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心理健康論文 >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探索論文(2)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探索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探索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探索論文篇二

  《淺談心理游戲在高校心理健康課中的應用》

  摘 要:“心理游戲”以其獨特的魅力在高校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逐漸得到運用,本文就“心理游戲”教學的可行性、如何運用游戲進行教學、對“心理游戲”教學運用的反思等三個方面進行探討,試圖讓絢麗的“心理游戲”走進高校心理健康課堂,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感悟人生,體驗成長,以期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幫助學生學會自助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游戲;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3)06-003-004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一般的學科教育課程不同,其成果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各種心理調控技巧,提高自我調控能力,促進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健康發(fā)展。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的蓬勃開展,全國有近80%的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程或必修課程,在對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素質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目前許多學校的心理健康課存在著形式化、課程化、醫(yī)學化、德育化的模式,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應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能動性,使學生把“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的外在教育要求內(nèi)化為自身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覺行動、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致力于研究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整合,以改善整個教學探究過程,增進個體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新課程改革推行進程中,心理健康課雖然起步較晚,但任務艱巨,它是當今高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心理健康課教學實踐的探索過程中,依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將生動深刻的心理游戲應用在心理健康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道理、體驗情感,寓教于樂,收到了較好的教學與實際效果。

  1心理游戲——讓高校心理健康課活起來

  1.1心理游戲的內(nèi)涵

  心理游戲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是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1.2心理游戲教學的適應性分析

  每位高校大學生都經(jīng)歷過3歲至6、7歲的幼兒期,相當于幼兒園教育階段,又稱為學前期。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兒童的主導活動對其心理發(fā)展的內(nèi)容和性質具有決定性意義:第一,幼兒的游戲主導著他們的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第二,幼兒的各種學習多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第三,游戲是幼兒教育的最佳途徑。精神分析學派的始祖弗洛伊德認為,游戲有三個最基本的心理特征。

  1.2.1視真性。弗洛伊德認為,游戲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想象世界,但是孩子們的感情是真實的。“如果認為孩子對待那個世界的態(tài)度并不認真,那就錯了;相反的,他做游戲時非常認真,在游戲時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孩子們非常清楚游戲并不是“真實的事情”,只是“認真的事情”,他很清楚將它和現(xiàn)實區(qū)別開來,他們只是從感情上把游戲看成是現(xiàn)實生活,但決不在理智上把它作為真人真事,這是因為只有虛構和想象而非真實才能給人樂趣。

  1.2.2持續(xù)性。弗洛伊德認為,“人們長大以后,停止游戲,似乎他們要放棄那種從游戲中獲得的快樂。但是,凡懂得人類心理的人都知道,要一個人放棄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快樂,比什么事情都困難。事實上,我們從來不可能放棄任何一件事情,只不過是把一件事轉移成另一件事罷了。”在成年期,兒童游戲心理在客觀是那個必然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壓抑”,在主觀上就往往顯示為一種“轉移”,從形象形式中獲取快感的心理機制卻積淀在心底,成為寶貴的創(chuàng)造素質,而拋棄的只是虛構非得與某種真實事件連結的直觀形式。

  1.2.3暴露性(開放性)。兒童游戲是一種積極的、為社會所贊同的,兒童潛意識中的野心一般不直接構成游戲的具體內(nèi)容,因此客觀上沒有必要,主觀上也不知道將這種赤裸裸追求快樂的“單一”愿望藏匿起來。兒童的心理在游戲這種高級創(chuàng)造形式中是徹底公開的,使之成為一片廣闊無垠的自由天地,這與成人心理的自我封閉狀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

  心理游戲是以“游戲”作為中介,使成員的內(nèi)心世界投射出來,進而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因為游戲可以讓人在無壓力環(huán)境中自由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它是打開人們心智枷鎖的重要方法。

  心理游戲進入高校課堂,更是心理教育的一種新嘗試。通過各種游戲,讓學生進行體驗、感悟從而打開自己的心鎖的心理輔導和治療,相對與其他方法更為有效。近幾年來,心理游戲已悄然進入我國的一些學校和企業(yè),特別是在學校中,以游戲輔導為手段,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輔導模式正在得以應用和推廣,它所展現(xiàn)的新觀念、新思路、新手段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2心理游戲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實施與案例解析

  要讓心理游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尤其需要根據(jù)學生和課堂的實際需要對游戲的主題、對象、形式、場地等進行合理選擇和編排。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高校心理健康課教學實踐,談談心理游戲法在心理健康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2.1運用游戲導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節(jié)課開始就引人入勝,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很快集中精力并積極期待交流新課,那么學生常常會更好地跟上教師預設的課堂學習活動的節(jié)奏。導課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其方式方法的選擇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教學時段等要素的理解和把握。筆者認為:高校心理健康課比較適用于以游戲呈現(xiàn)的方法引入新課。

  案例1:每個人都有情緒,而情緒瞬息萬變,粗心的我們總是不善于觀察、識別和照顧身邊人的情緒。在情緒教學導課時,先做好10張卡片(卡片上寫有最常見的10個情緒詞語),邀請10位“模特”上臺抽簽,學生很興奮好奇,是什么東西,參與度很高。10位“模特”拿到卡片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音,也不能相互交流,只能通過自己的面部和肢體表情將抽到的情緒表達出來,臺下的同學猜測是什么情緒詞語。猜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非常滿意;猜不到的時候,“模特”很著急,胡亂比劃,臺下的同學摸不著頭腦,失敗很多次之后,“模特”認真思考,重新表演,臺下的同學終于猜中了。

  在案例1中,把現(xiàn)實生活中被大家忽略的細節(jié)帶入課堂,并定格放大,吸引學生注意力,自然地導入課題。進入課堂教學氛圍,關注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排除了第一個障礙(即學生不愿聽課),又為下面的課堂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即引出課堂的主題),還能引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留心生活,善于觀察、識別和照顧別人的情緒,并主動學習有趣的表情背后的知識,一舉多得。很顯然,這堂課的導入效果是明顯的。實際上,運用游戲導入,并不一定需要教師事先預設,有時可能是臨時生成的,但同樣也會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

  2.2 運用游戲串聯(lián):銜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學科特點決定了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會更多地選擇一種開放活動式的教學方法,以此喚起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的各種體驗,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心理學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的內(nèi)在感受。然而,這種教學特點也可能會導致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教師無法控制課堂而出現(xiàn)脫節(jié)的尷尬局面。鑒于此,在高校心理健康課教學中,筆者嘗試在兩個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之間恰當?shù)夭迦胍恍┯螒?,通過學生對游戲的積極參與,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地進行銜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案例2:在人數(shù)比較多的課堂上,進行人際交往的教學。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在突出自我的時候,我們?nèi)绾握疹櫵烁惺?,尊重他人,善于傾聽。如何把這兩個內(nèi)容自然的銜接起來呢?利用一個“滾雪球”的小游戲,就可以做到。

  由于上課人數(shù)過多,少則80人,多則120人。在這種情況下,具體做法是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7-10人,圍坐在一起,每一組員向其他組員介紹自己,內(nèi)容包括生源地、性格特征以及姓名,要求:一、第一名同學介紹“我是來自……性格……的……”。二、第二名同學要將前一名同學所敘述的內(nèi)容也加入其中,介紹為“我是坐在……( 前一同學敘述的內(nèi)容) 前/ 后/左/ 右邊的來自……性格……的……”。以此類推,最后一名同學要用一句話復述全組的內(nèi)容,另外還要加上介紹自己。游戲過程中要讓學生真正參與,深入的去做,避免走過場,“蜻蜓點水”,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參與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為此本人特意臨時增加了一個步驟三、請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講臺來PK,用一句話來總結全組的信息。目的就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大家的興趣,增強參與意識。在活動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并且老師一直關注、指導每一組的活動進行的情況,是否按要求開展、是否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目的是讓所有同學都能參與,即便是平素不愛說話、羞于表達的同學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在公共場合開口,更多的讓他人了解自己。特別增加的PK這一步驟,讓小組成員有集體的榮譽感,更用“心”的了解他人,達到更深入了解全班同學的目的。通過這個活動開始了適應大學生活的第一步,并且認真的自我分析才能作出與眾不同的自我介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人記住。聽聽學生游戲后的心理感受吧:“這個自我介紹有點特殊,特殊之處在于它的介紹方式不同”,“這樣既讓自己了解了身邊的同學同時也讓其他同學了解了自己,而且我覺得這種方式的自我介紹有趣多了。”另外這個游戲還讓我們學會尊重他人,在他人發(fā)言的時候注意傾聽,如果我們都不尊重,不傾聽他人游戲也就無法進行。游戲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快樂,游戲過后的思考又讓學生受益頗多,本人認為選擇該游戲是比較適合入校新生的。

  2.3巧妙設計游戲: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課堂講授進行過程中,由于周圍環(huán)境干擾或學生注意力的轉移,容易造成“一言堂”的狀況。

  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課堂上,就要抓住學生關心的問題——出勤,很多老師會直接點名,這個時候休息一下,與學生做個“拍七令”的小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在無形中也點了名,還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

  案例3:“拍七令”。使用橫排輪流的方式,每一位同學輪到時坐著說出自己輪到的數(shù)字,但在輪到數(shù)目字有7(7、17、27…)或是數(shù)目字為7的倍數(shù)時(7、14、21、28…),該位同學必須站起拍手,且不可說出此數(shù)目字。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且縮短時間,采取按座位自然分為兩大組,每組一位監(jiān)督員,分開進行比賽,直至時間到停止,并選出優(yōu)勝組別。經(jīng)由此活動增進學生的注意力,幫助教學活動的進行。

  2.4 巧用游戲情節(jié):讓學生在跌宕起伏中感悟人生

  游戲是一種保護性的發(fā)展機制,游戲滿足了學生因自身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上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幫助學生發(fā)展自我的力量,解決本我與超我的沖突,使他們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緊張、拘束,通過游戲得到安全的釋放,減少焦慮。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無法表達的情感和愿望,通過游戲能自然的流露出來,通過游戲,感悟人生,體驗成長。

  案例4:“我的五樣”。請學生嚴肅、認真、真實、真誠的對待這個問題,沉思并寫下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排名不分先后,不必考慮別人的眼光,只需是自己情感上的真愛即可。再一次確認了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如果我們現(xiàn)在不得不放棄其中的一樣,你會去掉哪一個?請注意把它徹底抹去,注意體會此時的心理感受。用筆記下你的感受,并說說你為什么首先去掉這一樣。依次去掉剩下的四樣中的三樣,只保留一樣。要求:1、注意先后順序,也要把去除的那一樣完全抹去; 2、分別用一兩句話記下去掉這三樣時的感受?,F(xiàn)在學生的紙上只剩下一樣自己生命中最最寶貴的東西了。請寫下自己最終留下這一樣的理由,并作交流。

  通過游戲,讓學生了解潛意識中自己真實的愿望和想法,不管他們最后留下的是什么,都是學生目前對生命的理解,隨著他們的成長,肯定會找到新的、更深的答案。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萌生感恩之情,感恩親情、友情、愛情、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原來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幸好沒有失去,更懂得珍惜現(xiàn)在。

  2.5 運用游戲結尾:升華課堂教學主題

  一堂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說好的開頭有先聲奪人啟發(fā)誘導之功能,那么,精妙的結尾就應具有耐人尋味言雖盡而意無窮的作用。在高校心理健康課上,以游戲作為結尾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一個游戲既是對前面整節(jié)課堂活動內(nèi)容的概括和提升,也可以作為下節(jié)課要關注話題的鋪墊。

  案例5:“掌聲響起來”。自信是由內(nèi)而外的對自我的肯定,接納。在課堂接近尾聲之時,如何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到力量?鼓掌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一節(jié)課臨近結束,給自己肯定的掌聲,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在此,設計一個小游戲,請大家猜在規(guī)定的一分鐘內(nèi)正常人能鼓掌多少次?現(xiàn)場實踐,每個人都在心中計算一下自己有多少次掌聲,全班PK。立刻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全場氣氛高漲,大家都受到了鼓舞。最后,一分鐘時間到,每個人都報出自己鼓掌次數(shù),大家都不可思議,有人一分鐘鼓掌了100多次,好高,還有人120次!太神奇了,1秒鐘2次,最后在大家感慨的時候,老師突然說掐表掐快了,實際上還沒到1分鐘,而是29秒鐘而已。大家都唏噓不已,并深受感到,原來人的潛能有那么大,憑什么不自信呢?!

  3心理游戲教學實踐的幾點反思

  開展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戲活動,一方面可以調動起學生切身參與的樂趣,體驗到意外的發(fā)現(xiàn);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心理游戲活動喚起當代大學生對生活的激情,對周圍人的關注,對父母的關愛,極大地沖擊了個體的人生價值觀念。心理游戲的設計絕非隨意為之,并非為游戲而游戲,它必須堅持四個方面的原則:

  第一,服務于學生,體現(xiàn)正面引導、積極性與普適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象是全體學生,它是一種發(fā)展性教育模式。這就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游戲,不是針對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的少數(shù)個體。因此,應當定位于發(fā)展性教育,即主動的、積極的、發(fā)展性的心理教育,是以人的發(fā)展為本,旨在優(yōu)化人的心理素質、提高人的心理機能,進而促進人的整體素質發(fā)展,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

  第二,服務于學生實際需要,體現(xiàn)生活性、現(xiàn)實性與發(fā)展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心理教育的理論出發(fā),運用心理教育知識引導和發(fā)展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是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必須找到適合學生特點和需要的主題,根據(jù)輔導主題、對象和場地等具體情況選出合適的游戲。所謂“合適”,就是指規(guī)則、方法的難易程度要時候本年齡段學生的水平,場地、人數(shù)、道具要適合輔導時對象的人數(shù)、場地條件和道具設置的條件,輔導的要求要適合本年齡段的學生,學生對該游戲要有興趣。

  第三,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xiàn)趣味性、活動性和開放性原則?;谛睦斫】嫡n程的定位是發(fā)展性心理教育,以正面引導為主。因此,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必須建立在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通過生動的情景設置、典型經(jīng)驗的提煉、實踐活動的策劃、開放發(fā)展的引導,使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多樣性、差異性。

  第四,注重學生的感悟、體驗,體現(xiàn)自我教育、體驗性和分享性原則。深入挖掘游戲的意義,鼓勵學生參與、分享感受,在團體中交流個人的喜悅、憂慮、與他人的關系等問題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有那么多相似乃至共同的體驗。這些相似與共同的體驗對于融洽人際關系、提高群體的凝聚力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克服自我中心、封閉狹隘等缺點,逐漸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作出合理的選擇。團體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對個體具有很大的支配力。要改變個體應先使所屬團體發(fā)生變化,這遠比直接改變個體來得容易。團體具有吸引各個成員的內(nèi)聚力,這種凝聚來自成員們對團體內(nèi)部一定規(guī)范和價值的遵從,它強有力地把個體的動機與團體目標聯(lián)結在一起,使得團體行為深深地影響個體的行為,達到自我教育的作用,促進個體成長成熟。

  心理游戲教學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在高校心理健康課上的運用,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更強,提高心理健康課的效率,而且它是生活教育的一種積極的嘗試,可以促使學生對某些話題的思考和某些問題的關注更深刻更久遠這種教學方法的合理使用,相信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論文

2.心理健康課結業(yè)論文

3.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論文

4.大學大一心理健康課論文3000字

268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