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政治論文 > 民族主義 >

試析進化論視野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潮的特征(4)

時間: 若木620 分享

  第二,嚴復反對戰(zhàn)爭。他認為:“蓋其所爭,不僅軍旅疆場之間而止,自農(nóng)工商賈至于文詞學問一名一藝之微,莫不如此。” “兵之可恃而長雄者,皆富強以后之果實。無其本而強為其實,其樹不顛仆者寡矣。” “國非富不強,兵非巧不利,欲率游牧之民,以席卷工商之國,如青吉斯、帖木斯之所為者,斷斷乎無此事矣!”也就是說,國家之間的競爭是一種全面的競爭,軍事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種競爭方式而已,并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競爭中的最終勝利者不是軍事上的勝利者,而是處于更高級文明的國家。他舉例說:“夫疆場之事,一彼一此,戰(zhàn)敗何足以悲。今且無論往古,即以近事明之:八百三十年,日耳曼不嘗敗于法國乎?不三十年,灑恥復亡,蔚為強國。八百六十余年,法蘭西不嘗破于德國乎?不二十年,救敝扶傷,褎然稱富,論世之士,謂其較拿破侖之日為逾強也。然則戰(zhàn)敗又烏足悲哉!所可悲者,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與民氣之已困耳。” 因此,國人所追求的應該是國家的文明富強,而不能僅僅關注軍力的發(fā)展。換言之,要真正解決中國的生存危機,僅僅在軍事方面學習西方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徹底地解決民力、民智、民德三方面的問題。而對于這些問題來說,戰(zhàn)爭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此,嚴復說:“仆生平固最不喜言戰(zhàn)者也,每謂有國者,雖席極可戰(zhàn)之勢,據(jù)極可戰(zhàn)之理,茍可以和,切勿妄動。” 對于一個強調(diào)生存競爭和救亡圖存的海軍將領來說,嚴復這種反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確實有些令人不解。但這確實與他發(fā)展中國文化的思路是一致的。?

  第三,嚴復反對一切非理性的、盲目的排外行為,即使這些行為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他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ldquo;彼徒執(zhí)民族主義,而昌言排外者,斷斷乎不足以救亡也。” 因為嚴復始終認為“若由今之道,毋變今之俗,再數(shù)百年,謂為種滅,雖未必然,而渙散淪胥,殆必不免,與歐人何涉哉!” 即中國的生存危機根本上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衰落引起的,西方列強的侵入只不過將這種危機現(xiàn)實地展現(xiàn)出來而已。并且,嚴復還認為,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系取決中國文明的發(fā)展程度,為此,他特地翻譯了《伊索寓言》中的《鴉乘羊者》,在譯文中,鴉說:“所遇者雄,則吾為雌;所遇者雌,則吾為雄。雌雄何常,視所與接者而已矣。” 嚴復感嘆:“不自強者無朋,以所遭皆仇讎也。” 西方列強就是“鴉”。中國和西方列強的關系取決于中國人是否自強:如果中國強大了,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就是朋友,生存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反之,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就是“仇讎”,中國不管怎樣排外,亡國滅種的危險始終存在。而中國的富強或中國文明的發(fā)展,正如上文所說,必須通過向西方學習,并與西方國家相互競爭的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因此,嚴復說:“期與文明可,期于排外不可。期于文明,則不排外而自排;期于排外,將外不可排,而反自塞文明之路。” 這就是嚴復“文明排外”的主張,即形式上不排外,而是通過發(fā)展文明實現(xiàn)國家的自治獨立,達到一種實質(zhì)上排外效果。應該說,嚴復所理解的民族主義并不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者的主流,他所理解的排外也不是孫中山等民族主義所說的排外,他的“文明排外”主張更多的是針對傳統(tǒng)的士代夫、義和團等試圖中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張而言的。但是,對于一個強調(diào)生存競爭和西方列強威脅的進化論者來說,“文明排外”的主張確實是相當溫和的。?

  綜上所述,以早期嚴復為代表的這一派民族主義者,以進化論為理論框架,以一種現(xiàn)代性的眼光思考中國民族主義發(fā)展中的基本問題,賦予了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一種進化論的、現(xiàn)代化的、文化主義的、自由主義的、和平主義的和溫和改良主義的綜合特征,豐富了中國的中國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潮的內(nèi)容,并為其后來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資源。

5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