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經(jīng)驗 >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時間: 素雯896 分享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就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跟著學習啦小編看看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并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xiàn)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huán)境。

  2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zhì)內(nèi)涵,分析知識前后聯(lián)系,反復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

  提前預習,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nèi)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的習慣

  教與學應該同步,應該和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fā)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jīng)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并在這過程中,盡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4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yǎng)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shù)挠^察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

  “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要善于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

  我們觀察事物,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jù)、有條理、符合邏輯。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所言之書,是專指《尚書》,今天可以理解為:對書本知識不可以全信,而應該批判地吸收。清代學者王夫之說:“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這都是在強調(diào)養(yǎng)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5善于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xiàn),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jīng)過反復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01培養(yǎng)勤于閱讀、積累的習慣

  語文教學效果不佳的癥結之一,是教師對課文“分析”過多,滔滔不絕的講授“沖”掉學生的各項語文訓練,剝奪了學生自己閱讀、感知、理解、消化課文的主動權,“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閱讀實踐。至于課外閱讀,要么是被繁重的作業(yè)負擔擠掉,要么放任自流,學生怎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呢?要解決這個長期困擾語文教學的“頑癥”,只有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更新觀念,優(yōu)化語文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實踐的主體,讓學生扎扎實實開展課堂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養(yǎng)成勤于閱讀,不斷積累知識、經(jīng)驗的習慣,這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等能力。

  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每一種新體裁的課文后,宜總結此體裁課文應掌握的各種知識點,以后在教授這種體裁的課文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大膽領著學生開展閱讀訓練,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結出每篇文章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

  如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第一篇說明文后,歸納出閱讀說明文應主要弄明:

  A、說明的對象是什么?B、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C、采用哪種說明順序?D、說明的對象有哪些特征?

  E、說明的語言有哪些特色?在教授學生學習第二篇說明文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分初讀、精讀、研讀三步,讓學生通過閱讀,自行歸結說明文要弄懂的五個知識點。通過這種堂上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閱讀方法,改變漫無目的的不良閱讀習慣,達到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同時,語文教師更應自覺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開展課外閱讀的習慣:

  1、養(yǎng)成每天閱讀佳作的習慣。佳作除教學大綱推薦的名著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篇幅短小、內(nèi)容精悍的千字文。

  2、養(yǎng)成每天做閱讀筆記的習慣。要求學生在閱讀名著名篇后,把佳作的作者、梗概等記錄下來。這既是一種自我約促,也是一種知識積累。

  總之,學生在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過程中,都應養(yǎng)成自覺摘抄、作讀書筆記等積累知識的習慣。

  02培養(yǎng)學生邊聆聽邊思考的習慣

  目前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范讀等,邊聽邊思索,這是學生大多能做到的,但課外的聆聽、思考則為我們平素所忽視。對周圍的大部分“聲音”,往往只停留在聽的階段,常常沒作深入思索。俗語說的好:身邊一切皆學問。平時收聽廣播、聽別人爭辯等,如果能邊聆聽邊思考,亦能獲得和提高語文能力。如比如有位學生看電視時,發(fā)現(xiàn)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讀成“rèn”,如果這學生能深入思考,聯(lián)系到老師平時讀“rén”,想到是主持人讀對還是老師讀對?翻開字典,發(fā)現(xiàn)主持人念錯了,那么這位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所以語文教師要重視教導學生養(yǎng)成邊聆聽邊思考身邊一切“聲音”的習慣,從中獲得、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看過“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人還看了:

1.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演講稿

2.六種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方法

3.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4.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5.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601507