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勵志 > 勵志大全 > 勵志演講 >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時間: 子文834 分享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講道德、有品行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以共產黨人的品行標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央講道德有品行專題活動發(fā)言稿,希望能幫到你。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一

  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如何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呢?

  講政治、有信念。

  講政治、有信念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不講政治,就等于沒有靈魂。”要做一名“有靈魂”的共產黨員就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強調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因此,共產黨人要以理想鑄魂,用信念作骨,堅決做到講政治、有信念。

  講規(guī)矩、有紀律。

  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guī)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規(guī)矩既包括黨章黨紀國法、規(guī)章制度,又包括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政治要求和道德規(guī)范等。黨員講規(guī)矩,就要知曉規(guī)矩、認同規(guī)矩、遵守規(guī)矩、維護規(guī)矩,讓規(guī)矩和制度入腦入心,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增強守規(guī)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靠制度來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

  講道德、有品行。

  對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后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藥、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以共產黨人的品行標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講奉獻、有作為。

  黨員講奉獻就是要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時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記掛在心間,裝在心里,堅持好黨的群眾路線,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只有講奉獻才能充實人生,只有加強責任意識、公仆意識、服務意識,甘于奉獻,甘于為人民群眾服務,才能最終讓百姓生活得更好。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二

  2016年初,中央提出要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學習黨章黨規(guī),認真學習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共產黨員要堅持以知促行,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指出,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guī)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引導黨員強化政治意識,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

  堅定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踐行黨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懷,牢記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yǎng),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潔從政、從嚴治家,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在“十三五”規(guī)劃開局起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奮發(fā)有為、建功立業(yè)。

  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三

  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中明確指出:做合格黨員,著眼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guī)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比較完善、比較成體系的道德要求,集中體現在儒家學說中。比如,《中庸》中強調“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里的道,不僅僅是道德的意思,它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指天下的運行之道,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國家治理的道,這個“道”不是“道德修養(yǎng)”的“道”;二是儒家君子個人應該恪守的道,主要是指道德修養(yǎng)。因此,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君子的身體,不是今天在這里遵守這個行為準則,明天在那里就能不遵守這個行為準則;人多的時候做一套,沒有人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這樣是不行的,這樣就不可能有你自己的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因為“道不可須臾離也”,所以君子特別害怕在別人看不見、聽不見的地方一言一行不符合道的要求。那么,要體現道,關鍵是要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這樣細小的、看不見的地方體現。

  從這點上我們能看出,中國儒家傳統(tǒng)非常強調個人內心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不僅是外界的約束?!洞髮W》中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也就是說,一個人關鍵是要堅守本心,不能自欺欺人。有些東西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關鍵自己要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確,要做對的事情。比如,每個人都不喜歡難聞的氣味,而喜歡漂亮的東西,這是人的天性。但是對于道來說,如果我們像追求天性一樣去對待它,而不是把它當作一種外在負擔的任務,就是不對的。不能像“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一樣,而小人則不同,小人在一個人時喜歡干點壞事,但當他見了君子,他就怕別人看到他壞的地方,于是把壞的地方掩蓋住,突出他自己的優(yōu)點,而這優(yōu)點可能是偽裝的優(yōu)點?!洞髮W》中指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也就是說,做壞事,外人不一定能夠看出來,可是歸根結底自己做了壞事是騙不了自己的。所以,最根本的不在于外在如何,而在于要誠于中,內心要有道,這樣才能形于外。

  中國儒家傳統(tǒng)對道德的修養(yǎng)有一個特點與西方是不一樣的。西方強調法治文化,也就是所謂的制度,個人只要不干壞事就可以,而在法律所禁止的壞事之外干什么都可以;中國不一樣,中國強調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不是依靠外在的東西去約束,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更強調個人的內在,強調如何形成一套自己認同的價值理念,強調自我約束。但同時,也不要把中國和西方對立起來,好像西方強調用制度來管人,中國只強調用道德來管人;西方強調不要讓人干壞事,中國強調讓大家都成為圣人,這樣對立是不正確的。西方雖然更多地強調法治,但同樣也有道德。比如,西方有基督教文化,有各種各樣的道德要求等;而中國雖然更加重視道德,但同樣也有法律文化的存在,也有很多制度來約束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的每一個人。中西方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量上的不同:中國更強調個人的道德,西方更強調外在的制度約束。因此,不要總是把中國和西方割裂起來去看。這是儒家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特點。

  儒家的很多理論家也就這一問題進行過闡述。孟子曾說過:“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任何時候自己的內心是最重要的。曾國藩在總結一生的處世經驗時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是根本,其他三條是枝葉?!对鴩z囑》有句話是“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梢钥闯?,用一個詞來歸納儒家道德修養(yǎng)的核心要求就是慎獨,慎獨是一個人自己要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有一套完善的價值體系,有一個牢固的信念,同時要自我約束,時時刻刻都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楊震卻金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展現這種儒家傳統(tǒng)。楊震是東漢時期的官員,字伯起,東漢弘農郡人,曾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在他調任東萊太守路經昌邑時,昌邑令王密為答謝楊震知遇推薦之恩,深夜以10斤黃金相送。楊震看到黃金很生氣,他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說,我之所以把你舉薦給朝廷,讓你為官,是因為我知道你的品行,認為你可以擔當重任,所以是“故人知君”,故人就是指楊震自己,但王密卻是“君不知故人”。隨后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意思是晚上也沒有人知道,就收下黃金吧。楊震又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后非常羞愧地走了。楊震是在強調,你送我十斤黃金,兩個人都是在做壞事,既然兩人都知道這是在做壞事,怎么能說沒有人知道呢?這就體現了真正的儒家君子對自身道德的要求,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也要始終按照自己的道德操守來做事,要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看了“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的人還看了:

1.講道德有品行做合格黨員發(fā)言稿6篇

2.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提綱 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3.基層黨員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4.村委會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5.黨員干部講道德有品行發(fā)言稿

158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