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學科教育 >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優(yōu)勢

時間: 王培標1 分享
內容提要: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yǎng)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品質。對于傳承漢語語言文化的語文課教學來說,加強德育教育滲透尤為重要,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所以初中語文教學要讓智育和德育滲透,齊頭并進,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使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德育滲透 思想教育 真摯情感
一、抓住文章詞句反復品味,達到思想教育的要求
字詞句段是一篇文章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作者的思想、觀點都滲透其中,因此,這些字詞句段就是“文”與“道”的聯(lián)系點。中國文化燦爛輝煌,歷史悠久,其中文學精品浩瀚如海,內涵豐富、韻味無窮,我們會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美感,感受它們的魅力,熱愛祖國的文化。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半畝方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表面上是在描繪風景,其實是讓做學問的人要多讀書、讀好書才可以心明如鏡,明辨是非。我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漢語語言文字,熱愛自己祖國歷史悠久的文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語文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同時這又是提高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第一步。所以語文教學中可以很直接的向學生滲透一種德育情結,讓他們通過學到的語言了解世界、認識社會,識別真、善、美,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操、美好的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結合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思想教育,做到語言文字訓練扎扎實實,思想教育潛移默化
俗話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情感入手,使學生在語言文字教學訓練中,激起情感的波瀾,進入自我情感的內心感悟階段,則是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僅是字詞的默寫、詞語的掌握、段落的分析,它同時也是一種人文陶冶,它改造著學生的意識與心靈,積淀著價值規(guī)范,豐富著思想感情,提升著道德品質,熔鑄著意志品格,強化著心理精神。比如,我們講到《岳陽樓記》時,文言文的一些表達方式固然要講解,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經典名言,我們的先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都能有這種胸懷,對于坐在課堂里的衣食無憂的學生來說,又有什么不能謙讓的呢?講解《天上的街市》時,要讓學生大聲朗讀,體味一種美妙的意境,讓學生與詩人共鳴,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質兼美的課文孕育著豐富的育人因素,它們的具體形象又為學生樂于接受。憑借教材,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給予有益或良好的影響,是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滲透德育的必由之路。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要使學生在充滿父子親情的篇章里,體會人間真情,激發(fā)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學習法國小說家都德的《最后一課》,要使學生理解遭受侵略的人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情感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進一步激起青少年學生積極向上、刻苦學習,報效國的情思。
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不可能像學科知識那樣處處明顯,它往往是內在的、深層的,個別是隱蔽的,思想教育是滲透在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與學科知識融而為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內容上,而應當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德育因素。語文學科的德育,材料雖然豐富,同樣需要我們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滲透的成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賞析文中字、詞、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變換、文中修辭、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學生能認識到祖國語言無可比擬的表現(xiàn)力,體會到祖國語言質美意深,洗煉如金的妙處,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姿,包羅萬象。例如學習楊絳的《老王》,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讓學生討論,得出結果:老王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但他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借此機會教師拓展遷移“你周圍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樣對待的?”、“在當今的商品大潮中,人與人之間還需要真誠與友善嗎?”,以此來喚醒學生們對不幸者要懷有一顆愛心,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讓世界充滿愛的陽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再如學習朱自清的《春》,人們通過欣賞那生動、形象、貼切的語言,深刻領會春景的美妙,激起人們對生命、人生的思考。真正做到了“文”與“道”有機統(tǒng)一。
三、課外輔導進行德育滲透
課外輔導如開展培優(yōu)扶差,批改作業(yè),指導練筆等,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深化、鞏固,當然也是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另一途徑。大家知道,課堂教學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的一種教學活動,對知識的分析、理解及德育滲透難免要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而課外輔導,相對限制少,它使教師更容易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現(xiàn)狀進行少數(shù)或個別的輔導,這樣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體、更形象。不僅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連效果也得到增強,例如培優(yōu)扶差,因為對象是學生群體的兩極,人數(shù)較少,這就方便了教師有針對性的輔導,自然德育滲透也能更具體、實在、形象、直接。在作業(yè)批改中,如日記、作文,教師可以通過評語,指導學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確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斷增強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將它化作學習進步的動力。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應注重內外部因素相結合,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總之,德育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思想教育過程,它需要給予學生以科學方法與人文關懷的啟發(fā)與熏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語文學科教學,積極探索,積極參加教改,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挖掘語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認真、積極地進行德育滲透,使之成為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的動力,將更多的學生培養(yǎng)成品學兼優(yōu)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會小公民。
2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