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社會對網絡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及計算機網絡最新技術的使用,給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yǎng)帶來了挑戰(zhàn),對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論文篇一
《基于仿真實訓平臺的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
摘要:在高職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化教學逐漸成為主流。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需要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課程目標設計和課程單元設計。本文提出利用先進的仿真平臺作為實訓依托,設計一個家庭局域網項目,設計了六個模塊和二十五個子任務,以“網絡設備的綜合配置”任務為案例進行課程單元設計,以極小的投資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仿真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課程進入高職院校,要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它是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在計算機專業(yè)中開設。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國內高職院校幾乎一窩蜂似的爭相開設了計算機網絡專業(yè)。但是,面對動輒數百萬的網絡實訓設備和后期高昂的維護升級成本,高職網絡專業(yè)的學生幾乎很難有機會在學習過程中操作這些網絡設備。長此以往,就造成了理論和實踐教學的脫節(jié),如此培養(yǎng)出來的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往往只會紙上談兵,很難適應企業(yè)崗位的需求,進而反過來嚴重制約了社會對該專業(yè)的評價。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在利用仿真平臺進行計算機網絡實訓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以期拋磚引玉。
網絡仿真平臺是指借助先進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模擬實際計算機網絡硬件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過程,進而在虛擬化的環(huán)境下實現網絡目標的虛擬仿真技術。仿真平臺具有投資少,配置方便靈活,虛擬化程度高等特點,開展虛擬網絡的模擬仿真教學工作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降低實驗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非常適合辦學條件有限,又對學生培養(yǎng)有非常高要求的高職院校。目前,最流行的網絡仿真軟件有VMware,DynamipsGUI和Cisco Packet Tracer,其中,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出品的,因此,對模擬仿真該公司的交換機和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的功能可謂原汁原味,遠勝市面上一些小公司的產品。
下面,本文將以高職“構建中小型企業(yè)網絡”課程為例,設計該課程的整體設計和某一單元設計,在其中的實踐教學中,以VMware和Cisco Packet Tracer為虛擬實訓平臺,通過將課程的每一個知識點對應到項目的每一個子項目,將構建中小企業(yè)網絡的任務和步驟一個接一個地被展現和教授,最終完成整個課程的教學。
一、課程整體設計
課程整體設計以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yè)崗位能力需求為中心,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項目驅動、任務導向、案例模塊化、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
(一)課程目標設計
1.總體目標:本課程通過對**大學的網絡環(huán)境的架設和管理這個項目的訓練,學生能針對不同網絡需求進行分析與規(guī)劃;能熟練對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配置;能在WINDOWS SERVER環(huán)境下進行服務架設與網絡日常管理;能按照項目集成規(guī)范流程編制方案書。
2.能力目標:掌握網絡拓撲結構設計;掌握IP地址規(guī)劃與管理;掌握二層、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掌握利用WINDOWS SERVER架設企業(yè)網絡;能熟練分析網絡常見故障,并及時解決;能熟悉網絡架設與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標準,能閱讀、分析各環(huán)節(jié)技術文檔。
3.知識目標:理解網絡服務架設與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網絡規(guī)劃、設計、實施、日常管理)的流程;理解網絡模型、TCP/IP網絡相關概念;理解交換、路由、VLAN的概念;掌握共享、磁盤管理、DNS、DHCP、EMAIL、WWW、FTP等技術;理解網絡管理中應用、接入層的功能與特點。
4.素質拓展目標:通過課程項目實踐,挖掘學生潛在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的設計與管理才能;通過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實訓,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組織協調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在項目實施中要求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以小組完成實訓(實驗)效果來評定個人成績。
(二)課程內容設計
本課題設計一個“組建**大學校園網實訓”項目。通過對該項目的分析,把整個校園網絡分為3個層次: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接入層主要為終端用戶提供接入點(有線、無線)服務;匯聚層除了負責將接入層交換機進行匯集外,還負責將各個VLAN進行有選擇的路由訪問;核心層將匯聚層交換機互連起來進行穿越校園網骨干的數據交換。
針對需求和技術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該項目分解成6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包含若干個任務,項目的模塊劃分如圖2所示。6個模塊細分成30個任務,如表1所示。
二、單元設計(教案設計)舉例
單元設計是指在課程總體設計的框架下,對每一次課進行細化設計。內容包括:本次課要完成的任務、上課的時間和地點、教學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拓展目標)、案例、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使用工具材料及教學步驟等。教學步驟是按時間順序對學生和老師各自的活動進行設計,包括時間的分配,一般按任務布置、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定實施辦法、實施工作過程、交流和檢查工作成效、訓練深化、知識歸納、工作效果評價等過程進行。
下面以模塊3中的任務1和任務2為例,設計如表2所示的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能力(技能)目標
(1)掌握PACKET TRACER5.0的安裝和使用方法
(2)在PT 5.0上繪制網絡結構圖
(3)利用CISCO配置命令配置網絡交換機
2.知識目標
(1)PT5.0的安裝;
(2)交換機和電腦圖標的安放,相互之間連線的種類;
(3)電腦IP地址的配置;
(4)交換機基本配置命令;
(5)交換機VLAN配置方法
3.素質目標
(1)提高團隊協作的能力。
(2)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和比較,總結和概括,學會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培養(yǎng)計算機網絡綜合應用能力。
(3)善于借鑒他人經驗,發(fā)揮團隊協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組織協調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完成“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綜合配置”任務,達到教學目標,依據本單元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學生活動,設計了如表2所示的教學過程。
(三)實驗實訓環(huán)境
本單元的實驗實訓都基于仿真平臺CISCO PACKET TRACER 5.0和VMWARE虛擬化軟件,包括教師演示、學生實驗,作業(yè)文件生成都是在這個平臺上完成。
三、總結
社會對網絡人才需求規(guī)格的不斷變化以及計算機網絡最新技術的使用,給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yǎng)帶來了挑戰(zhàn),對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化教學便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最好選擇之一。
仿真平臺在項目化教學中能很好的解決學生在“學做合一”中“做”的問題,為學生動手做項目提供了很好的實驗實訓平臺,并且在此平臺上,學生進行團隊合作,一起完成一個比較大的任務,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畢業(yè)后盡快進入“職業(yè)”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潘峰. 項目驅動教學探索[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2] �海霞,王鴻喜. 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多元化、仿真性、模塊式教學模式設計[J]. 遼寧教育研究,2008.
[3] 閆志剛. 高職“數據結構”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 計算機仿真,2007.
作者簡介:
萬曉林,男,副教授,常州開放大學教務處長助理 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 程序設計。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