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wǎng)>歷史趣聞>歷史揭秘>歷史紀事>

和尚頭上為什么有戒疤

時間: 陳響897 分享

  古裝劇里和尚的頭頂上總有幾個圓圓的圈,通俗的講就是香疤,不過在漢傳佛教中被稱為之中稱戒疤。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和尚頭上為什么有戒疤,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和尚為何要燒戒疤

  目前比較通用的說法是《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于頂,指為終身之誓。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后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

  有一種說法,說燒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養(yǎng)的佛家思想,也被視為斷除我執(zhí)。舊時出家人受戒時,所燃香疤之數(shù)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在家眾多于受菩薩戒日的前腋、燒戒疤于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于頭頂,成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標識之一。

  佛門除了剃度(凡是出家當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頭發(fā),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儀式外,還有“清心”儀式。即入寺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優(yōu)秀者,老和尚會用線香為他們點上僧侶生涯的第一顆戒疤,稱之為“清心”。然后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nèi),如果表現(xiàn)良好,則有資格得到第二個戒疤,名為“樂福”。一般而言,如果順利的話,寺里一些年長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擁有五六個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院的住持,則有八、九乃至十二個戒疤。

  廣東省屬例外。在廣東的鼎湖山及其他寺院,燃疤處是在左前臂內(nèi)側(cè),不是頭上。和尚依自己的熱忱和勇氣,可以燃三個、九個、或十二個疤。在寶華山卻沒有選擇的余地,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個疤,不多不少。受優(yōu)婆塞戒者,九個。沙彌,三個。疤數(shù)在江蘇全境內(nèi)據(jù)說相似,但到了他地寺院,數(shù)目的確有異。如果某年傳戒師父規(guī)定至少要燃九個疤,戒子可以多燃三個疤,以示虔誠。普利普·摩勒(Prip-Moler)在他所著《中國佛教寺院》書中對于如何燒戒疤有這樣的描述:

  “沙彌將祈禱毯緊緊裹在頸項上,手拿著在前項典禮領(lǐng)得的小紅袋。袋里裝著十二到十四顆用艾草作成的黑色小粒艾絨,每顆約一公分高。沙彌面前站著主事和尚中的一位,他把用龍眼干作成的臘,涂在左手拇指上。從遞來的小紅袋中取出易燃的艾絨后,這位和尚將臘涂在艾絨底部,再一個個放置在沙彌頭皮上點有小圈的部位。接著,他拿起紙捻迅速點燃十二粒艾絨。

  他一個人,或者再加上一位站在沙彌(現(xiàn)在跪著)身后的助手,用手緊按著沙彌的頭,使頭部固定不動。由于灼痛,沙彌必定會發(fā)出不由自主的動作,這時艾絨可能翻滾,烙疤在錯處,因此這道程序以及在頸上裹毯都是必要的。在準備階段,以及艾絨點著、燃燒時,沙彌及助理和尚不停念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當十二個熾燃的小點逐漸接近頭皮時,我們幾乎可以根據(jù)念佛的節(jié)奏,衡量痛楚的程度。佛號在沙彌口中越來越快的重覆,音調(diào)也逐漸上揚,最后──通常是火燒著頭皮的剎那──在痛喊聲中停止,艾絨大約燃燒一分鐘左右。

  一時的痛楚,并不是烙疤唯一的不良后果。如果不采取預防措施,并且必然會損及視力與視覺系統(tǒng)。烙疤后睡覺,會引起短暫的血液中毒,然而睡眠幾乎是難以抗拒的。如果沙彌抵擋不了沉沉的睡意,躺下來睡著了,無可挽救的后患將是無法避免的。如視力減弱或失明、頭腫脹等。為幫助沙彌對抗睡意,院方宣布允許他們隨心所欲漫游全寺各個角落,見見男人與女人,到客堂、方丈室等等,利用天生的好奇心,幫助他們保持清醒。

  燒戒疤習俗因為存在很多不良后果,所以中國佛教協(xié)會在1983年便廢止了。

  在一本佛教書籍中,看過對戒疤的起源有另外一種解釋。我個人認為這種解釋似乎更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宋末,蒙古軍隊一路南征,所到之處青壯年男子要么被屠殺,要么被強征服勞役,但是蒙古軍隊對出家的僧人卻從不為難,蓋因當時蒙古上層推崇佛教。因此漢地青壯年紛紛剃發(fā)穿起袈裟,扮作出家人以躲避刀兵劫。出家人陡然增加,令蒙古軍隊無法分辨真?zhèn)?,因此蒙古統(tǒng)治者以燒戒疤來區(qū)分是否是出家人,而且燒了戒疤以后是不允許還俗的。

  無論戒疤的起源如何,燒戒疤都不是佛教制度,只為中國所獨有,并未見于其他國家。戒疤,作為漢傳佛教的一個特色,如今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但是出家人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斷絕塵緣、皈依佛門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嘆服的。

  和尚燒戒疤的起源

  燒戒疤的習俗,據(jù)說起源于元代,當時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傳戒時,規(guī)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這樣一個小小的發(fā)明,后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并且世代傳襲下來。這當然是一種殘害身體的陋習,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產(chǎn)。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地佛教文化圈的一點特色,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發(fā)展到后期,“大眾信仰”比極少數(shù)思想家(佛學家)所構(gòu)成的“精英文化”擁有強大得多的能量。發(fā)明燒香疤(俗稱“燙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個佛學家,但他的這個小發(fā)明,流傳之廣和深遠卻是惠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學說所不能比擬的。

  另說中國和尚燒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個狂熱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佛寺當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廟贖回。當時,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當和尚。但又怕他們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黥刑(在臉面刺字的一種刑法)為范本,在頭上燒上戒疤以便隨時識別,加以捕獲,此即中國佛教徒燒戒的開始。后來,燒戒被認為是入佛門苦修的開始,逐漸適用于所有的和尚,并一直延續(xù)至今,成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標識之一。

  猜你感興趣

1.和尚的戒疤是怎么來的

2.出家人為什么要剃度

3.西漢中山靖王劉勝有多少個兒子

4.李白為什么叫詩仙

和尚頭上為什么有戒疤

古裝劇里和尚的頭頂上總有幾個圓圓的圈,通俗的講就是香疤,不過在漢傳佛教中被稱為之中稱戒疤。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和尚頭上為什么有戒疤,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和尚為何要燒戒疤 目前比較通用的說法是《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于元世祖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古代太監(jiān)為什么要凈身
    古代太監(jiān)為什么要凈身

    凈身最早起源于古埃及,閹割源于祭祀言,是一種最古老的民俗,至今已經(jīng)被人淡忘。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古代太監(jiān)為什么要凈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大禹為什么鑄九鼎
    大禹為什么鑄九鼎

    禹鑄九鼎來源于一個神話傳說。不過還是有人好奇大禹為什么鑄九鼎。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說說大禹為什么鑄九鼎,供大家閱讀! 大禹為什么鑄九鼎 夏禹

  • 清代名妓賽金花的成名之路
    清代名妓賽金花的成名之路

    賽金花,這位一代亂世名妓,雖然不是令人驚艷的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但是她一生三次嫁作官員婦,又三番淪入煙花巷,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

  • 邯鄲學步的歷史典故
    邯鄲學步的歷史典故

    邯鄲學步【典故】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

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