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暑習俗送大暑船
2019年大暑習俗送大暑船
大家知道的大暑的習俗有哪些?送大暑船是其中一個,你知道有什么含義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暑習俗送大暑船的含義
大暑習俗送大暑船是椒江葭芷一帶的民間習俗。 清同治年間,葭芷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節(jié)前后為甚。士人以為五圣作祟所致。 于是在葭芷江邊建有五圣廟,鄉(xiāng)人有病向五圣祈禱,許以心愿,祈求驅病消災,事后以豬羊等供奉還愿。
送大暑船具體介紹
大暑船與普通漁船中的大捕船等大,長約15米,寬約3米余。
船內設有神龕、香案,以備供奉。艙內載有豬、羊、雞、魚、蝦、米、酒等食品與水缸、缸灶、火刀、火石、桌、椅、床、榻、枕頭、棉被等一應俱全的船上生活用品,并備有刀、矛、槍、炮等自衛(wèi)武器。唯米俱用小袋,每袋一升,為千家萬戶所施。
大暑船須在大暑節(jié)之前趕造成功。大暑節(jié)前數(shù) 日,于五圣廟建道場,延請和尚做佛事,還愿者紛紛將禮品送到廟內,以備大暑日裝船。船須由一、二名老大駕駛到椒江口外,然后老大改乘所帶之小舢板回來,讓大暑船趁落潮大水,漸漸遠離海岸,飄向茫茫大海。
船只有飄得無影無蹤,才算真正被五圣接受,才稱得上大吉大利。如果船遇東風無法東進,漲潮時飄回海門關,乃是不吉利的征兆。
駕船老大須挑選駕船技術高,且享有較高威信之人,駕船之前須香湯沐浴,換取干凈衣衫,并于五圣像前跪拜三叩頭之后方可上船。
放船時,眾求神還愿者雙手捧香,于江岸向船跪拜遙祝,口念佛號送船,一時誦聲雷動,蔚為壯觀。
首送之后,年年造船送船,漸成習俗。傳說有一年大暑船出海后,因船上之燭火使海盜誤以為商船,追趕就近喝令停船,可船行依舊,毫不理睬。盜船遂開槍射擊 以逼令停船,前船竟也開槍還擊,令盜船無法接近。追了一夜,至天明時追上,跳上一看,竟是空無一人的大暑船,嚇得海盜驚慌萬狀,連忙俯伏甲板,朝船上神龕 連連磕頭,請求饒恕。
送大暑船活動以后逐漸演變成葭芷附近一帶的節(jié)日盛會。大暑節(jié)到來之前,各方人士就開始準備:組織者延請木工趕造船只,燒香求神。還愿謝罪者,做買賣的生意人,民間藝人,戲班演員等從四面八方前來葭芷。一時葭芷街頭人來人往,熙熙嚷嚷,煞是熱鬧。
送大暑船時,先要舉行迎圣會。迎圣會分大迎、小迎。大年為大迎,小年為小迎,三年一大迎。迎圣會隊伍前面有四人鳴鑼開道,隨后是八壯漢手執(zhí)鋼釵護持,然 后是五名少年扮成的五圣,各跨駿馬,由馬保牽馬侍侯(有時亦坐彩轎) 。五圣之后有四人抬的香亭或臺閣,上點香燭,供兩旁百姓參拜。此是主隊伍。主隊伍后面則是走高蹺、賣水果、賣梨膏糖、唱桃街、補缸、舞龍、打花鼓、摔小 球、拋瓷瓶等民間藝人化裝,作各式即興表演。最后是身穿紅衣,頸上套白線(象征鐵鏈鎖身),手執(zhí)香燭還愿的“罪人”隊伍,他們都是曾經(jīng)患重病,因祈禱五圣 而病愈者,現(xiàn)在趁送大暑船時前來“謝罪”的。
迎圣會隊伍從五圣廟出發(f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浩浩蕩蕩,煞是壯觀。此時觀者人山人海,萬人空巷。隊伍先緩緩西行去柵浦,然后折回向東,行至前周、東岸、閘頭等地,進入葭芷大街,返回五圣廟。
迎圣會以后是送大暑船,此時迎圣會隊伍自動散開,一字兒排列在江堤上。時辰一到,為首者一聲號令,鞭炮齊鳴,江堤上善男信女,手握香燭,口念佛號,磕頭遙拜,目送大暑船起航,順江直下海門關口。
送走大暑船后,五圣廟戲臺即開始演戲,少則三、五天,多則七天、十天甚至半月,以示喜慶。葭芷街上上下下,喜氣洋洋,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