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口才技巧:圓場的話怎么說
和人打交道,善聽弦外之音,又會傳達言外之意,是最奧妙的人際關(guān)系操縱術(shù)。話里藏話、旁敲側(cè)擊其實是一種迂回,可它既重迂回策略,更重隱含之術(shù),較之迂回更主動,更微妙。是“妙接飛鏢又暗中回擲”的高超人際交手術(shù),是機智聰明者才能駕馭的玄妙功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圓場的話怎么說,歡迎借鑒參考。
一次老同學聚會,大家見面分外親熱,聊得十分高興。這時,一位男士對一位女士信口開河地說道:“你當初可是主動追求我的,現(xiàn)在還想我嗎?”按理說,在老友重逢迎的氣氛中,這些話雖然有些不妥,但也無傷大雅。但這位女士由于某種原因心情不好,竟然臉色一變,氣呼呼地說:“你神經(jīng)病!誰會追求你這種心理齷齪的人。”她的聲音很大,在場的人驚訝地看著她,都覺得很尷尬,場面一下子冷下來。 時,另一位女士站了起來,笑著說:“我們小妹的脾氣還沒變啊,她喜歡誰,就說誰是神經(jīng)病,說得越厲害越讓人受不了,就表明她越喜歡。小妹我說得對吧?”一番話,讓大家都想起了大學時的美好生活,不由得七嘴八舌,互相開起玩笑來,一場風波也就平息了。
從這一事例可以看到,在交際中遇到的尷尬的場面時,做到審時度勢,準確把握雙方的心理,然后運用說話技巧,借助恰到好處的話語及時出面打圓場,化解尷尬,維護交際活動的正常進行,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寶貴,也確實是十分必要和值得重視的。要想成功地打圓場,可以針對實際情況,靈活對待,或用幽默的話語轉(zhuǎn)移話題,制造輕松氣氛;或指各方觀點的合理性,強調(diào)尷尬事件有其合理性;也可以故意歪曲對方話里的意思,而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釋;還可以肯定雙方看法的合理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一、幽默提醒,消除不滿
幽默是人際關(guān)系的潤滑劑,有時利用幽默表達一下對對方的不滿,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有這樣一則小幽默:在飯店,一位喜歡挑剔的女人點了一份煎雞蛋。她對女侍者說:“蛋白要全熟,但蛋黃要全生,必須還能流動。不要用太多的油去煎,鹽要少放,加點胡椒。還有,一定要是一個鄉(xiāng)下快活的母雞生的新鮮蛋。”“請問一下,”女侍者溫柔地說,“那母雞的名字叫阿珍,可合你心意?”在這則小幽默中,女侍者就是使用的幽默提醒的技巧。面對愛挑剔的女顧客,女侍者沒有直接表達對對方所提苛刻要求的不滿,卻是按照對方的思路,提出一個更為荒.唐可笑的問題提醒對方:你的要求太過分了,我們無法滿足,從而幽默地表達了對這位女顧客的不滿。
二、委婉相告,側(cè)面點撥
即不作直言相告,而是從側(cè)面委婉地點撥對方,使其明白自己的不滿,打消失當?shù)哪铑^。這一技巧通常借助于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如:A與B是一對好朋友,彼此都視對方為知己。有一次,本單位的青年C對A說:“A。我總覺得B這小子為人有點太認真了,簡直到了頑固的地步,你說是不是?”A一聽C的話頓生反感,心想:你這小子在背地里貶損我的好朋友缺德不缺德?但他又不好發(fā)作,于是假裝一本正經(jīng)地說:“C,我先問你,我在背后和你議論我的好朋友,他要是知道了會不會和我反目為仇?”C一聽這話,臉“刷”地一紅,不吭聲了。這里A就使用了委婉點撥的技巧。面對C的發(fā)問,他沒有直接回答“是”還是“不是”,而是話題一轉(zhuǎn),給對方出了個難題,而這個難題又正好能起到點撥對方的作用,既暗示了“B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不會和你合伙議論他的”,又隱含了對C背后議論、貶損B的不滿。同時,由于這種點撥較委婉含蓄,所以也不致讓對方太難堪。
三、善意曲解,化干戈為玉帛
在交際活動中,交際的雙方或第三者由于彼此言語之間造成誤會,常常會說出一些讓別人感到驚訝的話語,做出一些怪異的行為舉止,從而導致尷尬和難堪場面的出現(xiàn)。為了緩解這種局面,我們可以采用故意“誤會”的辦法,裝作不明白或故意不理睬他們言語行為的真實含義,而從善意的角度來做出有利于化解尷尬局面的解釋,即對該事件加以善意的曲解,將局面朝有利緩解的方向引導轉(zhuǎn)化。如本文開頭同學聚會的例子,如果批評哪一方面都是不合適的,只能加劇矛盾的激化,破壞聚會的氣氛。這時候行農(nóng)家肥料效的辦法就是從善意的角度,對雙方的語言作出“歪曲”的解釋,故意把女士的話理解為是一種“喜歡”,引導大家一起回憶過去的好時光,在這樣的氣氛中,大家會很快忘記尷尬和不快,本來要形成的尷尬場面也就煙消云散了。善意的曲解并不是單純的和稀泥、掏漿糊,而是彌補別人一時的疏忽,消解別人心中的誤解和不快,保證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因而是一種很有效也很有必要的交際手段。
四、柔性敲打,避免沖突
有些女孩子喜歡動不動就生男友的氣,以顯示自己有個性。如果這個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是兄長的嬌妹妹,就更是不能容忍別人對她的不滿。有些癡情的男孩子因為自己的某句話引起女友的不快,生怕得罪自己的“公主”,會忙不迭地賠禮道歉,更有甚者會貶低自己請求原諒,以示對戀人的忠貞。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某局長的千金小徐和本單位的小李談戀愛時總是顯示出某種優(yōu)越感。因為小李是農(nóng)家子弟,大學畢業(yè)分在局里做科員,沒有什么靠山。有一次小徐到小李家做客,對小李家人的一些生活習慣總是流露出看不順眼的情緒,并不時在小李耳邊嘀嘀咕咕。吃過晚飯把小姑子叫喚得團團轉(zhuǎn),又是叫燒水又是讓拿擦腳布什么的。小李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他借機笑著對妹妹說:“要當師傅先學徒弟嘛!你現(xiàn)在加緊培訓一下也好,等將來你嫁到別人家里,也好擺起師傅的架子來。”小李這么一說,小徐當時似乎聽出了什么,過后不得不在小李面前表示自己有些過分。小李不失時機地用“要當師傅先學徒弟”的俗話來提醒小徐,避免了直接沖突。即使對方當時略有不滿,過后也會有所感悟的。
五、轉(zhuǎn)移話題,制造輕松氣氛
在交際場合中,如果某個較為嚴肅、敏感的問題弄得交談雙方都很對立,甚至阻礙交談正常順利進行時,我們可以暫時讓它回避一下,通過轉(zhuǎn)移話題,用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來活躍氣氛,轉(zhuǎn)移雙方的注意力,或者通過幽默的話語將嚴肅的話題淡化,使原來僵持的場面重新活躍起來,從而緩和尷尬的局面。如朋友之間為了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僵持不下時,可以適時說一句“要把這個問題爭得明白,比國家足球隊贏球還難”;或者說一個笑話,讓雙方的情緒平緩下來,在輕松的氣氛中讓尷尬消逝殆盡,使交際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有時候當人們因固執(zhí)己見而爭執(zhí)不休時,造成僵持局難以緩和的原因往往已不是雙方的看法本身,而是彼此的爭勝情緒和較勁心理在作怪。實際上,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本身常常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常數(shù),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和角度的轉(zhuǎn)移,不同乃至對立的看法可能都是合理和正確的,因此,我們在打圓場時要抓住這一點,幫助爭論雙方換一個角度來看待爭執(zhí)點,靈活地分析問題,使他們認識到彼此看法的相對性和包容性,從而讓雙方停止無謂的爭論。
六、找個借口,給對方臺階下
有些人之所以在交際活動中陷入窘境,常常是因為他們在特定的場合做出了不合時宜或不合情理,于是就進一步造成整個局面的尷尬和難堪。在這種情形下,最行之有效的打圓場的方法,莫過于換一個角度或找一個借口,以合情合理的解釋來證明對方有悖常理的舉動在此情此景中是正當?shù)摹o可厚非的和合理的,這樣一來,對方的尷尬解除了,正常的人際關(guān)系也能得以繼續(xù)下去了。
有一次,著名演員新鳳霞和丈夫舉辦敬老晚宴,請了文藝界許多著名的前輩。時年90多歲的著名畫家齊白石在看護的陪同下也前來參加,老人坐下后,就拉著新鳳霞的手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她看。看護帶著責備的口氣對白石老說:“你總盯著別人看什么呀?”白石老人不高興了,說:“我這么大年紀了,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說完,老人家氣得臉都紅了,弄得大家都很尷尬。這時新鳳霞笑著對白石老人說:“您看吧,我是演員,不怕人看。”在場的人都笑了,場面氣氛也緩和下來了。在這里,新鳳霞恰當?shù)剡\用了打圓場的技巧,強調(diào)事件發(fā)生的合理性,以“自己是演員”為理由,證明白石老人看自己是正當而合理的,這樣就順利地擺脫困境,也給對方找到了行為的理由,交往活動活動也就能正常地進行。
七、巧用類比,暗示警告
即以兩種事物具有的某一相似點作比,暗示敬告對方言行的失當,使之明白自己的不滿。例如:A公司的經(jīng)理在一次業(yè)務談判中,受到了B公司工作人員的頂撞。他氣沖沖地給B公司的經(jīng)理打電話說:“如果你們不向我保證,撤銷上次那個蠻橫無禮的工作人員的職務,那么,顯然是沒有和我公司達成協(xié)議的誠意。”B公司的經(jīng)理聽了微微一笑說:“經(jīng)理先生,對于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問題,是批評教育還是撤職處理,完全是我們公司的內(nèi)部事務,無需向貴公司作什么保證。這就同我們并不要求你們的董事會一定要撤換與我公司工作人員有過沖突的經(jīng)理的職務,才算是你們具有與我們達成協(xié)議的誠意一樣。”A公司的經(jīng)理頓時啞口無言。在這里,B公司的經(jīng)理就很好地使用了類比敬告的技巧。雖然說AB兩公司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即AB兩公司對工作人員或經(jīng)理的處分完全是各公司內(nèi)部的事務,與對對方有沒有誠意無關(guān)。B公司的經(jīng)理就是抓住了這一相似點作比,從而敬告對方所提要求的過分和無理,表達了對態(tài)度蠻橫的A公司經(jīng)理的不滿。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這種技巧表達不滿的語氣也較明顯,但它畢竟不像“直言相告”技巧方式那樣帶有警告的成分,所以稱之為“類比敬告”,而不是“類比警告”。
八、審時度勢,讓各方都滿意
有時在某種場合中,當交際雙方因彼此不滿意對方的看法而爭執(zhí)不休時,很難說誰對誰錯,作為調(diào)解者應該理解爭執(zhí)雙方此時的心理和情緒,不要厚此薄彼,以免加深雙方的差異,并對雙方的優(yōu)勢和價值都予以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來滿足他們的的自我實現(xiàn)心理,在這個基礎上,再拿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建設性意見,這樣就容易為雙方所接受。
一次,學校舉行文娛活動,教師和員工分成兩個組,自行編排和表演節(jié)目,然后進行評分。表演剛結(jié)束,坐在下面的人就分成兩派,吵得不可開交。眼看活動要陷入僵局,主持人靈機一動,對大家說:“到底哪個組能得第一,我看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教師組富有創(chuàng)意,激情四溢,應該獲得創(chuàng)作獎;員工組富有朝氣,精神飽滿,應該獲得表演獎。”隨后宣布兩個組都獲得了第一名。
這位主持人清楚文娛活動本身的目的并不在于真正分出高下,重要的是激發(fā)教職員工參與文娛活動的激情。基于這一點考慮,在評比出現(xiàn)矛盾的局面時,他并沒有和人們一起爭論孰優(yōu)孰劣,而是強調(diào)了兩個小組的不同特點和優(yōu)勢,對兩個組的努力給予肯定。結(jié)果就很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了。
另外,對懷有惡意之人,自不必拚個魚死網(wǎng)破,打動草叢驚走這條蛇就可以自衛(wèi);那些粗魯?shù)募一锩胺改?,只需敲響山石嚇跑老虎便可及時收手。置人于死地之事最好不做,做一個可方可圓之人,方能立足于世。
相關(guān)文章:
3.如何學會口才
5.談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