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興趣愛好 > 學唱歌 > 樂理知識 >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

時間: 綺萍884 分享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

  奏鳴曲(Sonata)是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此字匯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fā)出聲響,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也十分復雜。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吧!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介紹

  奏鳴曲一詞來自意大利文sonare,為鳴響之意,在16世紀前就已存在。

  16世紀時泛指一切器樂曲,與聲樂曲相對。

  17世紀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對比性樂段組成的器樂合奏作品一般被認為是奏鳴曲,由此發(fā)展成巴洛克式的奏鳴曲,三重奏鳴曲是當時的重要體裁,通常有兩種形式:“室內(nèi)奏鳴曲”和“教堂奏鳴曲”。

  到18世紀上半葉,獨奏奏鳴曲取代了三重奏鳴曲的地位,最早為鍵盤樂器創(chuàng)作獨奏奏鳴曲的作曲家是薩爾瓦托雷(Salvatore)和庫瑙(J.Kuhnau),其后的獨奏奏鳴曲以D.斯卡拉蒂和D.阿爾貝蒂等作曲家的作品為代表;C.P.E.巴赫確立了近代獨奏奏鳴曲(古典奏鳴曲)的結(jié)構(gòu)形式,包括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三部曲式;第三樂章慢板、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快板回旋曲或回旋奏鳴曲。

  18世紀下半葉,海頓、莫扎特省去了以往奏鳴曲中的第二樂章或第三樂章,確立了三個樂章的奏鳴曲形式(快板—行板—快板);在貝多芬的發(fā)展下,奏鳴曲體裁又向前邁了一步,就樂章數(shù)量來看他的作品包括三個樂章,有的擴展為四個樂章(創(chuàng)用小步舞曲,稍后用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在發(fā)展規(guī)模上接近交響曲結(jié)構(gòu);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為這種體裁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標志著奏鳴曲進入成熟的發(fā)展時期。

  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奏鳴曲始終是由一件或兩件樂器演奏的最重要的器樂體裁,它展現(xiàn)了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作品的史詩性、標題性、主題的發(fā)展性、變奏性和歌唱性等方面;樂章的數(shù)目有所發(fā)展,多樂章、單樂章(李斯特首創(chuàng))不一。該時期對奏鳴曲做出重要貢獻的有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

  20世紀的奏鳴曲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方式,當時重要的作曲家大都寫過這種體裁的樂曲,但風格迥異,形式不同。例如巴托克的奏鳴曲融入了民間音樂因素而且具有協(xié)奏風格;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的奏鳴曲受到新古典主義的影響;布列茲、潘德列茨基運用新技法進行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概述

  第一樂章:快板樂章,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慢板,變奏曲式、復三或自由奏鳴曲式。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諧謔曲,復三段式。

  第四樂章:快板或急板,奏鳴曲式或回旋曲式。

  有時,作品會根據(jù)需要省略第一或第二樂章,形成三樂章的結(jié)構(gòu)。

  奏鳴曲的基本樂理知識解析

  早期奏鳴曲“sonata”一詞源自意大利語“sonare”,意為“鳴響”,13世紀始見于音樂用語中。16世紀初泛指各種器樂曲,以與聲樂曲的泛稱康塔塔相對。如G.戈爾扎尼斯的《琉特奏鳴曲》實即兩首舞曲,G.加布里埃利的《輕和重奏鳴曲》是器樂合奏曲等。繼加布里埃利之后,S.羅西、M.內(nèi)里、B.馬里尼等意大利作曲家,均稱自己所作供樂器演奏的坎佐納為奏鳴曲。

猜你感興趣:

1.奏鳴曲式的樂理知識

2.變奏曲的基本樂理知識

3.管弦樂的基本樂理知識

4.譜號的相關(guān)樂理知識

5.轉(zhuǎn)調(diào)的基本樂理知識

209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