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賞析_汪曾祺散文優(yōu)美段落的摘抄
相信許多朋友都是作家汪曾祺的忠實粉絲,他有許多經典語錄值得反復咀嚼。那么關于汪曾祺散文的好段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學習啦網小編帶來的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賞析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參考:
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賞析
1)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他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2) 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
3) 語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話,而在話與話之間的關系。
4) 流動的水,是語言最好的形象。
5) 曾見一些青年同志寫作,寫一句,想一句。我覺得這樣寫出來的語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個兒”,沒有咬勁。
6)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語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7)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p>
8) 他(韓愈)提出一個語言的標準:宜。即合適,準確。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說過“每一句話只有一個最好的說法”,比如福樓拜。他把“宜”更具體化為“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
9) 一瀉千里,戛然而止,畫舫笙歌,駿馬收韁,可長則長,能短則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10) 世界上沒有沒有語言的思想,也沒有沒有思想的語言。
汪曾祺散文的好句摘抄
1) 有的小說,是寫農村的。對話是農民的語言,敘述卻是知識分子的語言,敘述和對話脫節(jié)。
2) 小說的語言是浸透了內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們有時看一篇小說,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為語言太粗糙。語言的粗糙就是內容的粗糙。
3) 語言,是內在地運行著的。缺乏內在的運動,這樣的語言就會沒有生氣,就會呆板。
4) 好的語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說得出來的語言--只是他沒有說出來。
5) 往往有這樣的說法:這篇小說寫得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6) 我最近看了一個青年作家寫的小說,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才人小學的孩子,寫的是“我”的一個同桌的女同學,這未嘗不可。但是這個“我”對他的小同學的印象卻是:“她長得很纖秀?!边@是不可能的。小學生的語言里不可能有這個詞。
7) 人人心中所有,筆下所無?!凹t杏枝頭春意鬧”,“滿宮明月梨花白”都是這樣?!棒[”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經人道。
8) 我想任何人的語言都是這樣,每句話都是警句,那是會叫人受不了的。
9) 不單是對話,就是敘述描寫的語言,也要和所寫的人物”靠”。
10) 一個人精神好的時候往往會才華橫溢,妙語如珠;倦疲的時候往往詞不達意。
11) 我的習慣是,打好腹稿。我寫京劇劇本,一段唱詞,二十來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來,才落筆的。
12) 我們不能說這首曲子不錯,就是旋律和節(jié)奏差一點;這張畫畫得不錯,就是色彩和線條差一點。我們也不能說:這篇小說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附加的,可有可無的。
13) 語言的奧秘,說穿了不過是長句與短句的搭配。
14) 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15) 他(聞一多)在很年輕的時候,寫過一篇《莊子》,說他的文字(即語言)已經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認為這是說得很對的。
16) 一個作家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時時觀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寫下來也可以。不寫下來,就記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記的)。記憶里保存了這種常用語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寫作時就會從筆端流出,不覺吃力。
17) 我認為一篇小說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者寫了,讀者讀了,創(chuàng)作過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寫盡了。要留出余地,讓讀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補充。
18) 我們的語言都是繼承了前人,在前人語言的基礎上演變脫化出來的。很難找到一種語言,是前人完全沒有講過的。那樣就會成為一種很奇怪的,別人無法懂得的語言。
19) 我一直都錯怪 是你帶走了一切 其實一切本來就會離開 只有你如約而來。 無聊是對欲望的欲望。 我的孤獨認識你的孤獨
20) 如果平日留心,積學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 語言是要磨練,要學的。
汪曾祺散文優(yōu)美段落的摘抄
1)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2) 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曾經知已再無悔,已共春風何必哀。 虔誠地呼喚風。那一刻,人與天有種神秘又真誠的交流。光才是現(xiàn)實世界,而樹木不過是用來反映和折射光線的間隔物.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擔當,有充分單純的心去信仰。
3) 西瓜以繩絡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4)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5) 真的是很當心很當心,很不舍很不舍,一件衣服和人的陪伴,沒有一件衣服可以穿到老,沒有一個人可以好到盡頭,有時候會很絕望地這么想,于是,在“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边@樣的字句里,感動。 我能看到你,我們還在彼此倆倆注視,我們彼此好好的,這是何其溫暖的事。
6)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7) 豆腐點得比較老的,為北豆腐。 點得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為豆腐腦。比豆腐腦稍老一點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腦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壓緊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層中壓成大張的薄片,是豆腐片。東北叫干豆腐。壓得緊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頁或千張。 豆?jié){鍋的表面凝結的一層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鄉(xiāng)則簡單地叫做皮子。
8) 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9) 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10)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11) 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12) 為什么現(xiàn)在會有點不能忍受文學作品的夸張?不過明明是隨感雜談就不能真誠一點嗎?果然是會抱怨別人身上自己的惡習啊…
13) 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14) 傾向性不要特別地說出。 在敘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筆觸敘事。 怎樣表現(xiàn)傾向性?中國的古話說得好:字里行間無論怎么寫,都會有傾向性的。
15) 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古人說“無一字無來歷”,是有道理的,語言是一種文化積淀。語言的文化積淀越是深厚,語言的含蘊就越豐富。
16) 他(韓愈)所謂“氣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緒飽滿,思想充買。我認力他是第一個提出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語言的關系的人。
17) 語言的美,不在語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現(xiàn)的意思,而在語言暗示出多少東西,傳達了多大的信息,即讓讀者感覺“想見”的情景有多廣闊。古人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18) 語言的獨創(chuàng),不是去杜撰一些“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19) 不少作家充分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語言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應該提到內容的高度來認識。
20) 語言不是外部的東西。它是和內容(思想)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語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樣,可以剝下來,扔掉。
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賞析_汪曾祺散文優(yōu)美段落的摘抄相關文章:
★ 汪曾祺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