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養(yǎng)殖方法介紹
菊花養(yǎng)殖方法介紹
菊屬(學名:Chrysanthemum)俗稱菊花,別名壽客、金英、黃華、秋菊、陶菊等,是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個屬。以下是菊花的養(yǎng)殖方法介紹:
養(yǎng)殖環(huán)境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菊花生長的環(huán)境與習性,菊花適長于喜溫與濕潤的環(huán)境之中,在松散、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壤土中表現(xiàn)良好,最佳生長溫18-25度左,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早,盆栽怕積水。
菊花澆水
菊花盆栽澆水的原則"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生長旺季要保證充足的水分,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可與施肥相結(jié)合,肥水逐漸加濃,冬季以后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fā)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以免造成爛根、葉枯黃等現(xiàn)像。
菊花
壤土施肥
菊花盆栽壤土可采用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河沙,加園土、腐殖土配制。比例為腐殖土:園土:河沙=4:4:2,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福爾馬林或多菌靈等消毒殺菌劑按說明書濃度噴淋培養(yǎng)土進行消毒。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現(xiàn)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后,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菊花盆景
為了培育出觀常性更佳的盆景,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后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fā)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時,要做整與形修,菊花盆栽的空間分布和冠形是直接影響菊花盆景的觀賞性。盆栽菊花可根據(jù)需要做成扇形冠、傘形冠、圓形冠、三角冠等。一般在盆栽菊花生長前期需根據(jù)枝條長勢不定期地進行摘心、抹芽等工作,促發(fā)分枝以塑造植株理想冠形。
菊花病蟲防治
菊花在通風不良,濕度大,陰暗的不良環(huán)境中易發(fā)生白粉病、褐斑病、蚜蟲、螨類害蟲等。所以加強通風,控制空氣濕度、水分以及溫度是預防菊花病蟲害的主要方法。病害發(fā)生時,可采多菌靈和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防治。
菊花營養(yǎng)功效
菊花含有水蘇堿、木樨草甙、大波斯菊甙、腺膘呤、膽堿、葡萄糖甙等成分,尤其富含揮發(fā)油,并且油
中主要為菊酮、龍腦、龍腦已酸酯等物質(zhì)。
功效作用方面,性甘、微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消咳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熱感冒、咳嗽等病癥效果顯著,還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菊花藥理分析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鱗托菊的干燥頭狀花序,是中國常用中藥,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療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等癥?,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療冠心病、降低血壓、預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種藥理活性。中國藥用菊花在市場上有八大主流商品來源,分別為杭菊、亳菊、貢菊、滁菊、祁菊、懷菊、濟菊、黃菊,而《中國藥典》Ⅰ部(2000年版)根據(jù)菊花產(chǎn)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載了亳菊、滁菊、貢菊和杭菊四個品種。菊花為藥食同源植物,國內(nèi)外對其分類、鑒定、化學、臨床、藥理等方面均有報道,現(xiàn)僅就國內(nèi)外對菊花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