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飲食禮儀起源介紹
現(xiàn)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往往從商周時期民間及上層社會的飲食方式談起。原因就在于商周是中國古代文明大廈創(chuàng)建的時期,中華文明的主體構成部分便是在這一時期奠基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中國古代飲食禮儀起源介紹,希望你喜歡。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起源
依古文獻載,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制度的生成,至少可溯周初,且逐漸以具體的禮節(jié)儀文積淀成俗。在早期儒家思想和政權設計中,禮儀制度使社會各階級、各集團“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進而成為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的方法與手段。
周代是一個禮樂發(fā)達的社會,所有的活動都必須納入禮的范圍之內,以禮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在各種禮儀制度中,飲食禮儀制度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鄉(xiāng)飲酒有飲食、鄉(xiāng)射少不了飲食、尊老養(yǎng)老、祭掃、敬神、居喪、婚嫁更無不以飲食為其主要內容。
因此,周代制定的各種禮制都與飲食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又由于禮儀制度的制定為上層社會所決定,因此中國古代的飲食禮儀帶上了等級性、家族性、神賜性和禮儀性四大特點。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特點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的政治性
把飲食與政治聯(lián)系起來,是中國古代獨特的飲食理念。自古認為治理國家與飲食烹飪的原理是相通的?!独献印吩唬?ldquo;治大國烹小鮮”。意思就是說治理大國要十分小心謹慎,如同烹飪小魚那樣不可隨便攪動之。
飲食與政治的聯(lián)系還表現(xiàn)在為官者與民眾在飲食上的差別,為官者稱為“肉食者”,平民為“蔬食者”、“藿食者”。勤學——從政——肉食這樣的社會思想和教育觀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古代社會各個階層的日常生活中,飲食因為所處地位的高下而有很大的不同,貴族們的鐘鼎而食與庶民的食不果腹這樣的差異,也是由于統(tǒng)治者地位高下不等使得財富占有的多寡不同而造成的。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的神賜性
社會對天神、地示和人鬼(主要是祖先神)仍充滿敬畏,遇到重大節(jié)日或事情皆需要祭祀,希望通過祭祀達到禳災賜福的目的。同時周人認為他們日常所食之物乃神靈所賜,吃掉祭品則是分享神靈的福佑,因此在祭祀之后要舉行宴會分享祭品。
古代祭祀的對象大到日月星辰,小到門窗戶牖,甚至作為炊具的灶本身也成為灶神。這些神祇在祭祀典章中被按照世人的標準分出高低貴賤,這便是大祀、中祀和小祀。不同等級的神享受不同標準的供奉。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的家族性
古代祭祀活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又是家族成員共同參加的。所以在祭祀活動之后的宴會中體現(xiàn)了周代食品的神賜性、宴飲的家族性的飲食特點。古代的許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禮作為家訓的訓條,教導子謹遵守。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的禮儀性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在禮樂方面表現(xiàn)出一種文質彬彬、寓教于樂的文化模式。先秦《禮記·曲禮》上對飲食禮儀已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
“毋摶飯”,不要把飯搓成飯團,然后狼吞虎咽大口吃,這樣做有爭食之嫌;
“毋遝羹”,不要大口喝羹湯,有菜的羹湯應用筷子夾食;
“毋放飯”,不要把手中的飯再放回盤碗中,以免給人以不潔的感覺;
“毋流歠”,不要喝得滿嘴淋漓,給人以饞相;
“毋咤飯”,吃飯時不要嘖嘖做聲,發(fā)出唏唏的響聲;
“毋絮羹”,客人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羹湯,好像自己的烹調技藝比主人的更好;
“毋刺齒”,不要當眾剔牙,顯得不雅觀,須待飯后再剔;
“毋嚙骨”,不要過度地啃骨頭,給人以不雅的印象;
“毋固獲”,不要專挑自己喜歡吃的那一種食物,這樣做會顯得有些自私;
“毋揚飯”,不要因為貪圖吃得快一些,就去揚著熱飯,以散去熱氣,這樣做顯得心急;
“毋歠醢”,不要喝醬汁,使人覺得你沒見過世面;
“飯黍毋以箸”,吃黍米飯不要用筷子,而須用專用匙,以免給人喙食之感;
“毋反魚肉”,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再放回盤碗里,應當接著吃完,以示衛(wèi)生,吃時應少取,不夠再取;
“毋投與狗骨”,不要把肉骨頭投給狗,以免主人誤以為他舉辦的宴席只配狗食;
“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享”,如果有客人在調和羹湯,主人就要道歉,說烹調得不好,請包涵;
“客歠醢,主人辭以窶”,如果客人喝了醬汁,主人也要道歉,說菜肴乏味;
“濡肉齒決,干肉不齒決”,煮過的肉可用牙齒咬斷,干肉則不要用牙去咬,須用手或刀匕分食;
“毋嘬炙”,吃烤肉串和大塊的烤肉,不要一口吞下去,這樣會塞滿口腔,呈狼吞虎咽狀;
“共食不飽”,即同別人一道吃飯,不要吃得過飽,要注意文明和謙讓;
“當食不嘆。”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共飯不擇手”,即同別人一起吃飯時,要檢查手的清潔,把手洗干凈后再食;
“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進餐完后,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著腌漬物的盤子,交給旁邊的仆役,主人則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收拾,然后客人再坐下等等。
中國古代傳統(tǒng)飲食禮儀等級性、家族性、神賜性和禮儀性等四大特點,在各種場合的飲食中都有所體現(xiàn),而飲食的這些特點可以說正是中國古代社會特點的縮影。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起源介紹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起源介紹
上一篇:王安石對飲食的要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