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取向和歸化—異化策略
時間:
楊翔1由 分享
論文關(guān)鍵詞:翻譯 文化取向 歸化與異化
論文摘要:不同的社會與民族擁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英語翻譯不僅會涉及到語言問題,還會涉及到文化取向問題。翻譯不僅要把信息傳達給讀者,還要注重語言的譯文表達形式和本文化取向。不同的文化取向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即歸化和異化。選取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兩個不同翻譯版中的疑問片段,討論文學(xué)翻譯中的文化取向。
一、翻譯中的文化差異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譯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通過翻譯,我們能夠了解其他國家及其文化,也向他們展示了我們的文化。在當(dāng)今社會,人與人的交流不僅僅局限在本文化范圍內(nèi),大規(guī)模的跨文化交往已成為趨勢。但是自古以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一直存在,這給翻譯帶來了困難。根據(jù)語言的復(fù)雜程度,可以將這種差異分為:生活詞匯方面,日常用語方面和純文學(xué)作品方面。其中文學(xué)作品上文化的差異給翻譯造成的困難最難以解決。
1.生活詞匯方面。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會有許多源語言詞匯不能直接用翻譯語言來表達。這是一種詞義的空缺,這些空缺詞匯是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價值的部分,例如,中國的元宵、炕、粽子等等。英語中也有難以直接翻譯的詞匯,例如,uptown,marimba等等。造成對應(yīng)詞匯缺失現(xiàn)象的原因十分復(fù)雜,這與每個民族不同的歷史、生活習(xí)慣以及思維方式等因素都有關(guān)。對于譯者來說,掌握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并通過譯文將缺失的文化傳達給讀者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不易的事情。
除了詞匯的空缺以外,還有詞義的移置,即相同的詞匯隱含了不同的深層含義。中文“狗”與英文dog字面意義完全一致,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卻有不同的引申義和感情色彩。中文的“狗”雖包含了忠誠的意思,但更多地帶有貶義和侮辱。而在英語環(huán)境中,狗并無貶義,它象征了是忠誠、親密。再者,中國人用老鼠來表示一個人膽小,如“膽小如鼠”。英國人卻用雞或兔子表示膽小,如as timid as a chicken,as timid as a rabbit。這要求譯者在翻譯時不能拘泥于表層形式,而應(yīng)關(guān)注深層含義,并將其準確地傳達給讀者。
2.日常用語方面。日常用語是建立在生活詞匯上,相比較生活詞匯,它的差異性更大。很多日常用語的詞匯構(gòu)成雖然簡單,但包含的意思卻讓很多人迷惑不解。如dog day,并不表示“狗日子”,而是“大熱天”。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的意思是“凡人皆有得意日”。It makes my day.這一句的意思是“這使我很高興”。詞組keep one’s chin up不是“保持下巴向上”或“傲慢”的意思,而是指“保持樂觀”。這些日常用語的意思已經(jīng)與字面意思大相徑庭,翻譯的時候必須將其真實意義表達出來。
3.純文學(xué)作品方面。這里的純文學(xué)作品是相對生活語而言的,是翻譯中最為困難的。一句希臘諺語道出了文學(xué)翻譯的本質(zhì):要么忠實而丑,要么不忠實而美。要想保持作品的文學(xué)性同時又不破壞其真意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文學(xué)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譯者不僅在翻譯原著,也在某種形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例如,在《芒果樹的小屋》(The House on Mongo Street)中的一段童謠:
The waitress with big fat hips/who pays the rent with taxi tips…/says nobody in town will kiss her lips/because…/because she looks like Christophor Columbus!/Yes,no,maybe so.Yes,no,maybe so.
譯文:女招待呀長著肥肥的屁股,她用那的士小費付她的房租……她說這城里沒有人吻她的唇部,因為……因為她長得像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也不是也許是,是也不是也許是。
在譯文中不僅要把這首童謠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保持它的文學(xué)性,不能將童謠翻譯成其他形式的文本。這個譯文不僅保持了作為童謠的流暢性,節(jié)奏也十分押韻優(yōu)美,做到了形式和意義的完美結(jié)合。
論文摘要:不同的社會與民族擁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英語翻譯不僅會涉及到語言問題,還會涉及到文化取向問題。翻譯不僅要把信息傳達給讀者,還要注重語言的譯文表達形式和本文化取向。不同的文化取向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即歸化和異化。選取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兩個不同翻譯版中的疑問片段,討論文學(xué)翻譯中的文化取向。
一、翻譯中的文化差異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譯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通過翻譯,我們能夠了解其他國家及其文化,也向他們展示了我們的文化。在當(dāng)今社會,人與人的交流不僅僅局限在本文化范圍內(nèi),大規(guī)模的跨文化交往已成為趨勢。但是自古以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一直存在,這給翻譯帶來了困難。根據(jù)語言的復(fù)雜程度,可以將這種差異分為:生活詞匯方面,日常用語方面和純文學(xué)作品方面。其中文學(xué)作品上文化的差異給翻譯造成的困難最難以解決。
1.生活詞匯方面。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會有許多源語言詞匯不能直接用翻譯語言來表達。這是一種詞義的空缺,這些空缺詞匯是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價值的部分,例如,中國的元宵、炕、粽子等等。英語中也有難以直接翻譯的詞匯,例如,uptown,marimba等等。造成對應(yīng)詞匯缺失現(xiàn)象的原因十分復(fù)雜,這與每個民族不同的歷史、生活習(xí)慣以及思維方式等因素都有關(guān)。對于譯者來說,掌握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并通過譯文將缺失的文化傳達給讀者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不易的事情。
除了詞匯的空缺以外,還有詞義的移置,即相同的詞匯隱含了不同的深層含義。中文“狗”與英文dog字面意義完全一致,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卻有不同的引申義和感情色彩。中文的“狗”雖包含了忠誠的意思,但更多地帶有貶義和侮辱。而在英語環(huán)境中,狗并無貶義,它象征了是忠誠、親密。再者,中國人用老鼠來表示一個人膽小,如“膽小如鼠”。英國人卻用雞或兔子表示膽小,如as timid as a chicken,as timid as a rabbit。這要求譯者在翻譯時不能拘泥于表層形式,而應(yīng)關(guān)注深層含義,并將其準確地傳達給讀者。
2.日常用語方面。日常用語是建立在生活詞匯上,相比較生活詞匯,它的差異性更大。很多日常用語的詞匯構(gòu)成雖然簡單,但包含的意思卻讓很多人迷惑不解。如dog day,并不表示“狗日子”,而是“大熱天”。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的意思是“凡人皆有得意日”。It makes my day.這一句的意思是“這使我很高興”。詞組keep one’s chin up不是“保持下巴向上”或“傲慢”的意思,而是指“保持樂觀”。這些日常用語的意思已經(jīng)與字面意思大相徑庭,翻譯的時候必須將其真實意義表達出來。
3.純文學(xué)作品方面。這里的純文學(xué)作品是相對生活語而言的,是翻譯中最為困難的。一句希臘諺語道出了文學(xué)翻譯的本質(zhì):要么忠實而丑,要么不忠實而美。要想保持作品的文學(xué)性同時又不破壞其真意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文學(xué)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譯者不僅在翻譯原著,也在某種形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例如,在《芒果樹的小屋》(The House on Mongo Street)中的一段童謠:
The waitress with big fat hips/who pays the rent with taxi tips…/says nobody in town will kiss her lips/because…/because she looks like Christophor Columbus!/Yes,no,maybe so.Yes,no,maybe so.
譯文:女招待呀長著肥肥的屁股,她用那的士小費付她的房租……她說這城里沒有人吻她的唇部,因為……因為她長得像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也不是也許是,是也不是也許是。
在譯文中不僅要把這首童謠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保持它的文學(xué)性,不能將童謠翻譯成其他形式的文本。這個譯文不僅保持了作為童謠的流暢性,節(jié)奏也十分押韻優(yōu)美,做到了形式和意義的完美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