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
時間:
文興奎1由 分享
摘要: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中學數學教育教學的迫切要求。本文對高
中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應用問題;數學應用意識;學生
作者簡介:文興奎,任教于甘肅臨洮二中。
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中學數學教育教學的迫切要求,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都應注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近年來高考中,對應用問題的考查逐年增大了。
一、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應用問題
1.每一章的序言都編排了一個現(xiàn)實中的應用問題,引入該章的知識內容,以突出知識的實際背景。如在第三章《數列》以趣味話題:“國王對國際象棋棋盤發(fā)明者獎勵的麥粒數 ”的計算作為章頭序言,激發(fā)學習欲望,增加教材內容的趣味性。
在教材的編排上,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陳述問題,又附以插圖增強直觀形象性、趣味性。
2.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以實際例子引入課題
高中數學的十章內容中,分別就概念引入、實例說明、數學表示等方面有三十一處都恰當地運用了實際問題和具體情景。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郵資問題”表示分段函數,用功和位移的關系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等。實例引入增強了問題的實際背景,為順利解決問題作了鋪墊。
3.例題中的應用問題
例題中安排應用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而且通過范例講解,使學生掌握解決應用問題的一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十章內容中共有 41 個例題是涉及數學應用的,占例題總數的14.6%,它們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難易適中,示范性強。
4.練習、習題、復習題中增加了應用問題的分量
為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教材在練習題、習題、復習題中增加了大量的應用問題,其中練習題有45題,占總數的12.4%;習題有 105題,占總數的18.15%;復習題有50題,占總數的14.91%。分別涉及增長率、行程問題、物理、化學、生物問題、儲蓄等各個方面,量大面寬,情景新穎,融知識性、趣味性、自主實踐性于一體。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問題的教學實踐
高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5~17周歲,他們認識過程的各種心理成份雖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但智力活動帶有明顯的隨意性,其抽象思維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能夠逐步擺脫具體形象和直接經驗的限制,借助于概念進行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活動,開始在教師幫助下獨立地搜集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規(guī)律進行應用問題的教學。
1.重視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題思想的滲透與訓練
為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首先應結合具體問題,教給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方法、步驟和建模過程、建模思想。
教學應用題的常規(guī)思路是:將實際問題抽象、概括、轉化——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回答實際問題。具體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審題:由于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及實際問題非數學情景的多樣性,往往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中去理解、分析給出的問題,舍棄與數學無關的因素,抽象轉化成數學問題,分清條件和結論,理順數量關系。為此,引導學生從粗讀到細研,冷靜、縝密地閱讀題目,明確問題中所含的量及相關量的數學關系。對學生生疏情景、名詞、概念作必要的解釋和提示,以幫助學生將實際問題數學化。
(2)建模:明白題意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各量的特點,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是否可用字母或字母的代數式表示,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或圖形語言,找到與此相聯(lián)系的數學知識,建成數學模型。
(3)求解數學問題,得出數學結論
(4)還原:將得到的結論,根據實際意義適當增刪,還原為實際問題。
例:某城市現(xiàn)有人口總數100萬人,如果年自然增長率為1.2%,寫出該城市人口總數y(人)與年份x(年)的函數關系式:
這是一道人口增長率問題,教學時為幫助學生審題,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題時提出以下要求:
(1)粗讀,題目中涉及到哪些關鍵語句,哪些有用信息?解釋“年自然增長率”的詞義,指出:城市現(xiàn)有人口、年份、增長率,城市變化后的人口數等關鍵量。
(2)細想,問題中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存在怎樣的關系?
(3)建模,啟發(fā)學生分析這道題與學過的、見過的哪些問題有聯(lián)系,它們是如何解決的?對此有何幫助?
學生討論后,從特殊的1年、2年……抽象歸納,尋找規(guī)律,探討x年的城市總人口問題:y=100(1+1.2%)x
2.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
為了增強學生的建模能力,在應用問題的教學中,及時結合所學章節(jié),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使學生掌握熟悉的實際原型,發(fā)揮“定勢思維”的積極作用,可順利解決數學建模的困難,如將高中的應用題歸為:①增長率(或減少率)問題;②行程問題;③合力的問題;④排列組合問題;⑤最值問題;⑥概率問題等。這樣,學生遇到應用問題時,針對問題情景,就可以通過類比尋找記憶中與題目相類似的實際事件,利用聯(lián)想建立數學模型。
3.針對不同內容采取不同教法
高中新教材的數學應用問題遍及教材的各個方面,教學時針對不同內容,有的放矢,各有側重,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1)章頭序言,指導閱讀,留下懸念
對圖文并茂的章頭序言,由教師簡單提出或由學生閱讀,使學生稍作碰壁,留下解題懸念,增強解決問題的欲望。
(2)重視例題的示范作用
例題是連接理論知識與問題之間的橋梁,示范性強。因此在講解例題時應在分析題目各個量的特點關系、建模、解決數學問題、還原為實際問題諸環(huán)節(jié)都應很好地起示范作用,教師應重視例題的分析與講解,積極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基本實際模型的能力,重視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聯(lián)系。
(3)指導練習,鞏固方法
充分運用課本的練習題、習題、復習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練習題位于具體的理論知識后面,建模方向性強,教師只需稍作指導;而習題則更多利用教師批改作業(yè)的機會,主要糾正數學語言轉化過程及解題的規(guī)范過程;復習題由于綜合性強,學生解決有困難,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提示。
(4)課外閱讀,補充提高
對于不作教學要求的閱讀材料,根據教學進度提出閱讀要求,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研究性課題,重視自主探究
“研究性課題”是新教材中的一個專題性欄目,具有探究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它既是所學內容的實際綜合應用,又對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具有較好的訓練價值。
總之,在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和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中,應重視介紹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一般情況下,數學知識的產生不外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大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許多數學知識都有具體直接的應用,如高二運用不等式的性質計算最值、線性規(guī)劃,高三的概率統(tǒng)計等,應該讓學生充分實踐和體驗這些知識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其次,學會運用數學語言描述周圍世界中出現(xiàn)的數學現(xiàn)象
數學語言可以清楚、簡潔、準確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讓學生養(yǎng)成樂意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既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也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需幫助學生形成一個開闊的視野,了解數學對于人類發(fā)展的應用價值。在知識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教師應主動地向學生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的廣泛應用,向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處處聯(lián)系的。
最后,關于應用問題中的算法問題。新教材要求用科學計算器處理、計算數值,在例題、習題中給出的數據都比較復雜,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應用題的重點是數學建模,所以,正確建模,明白算法、算理應占主流,一味追求“實際”,多次出現(xiàn)一些復雜數據,會沖淡主要問題的解決。事實上,每節(jié)中只要有一兩道實際數據的題目,其他的可選擇特殊數據或干脆用字母表示,不僅可突出算理,而且會加強應用問題的分析,節(jié)省時間,體現(xiàn)字母代數的優(yōu)越性。
中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應用問題;數學應用意識;學生
作者簡介:文興奎,任教于甘肅臨洮二中。
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中學數學教育教學的迫切要求,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都應注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近年來高考中,對應用問題的考查逐年增大了。
一、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應用問題
1.每一章的序言都編排了一個現(xiàn)實中的應用問題,引入該章的知識內容,以突出知識的實際背景。如在第三章《數列》以趣味話題:“國王對國際象棋棋盤發(fā)明者獎勵的麥粒數 ”的計算作為章頭序言,激發(fā)學習欲望,增加教材內容的趣味性。
在教材的編排上,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陳述問題,又附以插圖增強直觀形象性、趣味性。
2.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以實際例子引入課題
高中數學的十章內容中,分別就概念引入、實例說明、數學表示等方面有三十一處都恰當地運用了實際問題和具體情景。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郵資問題”表示分段函數,用功和位移的關系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等。實例引入增強了問題的實際背景,為順利解決問題作了鋪墊。
3.例題中的應用問題
例題中安排應用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而且通過范例講解,使學生掌握解決應用問題的一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十章內容中共有 41 個例題是涉及數學應用的,占例題總數的14.6%,它們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難易適中,示范性強。
4.練習、習題、復習題中增加了應用問題的分量
為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教材在練習題、習題、復習題中增加了大量的應用問題,其中練習題有45題,占總數的12.4%;習題有 105題,占總數的18.15%;復習題有50題,占總數的14.91%。分別涉及增長率、行程問題、物理、化學、生物問題、儲蓄等各個方面,量大面寬,情景新穎,融知識性、趣味性、自主實踐性于一體。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問題的教學實踐
高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5~17周歲,他們認識過程的各種心理成份雖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但智力活動帶有明顯的隨意性,其抽象思維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能夠逐步擺脫具體形象和直接經驗的限制,借助于概念進行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活動,開始在教師幫助下獨立地搜集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規(guī)律進行應用問題的教學。
1.重視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題思想的滲透與訓練
為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首先應結合具體問題,教給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方法、步驟和建模過程、建模思想。
教學應用題的常規(guī)思路是:將實際問題抽象、概括、轉化——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回答實際問題。具體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審題:由于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及實際問題非數學情景的多樣性,往往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中去理解、分析給出的問題,舍棄與數學無關的因素,抽象轉化成數學問題,分清條件和結論,理順數量關系。為此,引導學生從粗讀到細研,冷靜、縝密地閱讀題目,明確問題中所含的量及相關量的數學關系。對學生生疏情景、名詞、概念作必要的解釋和提示,以幫助學生將實際問題數學化。
(2)建模:明白題意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各量的特點,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是否可用字母或字母的代數式表示,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或圖形語言,找到與此相聯(lián)系的數學知識,建成數學模型。
(3)求解數學問題,得出數學結論
(4)還原:將得到的結論,根據實際意義適當增刪,還原為實際問題。
例:某城市現(xiàn)有人口總數100萬人,如果年自然增長率為1.2%,寫出該城市人口總數y(人)與年份x(年)的函數關系式:
這是一道人口增長率問題,教學時為幫助學生審題,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題時提出以下要求:
(1)粗讀,題目中涉及到哪些關鍵語句,哪些有用信息?解釋“年自然增長率”的詞義,指出:城市現(xiàn)有人口、年份、增長率,城市變化后的人口數等關鍵量。
(2)細想,問題中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存在怎樣的關系?
(3)建模,啟發(fā)學生分析這道題與學過的、見過的哪些問題有聯(lián)系,它們是如何解決的?對此有何幫助?
學生討論后,從特殊的1年、2年……抽象歸納,尋找規(guī)律,探討x年的城市總人口問題:y=100(1+1.2%)x
2.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
為了增強學生的建模能力,在應用問題的教學中,及時結合所學章節(jié),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使學生掌握熟悉的實際原型,發(fā)揮“定勢思維”的積極作用,可順利解決數學建模的困難,如將高中的應用題歸為:①增長率(或減少率)問題;②行程問題;③合力的問題;④排列組合問題;⑤最值問題;⑥概率問題等。這樣,學生遇到應用問題時,針對問題情景,就可以通過類比尋找記憶中與題目相類似的實際事件,利用聯(lián)想建立數學模型。
3.針對不同內容采取不同教法
高中新教材的數學應用問題遍及教材的各個方面,教學時針對不同內容,有的放矢,各有側重,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1)章頭序言,指導閱讀,留下懸念
對圖文并茂的章頭序言,由教師簡單提出或由學生閱讀,使學生稍作碰壁,留下解題懸念,增強解決問題的欲望。
(2)重視例題的示范作用
例題是連接理論知識與問題之間的橋梁,示范性強。因此在講解例題時應在分析題目各個量的特點關系、建模、解決數學問題、還原為實際問題諸環(huán)節(jié)都應很好地起示范作用,教師應重視例題的分析與講解,積極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基本實際模型的能力,重視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聯(lián)系。
(3)指導練習,鞏固方法
充分運用課本的練習題、習題、復習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練習題位于具體的理論知識后面,建模方向性強,教師只需稍作指導;而習題則更多利用教師批改作業(yè)的機會,主要糾正數學語言轉化過程及解題的規(guī)范過程;復習題由于綜合性強,學生解決有困難,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提示。
(4)課外閱讀,補充提高
對于不作教學要求的閱讀材料,根據教學進度提出閱讀要求,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研究性課題,重視自主探究
“研究性課題”是新教材中的一個專題性欄目,具有探究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它既是所學內容的實際綜合應用,又對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具有較好的訓練價值。
總之,在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和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中,應重視介紹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一般情況下,數學知識的產生不外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大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許多數學知識都有具體直接的應用,如高二運用不等式的性質計算最值、線性規(guī)劃,高三的概率統(tǒng)計等,應該讓學生充分實踐和體驗這些知識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其次,學會運用數學語言描述周圍世界中出現(xiàn)的數學現(xiàn)象
數學語言可以清楚、簡潔、準確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讓學生養(yǎng)成樂意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既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也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需幫助學生形成一個開闊的視野,了解數學對于人類發(fā)展的應用價值。在知識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教師應主動地向學生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的廣泛應用,向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處處聯(lián)系的。
最后,關于應用問題中的算法問題。新教材要求用科學計算器處理、計算數值,在例題、習題中給出的數據都比較復雜,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應用題的重點是數學建模,所以,正確建模,明白算法、算理應占主流,一味追求“實際”,多次出現(xiàn)一些復雜數據,會沖淡主要問題的解決。事實上,每節(jié)中只要有一兩道實際數據的題目,其他的可選擇特殊數據或干脆用字母表示,不僅可突出算理,而且會加強應用問題的分析,節(jié)省時間,體現(xiàn)字母代數的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