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jié)有什么風俗
2023寒食節(jié)有什么風俗
在中國眾多習俗節(jié)日中,“寒食節(jié)”似乎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人知道。甚至很多們寒食節(jié)是什么節(jié)都不知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寒食節(jié)有什么風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食節(jié)有什么風俗
寒食節(jié)風俗有祭祖、掃墓,插柳、踏青、賽詩會、踢足球,植樹、蕩秋千、賞花、斗雞,團建、拔河、鉆木取火、放風箏等許多吃喝玩樂的活動,極大地彌補了古人沒網絡的遺憾。
寒食節(jié)是什么節(jié)
遠古
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jié),氣候干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fā)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jié)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鉆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來的禁火節(jié)。
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前后綿延兩千余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春秋
禁火節(jié)后來又轉化為寒食節(jié),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獨介子推不愿受賞,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避山里,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于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
魏晉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后,由于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jié)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于是寒食節(jié)成了全國性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典籍
寒食節(jié)原發(fā)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jié)的發(fā)生早358年)。據(jù)《辭源》、《辭海》“寒食節(jié)”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后,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jié)。
關于寒食節(jié)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后陸續(xù)載于《后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后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jié)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jié)日?!短茣ぞ戆耸ば菁佟访鞔_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jié),前后各給三天?!币虼耍吨袊鴤鹘y(tǒng)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而為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