研究降低為某些無關大局的碎屑細節(jié)考量。與文學理論同行的一些其他理論,被杰姆遜概括為“深度模式”理論,這些理論全力找尋隱含在文學符號后面的深邃意義和本質。但隨著理論(尤其是后結構主義)的登場,這種意義和本質被徹底解構了,大理論在潑洗澡水的同時將嬰兒也一同潑了出去。文化研究的興起,更是堅持一種反精英和反經(jīng)典的民粹立場,將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納入視野。這就難免攝入一些細枝末節(jié)、微不足道的問題。因此,后理論作為一種更具反思性的理論探索必然對這種傾向有所防范。伊格爾頓認為文學研究被貶低到諸如性欲或性表征問題上時是成問題的,許多重要的問題被擱置或排斥了。因此,他提出“理論之后”有必要轉向那些被文化研究所忽略的“大問題”;諸如真、德行、客觀性、道德、革命、死亡、惡和非存在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學者認為,后理論的真正使命就是對迄今為止尚未觸及和思考過的問題進行探索的種種可能性。但這一工作只有在反思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那些被大理論和文化研究所遮蔽的大問題,反倒可以在理論之后的小理論的視野中凸現(xiàn)出來。

  再次,后理論所面臨的知識生產(chǎn)的語境已經(jīng)不同于以前。歷史地說,現(xiàn)代文學理論的諸多學派為這一學科的建制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理論在拓展文學研究的邊界的同時,一方面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學科的體制化,另一方面又為文學研究領域內(nèi)明星體系確立及其象征資本的積累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果我們把從文學理論到理論的歷程視為一個體制化不斷完善的過程的話,那么,可以看到,隨著知識生產(chǎn)和消費的發(fā)展,隨著大學文學研究的體制化,那些理論的名角實際上也就是學術體制內(nèi)的明星。他們的理論創(chuàng)造同時也是象征資本的積累,而這些理論在大學體制中廣泛的傳播實際上也就是一種知識消費。因此,后理論所面臨的是一個高度體制化的知識生產(chǎn)―消費的語境。實際上,理論的崛起是伴隨著政治左派的衰落同步進行的,社會的政治實踐轉變?yōu)闀九c課堂的理論論爭。后理論的生存環(huán)境日益淪入大學體制中的如下技術性活動,諸如學科設置、專業(yè)建設,課程體系、教材出版、科研項目、成果評獎、學會活動、專業(yè)雜志和國際會議等。當下的理論研究越發(fā)趨向于專業(yè)共同體內(nèi)部的書齋切磋型或課堂傳授型的知識規(guī)訓。后理論的反思性自然也包括對這一語境的反思,如何擺脫這種困境而實現(xiàn)理論的超越,顯然是擺在后理論面前的難題。誠如卡魯斯等人指出的那樣:“后理論并不是在‘理論之后’、‘理論征服’或甚至‘無理論’狀況那種膚淺和未必如此的意義上加以理解的,確切地說,后理論是作為―個事業(yè)(并不必然帶有從業(yè)者的任何責任)。這一事業(yè)首先包含了將其體制化和國際化加以理論分析的理論工作;其次,它根據(jù)一種‘將要出現(xiàn)的’理論,預見到對理論的‘他者’(被理論所壓抑、排斥、從未思考過的東西)的批判性回歸。”

  最后,后理論也是文學回歸的某種表征。在關注大問題的同時,文學作為一種符號的社會建構,其審美感性經(jīng)驗的一面在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中消失了。桑塔格早就亮出“反對闡釋”大旗,對理論“拜物教”予以致命一擊。她強調(diào)藝術獨特的感性體驗,反對那種“進一步將藝術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將藝術同化于文化”的做法,她強調(diào)“需要更多地關注藝術中的形式。如果對內(nèi)容的過度強調(diào)引起了闡釋的自大,那么對形式的更廣泛、更徹底的描述將消除這種自大”??死赘裥蜗蟮匕堰@種轉變稱之為審美對意識形態(tài)的“復仇”,他寫道:“審美通過展示出某種復雜化力量(同時也是一種動搖根基的力量),因而獲得了它對意識形態(tài)的復仇。”誠然,這一“復仇”并不是重歸文學理論的語言學或形式主義范式,而是經(jīng)過理論規(guī)訓及其“終結”后在反思性基礎上向審美回歸。因此,“復仇”便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否定和轉向,而是一種經(jīng)由反思而產(chǎn)生的螺旋上升,它呈現(xiàn)為各種復雜的形態(tài)。布魯姆式的文化保守主義是其西方的表征形式。他直言:“在現(xiàn)今世界上的大學里文學教學已被政治化了:我們不再有大學,只有政治正確的廟堂。文學批評如今已被‘文化批評’所取代:這是一種由偽馬克思主義、偽女性主義以及各種法國/海德格爾式的時髦東西所組成的奇觀。西方經(jīng)典已被各種諸如此類的十字軍運動所代替,如后殖民主義、多元文化主義、族裔研究,以及各種關于性傾向的奇談怪論。”而在今天的中國學界,有關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審美化、審美意識形態(tài)等問題的論爭,不妨視為后理論在當下中國語境中的某種表征。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純理論的學術論文

236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