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個人報告 > 工作報告 >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時間: HT1 分享

在人們素養(yǎng)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研究工作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

20xx年,根據(jù)教育部《關于;新世紀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計劃>批準立項的通知》(教高司[20xx]40號)文件精神,由北京聯(lián)合大學副校長高林教授牽頭,山西呂梁高等學校、北京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相關同志共同組成課題組,承擔了《高職高專教育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體系原則的研究》(編號I04-2)課題研究工作。

在四年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課題組建立了以北京聯(lián)合大學為主,各參研單位分頭實踐、共同研究的工作網(wǎng)絡,確立了始終堅持四個“緊密結合”的工作思路,即:將課題研究與專業(yè)課程改革實踐緊密結合,將課程基礎理論研究與高職教育特點緊密結合,將借鑒國內外成功經(jīng)驗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將學校教師與行業(yè)企業(yè)專家緊密結合,在高職教育課程開發(fā)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成功開發(fā)出了“就業(yè)導向的職業(yè)能力系統(tǒng)化課程及其開發(fā)方法”,簡稱VOCSCUM課程及其開發(fā)方法。該成果目前已被教育部采用,成功運用于四類緊缺人才及示范性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兩年制高職專業(yè)課程開發(f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目前本課題已順利結題,現(xiàn)將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一總多分、定期研討、引入外智、加強交流”的網(wǎng)絡式研究工作機制,構成了兼顧區(qū)域性特點與一致性特點的課題研究團隊,為課題研究提供了靈活有效的組織與人力保障。

課題組成立后,課題負責人高林教授及時召集各參研單位課題負責人共聚北京,認真研究了教高司[20xx]40號文件及本課題《項目任務書》要求,研究確定了課題實施方案、人員組織安排與分工、研究工作進程計劃等重要事宜,初步達成課題實施方案和項目研究計劃,并向教育部項目主管部門正式提交了《項目研究實施計劃》。

針對課題組成單位分處不同省市、對應不同行業(yè)且各校高職課程改革起點不同等特點,課題組確立了“一總多分、定期研討、引入外智、加強交流”的工作機制,成立總課題理論組和9個專業(yè)實踐組。理論組由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牽頭,成員由聯(lián)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各參研單位課題負責人組成,平時分頭開展研究,定期組織學術交流與討論,研討階段性成果;專業(yè)實踐組以聯(lián)大為主體、各參研單位推薦一個專業(yè)參加試點,構成由9個專業(yè)實踐組組成的課題實踐網(wǎng)絡。要求各參研學校專業(yè)實踐組根據(jù)總課題組工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子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確定參研人員、工作進程安排與工作分工,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高職課程理論與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同時,在北京聯(lián)合大學設立課題秘書處及課題秘書,專門負責與各單位進行聯(lián)系與溝通。

這種靈活切實的研究工作網(wǎng)絡,在課題研究與實踐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依托這一工作網(wǎng)絡,總課題組先后組織了五次課題研討會議,及時溝通信息,確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計劃,交流階段性成果,研討共性與難點問題。各子課題組積極參加研討,發(fā)表學術觀點,山西子課題組在課題結題階段還對研究工作報告提出了重要的補充意見。課題組還依托這一工作網(wǎng)絡,在研究的重要階段,組織專題學術研討會,介紹和討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將本課題組階段性研究成果提交專家及同行討論。20xx年6月24日,本課題組與其他兩個同名課題牽頭單位--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和上海機電高等專科學校聯(lián)合發(fā)起,在北京聯(lián)合大學召開了三課題組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交流了各自在高職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改革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成果。會上各課題組提交論文多篇,進行學術交流數(shù)場,內容涉及職業(yè)分析理論、課程設置原則、專業(yè)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學習理論等方面,就共同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研究與討論。本課題組在研討會上提出的不少學術觀點得到與會同行的密切關注。通過這些學術交流與研討,課題成員得以了解和熟悉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課題的研究與實踐起到了“引入外智,激發(fā)思考”的重要作用。各專業(yè)實踐組負責人參加了這些研討,并分別在各自專業(yè)課程改革基礎上,進行了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與探索,取得了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進展。具體情況詳見各自課題結題報告。

二、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始終堅持四個“緊密結合”,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創(chuàng)新機制與需求導向機制。

1、始終堅持“將課程基礎理論與高職教育理論緊密結合”,用課程基礎理論、原理與方法指導課題研究全過程,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研究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而我國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與實踐更多開始于學習國內外已有經(jīng)驗,在基礎理論的支撐上比較薄弱,本課題重點在于課程模式和方法研究,其理論支撐問題就成為必須研究和探討的首要問題。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理論是一般課程理論的分支學科,因此課題組從一般課程基礎理論入手,組織相關成員認真學習了課程理論、課程研制方法論等相關著作,認真研究和探索課程研究的哲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在研究過程中,始終注意用課程的基礎理論、原理與方法來指導研究與實踐的全過程。同時,結合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了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理論框架,并提出了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的若干理論觀點。

2、始終堅持與專業(yè)課程改革實踐緊密結合,為本課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考慮到本課題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課題組成立伊始,就確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并作為課題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課題研究的牽頭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始終注意將課題研究與全校16個高職重點專業(yè)的課題體系改革緊密結合,于20xx、20xx年先后組織了兩批校級高職重點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項目。20xx年,明確提出要“打破以學科理論教學為本位、為目標、為標準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以能力或以素質-能力為本位設計教學過程;從專業(yè)改革入手,以明確專業(yè)目標需求的核心(關鍵)能力或(核心素質和能力)為切入點,設計教學過程和課程體系”,確立高職重點專業(yè)教學改革項目11項,將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改革作為高職重點專業(yè)建設的重中之重;20xx年4月-6月,在全校范圍內舉辦了16個高職重點專業(yè)課程負責人培訓班,分別邀請楊金土、余祖光、吳巖等專家教授做專題報告,介紹國內外高職課程改革的前沿研究成果。與培訓班同步,啟動了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試點項目申報立項工作,引導各專業(yè)負責人與骨干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組織交流與研討,啟發(fā)思考,鼓勵改革,確立高職重點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項目8項,要求以專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加強支撐專業(yè)核心能力、綜合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的課程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建設,將高職專業(yè)課程建設推向深入;VOCSCUM課程開發(fā)方法形成中與形成后,首先在其中6個高職重點專業(yè)進行了試用。

與此同時,各參研單位都根據(jù)本校實際情況,分別選擇相關專業(yè)作為本課題的實踐依托。如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在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北京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在會計專業(yè)、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在法律專業(yè)分別進行了課程體系改革試點。這些試點專業(yè)的課程體系改革,一方面為課題組研究我國高職課程設置現(xiàn)狀提供了直接、真實、充分的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也為VOCSCUM課程開發(fā)方法的形成與試用提供了良好的試驗基地。

3、始終堅持“學校教師與行業(yè)企業(yè)專家緊密結合”,積極與行業(yè)企業(yè)專家合作,共同開發(fā)高職課程,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需求導向。

高等職業(yè)教育致力于面向產(chǎn)業(yè)的職業(yè)人才。正如學科系統(tǒng)化課程無論研究與實踐都必須有學科專家參與一樣,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研究與實踐離不開行業(yè)和企業(yè)專家參與。課題組最初主要由來自學校的專家和教師組成,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吸收產(chǎn)業(yè)專家參與研究的重要性,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們先后邀請了來自ATA(全美測評技術有限公司)公司、信息產(chǎn)業(yè)部等行業(yè)、企業(yè)專家進入課題組參加研究。ATA公司是一家以開展國際著名IT廠商技術等級證書考試和開發(fā)各種考試平臺為主的國際知名考試公司,其證書反映著國際IT業(yè)最新技術水平,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專家是課題組的企業(yè)代表。信息產(chǎn)業(yè)部是國家信息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管理與規(guī)劃部門,也是信息行業(yè)職業(yè)資格標準的制定部門,其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專家是課題組的行業(yè)代表。研究中我們共同開發(fā)了面向大學生的行業(yè)職業(yè)資格證書。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2

XX年12月,我校承擔了綜合實踐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中小學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務,經(jīng)過兩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該課題的預定研究任務,現(xiàn)將研究工作向總課題組匯報如下。

一、對本課題研究的認識

自主性學習是對知識經(jīng)濟的挑戰(zhàn),是國際社會比較認同和實踐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強調學習者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活動能力、活動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養(yǎ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chǎn)生,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進而在各科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地判斷以及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課程其實是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自學與指導結合起來,融開放、引趣、導思為一爐的新型課程,它打破了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性,打破了嚴格意義上課堂教學上的封閉性,它把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識學習和體驗放在首位,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這一切都為開展自主性學習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課題,嘗試在這一領域做一番積極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為自我個體的發(fā)展獲取一個開放的生成性的動態(tài)過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體過程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全力支持課題研究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我們將課題研究列入學校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安排參加過國家綜合實踐活動遠程研修培訓的主任具體主持該課題的研究工作;接著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選拔優(yōu)秀的骨干教師擔任實驗教師,按教師個人特長進行具體分工,同時還建立完善的課題制度,如經(jīng)費保障制度、人員獎懲制度等,從人員與管理上確保課題的研究質量。

(二)分析整合學校,搭建實踐活動平臺

XX年12月,課題組成員對學校進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1983年,歷史較為悠久,連續(xù)多年均被評為榮成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非常重視硬件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使教學設施達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評為“山東省教學示范校”。除了擁有豐厚的物力外,學校還擁有大量的優(yōu)質人力。另外我校的環(huán)境也具有特殊性,在學校周圍分布著榮成市的各大商嘗自來水公司、嘉盛乳業(yè)等豐富的社區(qū)。經(jīng)調查研究,課題組的老師決定充分挖掘利用學校的各種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與崖頭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業(yè)、市政公司等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在青山公園附近建立了農(nóng)田生產(chǎn)實驗基地,為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開展搭建好了校外平臺。又在校內建立木工坊、綜合實踐活動室,讓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新課程的亮點真正亮起來。

(三)抓好教師培訓,加強教研力度。

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視師資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堅持內培和外培相結合的原則,不失時機地到外地學習經(jīng)驗,拓寬培訓渠道。在課題研究的時間里,采用絡主題教研、發(fā)放學習材料、專題培訓講座等形式定期舉行專題學習,每學期都要進行課題研究情況分析會,并帶動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

我們采取了每周集體教研的方式,每學期召開綜合實踐活動匯報課、研討課,我們還經(jīng)常請到市教研室的張春芳老師到校及時指導工作。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參加市教研中心組織的各種研討學習活動,及時研討教研中出現(xiàn)的問題、相互交流經(jīng)驗和體會,開拓思路。還大力支持實驗教師參加學?!毒C合實踐活動課程包》的開發(fā)工作,以求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業(yè)務水平提高了,思路開拓了,教師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一)穩(wěn)固研究絡,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我們將繼續(xù)在課題組負責人張金平校長的領導下,在分管領導王主任和課題組骨干的帶動下,定期活動,以活動推動課題的發(fā)展。

(二)加強科研力量,擴充課題組成員

由于學科和研究范圍的擴大,課題組人員必須擴充。要精心挑選人員,把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科研基礎好的教師吸收進課題組,使研究不斷深入。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3

學生活要接近尾聲了,家一定都對畢業(yè)設計充滿畏懼,在做畢業(yè)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家整理的《新課程背景下培養(yǎng)中學生生物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21世紀將是人類依靠知識創(chuàng)新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世紀,世界將進入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面對知識經(jīng)濟的挑戰(zhàn)和機遇,實施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讓科學的光芒普照中華,實現(xiàn)科教興國戰(zhàn)略,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的生物新課程,將科學探究作為的突破口,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新課程的實施緊密相連,自20xx年秋學期新課程在我省全面推行以來,探究教學中暴露的諸多問題使我們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決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總結。

一、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1、探究能力與素質教育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在教育領域里追求人的素質獲得全面發(fā)展,已經(jīng)變成一種集體行動,成為國際教育的重要趨勢。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已經(jīng)成為21世紀基礎教育的重要方向?!吨泄矅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積極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形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主的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的關鍵之所在。

2、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教育

當前,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jīng)成為我國整個教育的靈魂。正如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所認為的那樣,“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個人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即是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力集中體現(xiàn)的是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精神,它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喚醒”的東西。

3、探究能力與科教興國

科教興國,已經(jīng)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然而,我們在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問題上,往往過多地強調科技的經(jīng)濟功能,偏于技術的、物質的乃至產(chǎn)品的層面,卻往往冷落了科學探究、科學理性和科學思想對人、對社會的根本性作用。教育的“功利性”也總是與“應試教育”一起成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最桎梏。探究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核心目的,通過科學方法、態(tài)度的訓練與養(yǎng)成教育,逐漸使科學理性之光真正照耀于億萬人的心田,激發(fā)人們不斷思考、不斷探究、不斷發(fā)現(xiàn)。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應該是科教興國戰(zhàn)略真正實施的表現(xiàn)之一。

二、課程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生物科學素養(yǎng)詩民科學素養(yǎng)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參加社會活動、經(jīng)濟活動、生產(chǎn)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很顯然,探究能力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也是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核心任務。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認識生命世界、學習生物課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等,重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親身經(jīng)歷了科學探究活動,那么,當他離開學校時,對生物學會形成更深的印象和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高中畢業(yè)前,學生們應該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至少進行一次“真正的”的科學探究活動。在參與探究時,學生們應該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jù)、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

三、探究現(xiàn)狀的思考

20xx年秋學期我省全面實施了新課程,通過一個多學期的探索和實踐,許多教師已經(jīng)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有待進一步挖掘,升華為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新課程的實施也對廣師生在思想層面和操作層面都造成了極的沖擊,許多困惑和不解紛至踏來。在諸多問題中,“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策略”首當其沖。學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師不知如何指導探究等新問題在每一所學校中都存在。根據(jù)對我市部分地區(qū)學生有關探究能力的問卷調查,比照其他省市、學科的調查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方面:

1、學生層面。

從“高中生學習生物學的動機”調查結果看,“問題解決”作為學習生物學的動機,得分最高,其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機會”是部分學生喜歡的。從“高中生對不同生物主題的興趣”調查結果來看,“與實際應用和實踐觀察”有關的內容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主題。從“高中生對生物學不同學習方式的興趣”調查顯示看,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是通過“參加野外實習”、“在實驗室里進行研究”和“執(zhí)行一項個人計劃”等活動進行體驗式學習(劉植義,20xx)。這說明學生樂于探究,希望通過課內外不同的探究形式解決問題,發(fā)展探究能力。但是,從“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結果來看,部分高中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推理論證能力,但缺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思與批判等能力[20]。在探究實驗中多數(shù)學生還只重結果而輕過程,重數(shù)據(jù)而輕本質,沒有學會探究的方法,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顧莉,20xx)。學生們渴望探究,但高考這根指揮棒多偏重結論性知識的考查,使得他們“不得不”忽視探究的過程,山東省有關高中生物新課程學習狀況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15](賀建東,20xx)。這些情況說明,高中學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還很弱,學生們的探究愿望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也沒有真正轉變?yōu)閷嶋H探究中的各項能力。

2、教師層面

從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因素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進行探究的內驅力、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發(fā)展水平、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學習資源和探究學習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中,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尤其是引導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策略是重要的決定因素[29]??茖W探究方法的獲得,除了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不斷積累以外,主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培養(yǎng)和訓練,教給思維方法,指導思維路徑,使學生領會并付諸實踐,以逐步形成習慣,形成能力,并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強化[15](賀建東,20xx)。但是從“教師對探究性教學的理解和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的調查結果看,部分教師雖然知道探究的主要步驟,但缺乏具體的教學策略。少部分教師甚至還不知道“什么是探究”,農(nóng)村中學的有些教師對開展探究學習排斥性依然很強。這些現(xiàn)象充分的表明,多數(shù)在非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出來的生物學教師,若不經(jīng)過職后專門的探究教學策略的培養(yǎng)和實踐,一開始很難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學習指導(紀琴,陸建身20xx)。此外,探究活動的開展由于受到時間、學習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開展的并不普遍[16]。

以上調查結果映了在“學生的探究動機、現(xiàn)實的探究能力與教師的指導策略“三個方面存在著多對矛盾。學生想探究,但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實踐,探究能力自然較低;教師想指導,但缺乏相應的教學策略,缺少解決探究活動中困難的途徑。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畏難甚至退縮不前是行不通的,也是與國家推進課程的決心相背離的。我們應該找原因、想辦法,不斷探索與總結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推進提供支持。

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1.探究能力的結構與表現(xiàn)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包括完成一定活動的具體方式,以及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征??茖W探究能力是一種能力,它的組成要素中不包括非智力因素,但二者會相互產(chǎn)生影響。國外的研究表明,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復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一般認為,科學探究能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探究活動的具體方式和心理特征。對探究能力的理解,可以從多元智能的角度加以體會,其語言、邏輯-數(shù)學、視覺-空間、身體運動、人際關系、內省等智能,可以助我們全面的認識探究能力。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探究能力評價應該采取多渠道、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境下進行。

但是,從多元智能角度構建的探究能力結構模型國內外研究還比較少,這一點使得我們在探究能力的把握和測量上難以適從。國內有學者參照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構建了基本科學能力結構模型(申繼亮,20xx)。后來又有學者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以科學(探究)過程、科學內容和科學品質為三個基本維度的科學探究能力結構模型,并以科學品質為主要維度,列舉了評價學生探究能力的50條表現(xiàn)。

這50條探究能力的表現(xiàn)是從思維的深刻、靈活、敏捷、批判和創(chuàng)性角度編撰的,雖然滲透探究過程的要素,外顯性強,但與中學常用的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不相吻合,而且這些表現(xiàn)比較繁雜,中學教師難以操作?!澳芰Α笔歉咧猩镎n程三維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科學過程這一角度出發(fā),明確列舉了高中階段學生應該學會的11個方面的探究能力表現(xiàn)[1],可以說是體現(xiàn)了上述模型中的核心部分。這些表現(xiàn)與探究教學(學習)的程序基本一致,將探究內容和品質滲透其中,以它為出發(fā)點形成教學策略,構建教學模式,進行探究能力的評價,目標明確也非常容易操作。

2.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探究教學模式

能力總是和人的某種活動相聯(lián)系并表現(xiàn)在活動中。只有從一個人所從事的某種活動中,才能看出他具有某種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表現(xiàn)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活動中,并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過來,這種能力也將直接影響和決定探究學習的效率和結果[17]。

探究式教學,亦稱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并獲得體驗的實踐活動。

探究教學的核心是使學生通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的本質,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柴西琴,20xx)。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即是教給學生自主探索自然界和現(xiàn)實生活中科學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使科學教育面向真實科學是當代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而科學教學要與真實的科學探究相接近,就必須首先呈現(xiàn)出科學探究的“形”,或者說與科學探究保持“形似”。

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時,為達成教學目標所采用的教學取向,而非特別限定的某種教學方法。

3.1強調“過程技能”的策略取向。

早期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策略,其建立者采用了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分析方法,將科學探究過程分解為一系列立的成分,如觀察、分類、假設、推論、預測等。相應地把科學探究能力分解成一系列立的技能,如觀察技能、分類技能、假設技能、推論技能、預測技能等,稱為過程技能。其基本假設如下: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系列過程技能的集合;這些過程技能是可以通過練習來立發(fā)展的;學生的過程技能得到發(fā)展后,就可以用來解決實際的`科學問題,科學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發(fā)展。據(jù)此提出的教學策略是,首先讓學生立地練習和發(fā)展這些技能,然后再結合起來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3.2強調“控制變量”等核心要素的策略取向。

有些研究者認為,科學探究的本質是科學的思維方式??茖W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運用邏輯推理來解釋相關證據(jù)。這樣就把“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聯(lián)系起來,并根據(jù)皮亞杰的理論,用控制變量的實驗來檢測學生的邏輯思維,把它作為科學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特征,建立了科學探究能力的邏輯策略。這種策略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描述成能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的能力。從本體論意義上來看,它并不能完整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只是培養(yǎng)了“會進行控制變量的研究”這個突出的特征。

上述2種策略取向,無論是強調過程技能還是強調某一要素,都忽視了探究主體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從認知科學角度出發(fā)的研究者把科學探究看做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在開展探究時,探究者從自己的“工具箱”里選擇“工具”。對任何一個給定的探究任務,并非需要所有的工具,其技巧就在于正確地挑選并知道如何去使用所需的工具。米勒將科學探究能力包含的成分分為三類:一般的認知技能(例如觀察、分類等等)、實踐的技能(例如,知道怎樣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探究的策略(例如,知道用重復測量來提高測量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英國約克學的PACKS項目組提出了另一種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策略體系(Robin Millar,1998)。

這一策略體系將科學探究的主體和探究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具體描述了學生原有的認識和技能對科學探究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影響,擺脫了機械決定論和經(jīng)驗主義的科學觀,深化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對于研究和發(fā)展學生與科學探究相關的理解和能力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從上述文獻綜述我們可以知道,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復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探究能力結構的“過程維度”出發(fā),明確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應該學會的各種探究能力,并以此開展教學和評價。在具體的探究教學過程中,應該繼續(xù)保持傳統(tǒng)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良好習慣,注意關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兼顧總體探究過程與各類探究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加強對探究活動中核心要素的訓練,“以點促面”,使探究各環(huán)節(jié)要求的能力得以形成。在探究活動開展的各個階段,要重視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在其中的作用,最終形成完整的探究能力。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fā)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于與他人合作共處的人。由于我國以獨生子女家庭為主,孩子在家中無同齡伙伴,父母的愛十分集中,容易嬌氣、驕傲、以自我為中心、不易與人相處等問題。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由于孩子不會合作,不善于合作,所以常會因爭搶玩具而爭得面紅耳赤,然后就賭氣獨自一個人玩游戲,不愿再與同伴交流。為了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喜悅,獲得合作的快樂,我們游戲這一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幫助幼兒學會合作交往,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真正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本課題研究的“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主要是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通過家園互動的形式有效的促進幼兒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方法研究。對于幼兒來說,合作交往的能力,就是幼兒在游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xié)商解決問題、協(xié)調關系的能力,包括學會分享與共享、合作與交流、等待與輪流、關愛與撫慰等。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幼兒

社會性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面,它也必須遵循一個知情意行的發(fā)展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利用一日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故事引導等方法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學會合作交往的技能。

(二)、發(fā)揮家長、教師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三)、根據(jù)幼兒發(fā)展的不同,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從而有效的促進每個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教育理論--互動合作

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

(1)“綱要”中提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這一權威報告

中提出,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zhàn),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能力來培養(yǎng)新一代,這四種基本能力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同生活”是指培養(yǎng)孩子在人際活動中能與人共處和合作,提高幼兒的交往水平。合作交往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要求,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備人才素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赫華斯博士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一個具有良好的身心發(fā)展和較強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并取得較高的成就。

四、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問卷調查

為了能更好的了解我們在幼兒在合作交往中存在哪些不足,我們在開學初、開學末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具體問題反饋如下:

1.大多數(shù)幼兒缺乏合作意識。

2.能主動有禮貌交流的幼兒也很少。

3.大部分幼兒知道說“分享”但是行動上做不到。

(二)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制定了各年齡段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發(fā)展的標準

1、小班的分享活動—從食物—玩具—情感分享。

2、中班的互助活動—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才互助意識的養(yǎng)成再到互助行動的發(fā)生。

3、大班的合作活動—兩兩合作—小組合作—集體合作,培養(yǎng)幼兒學會分工、協(xié)商。

(三)實踐活動

1、主題教學活動

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他們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如獨生子女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等,設計了專門的集體教學活動,通過有針對性地集體教學,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2、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時,孩子在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中模仿成人的生活。他們的交往不受限制,同時在交往中也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于是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其個性品質也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體驗人與人交往的原則,在快樂的體驗中逐步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3、借助各種契機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愉快交往機會,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時機。

(1)、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都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情不自禁的想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節(jié)日是幼兒最期盼的日子,“元旦”“新年”等等。幼兒利用各節(jié)假日,都會外出旅游。我們?yōu)橛變号e辦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讓他將自己的外出游記的照片布置成攝像展、還有自己的見聞和趣事以口述日記、畫畫剪貼的方式向全園幼兒展示。

(2)、大班幼兒的能力都很強,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需求,會向我們老師提出要求,為鼓勵幼兒積極的社會性交往,我們定期舉辦幼兒的分享會。

生日會:大班幼兒由于在幼兒園是最后一年了,他們都希望自己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個生日,能和小伙伴一起度過。在“生日會”上,蛋糕將成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

故事會:每個幼兒的童年都是在經(jīng)典故事的伴隨下成長的,尤其到了大班,幼兒不僅有聽的需求還有講的欲望了。我們就為幼兒舉辦了故事會。在“故事會”上,孩子們都希望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當聽到同伴們的掌聲,幼兒都會主動的回家閱讀圖書,以便有新的故事與同伴分享。

五、研究成果

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研究,有效的解決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小班的孩子知道了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與他人分享,而且有禮貌;中班的孩子知道了主動尋求幫助,并能主動幫助他人;大班的孩子知道了大家商量,共同完成任務,有時還知道輪流分工。

1、通過課題研究促使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的提高。

(1)、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心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時刻都伴隨著一定的情緒,但是很少有孩子會客觀地辨析自己的心情。作為教師,除了及時的進行個別教育和談心以外,更應該對全體幼兒進行情感上的教育。那首先應該讓幼兒主動分享自己的心情,為了引起幼兒對自己心情的關注,認識自己的心情,同時也為了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心情狀態(tài),各班創(chuàng)設了“心情墻”,并制作了代表不同心情的心情掛件(如高興、生氣、傷心、失望等)。每天都引導幼兒掛上與自己心情相適應的心情掛件,并根據(jù)心情的變化隨時換取掛件,養(yǎng)成習慣,為今后學習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打好基礎。

(2)、幼兒之間學會正確處理矛盾

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常會發(fā)生一些沖突,與同伴為了玩具、分工矛盾而爭吵,或丟了東西而傷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地教給幼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技巧。這些技能的熟練運用,就讓幼兒避免一些沖突,也能使他們自己嘗試解決沖突。于是我們及時捕捉幼兒的不當行為,隨機開展討論。讓孩子自行去商討解決的方法。

(3)、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增進友誼

在課題實施初期,我們先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心情,識辨自己的心情,而后逐步引導幼兒關注他人的心情,能主動幫助同伴?!白寗e人快樂,自己更快樂!”這是我們的口號。孩子在互助中也真正體驗到這份愉悅,這不僅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進了感情。

(4)、初步學會了相互合作

通過設計各種教育活動。教師根據(jù)幼兒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情境表演,游戲,講故事等形式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角色游戲中觀察到孩子在玩小醫(yī)院的時候,每次穿護士服的時候最上面的扣子自己扣不上或者在睡覺脫衣服的時候需要幫助時,從來都不會想到主動尋求同伴的幫助。事后老師針對這種現(xiàn)象設計類情境表演《巧吃糖果》,是孩子們懂得只有主動去尋求同伴的幫助,兩人合作才能吃到糖果,并讓孩子學會了正確、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學會尊重他人。當需要別人幫助時說“請”而不是自己一個在那干著急。別人幫助你了要說“謝謝”,并逐漸養(yǎng)成一種習慣

通過兒歌《好朋友》等生動形象的學習形式,使幼兒懂得什么是“友愛”,怎樣做才是“友愛”,在活動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有點滴進步便及時鼓勵,強化反饋機制,例如:經(jīng)常讓孩子說說你在活動中的友好行為,通過這些措施強化合作行為,使小朋友心理上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愉快體驗,為培養(yǎng)幼兒合作性,矯治不良行為提供了動力。這是孩子們在體驗友好合作成功后的愉悅心情。

六、研究反思

經(jīng)過研究,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收獲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為家長對于幼兒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認識還不夠,,對于如何去正確培養(yǎng)卻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他們或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出去會“變野”,或是害怕孩子會受意外傷害,又或是怕孩子在外惹事生非,所以常會將孩子關在家里,與電視、玩具配班,遇事包辦代替或橫加干涉,長此以往,束縛了孩子的發(fā)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加強家園合作,更有效的促進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根據(jù)個案觀察發(fā)現(xiàn)在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中幼兒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對于個別幼兒的指導與觀察也是我研究的重點。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5

20xx年9月,我們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并結合地方經(jīng)濟特色及學校實際情況,經(jīng)專家及課題研究人員多方論證的情況下,確立了“小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的研究課題,于20xx年2月被批準市級科研課題。近幾年來,課題組在上級領導專家的支持幫助下,在課題組所有參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在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下,真抓實干,繼續(xù)深化“以勞育人”的理念,加強課題過程管理,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F(xiàn)將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向各位專家領導匯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課程改革的需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學校在執(zhí)行國家課程及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shù)厣鐣?、?jīng)濟發(fā)展和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端拇ㄊ×x務教育階段地方課程實施方案(試行)》明確規(guī)定:勞動與技術教育為學生的必修課程,應統(tǒng)整到地方和學校課程中學習。

過去農(nóng)村學校的課程主要是為升學服務,培養(yǎng)的學生不適應農(nóng)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農(nóng)村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新一代廣大農(nóng)村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適應廣大農(nóng)民發(fā)展生產(chǎn)、勤勞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為“三農(nóng)“服務是農(nóng)村學校課程改革的重要切入點,也是農(nóng)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有的基本概念。

2、我校勞動技術教育課題研究的優(yōu)勢。

我校是一所地處納溪區(qū)邊陲的農(nóng)村學校,可供開發(fā)的實用勞動技術教育的校本課程資源豐富:有師生共同開墾的近20畝的勞動實踐基地,常年種有糧食、瓜果、蔬菜、中藥材以及經(jīng)濟林木等,是瀘州市“十五期間后勤與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學校有一墻之隔的打古鎮(zhèn)社會福利院,福利院有專門的養(yǎng)殖場、有近100畝的種植基地;學校周邊有豐富的竹木資源、種養(yǎng)殖業(yè)資源,這也是廣大農(nóng)民增收致富的經(jīng)濟來源之一;學校95%的學生來自農(nóng)村地區(qū),這些都是實用勞動技術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寶貴資源。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以打古鎮(zhèn)白合小學三至六年級為實驗班級,取得初步成果后向全區(qū)農(nóng)村小學推廣。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1、農(nóng)村勞動教育實用技術的開發(fā)。

作為農(nóng)村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研究,分析學生應具備掌握哪些實用技術,真正地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服務,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之一。經(jīng)過專家論證分析及課題組調查研究,校本課程教材開發(fā)與編寫將從種植篇與養(yǎng)殖篇兩個方面入手,這兩個方面將含概我區(qū)農(nóng)村實用技術的方方面面,并將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常用到的勞動技術作為研究教育的重點。

2、農(nóng)村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方法的研究。

如何讓學生掌握農(nóng)村勞動技術,使之真正為當?shù)剞r(nóng)業(yè)經(jīng)濟服務,是本課題亟待解決的問題。農(nóng)村勞動技術的培養(yǎng)雖然對廣大農(nóng)村孩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但作為一個新興的研討項目,值得我們借鑒資料并不多,如何讓農(nóng)村孩子能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長,并能在生活中正確的運用,需要課題組進行方法性研究。

3、培養(yǎng)和提高實驗區(qū)師生綜合素質。

培養(yǎng)小學生在勞動中的實踐活動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離不開給學生提供學習與實踐的活動環(huán)境,讓學生學以自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所學知識到實踐基地中,在教師的指導加以運用,不斷深化、提高,形成能力。全面提高教師實施勞動技術培養(yǎng)實踐活動的素質,落實新課程理念,力求各學科教學活動的融合,各種資源的整合,從而全面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4、編寫勞動技術校本課程教材。

經(jīng)過前期課題的研究工作,收集總結相關的資料,編寫實用有效的校本課程教材,此教材先在本校范圍內試行,經(jīng)不斷改進與修正之后,在全區(qū)各小學學校推廣使用。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該課題的研究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fā)與實施的。老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fā)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有效地實施勞動技術研究課題活動需遵循以下方法:

(一)、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

(二)、恰當處理學校課題組對勞動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活動具體開展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

(三)、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四)、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進程

(一)課題的準備及論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該階段完成的相關內容:

(1)、建立課題實驗組織機構,進行動員學習,收集相關理論依據(jù)。

(2)、召開課題領導組、課題指導組及校外課題指導組會議,落實責任分工,研討研究工作進程及管理。

(3)、做好申報課題工作,制訂實施方案、計劃及制度。

2、課題準備階段落實的方法及相應進程。

(1)確立研究課題

近幾年來,學校在實施以勞育人,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xx年,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伴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運而生,并被列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睘榱诉M一步深化勞技教育研究,我們認真總結了綜合實踐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對課題的確定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請區(qū)教培中心及市教學科研所領導專家反復論證,明確了在小學生中培養(yǎng)勞動技術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確立了“小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研究”的課題,并于20xx年2月順利開題。

(2)、精心設計研究方案,責任落實、分工明確。

為了使課題研究從多個層面同時得到突破,使之成為行之有效的實用技術,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能力與特長,為本地經(jīng)濟發(fā)展服務,學校在全校教師中挑選事業(yè)心強,教育思想端正,熱愛學生,勞動技術知識豐富,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能力、總結能力的教師承擔本課題實施任務。

A、課題領導組:

組長:何碧海(校長)

副組長:巫貴禮(副校長)

成員:易友成(納溪區(qū)打古鎮(zhèn)中心小學白合片教導主任)

何濤(納溪區(qū)白合小學總務主任)

秦江海(納溪區(qū)白合小學德育主任)

領導組負責對課題實施方案的制定,加強對學校教育科研的領導管理,制定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B、課題指導組。

市教科所教研員:宋xx

區(qū)教研培訓中心主任:劉xx

區(qū)教研培訓中心教研員:李xx

區(qū)教研培訓中心教研員:黃xx

區(qū)教研培訓中心教研員:熊xx

區(qū)教研培訓中心教研員:李xx

打古鎮(zhèn)農(nóng)校校長:趙xx

定期邀請他們到學校對課題研究作指導,并對課題主研人員進行知識培訓。

C、校外勞動技術指導教師。

打古鎮(zhèn)農(nóng)校教師:陳xx

打古鎮(zhèn)社會福利院院長:張xx

打古鎮(zhèn)社區(qū)二小組組長:劉xx

打古鎮(zhèn)松林村養(yǎng)殖場場長:劉xx

打打古鎮(zhèn)龍古村村主任:陳xx

定期邀請校外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D、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鴿、鴨、魚綜合養(yǎng)殖基地——劉xx養(yǎng)殖場

打古鎮(zhèn)農(nóng)校梔子種植基地

打古鎮(zhèn)社會福利院的養(yǎng)殖場、苗圃、老人療養(yǎng)院

打古鎮(zhèn)白合社區(qū)

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進行實踐活動,并請校外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基地的綜合實踐。

(3)召開課題研究開題會

A、召集課題組領導成員會議,總結前期調查、研討工作情況,匯總收集到的相關信息,進行資源的整合,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工作計劃,布置研究工作內容、計劃及方法,使之能責任分工,更好更快地完成相關研究工作任務。

B、邀請課題指導組專家召開課題研討、分析會,認真、詳細地向與會專家匯報我校課題研究的條件優(yōu)勢、方式方法以及研究工作計劃,聽取與會專家的點評及相關指導工作,并結合我校原有研究方向、方式方法進行整合及改進,最后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及制度。

(4)、確定課題研究的三個階段:

A、課題準備階段及研討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B、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C、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二)課題的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實施階段是完成課題研究的關鍵時期,是最實質性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從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著重對課題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實踐過程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得力,組合優(yōu)化,人員落實,職責到位,研究有效。

1、該階段完成的相關內容及任務:

(1)加強勞動基地建設,為課題的研究夯實物質基礎。

(2)加強學習和培訓,健全組織,保證課題研究的正確導向。

(3)落實研究計劃,對實驗段班級學生進行勞動技術的指導與培養(yǎng),并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4)指導各實驗班級完成相應小課題。

(5)編寫勞動技術校本課程教材,并在實驗班級試用,收集相關信息、資料。

2、課題實施階段研究步驟。

課題領導組嚴格按照課題研究工作計劃開展研究工作,落實責任,規(guī)范過程管理,保證課題研究工作有序地開展進行。

(1)加強勞動基地建設,為課題研究工作提供物質保證。

A、開發(fā)校內基地,保證研究工作的實效性。我校對教學樓后山近20畝閑置土地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平整,并把該區(qū)域劃分給研究階段的各實驗班,各班結合自己的研究小課題及學生年齡特點進行相應研究實驗,這充分保證了學生勞動技術培訓學習場所。

B、合理開發(fā)利用一墻之隔的梔子山勞技基地。學校投資大量人力物力,為梔子山勞技基地與學校修建了一條寬約一米的石板路,為學生能及時、方便地到基地進行勞動提供了保證。

C、充分利用周邊勞動基地資源,保證了課題研究工作的全面性與多樣性。與學校一步之遙的打古鎮(zhèn)社會福利院常年飼養(yǎng)著各種家禽及牲畜,而離學校兩三里的劉仕華養(yǎng)殖場則是一個鴿、鴨及魚綜合養(yǎng)殖場,以及集商貿(mào)、物流及各種服務設施齊全的打古鎮(zhèn)白合社區(qū),這些都是我們課題研究寶貴的資源。學校課題組與相關勞動技術培養(yǎng)實驗基地負責人簽訂責任書,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任務及要求。

(2)加強培訓學習,統(tǒng)一思想,提高參研人員的業(yè)務素質。該課題立項不久,我們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任務、要求、方法以及相關的理論,多次采取了“分層次、分渠道、由點到面、由面到點”的方式進行培訓,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為教師廣開渠道,先后多次派課題組成員外出學習,多次邀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對于教師的學習筆記,我們也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完善其呈現(xiàn)方式,改變了過去規(guī)定的每學期的機械摘記,而是要求實驗教師精心選擇摘抄內容,并結合教學案例撰寫心得體會,把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形成具有個人思想的學志。

(3)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我們把課題研究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日程,建立健全相應的理論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研究匯報制度、課題檔案制度和科研獎勵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制定管理措施,加強管理力度,把科研工作與常規(guī)教學、教研工作緊密結合,使課題研究逐步達到“研究與工作一體化、課題管理網(wǎng)絡化、研究過程規(guī)范化、研究內容序列化”,力求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

(4)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培養(yǎng)學習勞動技術能力,并分析整理勞動技術指導方法。

A、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的原則。

(A)實踐性原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這些任務只有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才能實現(xiàn),并且勞動實踐活動還要堅持長期抓,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倡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手腦并用,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

(B)正面教育原則。堅持正面的疏導原則,引導少年兒童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勞動,教育學生在勞動中不怕苦,不怕累。對在勞動中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彰獎勵,逐步使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

(C)健康第一的原則。組織勞動時,首先要認真研究勞動工種性質和勞動環(huán)境,絕對不能讓學生從事有危險性,或者有損健康的體力的勞動。勞動前,讓學生明確勞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特別要明確保證安全的注意事項和正確使用勞動工具的方法。做好勞動分工的具體組織安排。在勞動過程中,教師需學生參加的集體勞動,積極做好示范動作,并且全面掌握學生的勞動情況。教育學生在勞動中,不能打鬧戲耍,并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D)適合學生特點的原則。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勞動強度要適中,并盡量照顧各年級段學生的知識水平安排勞動內容。

(E)協(xié)調好教學與勞動關系的原則。要防止教學與勞動兩個方面偏向,除了提高認識以外,在勞動技術教育時間安排上應結合教學工作安排,不能因該項活動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B、勞動技術教學方法

勞動教學方法對于勞動教學的效果影響很大。教學內容有了,教學的組織形式確定了,如果方法不對頭,同樣不能很好地完成勞動教學任務。結合我校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我們在勞動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A)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方法。講授時內容必須具有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tǒng)性、邏輯性。解釋或論證技術和工藝的概念、原理,分析或闡述工序和操作規(guī)程,都應當語言清晰、準確、精煉。講授時語言應生動、形象并富有感染力。切忌抓不住要領,語無倫次地絮叨。

(B)示范操作—模仿法

它是一種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和學生的模仿練習,使學生學會某種技能、技巧的方法,也我校對學生勞動技術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課前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水平,并準備好需要的全部工具和材料。操作程序和動作做到正確、規(guī)范,動作要慢,步驟要清,以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和模仿。

(C)多種工序綜合作業(yè)法

多種工序綜合作業(yè)法是讓學生經(jīng)過多道工序的練習或實習,系統(tǒng)地掌握某項勞動技術的一種方法。將制造或生產(chǎn)某一產(chǎn)品的全過程分解成幾道工序,讓學生分別學會這些工序的操作技能,然后運用這些技能生產(chǎn)或制造出某一產(chǎn)品。教學中,也可以單一地要求完成其中的一項工序,如種白菜,包括平整土地、選種、栽植、除草、施肥和收獲等幾個步驟,可分別傳授學生其中的一個步驟,讓其暫時掌握這一項技能。

(D)電化教學法

電化教學法是運用幻燈、電視、影片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勞動技術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法聲圖并茂、形象生動,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從而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和對勞動的興趣。能突破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的局限,將教學內容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易于掌握某種知識的完整概念。例如:某種農(nóng)作物的種植、管理與收獲至少要跨三個月的時間,而用電化教學法,可將作物的生長、防護及成就的全過程,用很短的時間從屏幕上展現(xiàn)出來,這對于掌握其生產(chǎn)技術是非常有益的。

(E)實驗法

實驗法是利用一定的設備或自然條件,進行某項技術實驗,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研究獲得實用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如:菊花的栽培,在講過菊花的習性和管理方法之后,布置學生每人培育一盆菊花,從扦插,一直到開花,提出技術要求和實驗記錄要求,學生經(jīng)過菊花生長的全過程,掌握栽培菊花的技術。

(F)參觀法

參觀法是組織學生到生產(chǎn)或技術現(xiàn)場(如農(nóng)場、農(nóng)村專業(yè)戶、林場、飼養(yǎng)場等)實地觀察、研究、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些不但使學生看到科學技術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廣泛應用,而且還能看到工人、農(nóng)民、各種專業(yè)人才的忘我勞動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從而擴大了眼界,激發(fā)其好學上進、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G)實踐創(chuàng)造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培養(yǎng)下,自己動手制作一件產(chǎn)品或種植、養(yǎng)殖某樣產(chǎn)品的過程。比如,學生學習草編、竹編時,教師指導了圓形物的編織,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長方形的。這種方法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5)采用量化量化標準對學生勞動技能進行評定

在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我校指導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學生的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效果。每學期或每階段勞動結束時,認真進行總結,及時表彰先進。

A、學生勞動技能評定的內容及評定的方式方法。

(A)評定時要看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看學生對某項勞動任務完成的速度和質量,看某種制作或生產(chǎn)是否獨立完成及其質量如何。

(B)看學生的勞動出勤、勞動態(tài)度、勞動表現(xiàn),看學生是否熱愛集體、愛護公物、珍惜勞動成果等等。這些情況的獲得與收集,主要靠準確地、系統(tǒng)地日常觀察,不能只看一時一事,力求做到客觀公正,并且與學校的其他活動及家庭中的勞動情況結合起來。

(C)學生掌握勞技情況大致分為:認識、了解、掌握、熟練等幾個層次。對于認識、了解的知識,放在平日提問或小測試中,隨時記錄學生成績,按照積分總和與次數(shù),確定學期或學年的平均得分;對于需學生掌握、熟練的知識或技能,要結合平時教學或適當集中,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根據(jù)某項勞動技能的掌握情況、熟練程度、操作準確度等,評定相應的等級或分數(shù)。

(D)學生成績的來源,主要通過上述三個方面按適當?shù)谋壤鬯恪F饺仗釂柡托y試成績,占總成績的20%;實際操作成績,占總成績的40%;學生參加勞動的表現(xiàn),占總成績的40%,總成績按學期或學年統(tǒng)計。

學生參加勞動的表現(xiàn)與實際操作成績,均可采用等級量化表,大致地評為優(yōu)秀、較好、一般和后進四個等級。

(三)課題的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課題總結階段主要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教師學生成果專著、編寫勞動技術校本課程教材等工作。為了圓滿完成課題任務,學校成立了專門的結題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結題工作計劃,并召開了由全體研究教師參加的結題工作會議,布置了有關的任務。

1、認真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

學校課題組收集、整理幾年的研究資料及成果,科學地分析、總結研究工作中的得與失,認真地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為我校及其它學校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寶貴資料。

2、匯總相關資料,認真完成成果報告。

在這幾年的研究實驗工作中,我校課題組在實踐操作、理論升華中,獲得了大量且有價值的材料,學校集體、教師及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多次獲獎,這些都與學??蒲泄ぷ鞯拈_展分不開的。課題組在總結階段收集了大量的成果資料,并認真完成成果的匯總工作。

3、編寫并完善勞動技術校本課程教材。

經(jīng)過前期課題的研究工作,收集總結相關的資料,編寫實用有效的校本課程教材,該教材結合地區(qū)實際情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我區(qū)農(nóng)村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工作非常適用。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近五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經(jīng)過全體課題組人員的共同努力及全校師生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理論成果情況

1、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水平。教師不僅對以勞技教育為主體的綜合實踐含義和本質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更明確的認識,涌現(xiàn)出一批高質量的優(yōu)質課例,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優(yōu)秀實驗教師。

2、積累了豐富的課程資源,有利于更好地推廣研究成果。在近五年的時間里,我們扎扎實實地開展了課題研究,既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把握研究方向,又從具體實在的教學方法入手,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每一次勞動實踐活動,注重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后,我們更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拓寬研究領域,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改進,并注重研究第一手資料的積累,形成寶貴的課程資源。

3、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開始轉變,課堂教學面貌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教師不僅注重“教”和“導”,更關注了活動、環(huán)境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所起的促進作用。千方百計利用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疑和親自動手的能力,讓學生親歷獲取知識的過程,在自學、自思、自練的過程中,提高對信息獲取和內化能力。

4、學生的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學生在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中學習,不僅熟練地掌握了知識,而且提高了他們收集、篩選、處理、運用信息和各種勞動本領的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綜合知識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并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勞動、動手協(xié)調能力及勞動技能,學生中人人是家庭勞動的好幫手,這些都受到了社會、家長的好評。學生的個性也在平等、和諧、人文化的良好環(huán)境中有了廣闊發(fā)展的空間。

(二)集體及師生獲獎情況

1、集體獲獎情況:

學校連續(xù)幾年在小學畢業(yè)會考中獲區(qū)級各種等級獎。

學校榮獲市級“十五期間后勤與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2、教師獲獎情況:

20xx年教師節(jié),有2位教師獲區(qū)府發(fā)優(yōu)秀教師獎。

20xx年,有1位教師獲區(qū)府發(fā)優(yōu)秀團干。

20xx年有2位教師獲區(qū)級自然知識和語文知識指導獎。

20xx年—20xx年,在納溪區(qū)小學畢業(yè)會考上,有10位教師分別獲教學優(yōu)質一、二、三等獎。

20xx年—20xx年,在區(qū)級青優(yōu)課上,有5位教師分別獲二、三等獎。

20xx年4月,有2位教師獲瀘州市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二等獎。

20xx年—20xx年,有3位教師編寫的教案分別獲市級三等獎和區(qū)級二、三等獎。

20xx年,有1位教師在區(qū)級自制課件賽上,上課獲三等獎,說課材料獲二等獎。

20xx——20xx年教師論文,有100多人次獲市、區(qū)等級獎。

3、學生獲獎情況:

20xx年10月,楊xx被評為市優(yōu)秀少先隊員。

20xx年,王xx、徐xx等5們同學分別補評為區(qū)三好學生或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

20xx年12月,王xx、趙xx等5同學位同學獲區(qū)教育局、區(qū)教研室組織的語文大賽二三等獎。

20xx年1月,王xx、肖xx等5位同學在區(qū)級自然知識大賽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

20xx年,王xx、李xx等6位同學分另被評為區(qū)三好學生或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

20xx年,陳xx、陳xx等6位同學分另被評為區(qū)三好學生或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

20xx年,張xx、羅xx等7位同學分另被評為區(qū)三好學生或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

五、課題研究的體會及設想。

我校“小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研究”科研課題雖然已經(jīng)完成了,但在取得成績的現(xiàn)時,我們也看到存在的諸多問題,現(xiàn)就幾年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和今后的設想總結如下:

(一)應充分發(fā)揮區(qū)教育局、教培中心等領導部門的指導作用,及時向其匯報情況、遇到的難題,爭取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并加強對領導組及業(yè)務組的管理,形成支撐學校科研課題研究的合力。

(二)加強新課程實驗的宣傳力度,要使課改工作特別是勞動課程的開設能得到社會各界、家長等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為勞動活動提供資源支持和活動支持。

(三)學校管理者、教師要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樹立課程意識,真正明確開設勞動技術教育課的目的、意義。

(四)提高對課題研究工作的認識,克服急于冒進,研究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的問題。研究中應認真做好做細每一步工作,并及時作好在相應記錄。

(五)要加強教學科研工作力度。加強各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并充分發(fā)揮每位教師的特長,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回顧這幾年我??蒲袑嶒灩ぷ髯哌^的路,路邊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收獲的歡笑,也辛勤的汗水。當看到努力換來的研究成果,看到孩子因學習到某種勞動技能臉上露出稚嫩的笑容,我們感到科研的快樂與充實。我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會充分利用取得的研究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我們更相信學校會在其它更多、更廣的領域開展科研工作,為落實新課程理念服務,為造就一批批新時代的人才服務。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6

1 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現(xiàn)階段,在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交互白板是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優(yōu)勢互補的最佳表現(xiàn)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在遠程教育、在校際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發(fā)揮有待進一步的發(fā)現(xiàn)、研究和提高。

通過我們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電子白板基礎上的優(yōu)秀的、具有延伸意義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電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電子白板系統(tǒng)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活動。

2 課題研究過程

2.1 課題研究的目標。總結形成一系列不同學科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方法和途徑,推動全體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發(fā)展。通過研究實踐,基本完成幾個方面的預定目標:

(1)通過應用實踐對交互式電子白板有效應用的實踐與探索已經(jīng)初見成效,我校電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規(guī)模。

(2)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yōu)秀教師,并逐步成為各學科的教學骨干。

(3)通過本課題研究,建設基于交互白板的優(yōu)質教學共享資源庫,開發(fā)一批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充分發(fā)揮交互白板技術優(yōu)勢的教學軟件、教學課例有效地指導和應用于課堂教學。

2.2 課題研究內容

(1)通過應用實踐,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盡可能探索出電子白板的顯性使用功能,有效挖掘出電子白板隱性的、深層次的、具有發(fā)展意義的功能。

(2)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一批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yōu)秀教師。

(3)探討不同學科基于交互式白板環(huán)境下學與教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與學科教學內容融合方式的研究。組織實驗教師對語、數(shù)、英不同學科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教學設計能力。形成科學的、高效的、以生為本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2.3 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本課題研究定位于實踐應用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動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理論研究法、觀察法、案例法、對比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20xx年5月,我校申報課題,認真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展開研究,經(jīng)過課題組審議,參考了大量有關教學模式研究的材料,及時總結經(jīng)驗,廣泛交流,扎扎實實地開展研究工作。

20xx年6月―20xx年10月,是我課題組的第一輪研究階段。這一階段完成了問卷調查情況:包括參與課題的老師對課題的看法和意見,學生的問卷調查。采取三級培訓模式,完成課題組人員及實驗教師的基礎應用培訓。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為第二輪研究實驗階段,主要任務是專業(yè)技能提升和整合創(chuàng)新階段。參加區(qū)級以及校級各項教學課例展評活動,舉辦校級說課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以交互白板的應用為抓手,探索出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途徑,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形成最終成果和總結驗收階段。對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通過查閱資料,網(wǎng)上教研,小組研討等多種形式解決,不斷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包括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課件、論文等,為教學理論研究提供保障。

3 課題研究成果

3.1 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項新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互動平臺,它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意義上做到“以生為本”。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情導趣、建構知識。在基于交互電子白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預設的資源進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用交互白板的展示功能,可增強視角效果和課程內容的趣味性,突出學習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的真實情景,可將學生引入一個虛擬的世界與想象之中,激起學生的聯(lián)想。

實驗證明,白板的拖拽、批注、聚光燈、屏寫、拉幕等功能的巧妙利用,都為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熟練和巧妙的應用,彰顯了教師的智慧。

(2)整合白板資源,創(chuàng)新課堂。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構思,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活動。如,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方便解決PowerPoint或Flash課件中難以實現(xiàn)的交互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適時的使用遮罩功能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頁面快照等功能來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利用電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對象移動、翻轉、透明度等功能來詮釋教學中的難點。

在其各學科的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是當今課程改革對課堂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組織學生在實踐中尋求知識,就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好自由的活動空間,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相互協(xié)作,主動自發(fā)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交互式白板在教學中的有效應應用,為師生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臺,使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機交流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使課堂真正成為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新型課堂。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白板技術不斷形成和積累可重復使用的教育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高效性。

(3)靈活交互,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交互白板的媒體展示、書寫,標注等功能,很好的增加了教學的視覺效果,有效的整合了各種媒體在教學中應用,靈活的交互能力,有效的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景,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高度的課堂交互中,通過師生紛繁多樣討論與交流,能產(chǎn)生很多教師在備課時想不到的問題,利用交互白板自帶的工具與資源庫,就可對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產(chǎn)生了比常規(guī)教學更多的生成性資源和不同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交互白板靈活的交互功能,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對話與情感交流,有利于針對性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交互白板的保存、錄制、回放功能,有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進一步改進教學設計,開展針對性的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論,實現(xiàn)教師之間知識共享、信息交流和共同提高。

3.2 積累了白板教學的多項資源。收集整理了研究的論文設計等文字材料裝訂成冊,編輯成校內刊物,供所有教師學習及教學參考。制作的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獲獎優(yōu)秀教學課例視頻上傳保存到校園網(wǎng)資源服務器,形成校內資源共享。選擇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上傳到總課題組網(wǎng)站資源共享。

3.3 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授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7位教師參加我區(qū)高效課堂的優(yōu)質課比賽、說課大賽、學科整合優(yōu)質課比賽、實驗教學優(yōu)質課,獲豐潤區(qū)評比一、二等獎。2位教師參加唐山市信息技術優(yōu)質課比賽分別獲二等獎。有5位教師參加全國第六屆電子白板優(yōu)秀課例大賽分別獲二、三等獎。

總之,電子白板的應用研究,正是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有效途徑,今后我校還需在教科研上加強理論研究,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成長。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7

我在來歲的課題工作,我主要以服務業(yè)的發(fā)展為主,重點對服務業(yè)產(chǎn)業(yè)會聚區(qū),生產(chǎn)性服務業(yè)與工業(yè)園區(qū)的干系等結合“十二五”規(guī)劃和發(fā)展戰(zhàn)略展開研究,(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課題旅行業(yè)發(fā)展等),重點要把服務業(yè)方面的題目研究深入、研究透徹。同時要注重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市發(fā)展形勢的把握,加強與市直相關部門的聯(lián)系,相識第一手資料,使來歲的課題不蒼白、不空洞。同時,我還要加強本身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積極加入單元各項舉動。以上就是我對過去一年工作的回憶和下一年工作的展望,希望領導和同志們批評與指正。

一、精心組織,扎實安排

當研究課題申報后,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懲三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搜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內容,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嘗試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施行試驗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2月)組織教師根據(jù)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積極展開形式多樣的研討舉動,通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研究,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展開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閱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通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驗收評估。

二、認真探討,抓好落實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精密圍繞“教學反思與教育智慧天生的干系”這一主課題,遍及探索適應于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研究不放松,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周搜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guī)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chuàng)特色;

四是在學生研究效果上求論證;

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 我們通過文獻研究、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yōu)質課例光碟,進行優(yōu)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xiàn),其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養(yǎng)成了良好的教學反思的習慣。黌舍的每一位任課教師每周都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發(fā)現(xiàn)教育智慧,并運用教育智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我校的教師逐漸走上了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斷生成。通過交流對話、典型引路、個案跟蹤、教科互動等方式,激活了教師群體的教學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師新課堂策略的構建能力。

3、學生的研究興趣普遍高漲。

4、教師營業(yè)素質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寬松和諧的研究氛圍,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科研的引領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功效,獲得了又一個豐收年。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縣級各類評比中有72篇分獲一、二、三等獎;有29篇文章在各級教學刊物中發(fā)表。

三、完善推廣,深化教研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jīng)驗,將研究功效在教學中推廣使用。組織研究功效突出的研究者為全校教師上樹模課。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lián)系實際汲取成功經(jīng)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達到優(yōu)化課堂結構,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yè)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8

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近年來,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部門都十分關注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毙睦斫】到逃切聲r期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拓寬工作途徑,豐富德育工作內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房山區(qū)教委的關注與領導下,在房山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科室的指導下,我校于2003年9月,根據(jù)區(qū)級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的研究》,確定了子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把三年級全體學生做為研究的對象,把課堂教學當作主渠道,加強學生心理輔導,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我們一手抓學科滲透,一手抓心理輔導,各種方法之間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開,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我校的目標是:以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為核心;以對心理問題預防補救為輔助;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一、科學的管理是課題研究取得實效的基礎——課題研究作為實現(xiàn)學校辦學目標的一個突破口

我們認識到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的基礎,課堂教學是實施德、智、體、美、勞各項教育的基本載體,教學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的過程。因此,工作中我們不斷實踐以科研促進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課堂為實驗主陣地,把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研究作為實現(xiàn)學?!耙苑丈肺?,以質量求發(fā)展”這一辦學理念的一個突破口,使得課題研究服務于學生,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工作中我校廣大干部教師積極探索,重點加強三個模式的研究,把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貫穿于每個模式的各環(huán)節(jié),各個細微之處:

1、備課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體全冊(單元)備課——個人分課細備——組內交流討論——個人逐課復備”的備課方式,其中研究的一個重點就是心理品質形成的教育滲透點,使得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從備課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入手,教師們分析挖掘教材,匯編了《各學科心理教育滲透點集錦》,各學科教師在備課時參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斷改進完善,為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服務。

2、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實踐“課前預習探究—課上主動探究—課后延伸探究”的上課模式。整個過程注重學生未來發(fā)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興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質得到培養(yǎng)。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堅持“備課—說課—上課—討論—評課—再實踐”的教研模式。這一模式為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1、在課堂教學中全方位注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1)課前挖掘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形成的因素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的老師們,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理論和方法,在工作中大膽探索,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例如教學語文《落葉》一課,教師在課前從教學內容、學習方式、教師自身的教學魅力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內容上,老師選擇了四幅畫秋天的畫面做為課前引入,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感受秋天的落葉,豐富感知。同時尊重學生真實的、不同的情感體驗。挖掘教材“信”字的認知特點,準備引導學生從誠信角度的認識這個字。于是創(chuàng)造出“一個人(イ)說話(言)講誠信的內涵。學習方式上,老師在識字的過程中滲透心理教育,力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競爭意識、合作能力,學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體驗成功、增強自信。請學生自主選擇詞語領讀、組織學習生字、選擇最想讀的段落朗讀、同桌交流記字方法、開火車讀卡片、朗讀評議、識字游戲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安排,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從而讓語文教學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成為師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過程。運用教師的教學魅力深深地影響學生,注意積累激勵性評價語言,并研究如何使用得恰到好處,探索自學時教師如何關注學生,培養(yǎng)自信,如何尊重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等等。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①在課上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民主氛圍,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在教學中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學生尊重和敬仰教師,可以形成積極向上,愉快、活躍、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教師堅持用鼓勵性的、商量式的語氣說話,例如“請你繼續(xù)講”“你的分析是不是這樣”“請聽聽我的想法”“我想做一點補充”“如果這樣說是不是更全面”等。學生在得到老師尊重的同時,自己也學會了運用,如:“我給某某同學補充”“某某同學讀得很好,如果,把這里讀的再重一點就更好了。”這樣的話語來尊重別人,培養(yǎng)了學生尊重他人的心理品質。

②利用滲透法,將心理教育滲透到小學各科教學中,形成滲透序列

小學各科教學作為實施心理教育的途徑,在課堂教學滲透的過程中既有共同的特點,也有各自的優(yōu)勢。任何一門學科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都包括了興趣、需要、動機、態(tài)度、意志等,這些心理品質的教育,滲透在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中。

③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各科的教學過程中,各科的任課教師都能夠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地情緒體驗中學到知識,鍛煉能力。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可信,能夠很快地被這種情境所感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張進霞老師在《守規(guī)則》這節(jié)課中,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情境;李增廣老師讓枯燥的數(shù)學進入學生的生活;美術張德秀老師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漫畫創(chuàng)作王國的情境,學生進入漫畫王國,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這些情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邊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動機,也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這是各個學科之間共同的特點。

④結合教學內容,巧設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方法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我們知道在各個學科當中,像語文、品德與生活等學科,就其內容本身而言,就是對學生心理的一種滲透。如:語文課文文質兼美、思想性強,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愛和美的教育。品德與生活課更是不用說。但像數(shù)學、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師更加注重在過程和方法上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滲透。如音樂、美術等,它的內容是藝術形象和關于藝術形象的知識,所涉及的心理品質是對于藝術美的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及時地設計展示環(huán)節(jié),讓美的、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促進了形象思維品質發(fā)展與美感道德感的發(fā)展。體育課它能鍛煉小學生的意志品質,因此教學中教師設計比一比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比賽中,在同學和老師的激勵中堅持到底,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得到培養(yǎng)。再比如數(shù)學課《百分數(shù)的意義》,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你能一眼就看出哪個班最好嗎?”學生:“不能”,教師:“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一眼就看出哪個班最好?”學生在經(jīng)過短暫的思考后回答出“計算平均分”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生的探究心理得到培養(yǎng)。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后,學生成功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學生的自信心理也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

(3)課后良好情緒延伸,使良好的心理品質得以強化

“課后延伸”這是教學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的實踐活動。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我們努力做到:重學生間的合作,重家長的參與,重走向生活,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地發(fā)展。

①重學生間的合作,促生生心理溝通

學習完《頤和園》這篇文章后,老師以“迎奧運,贊北京”為主題,布置了學生搜集資料、制作壁報的作業(yè),設計的主要欄目有:

萬壽山介紹

長廊一線圖冊

旅游相冊

珍藏品展

耕織圖文化圖片

老師讓同學自愿組合結對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搜集資料在壁報上展示,沒有電腦的同學到有電腦的同學家里一起搜集,既學到了知識,又交了朋友。一位家長說:“孩子是獨生子女,不善于交際,很孤獨,這次為了完成作業(yè),第一次到同學家去合作學習,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绷硗猓酝覀冏尯⒆铀鸭Y料,學生們搜集了很多,興致勃勃,結果由于時間關系,有的孩子的資料沒有機會展示,學生很失望,久而久之,他們就沒興趣積累資料了。利用課后延伸展示學生們共同合作搜集的資料,可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合作學習的熱情,喜悅的情緒得到了延續(xù)。這次作業(yè)讓孩子們?yōu)g覽了豐富的資料,感受到頤和園文化的魅力,產(chǎn)生了熱愛北京的情感,真是一舉多得。

②重家長的參與,和諧氛圍中促學生自信

溝通能使孩子經(jīng)常保持心情愉悅,并解決一些心理困擾。五年級有一個女生數(shù)學成績不好,不善言談,并且她非常懼怕他的父親。老師與她的父親交流,了解到她的爸爸平時不愛說話,所以孩子覺得他冷漠。怎樣緩解他們之間的關系呢?老師多次設計了課后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數(shù)學題,使他們找到了交流的話題。她的父親多次參予她的學習活動,倆人關系逐漸融洽了,她學習上得到父親的幫助,逐漸增強了自信。

③重走向生活,愉悅身心

據(jù)調查城市的學生由于環(huán)境問題,容易焦慮,所以引導學生走向多彩的生活,愉悅心情尤其重要。學習完《鄉(xiāng)下人家》一課時,利用周六周日老師讓學生去良鄉(xiāng)周圍的農(nóng)村看看,或到親戚家看看,用相機或DV記錄下眼中的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孩子親自觀察,拍出了田園味道十足的照片。在走進生活的時候學生是快樂的,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促進了知識的積累。

課后延伸對課堂教學是個強有力的補充,使學生能夠“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罢n前、課中探究和課后延伸”的改革還有更為廣闊的空間等著我們發(fā)揮聰明才智。只要我們心中時刻記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就一定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使學生的才能和心理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

3、心理輔導——溫馨的課堂

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同時我們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專題心理輔導。如:有的孩子不和群,沒有合作意識,楊金怡老師在《什么是合作》的主題班會上,讓學生試一試一根手指能不能拿起一支鉛筆?一只手能不能系鞋帶?體會所有手指合作才能完成這些工作。學生體驗、嘗試了合作,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慢慢學會了合作。

4、知心小屋——心靈的港灣

學校積極投資,設立知心小屋、知心信箱,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溫馨的環(huán)境,老師知心的交流,使得一些心理有問題的孩子,放下了包袱,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三、充分發(fā)揮學校網(wǎng)絡中每一個教育因素的作用

心靈需要服務,心靈需要拓展。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必要條件,在校內形成人人有責的教育氛圍,形成全方位的心理服務網(wǎng)絡。

當學生思想上有問題時,我校三十多名黨員成為知心交流的大伙伴,為他們導航,進行心與心的知心交流。

當班級中任何一位同學心中郁悶時,任何一位任課教師都會蹲下來真心了解情況,為他們解憂。

當學生有悄悄話時,“知心小伙伴”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交流的空間。

如此溫馨的環(huán)境,如此濃濃的和諧氛圍,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感受到的是友善,感受到的是快樂、是自信與自強。

四、學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讓心理輔導走進生活,使綜合素質得到強化培養(yǎng)。學校的教育不應是孤立的,學校、家庭應該攜起手來,父母和其他長輩的言行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所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充分挖掘資源,發(fā)揮優(yōu)勢,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長課堂——合力的加油站

為了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校情況,我們在家長會上,對家長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希望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視,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為孩子營造和睦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我們開展了孝親敬長系列活動,如和父母說知心話、做家庭會議的主持人等活動,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感情,同時提高了孩子的綜合能力。

2、《心心橋家教報》《家長手冊》——心靈溝通的橋梁

為家長們提供教育經(jīng)驗,使得一些有困惑的家長從中找到適合自己教育孩子的辦法,同時我們倡導家長積極投稿,也為家長們搭建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為家長提供了解學校的信息。

  五、我們的收獲

1、學生在變化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意味著對自己、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賦予更高的熱情。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里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行、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綜合素質不斷增強:

(1)教學效率有明顯提高。實驗年級的學生在抽測中,成績比實驗前有明顯進步。

(2)實驗年級各項比賽居學校榜首。劉韻爭同學在區(qū)級數(shù)學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胡莊秀同學在作文競賽中獲全國獎、于哲源同學書法比賽獲全國三等獎。

(3)我們的教育面向全體同學,使得每個班級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精神風貌。

2、教師在變化

教師們的育人能力,科研意識不斷提高,能夠用科研的方法解決問題。在2004年全國第三屆“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我校被評為先進學校。教師寫出了有價值的論文,如張玉杰校長撰寫的論文獲房山區(qū)論文評選一等獎;許艷兵老師的論文《克服畏懼心理,幫學生建立自信》,獲得全國健康杯優(yōu)秀論文獎;2004年張進霞老師的論文《送給學生一縷陽光》獲全國一等獎,張玉杰、劉會文老師撰寫的研究報告獲全國二等獎,還有多名教師的論文獲全國三等獎。

課堂教學永遠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品質的主渠道,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課題的不斷研究與實踐,我們將進一步使課題向縱深發(fā)展,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努力。我們面對的是一顆顆稚嫩的幼小的心靈,這一顆顆幼小的心靈需要陽光,需要溫暖,需要交流,就讓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服務走進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拓展,得到溫暖,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9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0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改善師生關系問題已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成為課程改革的焦點之一。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我校于20xx年6月申報立項了《高中政治課堂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為省級課題。20xx年9月1日正式開始實驗研究。在學校的統(tǒng)一部署下,本學年來課題組成員按課題研究計劃,積極開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xiàn)將課題活動與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新光學校前身是南平造紙廠職工子弟學校,現(xiàn)為省級、國家級體育傳統(tǒng)示范校,也是南平唯一的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在內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由于我校與南平市少體校聯(lián)合辦學,承辦少體校學生文化課教學任務,同時,也是延平區(qū)定點的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生源差異較大,家庭背景與素質的差異明顯,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質差異更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目前我校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還不能令人滿意。學生討厭老師,老師看不慣學生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老師體罰學生,傷害學生自尊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結合我校實際,在我校進行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教學研究是我校新一輪課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點,是提升我校辦學水平再上新臺階的著力點,也是我?!巴馇蟀l(fā)展,內抓管理”的核心點和突破口;同時,也是打造一支師德高、技藝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的有效載體,該課題的研究存在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現(xiàn)實需要;該項工作的有效展開,必將對學校發(fā)展和學生成長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為此,我們提出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目前師生之間緊張對立的現(xiàn)狀,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必須先從教師著手。

二、對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的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是關鍵,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的核心問題。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在當前,無論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轉變,還是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最終都要依靠師生互動與交往來達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特點、變化和發(fā)展,力圖尋找到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方法和途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推進素質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更是我校今后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跨越式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情況

(一)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思路

通過對師生關系問卷調查,反思目前我校師生關系現(xiàn)狀及產(chǎn)生師生關系不和諧因素的原因,從教師方面入手,提出改善師生關系建議,尋找與學生心理溝通的有效途徑。

第一步,通過采取師生平等對話方式,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讓學生走近教師,贏得學生對教師起碼的信任,為下一步教師走進學生內心世界,解讀心靈,溝通情感提供前提條件。

第二步,師生共寫“心靈日記”,走進學生內心世界,抒寫心路歷程,撥開成長中的迷霧,解讀學生心靈,指點迷津,搭建師生情感溝通的平臺,最終實現(xiàn)師生間零距離溝通,構建和諧校園。

(二)研究階段的劃分、階段目標及成果形式

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教育理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宣傳動員,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分工,適時進行課題開題論證。

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問卷調查,反思研究。發(fā)放師生關系現(xiàn)狀調查問卷,完成師生關系現(xiàn)狀調查報告。

2、理論學習,更新觀念。定期組織實驗教師,學習相關資料,了解高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掌握教育對策。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對話交流,讓學生走近教師。教師從細微處入手,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積極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溝通氛圍,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贏得學生的信任。

4、師生共寫“心靈日記”,走進學生,解讀心靈。學生把自己不愿說出的困惑、疑問、煩惱等,通過寫“學生心語”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需要老師幫助就交給老師,老師以留言的方式回答學生的疑問,給予學生朋友式的忠告或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和觀點,最終實現(xiàn)師生零距離溝通。

5、案例跟蹤。要求實驗教師平時注意觀察,重點跟蹤幾個實驗對象,觀察他們的行為變化。每學期寫出幾個案例,課題組將優(yōu)秀案例編輯成冊。

6、在高中開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和研究,每學年開實驗課一節(jié),并收集教案和課件,刻錄光盤。

7、設置和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卡,對實驗學生進行成績和思想表現(xiàn)的跟蹤,采用學生自評和家長、老師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

8、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如QQ、博客、郵箱等,暢通師生溝通渠道,指導學生擅用網(wǎng)絡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9、課題組教師每學年撰寫師生關系構建或和諧課堂教學的論文一篇。

10、定期檢查,重視反思。為使課題研究取得實效,課題負責人對課題實效進行中途檢查,定期召開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會,寫成階段性總結,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提出課題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收集、整理實驗原始資料,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申請結題驗收,進行成果交流。

四、課題管理及進展情況

1、20xx年5月26日,我們召開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開題會,會上對該課題的來源及背景、目的及意義、研究內容及方法、階段劃分及目標任務、預期成果形式、課題的組織管理都作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做到“三到位”(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指導到位)、“四加強”(加強組織管理、計劃管理、實施管理、檔案管理)。完成了課題的立項和申報工作。

2、20xx年9月,為了解我校師生關系現(xiàn)狀以便更有的放矢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對實驗學生進行“師生關系問卷調查”,并撰寫了《目前我校師生關系問卷調查報告》。

3、20xx年9月10日,利用教師節(jié)的契機開展一系列構建師生關系活動。 設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主題班會,暢通師生對話渠道;開展吐露心聲活動,以文字為載體,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開辟學生心語,小報和板報專欄,加深師生情感交流。并收集學生的小報、學生心語、學生作文、學生黑板報、主題班會教案;刻錄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主題班會光盤。

4、20xx年10月15日,召開課題推進會,邀請進修學校的莫云萍老師到校指導課題研究。

5、20xx年11月6日,要求實驗教師閱讀《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教書育人棄忌語,身正為范用愛語”師德建設活動,并印發(fā)教師教師忌事忌語,應事應語的材料。以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的理念,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6、20xx年11月16日,高中年段召開家長會,改變以往教師講,家長聽的模式,采用座談會的形式,教師與家長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優(yōu)化教師與家長的關系,為師生關系的和諧不斷創(chuàng)造外部環(huán)境。

7、根據(jù)我校高中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措施的實驗,課題組教師已寫出兩篇有關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論文。

8、20xx年3月開始,我校一方面通過學生心語、師生座談、學生小報、社會實踐、家長會等形式繼續(xù)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并收集相關的材料;另一方面把重點放在政治課堂和諧教學模式的探究上,以力求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促進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本學期來我校高中開展五步教學法實踐,該模式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學生自主探索—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設適時點撥—共同歸納創(chuàng)新”為主線,以學生自主探索活動為主體,以教師點撥為主導,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為中心,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9、20xx年4月—5月我校參加高中課改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高一政治教師以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和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取得片區(qū)一等獎和市級一等獎第一名的突出成績。

五、具體做法及研究體會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把課題研究作為學校教科研的重點工作來抓。 由于此課題是我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時常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引發(fā)而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也是我校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因而能否改善目前緊張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校園,直接關系到我校今后能否實現(xiàn)可持續(xù)和跨越式發(fā)展。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校領導高度重視,課題組成員協(xié)調分工,責任明確,將課題研究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之中。為開展此項課題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調動了實驗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加強學習,反思教育行為,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理念是教育行為的先導,教師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行為。目前,我校之所以一部分教師與學生關系緊張,就是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仍存在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的傾向,“師道尊嚴”、“作為教師就必須要居高臨下”、“一切都得聽我的”等舊有觀念還根深蒂固。加之教師對正處于青春期中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缺乏必要的了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方法簡單、情緒急燥,導致教師言辭、行為過激,師生間沖突對立。為改變教師簡單粗放的教育方法,我們在實驗班級學生中收集教師平時在訓斥學生時常用的有傷學生自尊心的忌語,經(jīng)過整理編輯為《教師忌語100條》,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教書育人棄忌語,身正為范用愛語”師德建設活動。此項活動極大地觸動了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凈化了語言環(huán)境,規(guī)范了教師用語,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人,學生是未成年人,學生是有個性的人,學生是有潛能的人,學生是終究要長大的人。

(三)開展師生“心靈對話”活動,架起師生情感溝通的橋梁。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發(fā)生著急劇的變化,他們開始擺脫對成年人的完全依賴。很多學生都有嚴重的逆反心理,要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捎捎谥袑W生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閉鎖性,言論也開始有了一些隱蔽性。為了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實驗教師們努力嘗試著各種與學生溝通的辦法,其中最有效的還是寫“學生心語”的形式。因為它的特點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是個別指導,以保密、尊重為原則,學生把自己不愿說出的困惑、疑問、煩惱等,通過寫“學生心語”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需要老師幫忙解決的就交給老師。這種方式學生比較樂于接受。

一開始學生不太信任老師,不敢寫得太實際,太誠懇,后來實驗教師向學生承諾:不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一點秘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望和試探,學生有了“安全感”,老師也得到了學生們的信任,學生們愿和老師用日記交流了。問題嚴重的,老師就找學生談心、開導,問題不嚴重的就給學生寫下批語,也就是留言。學生可以給教師提建議,也可以給老師提出批評,師生在日記中交談,在日記中理解。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1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2

多媒體對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效率的作用和意義十分重大,這一點,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能夠深深地體會得到。所以,我們提出了“如何利用多媒體讓英語課變得‘有滋有味’---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思索與研究”這樣的研究課題,旨在進一步明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并善用和擅用多媒體,使其發(fā)揮出在英語教學中的應有的作用。進一步,通過多媒體,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英語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協(xié)調師生關系,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召開了課題研究計劃性的會議,有錢學習擬定課題計劃,部署課題的每一步任務。這樣,我們的課題就能夠有目標、有方向,易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監(jiān)控。具體課題計劃如下:

一,由沈曉麗負責收集整理知網(wǎng)上發(fā)表的有關多媒體與英語教學相關的文章,交由課題組成員研究、思考,形成自己的與課題有關的教育靈感,從而形成自己的論文。

二,課題組成員共11人。為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每人都有明確的分工。其中,主持人丁菊香負責課題的總體把握。副主持人沈曉麗起草課題計劃,協(xié)助主持人完善課題的各方面的工作。錢學習協(xié)助主持人做好課題開會的通知、聯(lián)絡等方面的工作。

三,課題成員具體分工:

四,論文數(shù)目要求案例、課件評比、公開課等方面的計劃。

1、凡是課題組的成員,計劃至少要有一篇論文發(fā)表或獲獎。善于寫論文或有精力寫論文的同志應積極多寫論文、盡可能多發(fā)表論文。

2、當結題時,發(fā)表或獲獎的論文總數(shù)至少要達到10篇以上。

3、要有獲獎的案例。

4、要有獲獎的課件評比。

5、要有利用多媒體獲獎的公開課、聯(lián)誼課。

6、要有利用多媒體獲獎的考試分析或試卷分析。

五、課題會議計劃

課題會議準備至少每學期要召集一次,通報各自的進展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該項工作請丁菊香負責擬訂,沈曉麗負責通知。

為了營造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我們并不限制論文等獲獎的級別,希望該計劃大家能積極貫徹執(zhí)行。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3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4

“興趣作文教學法的研究”課題XX年2月被立項欽州市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c類課題,在此之前兩個月我們成立課題組。當時存在著底子薄,基礎差,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的不利局面,課題組全體成員摸索前進,舉步維艱。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課題組努力開展工作。具體體現(xiàn)在工作扎實有力,活動有條不紊。課題組建立了總的實施方案,有三年方案,也有分學期的教學計劃,做到了有計劃,有落實;大力開展學習活動,展開深度匯談,開闊了教師視野,加深了對興趣作文教學的認識;認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上好“興趣作文研究課”,課題組活動上升為學校行為。初步形成了一批教研成果,初步做到了人人有成果,并且以校報《鳳凰花》為依托,形成了作文陣地,影響日益擴大。

現(xiàn)將我們的詳細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立題背景及實現(xiàn)情況

1、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和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實驗,我們?yōu)閷W生打開了與自然、社會、他人、自己溝通的大門,使學生能夠自如地富有興趣地個性化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初步實現(xiàn)了初中寫作教學的目標。`

2、素質教育召喚廣大語文教師加大力度進行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語文作為擔負母語教學任務的基礎學科,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語文教學現(xiàn)狀,特別是作文教學常受指責,弊端很多:(1)放羊式作文教學。訓練缺乏系統(tǒng)性、科學性,往往是找個題目學生練,一次評改就完事,而且評改周期長。想起來就練,作文以外的教學內容多了,就擠占作文時間,認為作文可練可不練,練好練壞一個樣。(2)違背寫作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僅僅操練章法、技巧等考試技巧,導致學生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套話空話連篇,不見個性,沒興趣作文。(3)學生缺乏寫作“激情”,對作文敷衍應付,或望而卻步,不愿作文,不敢寫作。這是我們研究的時代依據(jù)、現(xiàn)實需要。

我們以語文教師素質提高作為突破口,組織實驗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同時帶動其他語文教師學習,鼓勵大膽改革。廣大實驗教師認真分析了寫作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深刻反思,找出了以下存在問題并且研究了對策。問題:

(一)、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據(jù)筆者抽查原所任班級七年級(10)班資料表明,85%的學生不喜歡聽語文課,95%的學生不愿意寫作文。一位中等水平學生說:"語文課學與不學無所謂,老師講得生動點還聽聽。"學生不愿聽語文課,有的是重理輕文思想的影響,有的是授課枯燥無味,由學語文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害怕作文。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要么抄襲、要么濫竽充數(shù);個別甚至不交。

(二)、缺乏觀察力。大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中處處都有美,關鍵是我們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語文的內涵包括社會生活的全部。面對絢麗多彩的沸騰生活。由于初中生不會做生活的有心人,熟視無睹、麻木不仁,身在寶山不識寶,不善于思考生活給我們留下的啟迪,因而寫作時自然難免"肚中"無物。

(三)、思想不成熟。初中學生由于閱歷尚淺,所以面對紛繁的社會現(xiàn)象,分不清主次、常感無從下筆。即使搜腸刮肚偶爾想到一些寫作題材,也常因思路不清晰,不能圍繞中心選材,不知詳略得當有序地表達觀點。寫出的文章不是言之無物,就是東拉西扯地堆砌材料。如要求寫《校園新貌》,同學們只會樓房、道路、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材料,不會深入一層,揭示由于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好。新世紀的教育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寫作能力將成為一個人的社會責任與謀生手段的重要標志。

(四)、立意淺顯,思辯性差。在作文中,學生總是把先前儲備好的思想內容作為思想基礎的內核,缺少對現(xiàn)有生活、社會的觀察與分析,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不能進行獨立而深刻的思考,思想的觸角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不能探入復雜的深層,情感的基調只有歡樂輕松而缺乏凝重深沉。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假大空的思想和克隆化的主題,文章缺少個性,人云亦云,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五)、思想模式化,簡單化。思想上的膚淺弱化導致了思想的簡單化、模式化。在學生眼里,狼永遠是兇殘的,狐貍永遠是狡猾的;議論文舉例除了抗日就是解放,除了革命領袖就是仁人志士,例子永遠是雷鋒、居里夫人、李白、杜甫等等。思維形成了某種慣性,而不是用大腦去思考、去挖掘問題的本質,沒有個人的見解和主張。

(六)、選題陳舊、缺少時代感。僵死的應試教育使學生深陷題海的十面埋伏,無暇顧及課外書乃至報紙雜志,即使必要的新聞也難得一見。這樣狹窄的視野,空空的大腦,導致作文底氣不足,腹內草莽,選材時反來復去總是“老三篇”

(七)、語言平淡,缺少文采。由于平時閱讀量少,語言包括詞句積累貧乏,造成作文語言平淡無味,句式單一呆板,缺少文采。

(八)、為師造文。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是寫給老師看的,什么樣的文章能得高分,就寫什么樣的文章,形成了千人一面、萬人同言的現(xiàn)象,殊不知文章是內心情感的抒發(fā),是對真善美的揭示,錯誤的作文觀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九)、教學無章可循。寫作教學缺少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教師只看高考,考什么練什么,講評也是就題論題,出現(xiàn)了七、八、九年級同寫一題的現(xiàn)象,這樣導致了作文中的錯誤重復出現(xiàn),嚴重挫傷學生寫作熱情。

措施:

(一)、張揚個性寫作,切合興趣。

作文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出來,給學生放飛心靈的廣闊空間。因此要鼓勵學生敢于“出軌”,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思想去體會人生,“寫我的自得之見,抒我的自得之情”。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寫生活日記,擯棄條條框框,寫個性作文。

(二)、開放寫作空間,開發(fā)興趣。

1、作文不僅局限于兩節(jié)課,讓學生充分醞釀,盡情抒寫。

2、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少一點限制,多一點寬容,提倡“自由作文”。

3、改進講評形式,把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傾聽自己的心跳,相信寫作水平的提高,關鍵是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

(三)、豐富寫作底蘊,培植興趣。

1、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從狹隘的書本中走出來,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豐富人生閱歷。

2、增強學生的思想底蘊,讀書不僅限于文學,天文地理都可以,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3、豐富語言。巴金曾說:“寫作不是靠技巧,而是靠背誦的二百多部作品?!币虼耍髮W生要大量誦讀經(jīng)典作品;另外,文章寫的有文采,還可以加強成語造句訓練和句式運用訓練。

(四)、轉變教師角色,匡扶興趣。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而不是講授,要合作而不是耳提面命,對寫作大膽放手,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可采用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告別僅將作文當作“作業(yè)”的歷史,真正將作文當作無限豐富的活動。這是擺在每個教師腳下一條別無選擇的寬闊而又漫長的路。

寫作空間的開放、寫作底蘊的豐富、教師角色的轉變體現(xiàn)在和閱讀課、活動課有機結合,把寫作視野投放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社會中,讓學生感受自然,關注社會、人生,讓學生獲得真真切切的生活體驗;同時我們將閱讀當作學生積累生活、豐富閱歷、獲得知識、提高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的平臺,讓學生通過閱讀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讀促進寫,寫促進讀,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活動課則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了全面發(fā)展。這條人文化的寫作路子極大解放了寫作生產(chǎn)力,拓寬了作文教學空間。

二、研究過程及實驗情況

本課題以“初中興趣作文教學法的研究”為核心,著重研究初中作文的教與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在新理論指導下探索寫作新路子。目的在于通過研究與實驗,在教師與學生的思想意識上取得重大突破,改變思維的懶惰局面,充分培養(yǎng)教與學對寫作的興趣。

課題伊始,我們確定了如下目標:

a)第一階段:XX年3月——XX年2月為準備工作、理論學習的實施階段。由于我校起步晚,因此邊準備邊研究。主要做好了七件事。

(1)篩選培訓實驗教師,落實實驗班級。共設立了十個實驗班,每個年級設三個實驗班,并配置了對比班。

(2)制定總方案及各年級學期實驗計劃。計劃與方案納入學校計劃,科研處進行管理。

(3)建立實驗班與對比班檔案,注意積累資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列好表格。所有情況均有教科所具體管理,相關檔案存于專門的課題檔案中。這里列出XX年到XX年對比成績,可以看出抓興趣作文教學和不抓是不一樣的。

XX——XX年實驗班、對比班成績統(tǒng)計表

實驗班 對比班 學期末平均分 學年末平均分

語文成績 作文成績 語文成績 作文成績

七(8)七(1) 84/81 43/39 89/82 45/40

七(9)七(2) 93/91 44/42 95/90 46/43

七(10)七(3) 94/92 45/43 95/92 46/42

八(5)八(1) 85/81 42/37 89/82 44/38

八(6)八(2) 89/86 43/41 92/87 45/41

八(7)八(9) 94/92 44/41 96/92 46/42

八(8)八(10) 93/90 42/40 95/89 44/40

九(1)九(7) 95/94 45/43 96/92 46/42

九(2)九(8) 91/88 45/41 94/89 46/40

九(3)九(9) 82/75 41/38 90/81 44/38

這份粗略的表格統(tǒng)計顯示的總成績,語文基礎知識分值相差無幾,主要是作文分值差距較大,所以可以看出興趣作文舉足輕重的作用。

(4)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寫作水平,寫作心理等現(xiàn)狀。通過不斷的現(xiàn)狀分析,我們明確了當前所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正我們的寫作計劃,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動態(tài)中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發(fā)展。

附錄:“初中興趣作文教學法的研究”課題研究與實驗調查表

1.在初中10個科目中,你最喜歡的科目是( )

a.政治 b.語文 c.數(shù)學 d.英語 e.物理 f.化學 g.地理

h.歷史 i.生物 j.體育 k.美術 l.音樂 m.電腦

2.在語文課教學中,你不喜歡的是( )

a.課文教學課 b.作文教學課

3.寫作是件( )

a.苦事 b.輕松的事 c.不苦也不輕松的事

4.你在寫作文時是( )完成的

a.認真 b.任務式 c.馬虎 d.出于老師的壓力

5.你寫作文是( )

a.打草稿 b.列提綱后完成 c.不打草稿

6.你寫作文( )嗎

a.修改 b.不修改 c.偶爾修改一下

7.你完成作文后( )

a.看一二遍 b.從不看

8.老師不布置作文,你會另進行寫作練習嗎( )

a.會 b.不會 c.偶爾寫過

9.你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嗎( )

a.有 b.沒有 c.很少看

10.你喜歡哪類課外書( )

a.作文類 b.小說類 c.其他科目類(除了語文)

11.你寫作文的內容是( )

a.真情實感 b.仿照別人的習作 c.隨想隨寫

12.你的作文按時完成嗎( )

a.按時 b.很少按時 c.不按時

13.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 )

a.有 b.沒有

取新知的學習能力、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建立語文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加強語文的活動性。

我們的活動課饒有特色。三尺講臺讓學生,為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教師是旁觀者、參與者、指導者,師生角色易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極大提高,恢復了語文課生動活潑的本來面目,它激活了語文教學。

這種課型要求教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相信學生,還給學生自由;細心指導有關活動,對教師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目標由教師控制,而內容、程序、方法等放手讓學生去搞,教師指點一下即可。目前,采用比較多的方式是自由討論式(一個說完,另一個說)和比賽形式。主持人由學生推選,導演負責組織,師生共同參與。每周可用一至二課時搞專題活動。在具體組織中,要注意與講讀課、閱讀課、寫作課的銜接,它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具有獨立性的對這些課型起補充促進作用的課型。要加強計劃性,避免放羊式。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這種課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貫穿寫作這條主線,培養(yǎng)了寫作興趣。

2、編寫“興趣作文教學法”課題研究的作文計劃,初步形成體系。

作文教學的無序狀態(tài),我們組織編寫了一個依據(jù)大綱、跟教材同步、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力爭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序列化和規(guī)范化。七年級以記敘文為主,八年級以說明文為主,九年級議論文及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訓練。切實考慮小作文訓練,實施分解式片斷訓練,將大小作文結合起來。各年級都有一個通盤打算,書面復述、隨筆、日記、摘抄、續(xù)寫、改寫、仿寫、擴寫、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等寫作形式都可以訓練。

注重寫作訓練的序列化固然重要,但是這只解決了形式問題。要知道形式與內容是統(tǒng)一的。因此在制訂作文教學計劃時充分考慮了解決作文源泉問題,指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多積累,向自然、社會要素材,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周圍事物,從社會生活中捕捉靈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感知生活,積累生活,提高觀察思考、聯(lián)想想象的能力;廣泛閱讀,積累豐富的材料,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引發(fā)學生對人生、社會、自然的理性思考;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熱情,通過對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理性思辯能力等方面能力的訓練,點燃學生的表達激情,激活學生心智。在具體操作上,我們規(guī)定:每周寫讀書筆記XX字-3000字,每天記觀察日記,情境作文(實地情境與材料情境)訓練要占相當比例;每周寫周記1500-2500字(包括大作文);每學期參與各種語文活動不少于5次。教師要注重檢查指導,多表揚多激勵,多讓學生進行交流。

在這個作文計劃中,對指導學生如何審題、構思、結構文章特別關注,激發(fā)學生寫作激情。教師從提綱到寫作一股腦塞給學生不妥當,注意研究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其構思能力。

作文教學只局限于課堂,只傳授給學生形式、技巧、方法,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動筆成文——教師精改細批的傳統(tǒng)模式,顯然有失偏頗。為作文而作文,忽視了內容,忽視了學生個性,遠離了豐富多彩的生活。藝術源于生活。生活之中處處是語文。我們注重閱讀,讓學生從文字中了解社會,放眼自然;我們設計了活動課,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積累,貼近自然,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激發(fā)情感;我們的說話課更是讓學生自覺地去閱讀,去寫作,學會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理想、愿望等個性化內容。

3、聽課、評課活動,推廣有價值的課型。目前比較確定的課型就是寫作活動課?,F(xiàn)在已經(jīng)列為學校教科研成果之一。

4、搞好專題研究,完成相關研究論文。按照課題組要求,我們組織教師完成相關論文,學校教科所定期檢查,每學期要求老師寫實驗總結,并且存檔。

c)第三階段:XX年2月——XX年9月為課題總結鑒定階段。

(1)完成研究實驗報告。

(2)匯編成果集。(研究論文集、課堂演示、學生作文集、報刊等體系)

(3)提請專家鑒定。

(4)擴大鞏固成果。課題結題不是結束而是起點,我們會更加努力的投入教研教改中,更上一層樓。

三、實驗效果喜人

1.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的變化,課堂教學方式的變化作文課教與學的興趣盎然。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灌輸為主,師生關系以單向的師生關系為主。通過討論,我們認為這種灌輸觀念導致了師生關系的單一,課型的單調,進而造成了語文教學的枯燥乏味。因此我們通過深入細致的理論學習,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改革我們的課堂。我們得出了符合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要求和新課標精神的較為科學的思想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指導最終促進學生的學習。以一切為了學生為前提,教師的發(fā)展、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效果的檢測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學識水平、心智狀況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強的教學對策,教學效果得到了保障。以生為本應該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既考慮學生的現(xiàn)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充分體現(xiàn)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新型的學生觀成為各項改革的核心。教與學自然輕松,相映成趣。

2.師生角色的變化。學生做了主人,興趣自然培養(yǎng)。

過去的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越俎代庖,包辦一切,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學生聽得懨懨欲睡,而現(xiàn)在學生成了教學主體和學習主體,最大的變化體現(xiàn)在過去由教師一人獨占的神圣講臺出現(xiàn)了學生的影子,講臺成為師生互動的平臺。學生走上講臺,成為導演和演員,雖是一個形式的變化,但這體現(xiàn)了教學觀念的變化,引發(fā)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我們的活動課從課型上體現(xiàn)了這一變革。這一變革,針對過去枯燥的作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了,自然興趣就來了。

3.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發(fā)生了顯著變化

實施三年來,學生學習內驅力顯著增強,興趣提高了。學生普遍喜歡上閱讀課和活動課。XX年對學生的調查與XX年對學生調查比較,學生反映:喜歡語文的閱讀課、活動課、寫作課,這在以往是從未有過的現(xiàn)象。學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自信了、活潑了,友愛了,堅強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所做的教學改革不但對學生的現(xiàn)在負責,而且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對國家、民族負責。我們的語文教改,極大豐富了教育的人文性,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得了多方面的發(fā)展。

學習的積極、主動帶來了成績的提高。多年來,我校中考語文在欽州市一直不怎么樣。而搞實驗的班級在學習成績上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4,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由于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引導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進行深入探討,大膽進行實驗,所以廣大教師在學習與實踐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成為學校的業(yè)務骨干。我們會繼續(xù)探索,把改革引向深入。

四、保證措施得力

a) 措施保證:

1、課題組負責選擇制定課題,實驗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

2、課題組定時不定時進行研究交流與評估;

3、課題組負責實驗資料和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分析、總結;

4、組織實驗教師負責摸底,指定實施計劃(階段——學期計劃和總結計劃),具體實施階段總結的整理,數(shù)據(jù)的積累,反饋,經(jīng)驗的總結等。

b) 思想保證:學校領導、實驗教師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確保了實驗的順利進行。

經(jīng)費保證:學校支持實驗的各項活動,學校負責印刷報紙資料費,參加有關會議和外出學習的差旅費等。

c) 組織保證:建立健全了研究與實驗組織,為實驗奠定了良好基礎。

課題顧問:韋福發(fā)(校長) 莫連春(學校科研處主任)

課題組長:吳鵬飛(德育處主任、欽州市a類培訓對象)

組員:羅 青 鄧戈亮 蘇政昌 黎起展 李梁才 吳長基 羅玉萍 裴 娟 溫巨東、黎東桂。實驗教師都是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扎實細致,卓有成效。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5

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晨讀意識淡薄,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學生的晨讀習慣和閱讀水平,我申請了小學語文有效晨讀的研究這一課題,經(jīng)過半年的研究初見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成果,達到了預定目標?,F(xiàn)將半年來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沿革

(一)課題的立項。20xx年12月份,上報《小學語文有效晨讀》課題研究申請,20x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項批準,課題編號為125xxx2567。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第一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研究準備階段。

1、確定研究課題;

2、文獻研究、尋找理論依據(jù)和研究價值;

3、確定子課題,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課題實施階段。

1、確定研究的具體內容和方式;

2、進行課題研究實踐,圍繞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計劃實施課題研究,填寫活動記載,具體體現(xiàn)月工作或周工作計劃與總結,積累相關材料;

3、課題組總結分析實驗情況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課題總結結題階段。

1、總結實驗結果,匯集子課題成果,撰寫總結報告。

2、結題鑒定。

二、組建了課題小組

我校組建了課題研究小組,組長谷利明同志,組員有胡柏、賀春艷、杜苗苗同志。本課題由谷利明同志具體負責實施和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又從質變到新的量變。事物的發(fā)展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會出現(xiàn)質變。小學語文晨讀也是如此,學生認識一個個漢字,達到一定的量,就能閱讀;閱讀達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讀千賦,則能為文。”

(二)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晨讀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胧箤W生養(yǎng)成晨讀習慣,就得先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興趣之火。有了飽滿的讀書興趣,學生才會對晨讀產(chǎn)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參與的原動力,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晨讀,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某種條件或利用他們已有的其它行為動機和需要的遷移,使晨讀成為他們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教師要善于喚起和利用學生晨讀興趣,促使他們興味盎然地去閱讀、體會,積累語言信息,使語言倉庫里有豐厚的積蓄,需用時,才能游刃有余,寫起文章來,才能妙筆生花。

(三)利用各種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對晨讀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就能變“要我讀” 為“我要讀”。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蓄了足夠的內存,還怕大量而快速的輸出嗎?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問卷、談話、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jù)。

(二)個案分析法: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個體作為長期觀察對象,觀察并分析其發(fā)展動態(tài),進行科學比對,最終得出結論。

(三)經(jīng)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及時進行總結,既總結切實可行的有效的經(jīng)驗,以便推廣;也總結存在的問題或失敗的教訓,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課題研究成果

本課題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有效晨讀能力,課題研究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種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讀方法

1、明確晨讀目標。晨讀內容要明確,這使提高晨讀課效率的前提。如課文的預習、復習,初中必背古詩文。教師應當在晨讀課開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讓每一名學生明確晨讀課讀什么,達到什么樣的層次。晨讀內容要定量,這是提高晨讀課效率的保障。教師對于晨讀課的任務布置要適中,量的確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過少,要讓多數(shù)學生有信心完成任務。

2、加強閱讀訓練與指導。以領讀求規(guī)范,學生的晨讀水平參差不齊,即使學生會背誦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經(jīng)會讀。要讀好文章,晨讀課上教師就要領讀,當然也可以讓一些晨讀能力強的學生領讀,讓大家讀準、讀好、讀出享受。

3、追求閱讀形式多樣化??梢圆捎眉w晨讀,集體背誦,小組賽讀,男女分讀,分角色晨讀、吟誦讀、自由讀、接力讀、表情晨讀、大聲讀、小聲讀和默讀等各種形式活躍晨讀課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加強目標反饋。檢查根據(jù)學生學習層次,注意優(yōu)差兼顧,難易適中。比如讓學困生晨讀詞、段、篇等;中等生聽寫單詞、短語或句子;優(yōu)生復述或背誦課文。只有這樣,才不會使檢查流于形式,才不會使學生養(yǎng)成得過且過的壞毛病。

(二)晨讀形式

1、齊讀。有利于營造讀書氛圍。聲音洪亮、富于節(jié)奏、大造聲勢的齊讀能快速地讓學生亢奮起來,很快地進入到讀書的情境中去。

2、散讀。散讀,或稱自由讀,最有個性特色,大部分晨讀課采取散讀的方式,需要說明的是,散讀絕對不等于放羊。

3、其他讀書方式。

(1)聲情并茂的范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學生受到老師情緒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讀,使學生在晨讀時達到音與情融為一體。

(2)詩情畫意地配樂讀。音樂以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塑造形象,把人們帶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喚起人們的情感。當文字與情調相吻合的音樂交相輝映時,便會產(chǎn)生和諧共振的效果。

六、課題的創(chuàng)新和意義

有效晨讀對語文教學,乃至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主要有以下好處:

(一)一夜好睡,早上頭腦清靜,思路清晰,記憶效率高,大聲讀書有利于理解和記憶知識;

(二)大聲讀書,傾聽自己的聲音,能給自己帶來自信,獲得充實和滿足感;

(三)大聲讀書,眼、耳、手、口、腦各種記憶器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智力的開發(fā);

(四)早上大聲讀書,調動了口腔、鼻腔、喉嚨、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協(xié)調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五)長久堅持,形成習慣,量的積累,質的飛躍,知識儲備會漸漸豐厚。

226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