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二冊誰住頂樓說課稿
教師們知道怎么樣的去制作自己的說課稿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第二冊《誰住頂樓》說課稿以供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第二冊《誰住頂樓》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nèi)容:《誰住頂樓》是新課程標準語文出版社一年級下冊第十課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寫的是新樓房蓋好了,小動物們一心想把方便讓給別人,都爭著住頂樓的事。課文有七個自然段、四幅插圖、會讀字、會寫字及課后練習組成。課文篇幅較長,但內(nèi)容淺顯易懂,語言帖進孩子們的生活,適宜兒童閱讀。
(二)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積累新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新樓房里的居民們彼此間互相關(guān)心,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懂得要為別人著想,學會與人方便。
(三)教學重難點:識記生字;理解動物們?yōu)槭裁炊紶幹№敇恰?/p>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動物頭飾 字詞卡。
二、說教法:自主識字 合作學習 情境表演 游戲鞏固
三、說教程:
一、 動畫激趣,導入新課。[小學教學 設(shè)計 網(wǎng)XXJxsj.cn更多語文說課]
1、課件:動物王國又建成了一座新樓房,大家可高興了??墒?,誰住頂樓呢?
2、讀課題,認讀“住、頂”。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勾畫新詞。
3、檢查學習效果。
(1)抽生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2)開火車鞏固字音。
(3)認讀、積累詞語。
(4)抽生讀課文,集體評議,正音。
4、說說課文講動物們圍繞一件什么事爭論?
三、 分角色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思考:新樓房里住了哪些動物?誰住上了頂樓?
2、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師生分角色朗讀3——6自然段,討論:為什么大家都爭著住頂樓?
4、小猴住在頂樓,他住得快樂嗎?齊讀最后一段。
四、 總結(jié)全文。議一議: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感受?
五、 戴上小動物頭飾朗讀全文。
六、 作業(yè):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語文第二冊《誰住頂樓》教學反思
《誰住頂樓》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新樓房蓋好了,動物們圍繞著誰住頂樓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教學關(guān)鍵是使學生體會動物們團結(jié)友愛,先人后己的美好品德。
從課題《誰住頂樓》中抓住“頂樓”一詞理解。從形象直觀的圖片中感知:最高的一層就是頂樓。再從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入手,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你住過頂樓嗎?住在頂樓好不好,為什么?”使學生憑自己的經(jīng)驗了解頂樓帶來的不方便:夏天熱,冬天冷,上樓累。理解住“頂樓”的不方便。
接著抓?。?ldquo;頂樓有那么多的不方便,動物們?yōu)槭裁匆獱幠?rdquo;這一問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設(shè)問的方式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直接進入新課學習——誰住頂樓?在學生明確老牛爺爺年歲大不能住頂樓后,引導學生從文中小馬,小兔,小狗,小猴的談話中得出結(jié)論是小猴最適合住頂樓,接著讓學生找出能表現(xiàn)小猴是住頂樓最佳人選的語句。然后我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先通過自讀找出其他動物以什么理由要求住頂樓,又為什么不適合住頂樓?最后深化中心,點明主題:動物們的爭是愛心的體現(xiàn),它們的“爭”實際上也是“讓”,它們爭的是困難,讓的是方便,可見它們都在為他人著想。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如用上“因為……所以……”說出小動物爭住頂樓和不適合住頂樓的理由;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上“自告奮勇”說話……
課后反復琢磨,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一些缺陷:
1、當提出“頂樓有那么多的不方便,動物們?yōu)槭裁匆獱幠?,它們是怎么想?”這一問題時,有學生的回答已揭示了主題:動物們爭的是困難,把方便讓給別人。我欠缺了應有的教學機智,沒能及時調(diào)整教學思路,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找出動物們最初爭住頂樓的共同想法,再去深究它們具體怎樣爭。
2、有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夠合理,如可分組合作學習突出論點:一組找出動物們認為自己適合住頂樓的理由,另一組找出別的動物不適合住頂樓的理由。這種方式不但節(jié)省課堂時間,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性。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讓小組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文,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3、應更加注重學生們的朗讀訓練,平時還得加強訓練,使朗讀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
4、應進一步強調(diào):動物們反對的理由其實也是在為別人著想,這個“理由”直接把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指出來了,更容易體現(xiàn)主體。
5、由于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最后應進行的一個拓展沒能實施: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為別人著想的人?如果這樣,學生們就會更明白,更加突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