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畢業(yè)論文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畢業(yè)論文
現(xiàn)代大學生人際關系心理障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其身心健康、個人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論文篇一:《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效用》
【文章摘要】
團體心理輔導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有效形式。本文以人際關系困擾為主題,有針對性的設計了團體輔導的方案,并選取了16位具有一定人際關系困擾的同學進行輔導,結果表明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輔導方案有效,團體輔導的形式受到學生的歡迎,對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團體;團體心理輔導;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需要得到發(fā)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促進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格健康。然而,在當前的大學校園人際關系困擾卻成為諸多大學生心理適應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約占1/3以上的大學生人際關系一般或不良,有待進一步改善。個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雖然有著明顯的效果,但相對于團體輔導來說,它耗時長、與真實人際環(huán)境有差異等不足。而運用團體心理輔導進行干預是一種更經(jīng)濟、有效并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方式,已越來越受到高校心理工作者的歡迎。本文將報告我們開展的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案和效用。
1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輔導方案設計
團體輔導是同一時間對具有同樣困擾的人群進行輔導,為了讓輔導起作用設計一套有效的輔導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首先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團體心理學的規(guī)律以及人際互動模式建立的基本特征,我們得知任何團體的發(fā)展都要經(jīng)歷起動、過渡、成熟、結束的發(fā)展過程,而且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是連續(xù)的并相互影響。從人際互動模式中我們得到:信任、有效溝通、真誠表達、自我覺察、換位思考、適度界限等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由此,我們設計出了一系列與人際關系主題相關的組成活動、起始活動、過程活動和結束活動。
接著逐一對這些活動進行試驗,通過領導者的主觀感受和參與同學的反饋信息,來評價各個活動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最終形成了如下的團體輔導方案:第一次:活動的任務是“團體形成”,活動分別是:問好、有緣相識、信任之旅、澄清團體目標、建立團體規(guī)范、本次活動感受、家庭作業(yè);第二次:活動的任務是“自我認識”,活動分別是:心有千千節(jié)、齊心協(xié)力、三個“我”(理想我、現(xiàn)實我、真實我)、自我肯定練習、本次活動感受、家庭作業(yè);第三次:活動的任務是“有效溝通”,活動分別是:同舟共濟、單向溝通圖和雙向共同圖、內(nèi)圈和外圈、朋友讓我感動的地方、本次活動感受、家庭作業(yè);第四次:活動的任務是“換位思考”,活動分別是:你戳我爆、突圍、闖關、最佳匹配圖、找“領袖”、本次活動感受、家庭作業(yè);第五次:活動的任務是“拒絕與贊美”,活動分別是:我想有個家、風雨同行、優(yōu)點轟擊、我要說“不”、本次活動感受、家庭作業(yè);第六次:活動的任務是“結束團體”,活動分別是:十指抬人、心情故事、我有我的風采、祝語。每次輔導均是按照熱身活動、主題活動和結束活動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
2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輔導的實施
通過海報、網(wǎng)站、微信等方式在全校范圍內(nèi)進行招募,對52名自愿報名的大學生采用人際交往綜合診斷量表結合個別訪談的方式,甄選出具有一定人際關系困擾的學生16名(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得分不低于12分,個別訪談中人際關系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自評得分超過6分,0-10點自評,0為100%沒有困擾,100為%有困擾),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名稱為“人際關系訓練營”;團體性質(zhì)屬于結構化、同質(zhì)性的成長性團體;團體目的為改善具有人際困擾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幫助其建立積極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模式;團體程序:時間為每周日下午,每次輔導2.5個小時,連續(xù)持續(xù)6周;團體領導者為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團體輔導老師,并配備接受過團體輔導的協(xié)同指導者1名,共同帶領。每次團體結束后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同學們在接下來的一周里進行練習;6次活動過后讓大家對團體輔導進行總結。
3 團體輔導的結果和效用
經(jīng)過了6次的團體輔導,參加的同學的感受和收獲是多方位、多層次的。
“剛開始的課程是大家組織兩個小團隊,并且各自為自己所在的團隊起對名,編口號,選隊歌,一開始就和其他系的同學一起為自己的團隊出謀劃策,我感覺這種過程是很快樂的事情,能瞬間感覺團隊精神力量的鼓舞。剛來時的羞澀和陌生感都在各種游戲的歡樂的氣氛中消失了,大家都多了一份親近和了解,和諧的氣氛中洋溢著一種團體的凝聚力,這么清晰的感受到集體的力量。”
“團體輔導活動用輕松歡樂地形式,讓我們親身體驗了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道理,教會了我們一些死板課本上根本無法學到的知識,學習到一些在人際交往中的經(jīng)驗之談,對我們以后的生活學習無疑是一筆巨大而無形的精神財富。”
團體輔導帶給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看到了不僅僅只有他們自己會出現(xiàn)人際關系困擾,這將大大的緩解他們情緒上的壓力。同時團體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穩(wěn)定、自由的氛圍,鼓勵他們?nèi)ケ磉_,讓內(nèi)心的苦楚有機會傾訴;團體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認識自己人際互動模式,表達自我、調(diào)整自我的機會;最后,團體在一定程度上教會了他們用健康有效的方式去他人建立聯(lián)系。
4 團體領導者的思考
團體輔導現(xiàn)場中體驗人際互動。團體領導者根據(jù)現(xiàn)場成員之間的互動方式來引導他們認識自己與他人的互動模式,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促進他們進行分享、探索,從而在他們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一定的擾動,并逐步幫助他們形成適應的、舒服的人際互動模式。此外,通過活動我們?nèi)诤狭巳穗H關系中的一些技巧,主要包括:微笑、迅速給別人留下第一印象(微笑、記住對方姓名、獨特的自我介紹)、建立朋友圈、信任(想要得到別人的信任必須先去信任別人,主動去了解別人,也讓別人了解自己)、合作、認識自我(接納自己,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調(diào)整認知方式、雙向有效溝通、傾聽、贊美,等等。
布置家庭作業(yè),強化輔導效果。每次團體輔導結束后針對活動中傳遞的技巧給成員們布置家庭作業(yè),并在后一次活動中進行分享家庭作業(yè)的情況,包括遇到的問題、各種感受等。主要是通過實際的行為來強化在活動中所學到、感受到的信息,從而努力達到訓練的效果。布置的作業(yè)包括:訓練1、獨特的自我介紹;訓練2:打五個電話去聯(lián)系自己的朋友;訓練3、嘗試雙向溝通的方式與朋友交流至少一次;訓練4:贊美、表揚,每天早晨贊美自己和學著贊美他人至少5次。
針對特定困擾,探索解決辦法。讓成員們分享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難以處理的人際困擾。當一個成員在表達自己的困擾的時候,要求其他成員耐心的傾聽,接著每個成員都非常積極針對這個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可能解決的辦法,為成員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辦法和思路。團體領導這也根據(jù)成員分享的問題,進行共情和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等。從而促進成員對所遇到的困擾產(chǎn)生新的看法,并讓其看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拓展人際交流圈。團體輔導中,領導者和成員們共同討論了拓展人際關系的途徑。比如:多看書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多接觸那些能給我們啟發(fā)、能引導我們成長的導師型的人物;多接觸事讓我們在事情中不斷磨練自我。讓團體成員了解到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和成熟有很多種途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有機會擁有比較滿意的生活。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論文篇二:《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研究》
【關鍵詞】 人際關系;團體處理;心理療法;學生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積極的人際關系會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而大學生人際關系卻不容樂觀,雖然渴望與人交往,并得到他人的理解,但是由于受交往能力、交往經(jīng)驗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大學生經(jīng)常在交往中受挫,不僅體驗不到交往的樂趣,反而頻添煩惱;此外,部分大學生心理上有閉鎖的傾向,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逃避與人交往,對人際交往充滿了困惑與不解。這些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王艷紅等[1]對在校大學生的調(diào)查顯示,大學生80%的心理問題與人際關系有關。可見人際交往問題是大學生所面臨的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之一。
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進行預防和干預刻不容緩。團體心理輔導作為助人的一種普遍且有效的預防與干預方式[2],成人團體心理咨詢已經(jīng)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3],具有感染力強、效率高、涉及面廣等特點,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方式,創(chuàng)造一種融洽、信任、凝聚力強、支持、溫暖的環(huán)境和氣氛,使成員通過彼此真誠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了解自己、悅納自我,學會欣賞別人、理解別人、關心別人,掌握交往的基本禮節(jié),提高交往的自信心,提高主動交往的意識,克服社交焦慮、人際敏感,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等。近10 a來,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已成為高校心理輔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試圖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方面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做一些綜述,并提供一些建議。
1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現(xiàn)狀
1.1 團體類別 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輔導從輔導內(nèi)容上主要涉及改善社交焦慮[4]、人際態(tài)度和抑郁狀態(tài)[5]、克服人際敏感、改善兩性交往[6]、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交能力[7-8]、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9]、促進大學生個性發(fā)展[10]等;其服務模式則主要為發(fā)展性團體,即團體成員均是身體健康、精神狀態(tài)良好、無明顯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他們對人際交往均存在一定心理困惑,但懷有強烈的改變愿望,并能夠按照團體約定堅持完成整個團體活動;輔導形式除了男女大學生混合的一般團體外,還有針對專門的女大學生團體采取的不同輔導方式[11-13]。
1.2 研究對象選取與研究工具 人際關系團體中的研究對象多數(shù)為本科生以及少數(shù)高職生[14],成員通常是有著共同人際關系問題的同質(zhì)性團體。研究對象一般有2種主要篩選方式:一種是在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diào)查之后,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與訪談法進行篩選符合入組條件的被試[5];另一種則是通過公開海報招募,成員自愿報名參加人際關系團體[15]。
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中使用的測量工具,如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焦慮自評量表(SAS)、自尊量表(SES)、交流恐懼自陳量表(PRCA)、癥狀自評量表(SCL-90),多是從國外引進的。
1.3 研究方法 大學生人際團體心理輔導研究多采用問卷法、訪談法與實驗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大部分實驗設計采用前后測實驗組、控制組設計。研究者通常將被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成員接受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對照組則不作任何干預,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是具有共同人際交往困惑的同質(zhì)性團體;也有諸多研究未設置對照組,如張翠紅等[16]的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輔導研究,王衛(wèi)平等[9]對人際交往團體訓練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羅賢等[17]對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輔導及療效因子的分析研究。有些研究在實驗組安排中與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如王慧等[18]在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效果評價中選取了2個實驗組,其中一個實驗組為有著一定交往困惑的成員,邀請了2名人際交往良好的學生作為榜樣共同參與,使實驗組成為一個異質(zhì)性團體;李鳳蘭等[5]在研究人際交往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抑郁狀況的研究中,將被試隨機分成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戶外運動以及對照組3組,其中前2組為實驗組。此外,王平等[19]使用Meta分析技術,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咨詢進行了整合研究,以對其效果做出評估,是對以往研究的一次突破。
1.4 效果評估 近年來,有學者陸續(xù)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進行了研究探討,主要使用客觀量表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輔導效果作出評價,并證明了其在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改善社交焦慮、改善心理健康等諸多方面有著顯著成效。但是這僅僅是輔導帶來的短暫效果,同時也存在一些爭議。邢秀茶等[20]在對大專二年級學生進行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后9個月進行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團體心理輔導有著長期的加強和鞏固作用。黃雪梅等[21]在2 a后評估了團體心理輔導改善大學生社交能力的效果,指出無病例反彈,效果很穩(wěn)定。但江琴[22]指出,在大學生在團體輔導后3個月,團體輔導的長期效果在交往焦慮等指標上并不顯著。
2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研究的不足
2.1 團體種類有待繼續(xù)擴大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主要為發(fā)展性團體,而基本沒有治療性團體。對于存在嚴重人際交往障礙的部分大學生,應采用治療性團體進行治療。所以輔導者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大學生選擇不同的團體,將治療性團體與發(fā)展性團體有效結合起來。
人際關系團體中選取的大學生多是本科生,忽略了對高職生的輔導。高職生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大學生群體,其心理健康狀況并不樂觀,應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特殊大學生群體的人際交往狀況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依據(jù)這些人群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人際關系團體并進行輔導是必要的,如貧困生群體、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群體、網(wǎng)絡成癮大學生群體等。師生關系對大學生有著重要影響,國外有研究者對師生關系進行了為期25 a的研究[23]??梢妿熒穗H交往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因此,還要加強師生交往團體的研究。此外,家長與學生之間交往團體也不容忽視。應將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滲透到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每一個領域,使大學生從人際交往中體驗到樂趣,同時實現(xiàn)人際交往團體的應用價值和研究價值。
2.2 團體領導者綜合素質(zhì)有待提高 在人際關系團體輔導中,團體領導者是整個團體的靈魂,優(yōu)秀的領導者常帶領團體發(fā)揮最好的效能;領導者的行為對團體輔導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起著決定性作用[24],足見團體輔導者的重要性。領導者的人格特質(zhì)尤為重要[25],領導者所采取的干預措施以及領導技能也會對團體心理輔導產(chǎn)生重大影響。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隊伍中專職人員較少,兼職人員較多;專業(yè)人員較少,跨專業(yè)人員較多;且國內(nèi)團體輔導者的輔導水平有著較大差距,許多輔導人員專業(yè)訓練不足,經(jīng)驗不夠豐富,已成為制約團體心理輔導發(fā)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團體心理輔導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強自身的專業(yè)訓練和專業(yè)理論,豐富自身的團體輔導經(jīng)驗,進而更好地為學生、為社會服務。
團體領導者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于那些不適合團體或?qū)F體產(chǎn)生破壞力的成員,領導者要能夠即時識別,并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將個別輔導與人際關系團體輔導結合起來,這樣會比單一的人際關系團體輔導模式更為有效。
2.3 研究工具和方法有待深入探索 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中所采用的客觀量表多數(shù)是從國外引進的,并不一定適合中國大學生。因此,心理輔導者在日后的研究中要評估各種量表對我國大學生的適用性和針對性,盡可能掌握心理測量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編制一些適合測量我國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有效量表。
總的來說,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中的研究方法還十分單一,有很多研究方法還沒有被使用,希望能夠突破以往的幾種研究方法,有一些新的嘗試,不只是重復以前的研究方法。多數(shù)實驗設計重復以前的設計方法;有些實驗設計只有實驗組,缺少對照組,使研究者無法確定實驗效果是否由實驗處理所引起的;人際團體輔導中采用的前后測實驗組、控制組試驗設計均是自然實驗,并沒有對額外變量進行有效控制,不像嚴格的實驗室實驗那么嚴密,在此情況下評價其效果顯得較為牽強。如何做到避免額外變量的影響,同時又不會影響實驗的外部效度,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2.4 效果評價要不斷改善 效果評估不能只局限于使用客觀量表和主觀問卷進行前后測的整體評估,研究者不僅要對人際關系團體的整體效果進行評估,還要考慮每一個單元活動的效果,甚至是每一個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活動目標。同時,不斷改善效果評價體系,將一些非書面語言技術結合到問卷評估過程中,以獲得更為客觀的效果評價。
研究者在效果評估中采用的主觀問卷調(diào)查,讓領導者對自己的領導行為進行評價和反思,團體成員報告團體給其帶來的變化,以及對團體效果作出主觀評價。但是,主觀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研究者難以評分,不同的評分者會給以不同的分數(shù),使得效果評估帶有一定主觀性。因此,將主觀問卷標準化是需要研究者努力的一個方向。
除此之外,關于人際關系團體輔導的長期效果研究遠遠不夠,即使有為數(shù)不多的追蹤研究,卻在是否有長期效果這個問題上存在一些爭議,因此要加強長期效果的研究,對研究的效果進行追蹤。人際關系團體輔導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問題的結束,輔導者仍然要采取有效的辦法對成員進行后續(xù)的輔導,以及如何拉長輔導效果的時效還需要不斷研究、完善。此外,基本沒有對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效果評價進行心理機制解釋的研究。
3 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研究建議
3.1 加強團體咨詢師的專業(yè)培訓 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對領導者的要求較高,領導者要具備良好的人格特質(zhì)、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不合格的領導者會直接影響團體效果,甚至對成員造成傷害。所以,從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培養(yǎng)和專門訓練才能勝任。如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化程度不夠高已經(jīng)成為制約學校心理健康和團體心理輔導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隨著心理咨詢的不斷普及、開展,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已經(jīng)開始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要求心理咨詢師不僅具備從業(yè)資格,還必須接受行內(nèi)繼續(xù)教育以及培訓活動,并增強了管理的規(guī)范性等。這樣,團體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門檻”得到提高,專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高校心理咨詢隊伍將會使學校心理健康和團體心理輔導更有效、更科學地開展。
3.2 完善研究方法和實驗模式 若只局限于問卷法和實驗法,在研究方法上沒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勢必會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研究者應將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訪談法、個案法等各種方法有機結合應用到人際關系團體輔導研究中。在選擇被試和對輔導效果進行評估時,還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生理指標,如皮膚電、腦電、血壓等,或結合其他技術,做出更加全面、科學的判斷。因此,研究方法多樣化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未來的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必須要有嚴格的實驗設計,在較為嚴格的實驗設計中進行輔導,對額外變量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保證輔導的科學性以及實驗的內(nèi)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同時,研究者要不斷豐富實驗設計的類型,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前后測實驗組控制組設計。
3.3 團體與個別輔導有效結合 盡管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有許多優(yōu)越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著自身的缺陷與不足。不同成員的個性不同,人際關系問題嚴重程度不同,團體情境中的個體差異難以照顧周全,個體的問題有時難以得到適當?shù)奶幚?。因?在團體輔導之外,可以結合利用個別輔導對個體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人際關系團體輔導并不是適合每一個人,有些人可能會在團體中受到傷害或阻礙團體的發(fā)展,尤其是那些社交障礙、人際焦慮過高、過分自我中心的學生等不宜參加團體。當輔導者在團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個體后,就要即時鼓勵這些成員轉為個別輔導。咨詢師在個別咨詢過程中,可將有著相似人際困惑或問題的大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咨詢效率??傊?積極將團體心理輔導與個別有機地結合,不僅對群體性、發(fā)展性問題有效,對個案心理障礙的了解和治療也有幫助,二者的結合會更有效地解決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
4 參考文獻
[1] 王艷紅,王瑞紅. 團體咨詢方法在大學生人際關系改善中的運用. 太原大學學報, 2007, 8(4):83-85.
[2] CHEN CP. Group counsel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several primary issues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clients. Group, 1995, 19(1): 45-55.
[3] SHECHTMAN Z. How does group process research inform leader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groups?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 11(4): 293-304.
[4] 張瑾. 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 江蘇:蘇州大學,2006.
[5] 李鳳蘭,鄭曉邊. 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抑郁狀況效果評價.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8, 29(6): 519-520.
[6] 李欣珍. 大學生兩性交往成長團體輔導活動的設計和實施.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15(10): 939-941.
[7] 王瑤. 小組輔導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水平的實驗研究. 心理科學, 2004,27(5): 1254-1256.
[8] 蘇雯. 團體咨詢改進大、中學人際交往能力的實驗研究. 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1.
[9] 王衛(wèi)平,史學英,郭峰. 人際交往團體訓練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 15(2): 110-113.
[10]官銳園,樊富珉. 10名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訓練前后16PF 測評.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6(7): 477,483-484.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論文篇三:《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問題及其對策》
【摘 要】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關系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調(diào)查和分析,立足普遍、結合個案,指出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教育管理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對策
從當代中國教育現(xiàn)狀來看,中學時期是學生開始人際交往萌芽時期,而大學時期則是學生廣泛進行人際交往的關鍵時期。對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只有首先明確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的種類、特點、危害等,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意見和解決對策。本文正是以此為行文思路,希望能夠?qū)Ξ敶髮W生教育貢獻一絲綿薄之力。
一、人際交往概述
在心理學上,人際關系指的是個體之間通過互動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心理上的關系,即一種任何人心里之間的心理距離,而人際交往可以看作個體之間的一種心理和行為溝通的過程。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既有交集亦有不同,二者均為人類社會化交流溝通中的概念,不同的是,前者強調(diào)的是一種動態(tài)過程,后者強調(diào)的是一種人際交往之后形成的靜態(tài)的格局關系。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常見心理問題
影響人際交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認知因素、情感因素、人格特點因素等等。個體認知的差異導致了在人際交往中的基礎識別能力的差異,也導致了大學生對于外界其他個體的印象判斷的差異。人格特點各有不同,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性格的人,選擇交往的對象也不同,這也造成了主觀偏好難以服從理性指導的局面。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步入大學階段之后面臨著多方面的人際關系變動,如親人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以及戀人關系等,其中任何一項出現(xiàn)問題都會講負面情緒擴散到其他方面。具體來看,其特點主要是:
1. 建立廣泛人際關系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是選擇交往對象時存在相當程度的盲目。大學生都希望自己在大學期間能夠成為某一個團體的領袖,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龐大而有效的人際交往群體,因此,大部分大學生都懷著廣泛建立人際關系的心愿和期望。但是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時,缺少家長的指導、老師的教導也不像中學時主動,故而在交往愿望的驅(qū)使下常常不能夠冷靜分析交往對象的情況,任情駕馭,在相當程度上是盲目交往。
2. 同齡交往、同志趣交往明顯,跨級交往、多類型交往狹隘。大學生由于缺乏理性的交友指導,在交往中往往選擇容易接近的、在身邊的對象,誤把同班、同專業(yè)、同年級同學的自然交往當做是廣泛交往,因此,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際關系廣泛,實質(zhì)上只局限于同類人的數(shù)量擴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交到各專業(yè)、各年齡的對象。
3 交往方式更加多樣化,傳統(tǒng)的束縛越來越小。隨著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普及,大學生可以選擇的交往方式越來越多,而隨之應運而生的各種手機、電腦應用也是應接不暇。大學生可以在更加容易的途徑中結識朋友,使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更加復雜化,受到傳統(tǒng)道德的約束也越來越少。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常見問題分類。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不少的問題,經(jīng)過筆者的調(diào)查和整理,現(xiàn)總結如下:
1. 自我意識過分強烈,難以與他人達成共識?,F(xiàn)在的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嬌慣成性,當獨自處于同齡人群體中時,經(jīng)常忽略別人的感受而只顧自己。自我意識過分強烈是產(chǎn)生交往矛盾的主要誘因,大家在遇到問題時,都不能夠退讓一步,使得問題愈演愈烈。此外,自我意識過分強烈也會導致大學生難以遇到知己,這類學生總是習慣性地否定他人、保護自己,因此很難敞開心扉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2. 錯誤地處理誤會和分歧,導致矛盾加劇。大學生常以宿舍為單位形成小團體,在每一個宿舍團體中一定會存在不同性格、不同表達方式的同學。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宿舍之間舍友的關系,將會使整個大學生涯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在生活中不免出現(xiàn)理解上的分歧、表達上的差異,也不免出現(xiàn)各種誤會。在交往中存在問題的大學生中,遇到誤會和分歧通常不會主動地尋找解決方法,而是聽之任之,甚至在背后相互詆毀,最終導致關系的破裂。
3. 敏感羞怯難以超越自我和表達自我,過于在意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他人評價。大學生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孤獨、自卑的心理疾病,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否定自己,也不愿意走出狹窄的圈子,因此總是不能夠正確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甚至不能夠正常的完成團隊作業(yè)以及人際交往。他們并不相信自己能夠獲得大放光彩的機會,因此,每當機會降臨,他們就會變得格外敏感,對于外界的評價和他人的看法特別在意,導致分散了做事情的注意力,最后結果不盡如人意時,反而怪罪到自己的身上,導致惡性循環(huán)。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對策
人際交往對于大學生的人格成長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當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就一定要積極尋找解決對策。關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暴露的心理問題,經(jīng)過近一步地挖掘之后,筆者提出一下解決對策,希望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得以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一)把握人際交往的尺度,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人際交往的尺度包含人際交往的廣度和人際交往的深度,此外,還應該明確交往的對象。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身邊總是同類人,那么當事人難以獲得質(zhì)的提升,因為在這樣的圈子中獲得肯定和認同永遠多于質(zhì)疑和不滿。當然,所有交往的前提都是明確正確的交往對象,樹立健康的交往觀念,如果對象是錯誤的,此后的交往只會帶來無窮的問題。
(二)理性處理人際沖突。在人際交往中難免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人際沖突,最好能夠在問題爆發(fā)前采用迂回的方法圓滿解決,當然,大部分問題都是在爆發(fā)之后才會引起重視,那么,就要求大學生能夠采用理智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采取極端的方法一了百了或者報復打擊。
(三)適當進行心理訓練。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常規(guī)的教育和指導獲得解決,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適當?shù)男睦碛柧?,從根源上解決心理顧慮,為今后的人際交往提供正確指導,幫助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夠進行自助判斷。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應該致力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其中的問題,對于已經(jīng)暴露的問題予以最高的重視和解決力度,對于在新形勢中人際交往的復雜性,更要給予高度的關注,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