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對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的思考
時間:
吳國風1由 分享
論文關鍵詞:誠信教育;大學生; 信譽檔案;道德建設
論文摘要:誠信教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誠信作為基于對生命的尊重而實施的一種向善、向美的至誠境界,理應得到加強。就高校及全社會而言,當前普遍遭遇誠信危機,使得高校誠信教育的問題更為凸顯。
誠信在中國人的道德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古至今亦然?!抖Y記·中庸》寫道:“誠者,物之終紿,不誠無物。”孟子在《離婁上》中講道:“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羅曼·羅蘭這樣形容誠信:“誠信是人間最溫柔的枕頭[1]。”的確,誠信是一個人與其他人深入交流的橋梁,也是成功的墊腳石。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即使你有多大的本事也會被大家所孤立,你的才華也就沒有了發(fā)揮的空間。所以說誠信是成才的先決條件。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誠信教育狀況直接關系整個社會的脈動和發(fā)展方向。
一、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1)誠信制度不夠完善,執(zhí)行乏力。目前,關于大學生誠信建設的專門制度屈指可數(shù)。部分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明禮誠信”和《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第五條“誠實守信,嚴于律己”的要求制定的有關誠信的行為規(guī)范都是非制度化的,它們并不能歸屬于大學生誠信制度, 所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誠信制度是當務之急。所謂科學合理,一方面指這種誠信制度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大學生誠信制度必須具有針對性,如針對大學生在學術、就業(yè)、貸款等誠信危機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方面制定,不能模糊泛化。另一方面,要實現(xiàn)制度的人文性,體現(xiàn)學校育人重于懲罰的特色。做到反面 “堵塞”,正面 “疏導”;激勵為主,懲罰為輔。
(2)誠信退化,大學生對誠信教育認同感弱。經(jīng)濟生活層面的失信及不誠信行為也嚴重地影響到在校生的誠信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接受訪談時強調(diào)指出:“誠信滑坡的實際問題比報道的要嚴重得多……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已經(jīng)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2]微軟中國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開復博士也說“中國學生最缺乏的素質就是誠實正直”。[3]
(3)高等教育領域誠信缺失嚴重,學校內(nèi)部管理不到位,忽視自身形象力和引導力的提升。在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現(xiàn)象也極為嚴重。具體表現(xiàn)為:學業(yè)不誠信(如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偽造實驗數(shù)據(jù)、篡改成績單、剽竊論文等);經(jīng)濟行為不誠信(如惡意拖欠學費、故意欠貸不還等);日常行為不誠信(如說假話、偽造證件、充當“槍手”賺取利益、戀愛動機不誠);網(wǎng)絡道德虛擬;制造虛假履歷、虛假包裝;合同契約觀念不強,就業(yè)過程中隨便違約等。[4-7]其中惡意欠費、故意逃貸等失信行為,導致部分高校由于助學貸款還貸違約率超標而被相關商業(yè)銀行禁貸的事件[8]。
少數(shù)高校教師及個別教育主管部門的失信行為(如北大博導涉嫌剽竊著作,教育行政部門參與販賣假文憑等事件),也進一步導致人們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擔憂。
因此,學校在誠信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形勢還相當嚴峻,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僅事關大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而且事關大學、教育主體、教育管理機構等各當事方的社會聲譽,進而關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確立。
論文摘要:誠信教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誠信作為基于對生命的尊重而實施的一種向善、向美的至誠境界,理應得到加強。就高校及全社會而言,當前普遍遭遇誠信危機,使得高校誠信教育的問題更為凸顯。
誠信在中國人的道德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古至今亦然?!抖Y記·中庸》寫道:“誠者,物之終紿,不誠無物。”孟子在《離婁上》中講道:“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羅曼·羅蘭這樣形容誠信:“誠信是人間最溫柔的枕頭[1]。”的確,誠信是一個人與其他人深入交流的橋梁,也是成功的墊腳石。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即使你有多大的本事也會被大家所孤立,你的才華也就沒有了發(fā)揮的空間。所以說誠信是成才的先決條件。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誠信教育狀況直接關系整個社會的脈動和發(fā)展方向。
一、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1)誠信制度不夠完善,執(zhí)行乏力。目前,關于大學生誠信建設的專門制度屈指可數(shù)。部分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明禮誠信”和《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第五條“誠實守信,嚴于律己”的要求制定的有關誠信的行為規(guī)范都是非制度化的,它們并不能歸屬于大學生誠信制度, 所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誠信制度是當務之急。所謂科學合理,一方面指這種誠信制度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大學生誠信制度必須具有針對性,如針對大學生在學術、就業(yè)、貸款等誠信危機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方面制定,不能模糊泛化。另一方面,要實現(xiàn)制度的人文性,體現(xiàn)學校育人重于懲罰的特色。做到反面 “堵塞”,正面 “疏導”;激勵為主,懲罰為輔。
(2)誠信退化,大學生對誠信教育認同感弱。經(jīng)濟生活層面的失信及不誠信行為也嚴重地影響到在校生的誠信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接受訪談時強調(diào)指出:“誠信滑坡的實際問題比報道的要嚴重得多……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已經(jīng)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2]微軟中國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開復博士也說“中國學生最缺乏的素質就是誠實正直”。[3]
(3)高等教育領域誠信缺失嚴重,學校內(nèi)部管理不到位,忽視自身形象力和引導力的提升。在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現(xiàn)象也極為嚴重。具體表現(xiàn)為:學業(yè)不誠信(如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偽造實驗數(shù)據(jù)、篡改成績單、剽竊論文等);經(jīng)濟行為不誠信(如惡意拖欠學費、故意欠貸不還等);日常行為不誠信(如說假話、偽造證件、充當“槍手”賺取利益、戀愛動機不誠);網(wǎng)絡道德虛擬;制造虛假履歷、虛假包裝;合同契約觀念不強,就業(yè)過程中隨便違約等。[4-7]其中惡意欠費、故意逃貸等失信行為,導致部分高校由于助學貸款還貸違約率超標而被相關商業(yè)銀行禁貸的事件[8]。
少數(shù)高校教師及個別教育主管部門的失信行為(如北大博導涉嫌剽竊著作,教育行政部門參與販賣假文憑等事件),也進一步導致人們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擔憂。
因此,學校在誠信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形勢還相當嚴峻,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僅事關大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而且事關大學、教育主體、教育管理機構等各當事方的社會聲譽,進而關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