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3(2)
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3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C(A項“訥”應(yīng)為“nè”。B項“呱”應(yīng)為“gū”,D項“豢”應(yīng)為“huàn”。)
2.B(A.瘴——障 C.暴——爆 D.究——咎)
3.A(“余勇可賈”,還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來。B項“緣慳一面”,指無緣相見,與后文二人“同游”相矛盾。C項“雨后春筍”,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xiàn)出來。該成語在句中屬褒貶失當(dāng)。D項“如鯁在喉”,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這里形容極度不安,應(yīng)該用“如芒在背”)
4.D(A項,問號改為逗號。B項,句號在引號內(nèi)。C項,冒號管轄范圍錯誤,應(yīng)將“等”后面的逗號改為句號。)
5.D(A項“高達五成以上”不合邏輯。B項句式雜糅,可去掉“源于”或“表現(xiàn)”。C項“感到一股濃濃的工作氛圍”主語殘缺。)
二、(9分,每小題3分)
6.D(A、B兩項從否定的角度概括,角度不當(dāng);C項是論題。這三項都沒有揭示作者的觀點,因而不是文章的主旨。)
7.A(A項以偏概全,沒有揭示“真義”,只是人生的狀態(tài)。作者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融入社會,努力為人類造成幸福,并享受幸福。)
8.B(A項不分對象,“太迂闊”說法是針對佛教而言的,并不是針對所有的宗教家。C項強加因果,科學(xué)家只指出了人類的物質(zhì)性,沒有否定“人生真義”。D項無中生有,作者的觀點是與前三類相比較而言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文無據(jù)。)
三、(12分,每小題3分)
9.C(“期”,期望,希望。)
10.D(A項“以”:前者介詞,用,也可活譯為“率領(lǐng)”;后者介詞,因,因為。B項“于”:前者介詞,表處所;后者介詞,表對象。C項“之”:前者助詞,補充音節(jié);后者助詞,的。D項“而”,都是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
11.B(①是康懷英在朱瑾讓其守城時投降梁太祖,④是后唐莊宗的的做法,⑤是梁太祖饒恕了康懷英并讓他擔(dān)任右衛(wèi)上將軍。均不能表現(xiàn)其“毅勇”。)
12.A(“順勢奪取了翟州”的不是李周彝而是康懷英。)
四、(24分)
13.(1)直到天明,岐州的軍隊解圍離開,康懷英身上十多處受傷。(“遲”“解”“被”要譯準)(2)梁太祖聽說晉有喪事,周德威離去,也回到洛陽,眾將領(lǐng)也稍微松弛。(“少”“弛”要譯準)(3)劉知俊襲擊了他們,康懷英大敗。調(diào)任鎮(zhèn)守感化軍。(“掩擊”“徙”“鎮(zhèn)”要譯準。上述三小題共10小句,亦可每句1分。)
14.(1)這兩句采用了設(shè)問和擬人(或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借柳“思”(絲)的柔軟巧妙地寫出了魏王堤上柳樹透露出春來的消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思念”之情,含蓄而有情致。
(2)兩個“閑”字抒發(fā)的情感不盡相同。(觀點,1分)白詩中詩人是悠閑的,在鳥語花香還沒有到來的早春,詩人信馬由韁,閑逛一日,在魏王堤的垂柳中發(fā)現(xiàn)了春來的消息。杜詩中詩人貌似瀟灑自在,實際上隱約地透露出孤寂之感和憤世之情,是對虛度光陰的沉痛反思。(分析3分。如認為兩詩情感相同,都是悠閑自在的,亦可酌情給分。)
15.(1)學(xué)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xué)則殆 (2)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3)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每句1分,錯一字該句不得分)
五、(12分)
16.③⑥⑤②①④(4分)
17.(示例)王朝聞的“朝聞”二字,出自孔子《論語》中的句子“朝聞道,夕死可矣”,表達了他學(xué)習(xí)知識、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志向。(或:謝冰心的“冰心”二字,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蘊含著作家對正直清白、冰清玉潔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颍褐苄邱Y的“星馳”二字,出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詩句“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表明了他不甘平凡、渴望成名的理想和愿望)(4分)
18.示例一:兩個頑皮的小男孩,儼然一對小斗雞。在路邊,做游戲。彈球比人還頑皮,蹦蹦跳跳一邊去,就是不進小洞里。(比喻,擬人)
示例二:圓溜溜的腦袋,圓溜溜的彈球,圓溜溜的小洞,倆個娃娃耐心專注,可惜球球無精打采呢。(排比、擬人)
(修辭要恰當(dāng),想象要合理,可從內(nèi)容和手法兩個角度賦分。)
六、(18分)
19.清明回鄉(xiāng)下,因吃餃子在二叔家發(fā)現(xiàn)青花瓷碗;(1分)借口帶走餃子騙走青花瓷碗;(1分)二叔二嬸送餃子入城;(1分)用賣碗的錢為二嬸治病,并說出真相。(1分)(每點1分,注意按照小說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概括)
20.李正武醉心古玩,見利忘義,精明機警,但又本性善良,勇于悔過。(2分)。他發(fā)現(xiàn)青花瓷碗是古董時,想方設(shè)法騙走(1分);得知二叔二嬸上門時,想方設(shè)法拖延。當(dāng)了解二嬸病況和心情后,能主動出錢為二嬸治病,并在事后說出了真情(1分)。(4分。意思對即可)
21.(1)通過一系列的人物動作描寫,形象刻畫出李正武計謀得逞后匆忙慌張的心理。也表現(xiàn)了他利欲熏心、踐踏親情、不擇手段的一面。
(2)借助語言描寫,表達了二嬸對李正武的疼愛和感激,也表現(xiàn)了二嬸的淳樸善良,與李正武性格中的自私貪利形成對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每小題2分,指明手法1分,寫出作用1分)
22.(示例1)不同意。“幸福”本來是抽象的,不可用“碗”來盛放,此題目新穎,引人思考。意蘊豐富。“一碗”既指二嬸給李正武做的水餃,樸實的真情給李正武帶來家的“幸福”;也因“碗”治愈二嬸的疾病,讓三人感受真正的“幸福”。③揭示主旨。小說講述了一個曲折但又充滿人間溫情的的故事,此題能集中體現(xiàn)物質(zhì)充盈時代下人性的真善美。而“一只青花瓷碗”這一題目太直白,沒有這樣的效果。
(示例2)同意,以“一只青花瓷碗”為題好。①行文線索。故事按照“發(fā)現(xiàn)瓷碗——偷走瓷碗——賣掉瓷碗——說出瓷碗真相”展開,這只瓷碗具有串聯(lián)情節(jié)的作用。②形成對比:青花瓷碗價值不菲但人間親情更為可貴。③揭示主題。青花瓷碗,素雅的名字更能表現(xiàn)人性內(nèi)心真情可貴。批判李正武迷失本性,贊美重新找回自己良知,人性美丑都因此碗得以揭示。
(每點3分,能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七、(60分)
23.參照2014年高考作文閱卷標準。
附參考譯文:
康懷英,兗州人也。侍奉朱瑾擔(dān)任牙將,梁軍進攻朱瑾,朱瑾出兵到豐、沛二州之間搶掠糧食,留下康懷英防守城池,康懷英就把城池獻給梁軍并向梁軍投降,朱瑾于是逃奔到吳。梁太祖得到康懷英后,十分高興??祽延⒑髞砀鷱氖鲜彗ゴ蜈w匡凝,打下鄧州。梁軍在岐州攻打李茂貞,讓康懷英擔(dān)任先鋒,到武功,斬殺岐州兵一萬多人,梁太祖高興地說:“縣名叫武功,真武功也。”用名馬賞賜康懷英。這個時候,李周彝率領(lǐng)鄜坊的軍隊救援岐州,屯兵在三原界,康懷英攻打他們并使他們逃離,趁機奪取了他們占領(lǐng)的翟州后返回。岐州的軍隊駐扎在奉天,康懷英在奉天東北筑柵下寨。半夜,岐州的軍隊攻康懷英,康懷英認為夜里作戰(zhàn)不想驚擾別的軍隊,獨自率領(lǐng)三千人出戰(zhàn),直到天明,岐州的軍隊才解圍離開,康懷英身上十多處受傷。李茂貞和梁講和,唐昭宗返回京師,賜康懷英“迎鑾毅勇功臣”的稱號。
楊行密攻打宿州,梁太祖派遣康懷英驅(qū)走他們,表奏康懷英擔(dān)任宿州刺史。調(diào)任保義軍節(jié)度使。丁會盤踞潞州背叛梁向晉投降,梁太祖任命康懷英擔(dān)任招討使,將要出發(fā)時,梁太祖告誡他,話語十分懇切,康懷英感到惶恐,以為太祖期望一定要拿下潞州,于是修筑夾城包圍潞州城。晉派遣周德威駐扎在亂柳,幾次攻打夾城,康懷英不敢迎戰(zhàn),梁太祖于是用李思安代替康懷英統(tǒng)兵,貶降懷英為都虞候。過了很久,李思安也一無所獲,梁太祖大怒,罷免李思安,任命同州劉知俊擔(dān)任招討使。劉知俊還未到軍中,梁太祖已親自到達澤州,作為康懷英等人的援軍,并且督催他們。不就晉王李克用死,唐莊宗召周德威返回。梁太祖聽說晉有喪事,周德威離去,也回到洛陽,眾將領(lǐng)也稍微松弛。唐莊宗對周德威說:“晉之所以能與梁匹敵,讓梁有所顧忌,是因為有先王(李克用)。如今聽說我們的先王死了,認為我剛剛即位,不能出兵打仗,他們的內(nèi)心一定松懈,應(yīng)該出其不意地攻打他們,不只是解圍,也足以奠定霸業(yè)。”于是和周德威等人騎馬疾馳六天到達北黃碾,適逢漫天大霧,伏兵在三垂岡,直奔夾城,將它攻破??祽延⒋髷?,損失大將三百人,康懷英帶著百名騎兵逃回,到朝廷請求賜死。梁太祖說:“去年起兵時,有月食,占卜的人認為出兵不利,我偏偏違背天象導(dǎo)致失敗,不是你的過錯。”饒恕了康懷英,讓他擔(dān)任右衛(wèi)上將軍。
劉知俊反叛,逃奔到岐州,梁太祖任命康懷英擔(dān)任保義軍節(jié)度使、西路副招討使。劉知俊率岐州的軍隊包圍靈武,梁太祖派遣康懷英攻打邠寧來牽制劉知俊??祽延Z取了寧州、慶州、衍州,返還時到達升平,劉知俊襲擊了他們,康懷英大敗。調(diào)任鎮(zhèn)守感化軍。后來朱友謙反叛依附晉,梁太祖讓康懷英討伐他們,和晉軍在白徑嶺作戰(zhàn),康懷英又大敗。調(diào)任鎮(zhèn)守永平,死在任上。
猜你喜歡:
4.高考卷語文真題
5.高考語文考卷真題
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3(2)
上一篇: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2
下一篇:2017年高考語文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