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人表達和調控情感應怎么把握?
播音主持人表達和調控情感應怎么把握?
播音主持是節(jié)目信息傳遞者,能否準確運用好情感,正確處理情感表達問題,這會對節(jié)目成敗產生較大影響,事關節(jié)目的傳播效果和自身形象塑造,更會影響到和受眾交流、互動的效果。那么,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達與調控有什么技巧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播音主持人情感表達和調控的重要性
首先,播音主持人對情感的準確把握,事關節(jié)目傳播的效果。
要知道情感作為人們主觀感受的一種,是連接傳播者與受眾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播音主持人在參與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對節(jié)目內容會有一定的情感傾向,其聲音和狀態(tài)也會受到情感波動的影響,因此,在實現媒體節(jié)目制作、實現傳播的過程當中,對情感準確把握,精確表達是十分重要的,會對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傳播效果產生較大影響。特別是伴隨著媒體的發(fā)展加快,受眾對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播音主持只有增加自身的素質能力,以深厚的功底傳遞深具情感的聲音,方能感染受眾,提升節(jié)目的品質。
其次,播音主持人對情感的準確把握,事關與節(jié)目受眾間能否取得良性互動、交流。
在現代廣播電視媒體傳播中,情感是傳播媒介的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社會需求和壓力。因此,節(jié)目受眾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衡量播音主持人情感把握和表達效果重要的指標之一。在節(jié)目內容傳播的過程當中,播音主持人作為傳播者其情感,應當是與受眾是互通的。播音主持人對情感的準確把握和表達,應當可以引發(fā)受眾感情層面的共鳴,這也是實現傳統(tǒng)廣播電視媒體傳播聽眾參與這一基本特征,實現信息傳播和受眾良性互動的有效途徑。
播音主持人表達和調控情感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播音主持處于廣播電視媒體與受眾溝通的重要崗位之上,節(jié)目稿件的播發(fā),必須要融合自身感情,方能使受眾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所主持的節(jié)目更為生動、更具感染力。然而由于個體感情表達的差異性,要想獲得理想的效果是很困難的。 ”
通常播音主持人在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表達和調控情感應把握如下基本原則:
1.真情實感原則
真實的情感才是最為珍貴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豐富的感情表達是節(jié)目創(chuàng)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播音主持只有融合自身真實感情,方能具有感染力。也就是說,播音主持應深入了解稿件的內容,準確感知稿件當中的人或物,運用自身的聲音或肢體語言,真誠地呈現給受眾。即情感要自然,不矯揉造作,使受眾能夠感受到真實,才能實現節(jié)目與受眾的零距離溝通;情感要真誠,通過聲音和語言的運用展示出播音主持的切實體會,把真心展現在受眾面前。
2.適度原則
作為播音主持,每天所接觸和播發(fā)的稿件很多,包括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想確保稿件播發(fā)和節(jié)目的良好銜接,播音主持要時時修正其情感狀態(tài),實現感情的適度表達和快速轉換,這樣才能確保節(jié)目的順利播出,獲得預期的效果。
3.藝術性原則
播音主持的感情表面也是藝術表現形式的一種。在播發(fā)稿件地,要深刻領會創(chuàng)作者意圖,并在播音主持的過程當中恰當地展現出來,這樣才能實現播音主持通過感情表達,獲得良好節(jié)目效果和藝術效果的預期。
4.互動原則
播音主持的感情表達,決不應是單純的自我陶醉和欣賞,而應是以受眾為核心,運用播音主持行為這一工具,實現與受眾間良好的感情交流與溝通。即通過準確的情感表達和調控,能夠更好地與受眾溝通,起到增強與受眾互動的效果。
播音主持如何實現準確的情感表達與調控
“播音主持要實現準確的情感表達與調控,應當在節(jié)目創(chuàng)作過程中融合感情因素,將自身情感恰當地滲透到節(jié)目當中,才能提升節(jié)目的藝術表現與感染力,達到吸引受眾,傳播信息的最終目標。 ”
1.要對稿件內容準確理解
播音源自稿件,作為播音依據的文本材料,稿件對播音內容及輿論導向起著決定性作用。播音主持雖不能控制稿件采編的過程,但播音前熟悉稿件信息的來源、內容,以及發(fā)生的背景,才有準確把握情感,進而在理解稿件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考慮受眾接受信息后的反應的前提下,運用充滿情感語言和細節(jié)描述,還原事件現場,真實表達情感,這樣才能準確引導社會的輿論。
2.要準確把握情感流露尺度
播音主持作為新聞媒體工作者,要播發(fā)稿件時情感流露應當把握適當尺度,是直白還是隱蔽,需要有一個尺度的控制,做到情感流露適當為宜。播音主持在流露情感時要有責任感。絕不能片面注重情感的濃烈,而對稿件內容深度加以忽略,這樣才能做到客觀、真誠、入情入理,使所主持節(jié)目內容符合主題需求的同時,又能自然地流露出播音主持人的真情實感。
在播音實踐中,稿子往往帶有一定感情基調,這些情感或濃厚、或冷淡,播音主持在播報時應以實際情況及具體語境為依據加以適當調整,以把傳遞的情感控制于合理尺度當中。例如,若稿件附帶的情緒較為“激動”,則播音主持在播音時應適當予以“降溫”,以避免稿件的情緒化。
3.在播音主持時要有對象感
播音主持人在播發(fā)稿件時,必須要設想和感受受眾的反應,以此為前提調動自身思想感情。只有心中有受眾這一播音對象,才可能自然主動地調動情緒,本能地流露出節(jié)目所需的情緒。例如,若播音主持在與記者或是受眾連線時,記者或受眾的講述,未得到應有的反應,只聽到主持人冷淡的地回應,自然難以吸引受眾。因此,播音主持人在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要有對象感,要保持時刻與受眾溝通交流的狀態(tài)。
4.要對情感節(jié)奏予以準確把握
通常而言,播音主持不應有喜怒完全顯現的全情抒發(fā),稿件的播發(fā)過程中要對感情表達嚴格掌控,以做到有感而發(fā)。針對不同稿件,適時適度地表達自身情感,既不能完全傾注自己內部情感,也不能缺少靈動的語言情感。而是在傾入情感前,還原出事實的本來面目,才能使流露出的情感上升至美的層面。
好了今天小編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