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zhàn)的結局怎么樣
在巨鹿之戰(zhàn)中,秦軍出動四十萬兵力,楚軍方面五萬、諸侯聯(lián)軍數十萬人數,可以說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zhàn)役。那么巨鹿之戰(zhàn)最終的結局如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巨鹿之戰(zhàn)的結局,希望你喜歡。
巨鹿之戰(zhàn)的結局介紹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并于數月后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zhàn),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與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的同時,劉邦趁秦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也乘虛自率一軍向西進發(fā),首先進入關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關,十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巨鹿之戰(zhàn)是秦末農民戰(zhàn)爭所取得的一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zhàn)局,奠定了反秦斗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zhàn),秦朝已名存實亡。而項羽破釜沉舟,在各諸侯軍龜縮于壁壘中時帶頭以楚軍猛攻秦軍,帶動諸侯聯(lián)軍殲滅秦將主力,如此的戰(zhàn)果令無數后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巨鹿之戰(zhàn)項羽破釜沉舟是浮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講的是項羽破釜沉舟,贏得巨鹿之戰(zhàn)的故事。那么巨鹿之戰(zhàn)是否真如司馬遷《史記》中描述的那版破釜沉舟,神勇非凡?
只要我們細讀《史記》便會發(fā)現(xiàn),司馬遷巨鹿之戰(zhàn)的描寫雖然精彩絕倫,卻自相矛盾破綻百出。比如,項羽只帶三天干糧拼死一戰(zhàn),而王離卻是在兩個月后才投降。破釜沉舟就算能鼓干勁,它也能鼓起肚子兩個月不吃飯嗎?
首先,破釜沉舟是司馬遷的藝術夸張。雖然破釜沉舟這事聽起來挺鼓舞士氣的,但是干起來一點也不靠譜。按照史記中的描寫,讀者很容易產生這種錯覺:項羽破釜沉舟發(fā)動進攻,隨即就擊敗了王離,將巨鹿之圍解除??墒聦崊s是,項羽在公元前207年11月渡河作戰(zhàn),王離卻是在兩個月之后的公元前206年1月投降,項羽只帶三天干糧的進攻與王離的投降并無直接因果,士氣再高漲的軍隊也不能餓著肚子打兩個月的仗。
其次,巨鹿之戰(zhàn)并不是項羽一人之功。雖然《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及楚擊秦,諸將皆坐壁上觀。好像巨鹿之戰(zhàn)是項羽孤軍奮戰(zhàn),實際上,《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中又寫道,“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這說明擊敗王離的并不是項羽,而是諸侯軍,項羽只是擊敗了守衛(wèi)糧道的章邯軍,然后又逃回了漳水南岸,引開了章邯。
第三,項羽并沒有打敗章邯。據《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的記載,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項羽大破秦軍于鉅鹿下,正月,虜王離,二月,破章邯,四月再破章邯,但直到七月,章邯才在自以為見疑于朝廷的情況要求與項羽會盟,項羽表面接受麻痹章邯,然后發(fā)動突然襲擊,也還是沒能消滅章邯。由此可知章邯軍即使在屢敗之后,實力也依然不可小覷。最后會盟時,殺死項羽叔父項梁的章邯竟然當上了雍王,與項羽的頂頭上司楚懷王平起平坐。秦軍保留原建制不用繳械改編,仍由秦將統(tǒng)領。
巨鹿之戰(zhàn)后項羽分封的18路諸侯
1、漢王劉邦,統(tǒng)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漢族。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于沛(今江蘇沛縣)。后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后世多習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他對漢民族的統(tǒng)一、中國的統(tǒng)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fā)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2、雍王章邯,統(tǒng)治咸陽以西的地區(qū),建都廢丘;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榮,章愍長子,秦末著名軍事家,上。秦二世時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員大將。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驪山(今陜西臨潼東南)刑徒及奴產子(奴婢的子女,身份仍為奴)迎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屢戰(zhàn)屢勝,使秦廷得以茍延殘喘。又陸續(xù)攻滅義軍田臧等部于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直逼陳(今淮陽),迫陳勝遁走。后攻殺反秦武裝首領魏咎、田儋、項梁,移師渡河(黃河)攻趙。巨鹿之戰(zhàn)中被項羽擊敗,漳污之戰(zhàn)中再次被項羽擊敗而投降,隨項羽入關,封雍王。楚漢戰(zhàn)爭中,章邯在漢王元年(前206)八月,與劉邦軍屢戰(zhàn)不利,退保廢丘(今陜西興平東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殺。
3、塞王司馬欣,統(tǒng)治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地區(qū),建都櫟陽;司馬欣(?—前204年),秦朝長史,陳勝起兵后輔佐章邯作戰(zhàn),而后投降楚軍,被項羽封為塞王,都櫟陽,后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與曹咎一同自剄于汜水上。
4、翟王董翳,統(tǒng)治上郡,建都高奴;董翳(?—前204年),秦朝都尉,春秋晉國太史董狐后裔。陳勝起兵后輔佐章邯作戰(zhàn),而后投降楚軍,獲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今陜西延安北),后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死于汜水之畔。
5、西魏王魏豹,統(tǒng)治河東,建都平陽;魏豹(?—前204),秦末人。原戰(zhàn)國時魏國貴族。陳勝起義時立其兄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殺。他逃亡至楚,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為魏王。項羽大封諸侯,改封西魏王。繼投劉邦,又叛歸項羽。后韓信破魏,被虜至滎陽,為漢將周苛所殺。
6、河南王申陽,統(tǒng)治河南,建都洛陽;申陽是楚漢時期瑕丘人,本來是趙國張耳的寵臣也。項羽率領聯(lián)軍進攻秦朝的時候,首先攻下河南地區(qū)(洛陽一帶),在黃河迎接項羽南下。項羽入關分封諸侯時,因此立申陽為河南王,把洛陽作為他的首都。后來,劉邦與項羽開戰(zhàn)之后,投降劉邦。
7、韓王韓成,統(tǒng)治韓地,建都陽翟;
8、殷王司馬昂,統(tǒng)治河內,建都朝歌;
9、代王趙歇,統(tǒng)治代地;
10、常山王張耳,統(tǒng)治趙地,建都襄國;
11、九江王英布,統(tǒng)治淮南,建都六縣;
12、衡山王吳芮,統(tǒng)治長沙,建都邾縣;
13、臨江王共敖,統(tǒng)治南郡,建都江陵;
14、遼東王韓廣,統(tǒng)治遼東;
15、燕王藏荼,統(tǒng)治燕地,建都薊縣;
16、膠東王田市,統(tǒng)治膠東;
17、齊王田都,統(tǒng)治齊地,建都臨淄;
18、濟北王田安,統(tǒng)治濟北,建都博陽。
巨鹿之戰(zhàn)的結局怎么樣相關文章:
4.評價項羽的隨筆
巨鹿之戰(zhàn)的結局怎么樣
上一篇:巨鹿之戰(zhàn)影響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